学期第二欢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季克飞) 、基础知识及运用(34分) 1、下列各组注音中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蓑衣(suo) 磅礴(bo6) 寂寥(liao) 酝酿( liang) B.卷帙(zhi) 汲取(j1) 琴弦(xuan) 轮廓(kuo) C.脂肪(zhi) 应和(he) 抖擞( 盔甲(ku D.咀嚼jue) 固执(zhi) 憎恶(w) 朗润(rn) 2、下列各组字形中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披星戴月 刀两段融会贯通走头无路 B.九宵云外再接再厉无缘无故专心至志 C.轻飞曼舞细滋慢长闲情逸致根深蒂固 D.不言而喻挈而不舍直截了当迫不急待 3、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打我。 别光看我,认真做试卷哟!! B.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C.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D.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个是( )(2分)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这堂课,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C.济南的冬天的天空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5、填入下列各句中最适合的一组词语是( )(2分) ①他用微薄的工资 两个正在读书的女儿 老人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③激光的温度很高,它可以使最难 的金属顷刻间灰飞烟灭。 初一语文第1页(共8页)
初一语文第1页(共 8 页) 学期第二次月考 七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时间:120 分钟 分值:150 分 命题:季克飞)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4 分) 1、下列各组注音中无误的 ...一项是( )(2 分) A. 蓑.衣(suō) 磅礴.(bó) 寂寥.(liáo) 酝酿.(liàng) B. 卷帙.(zhì) 汲.取(jí) 琴弦.(xuán) 轮廓.(kuò) C. 脂.肪(zhī) 应和.(hè) 抖擞.(sǒu) 盔.甲(kuī) D. 咀嚼(jué) 固执(zhì) 憎恶.(wù) 朗润.(rùn) 2、下列各组字形中无误的 ...一项是( )(2 分) A. 披星戴月 一刀两段 融会贯通 走头无路 B. 九宵云外 再接再厉 无缘无故 专心至志 C. 轻飞曼舞 细滋慢长 闲情逸致 根深蒂固 D. 不言而喻 挈而不舍 直截了当 迫不急待 3、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 ....一项是( )(2 分) A. 我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打我。 别光看我,认真做试卷哟!!! B.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C. 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D.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 .....一个是( ) (2 分) A.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 这堂课,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C. 济南的冬天的天空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5、填入下列各句中最适合的 ....一组词语是( )(2 分) ① 他用微薄的工资 两个正在读书的女儿。 ② 老人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③ 激光的温度很高,它可以使最难 的金属顷刻间灰飞烟灭
④春天到了,冰雪 万物复苏。 A.抚养扶养熔化融化 B.抚养扶养融化熔化 C.扶养抚养融化熔化 D.扶养抚养熔化融化 6、根据语境,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四句话,不得体的一句是 (2分) 初一(1)班学生李刚在校运动会百米赛跑中夺取了第一名。事后,《春草》文学社的 名小记者采访了他。小记者请他谈谈感想,他说:“ A.能为集体争得荣誉,我感到非常高兴。 B.我初步体会到,胜利永远属于强者。 C.这次第一,不等于今后永远第 D.还有两个项目没比赛,我希望也能取得好成绩。 7、下面是辛弃疾《西江月》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A.这首词写的是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作者行走在黄沙岭途中所见到的乡村景物及其 感受。 B.上阕写农村的夏夜,月白风清,送来阵阵稻花香味,处处蛙声相应,一片丰年景象,它 给夜行人带来无限的喜悦。 C.下阕写天外疏星,山前飘雨,溪回路转,茅店忽现。笔调灵活,轻快,构思浑朴、自然, 反映出作者的愉快心情 D.“旧时”指当年的,过去的,在这首词里含有舍弃不用的意思。“茅店”指简陋的客店 “旧时茅店”连用,是说这是作者曾经住过的地方 8、填空。(共9分,每空1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绝句》) 草色遥看近却无。(唐代韩愈《 ③《秋词》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 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其中 句,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④莎士比亚是 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诗人,他的戏剧代表作品主要有 》等 初一语文第2页(共8页)
初一语文第2页(共 8 页) ④ 春天到了,冰雪 ,万物复苏。 A. 抚养 扶养 熔化 融化 B. 抚养 扶养 融化 熔化 C. 扶养 抚养 融化 熔化 D. 扶养 抚养 熔化 融化 6、根据语境,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四句话,不得体的 ....一句是( ) (2 分) 初一(1)班学生李刚在校运动会百米赛跑中夺取了第一名。事后,《春草》文学社的一 名小记者采访了他。小记者请他谈谈感想,他说:“ ” A. 能为集体争得荣誉,我感到非常高兴。 B. 我初步体会到,胜利永远属于强者。 C. 这次第一,不等于今后永远第一。 D. 还有两个项目没比赛,我希望也能取得好成绩。 7、下面是辛弃疾《西江月》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 ....一项是( )(2 分) 西 江 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A. 这首词写的是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作者行走在黄沙岭途中所见到的乡村景物及其 感受。 B.上阕写农村的夏夜,月白风清,送来阵阵稻花香味,处处蛙声相应,一片丰年景象,它 给夜行人带来无限的喜悦。 C.下阕写天外疏星,山前飘雨,溪回路转,茅店忽现。笔调灵活,轻快,构思浑朴、自然, 反映出作者的愉快心情。 D.“旧时”指当年的,过去的,在这首词里含有舍弃不用的意思。“茅店”指简陋的客店。 “旧时茅店”连用,是说这是作者曾经住过的地方。 8、填空。(共 9 分,每空 1 分) ① ,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绝句》) ② ,草色遥看近却无。(唐代 韩愈《 》) ③《秋词》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 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其中“ , ”两 句,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④ 莎士比亚是 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诗人,他的戏剧代表作品主要有 《 》、《 》等
9、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滴答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 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10、认真观察姓名《三代人赶集》的一组漫画,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4分) 爷爷赶集肩上挑 p 爸爸赶集轻松跑 儿子赶集点鼠标 探究结果(至少写出两点) 11、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对同样一件事情往往也看法不一。读下面一材 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4分) 群小学生在空地上踢球。一个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坏了一位长者家的窗玻璃 这个孩子跑到长者家里,当头就是一句“一块玻璃多少钱?” 、阅读与理解(46分) 阅读《三峡》一文,完成12-17题(17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绿覃,回青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毎至晴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 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巫峡三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在北魏 家、散文家郦道元著的《 》里可查检到《 初一语文第3页(共8页)
