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欧亚学院教案用纸 第十一章办公空间设计 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信息、经营、 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也使办公建筑有了迅速发展;同时, 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办公设施日新月异,即使办公模式多样而富 有变化,又给人们对办公建筑室内环境行为模式的认识,从观念 上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办公建筑及其室内环境,从使用性质来看,基本可分为: 行政办公——各级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工矿企业的办公楼 专业办公一一设计机构、科研部门、商业、贸易、金融、投资信 托、保险等行业的办公楼; 综合办公——含有公寓、商场、金融、餐饮娱乐设施等的办公楼。 国家计委曾对各级行政机构建造的行政办公楼,按面积标准 分为三级:部、省级机关办公楼,按13~15m2/人计算,总 使用面积系数≥60%,为一级办公楼;市(地)级按11 12m2/人计算,总使用面积系数≥60%,为二级办公楼;县(地 方市)级按9~10m2/人,总使用面积系数≥65%,为三 级办公楼(参见计算11987]184号)。 办公建筑就其使用管理的方式而言,则可分为:单位或机构 的专用办公楼,以及以完善的设施、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的出租 办公楼,出租办公楼可分层或分区出租给不同客户,设计时应尽 可能为客户按各自的需要自行分隔和装修创造条件。后者在市场 经济的氛围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各类用房组成、设计总体要求及发展趋势 第1页共16页
西 安 欧 亚 学 院 教 案 用 纸 第 1 页 共 16 页 第十一章 办公空间设计 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信息、经营、 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也使办公建筑有了迅速发展;同时, 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办公设施日新月异,即使办公模式多样而富 有变化,又给人们对办公建筑室内环境行为模式的认识,从观念 上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办公建筑及其室内环境,从使用性质来看,基本可分为: 行政办公 ——各级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工矿企业的办公楼; 专业办公 ——设计机构、科研部门、商业、贸易、金融、投资信 托、保险等行业的办公楼; 综合办公 ——含有公寓、商场、金融、餐饮娱乐设施等的办公楼。 国家计委曾对各级行政机构建造的行政办公楼,按面积标准 分为三级:部、省级机关办公楼,按 13 ~ 15m2 /人计算,总 使用面积系数≥ 60 %,为一级办公楼;市 ( 地 ) 级按 11 — 12m2 /人计算,总使用面积系数≥ 60 %,为二级办公楼;县 ( 地 方市 ) 级按 9 ~ 10m2 /人,总使用面积系数≥ 65 %,为三 级办公楼 ( 参见计 算 11987]184 号 ) 。 办公建筑就其使用管理的方式而言,则可分为:单位或机构 的专用办公楼,以及以完善的设施、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的出租 办公楼,出租办公楼可分层或分区出租给不同客户,设计时应尽 可能为客户按各自的需要自行分隔和装修创造条件。后者在市场 经济的氛围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各类用房组成、设计总体要求及发展趋势
西安欧亚学院教案用纸 各类用房组成 办公建筑各类房间按其功能性质分,房间的组成一般有: 1.办公用房 办公建筑室内空间的平面布局形式取决于办公楼本身的使用 特点、管理体制、结构形式等,办公室的类型可有:小单间办公 室、大空间办公室、单元型办公室、公寓型办公室、景观办公室 等,此外,绘图室、主管室或经理室也可属于具有专业或专用性 质的办公用房 2.公共用房 为办公楼内外人际交往或内部人员会聚、展示等用房,如:会 客室、接待室、各类会议室、阅览展示厅、多功能厅等。 3.服务用房 为办公楼提供资料、信息的收集、编制、交流、贮存等用房, 如:资料室、档案室、文印室、电脑室、晒图室等。 4.附属设施用房 为办公楼工作人员提供生活及环境设施服务的用房,如:开水间、 卫生间、电话交换机房、变配电间、空调机房、锅炉房以及员工 餐厅等。 设计总体要求及发展趋势 第2页共16页