初一语文第3页(共 8 页) 9、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3 分) 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滴答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 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10、认真观察姓名《三代人赶集》的一组漫画,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4 分) 探究结果(至少写出两点): (1) (2) 11、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对同样一件事情往往也看法不一。读下面一材 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4 分) 一群小学生在空地上踢球。一个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坏了一位长者家的窗玻璃。 这个孩子跑到长者家里,当头就是一句“一块玻璃多少钱?” 二、阅读与理解(46 分) 阅读《三峡》一文,完成 12-17 题(17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 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巫峡三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在北魏 家、散文家郦道元著的《 》里可查检到《三
峡》原文“巴东三峡”指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两省之间的瞿塘峡、巫峡和 (3分) 13、解释加点的词。(4分) (1)乘奔御风( (2)良多趣味( (3)属引凄异( (4)沿溯阻绝( 14、文中与诗句“苍崖中裂银河飞,空中万斛倾珠玑”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分) 1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6、填空:(3分) 本文抓住三峡的山和水来写三峡奇丽的风光,描写角度多样,其中 是从侧面描写山高峡深,而 ”则是从正面表现水的清澈、澄碧;因而作者不由 的发出了 ”的赞叹。 17、课文百余字,写尽三峡风光,你最欣赏文中哪一句?找出来并作一点赏析。(赏析不 少于10个字)(1+2=3分) 句子 赏析: 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段,完成18-22题(15分)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 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的大部分事 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 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 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 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初一语文第4页(共8页)
初一语文第4页(共 8 页) 峡》原文“巴东三峡”指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两省之间的瞿塘峡、巫峡和 峡。 (3 分) 13、解释加点的词。(4 分) ⑴乘奔.御风( ) ⑵良.多趣味( ) ⑶属.引凄异( ) ⑷沿溯.阻绝( ) 14、文中与诗句“苍崖中裂银河飞,空中万斛倾珠玑”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2 分) 1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6、填空:(3 分) 本文抓住三峡的山和水来写三峡奇丽的风光,描写角度多样,其中 “ , ” 是 从 侧 面 描 写 山 高 峡 深 , 而 “ , ”则是从正面表现水的清澈、澄碧;因而作者不由 的发出了“ , ”的赞叹。 17、课文百余字,写尽三峡风光,你最欣赏文中哪一句?找出来并作一点赏析。(赏析不 少于 10 个字)(1+2=3 分) 句子: 赏析: 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段,完成 18-22 题(15 分)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 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的大部分事 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 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 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 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 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 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 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 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汲取: ②孜孜不倦 19、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2分) 0、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4分) 21、请你举一个生活中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的例子。(3分) 22、我们校园内有这样一条标语:“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了本文之后,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4分) 阅读《摔着空花盆的孩子》一文,完成2326题。(计14分) 捧着空花盆的孩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有一个贤明的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很 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 个办法。他吩咐发给毎个孩子—些花种子,并宣布:“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孑培育岀最美丽 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 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 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 初一语文第5页(共8页)
初一语文第5页(共 8 页)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 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 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 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 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 分) ①汲.取:________________ ②孜孜..不倦:__________________ 19、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2 分) 20、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4 分) 21、请你举一个生活中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的例子。(3 分) 22、我们校园内有这样一条标语:“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了本文之后,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4 分) 阅读《捧着空花盆的孩子》一文,完成23—26题。(计14分) 捧着空花盆的孩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有一个贤明的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很 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 个办法。他吩咐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宣布:“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 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 心。 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 月过去 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