西 安 欧 亚 学 院 教 案 用 纸 第 2 页 共 16 页 一、各类用房组成 办公建筑各类房间按其功能性质分,房间的组成一般有: 1 .办公用房 办公建筑室内空间的平面布局形式取决于办公楼本身的使用 特点、管理体制、结构形式等,办公室的类型可有:小单间办公 室、大空间办公室、单元型办公室、公寓型办公室、景观办公室 等,此外,绘图室、主管室或经理室也可属于具有专业或专用性 质的办公用房。 2 .公共用房 为办公楼内外人际交往或内部人员会聚、展示等用房,如:会 客室、接待室、各类会议室、阅览展示厅、多功能厅等。 3 .服务用房 为办公楼提供资料、信息的收集、编制、交流、贮存等用房, 如:资料室、档案室、文印室、电脑室、晒图室等。 4 .附属设施用房 为办公楼工作人员提供生活及环境设施服务的用房,如:开水间、 卫生间、电话交换机房、变配电间、空调机房、锅炉房以及员工 餐厅等。 二、设计总体要求及发展趋势
西安欧亚学院教案用纸 对办公建筑室内设计各类用房的布局、面积比、综合功能的 布局以及安全疏散等方面总的要求分列如下: (1)室内办公、公共、服务及附属设施等各类用房之间的面积分 配比例,房间的大小及数量,均应根据办公楼的使用性质、建筑 规模和相应标准来确定,据北京市部分髙层办公楼实测数据,大 楼的核心面积(楼梯、电梯、垂直交通厅、以及附属设施用房) 加走道面积,通常占标准层面积的23%~35%。室内布局既 应从现实需要出发,又应适当考虑功能、设施等发展变化后进行 调整的可能; (2)办公建筑各类房间所在位置及层次,应将与对外联系较为密 切的部分,布置在近出入口或近出入口的主通道处,如把收发传 达设置于出入口处,接待、会客以及一些具有对外性质的会议室 和多功能厅设置于近出入口的主通道处,人数多的厅室还应注意 安全疏散通道的组织 (3)综合型办公室不同功能的联系与分隔应在平面布局和分层设 置时予以考虑,当办公与商场、餐饮、娱乐等组合在一起时,应 把不同功能的出入口尽可能单独设置,以免干扰; (4)从安全疏散和有利于通行考虑,袋形走道远端房间门至楼梯 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2m,且走道过长时应设采光口,单侧设房间 的走道净宽应大于1300m,双侧设房间时走道净宽应大于 1600mm,走道净高不得低于2.10m 提髙办公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充分关注现代办公建筑的发 展趋势,是办公建筑室内设计必须着重考虑和了解的内容。 现代办公建筑趋向于重视人及人际活动在办公空间中的舒适 感和和谐氛围,适当设置室内绿化、布局上柔化室内环境的处理 手法,有利于调整办公人员的工作情绪,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 第3页共16页
西 安 欧 亚 学 院 教 案 用 纸 第 3 页 共 16 页 对办公建筑室内设计各类用房的布局、面积比、综合功能的 布局以及安全疏散等方面总的要求分列如下: (1) 室内办公、公共、服务及附属设施等各类用房之间的面积分 配比例,房间的大小及数量,均应根据办公楼的使用性质、建筑 规模和相应标准来确定,据北京市部分高层办公楼实测数据,大 楼的核心面积 ( 楼梯、电梯、垂直交通厅、以及附属设施用房 ) 加走道面积,通常占标准层面积的 23 %~ 35 %。室内布局既 应从现实需要出发,又应适当考虑功能、设施等发展变化后进行 调整的可能; (2) 办公建筑各类房间所在位置及层次,应将与对外联系较为密 切的部分,布置在近出入口或近出入口的主通道处,如把收发传 达设置于出入口处,接待、会客以及一些具有对外性质的会议室 和多功能厅设置于近出入口的主通道处,人数多的厅室还应注意 安全疏散通道的组织; (3) 综合型办公室不同功能的联系与分隔应在平面布局和分层设 置时予以考虑,当办公与商场、餐饮、娱乐等组合在一起时,应 把不同功能的出入口尽可能单独设置,以免干扰; (4) 从安全疏散和有利于通行考虑,袋形走道远端房间门至楼梯 口的距离不应大于 22m ,且走道过长时应设采光口,单侧设房间 的走道净宽应大于 1300mm ,双侧设房间时走道净宽应大于 1600mm ,走道净高不得低于 2.10m 。 提高办公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充分关注现代办公建筑的发 展趋势,是办公建筑室内设计必须着重考虑和了解的内容。 现代办公建筑趋向于重视人及人际活动在办公空间中的舒适 感和和谐氛围,适当设置室内绿化、布局上柔化室内环境的处理 手法,有利于调整办公人员的工作情绪,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
西安欧亚学院教案用纸 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室内空间组织时密切注视功能、设施 的动态发展和更新,适当选用灵活可变的、“模糊型”的办公空 间划分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办公室内设施、信息、管理等方面, 则应充分重视运用智能型的现代高科技手段 1996年3月在美国曾召开了一次“改变办公室趋势”的研 讨会,从办公设施手段的急剧改变和办公行为模式的变化分析展 望了办公方式和办公场所今后可能的发展和变化。充分利用人力 资源,重视电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力求 加强竞争力以及增加经济效益等因素,始终是企业和单位办公室 发展变化考虑的出发点。 从当今社会发展多元化的情况来看,新的“非传统”的办公 行为模式,在一段时期内很可能将与传统的办公方式并存,不同 的办公方式相互补充。这些“非传统”的办公模式大致可归纳为 家庭办公制:由于现代电脑、通讯手段的运用,一些企业或公司 中的部分人员可以在家中完成全部或部分办公工作,所必需的是 在家中需有专用的工作室或房间中的局部空间,配备办公家具及 一些设施,并能与企业或公司具有可靠的信息联系 旅馆式办公制:办公人员通过事先联系或到达时登记预订办公桌 位及设备,由办公楼服务台工作人员对办公桌位、设备及用房进 行管理和分配; 轮用与客座办公制:轮用办公制为外勤人员按“先来先用”的原 则使用企业或公司的办公室和办公桌位,一待空闲时即安排后来 人员使用;客座办公制则是由二家企业或公司之间商定,一家企 业或公司的办公人员可使用另一家的办公室办公 上述办公行为和办公方式的出现引起办公观念的改变,也必 然在建筑空间组织、办公室内布局、办公设施配置上带来不少新 第4页共16页
西 安 欧 亚 学 院 教 案 用 纸 第 4 页 共 16 页 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室内空间组织时密切注视功能、设施 的动态发展和更新,适当选用灵活可变的、“模糊型”的办公空 间划分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办公室内设施、信息、管理等方面, 则应充分重视运用智能型的现代高科技手段。 1996 年 3 月在美国曾召开了一次“改变办公室趋势”的研 讨会,从办公设施手段的急剧改变和办公行为模式的变化分析展 望了办公方式和办公场所今后可能的发展和变化。充分利用人力 资源,重视电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力求 加强竞争力以及增加经济效益等因素,始终是企业和单位办公室 发展变化考虑的出发点。 从当今社会发展多元化的情况来看,新的“非传统”的办公 行为模式,在一段时期内很可能将与传统的办公方式并存,不同 的办公方式相互补充。这些“非传统”的办公模式大致可归纳为: 家庭办公制: 由于现代电脑、通讯手段的运用,一些企业或公司 中的部分人员可以在家中完成全部或部分办公工作,所必需的是 在家中需有专用的工作室或房间中的局部空间,配备办公家具及 一些设施,并能与企业或公司具有可靠的信息联系; 旅馆式办公制: 办公人员通过事先联系或到达时登记预订办公桌 位及设备,由办公楼服务台工作人员对办公桌位、设备及用房进 行管理和分配; 轮用与客座办公制: 轮用办公制为外勤人员按“先来先用”的原 则使用企业或公司的办公室和办公桌位,一待空闲时即安排后来 人员使用;客座办公制则是由二家企业或公司之间商定,一家企 业或公司的办公人员可使用另一家的办公室办公。 上述办公行为和办公方式的出现引起办公观念的改变,也必 然在建筑空间组织、办公室内布局、办公设施配置上带来不少新
西安欧亚学院教案用纸 的要求和问题,其中一些办公方式具有充分利用和节约办公空间, 节省投资,减轻办公人员上下班时的劳累,适应弹性工时的实施, 从而提高办公效率,但也可能产生企业与办公人员之间的联系削 弱,相关办公人员间的交往联系减少,增加企业管理的难度,减 弱企业保密和安全保障等负面效应。 、景观及智能型办公建筑 近年来发展较快,且在室内设计中需要引起重视的景观办公 建筑和智能型办公建筑的概况,现分述于后 1.景观办公建筑 景观办公建筑( Landscapeoffice)最早兴起于50年代末 欧洲的德国,它的出现是对早期现代主义办公建筑忽视人与人际 交往倾向,具有单纯唯理观念的一种反思。诚然在五六十年代已 日趋成熟的建筑技术设施条件(日益完善的室内空调、照明系 统,大开间、大进深的结构柱网布置等),现代办公设备的出现 使办公性质由事务性向创造性发展,加之当时已开始重视作为办 公行为主体的人在提高办公效率中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意义,上述 诸多因素使景观办公应运而生。1963年建于德国的尼诺弗莱克 斯( Ninoflax)办公管理大楼,即为采用景观办公的构思与布局, 1967年首次国际景观办公建筑会议在美国芝加哥举行 景观办公室具有工作人员个人与组团成员之间联系接触方 便、易于创造感情和谐的人际和工作关系等特点。现时办公室已 借助电脑确定平面布局、组团和个人工作点的位置,从家具和绿 化小品等对办公空间进行灵活隔断,且家具、隔断均为模数化, 具有灵活拼接组装的可能。景观办公建筑是一种相对集中“有组 织的自由”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有利于发挥办公工作人员的积极 第5页共16页
西 安 欧 亚 学 院 教 案 用 纸 第 5 页 共 16 页 的要求和问题,其中一些办公方式具有充分利用和节约办公空间, 节省投资,减轻办公人员上下班时的劳累,适应弹性工时的实施, 从而提高办公效率,但也可能产生企业与办公人员之间的联系削 弱,相关办公人员间的交往联系减少,增加企业管理的难度,减 弱企业保密和安全保障等负面效应。 三、景观及智能型办公建筑 近年来发展较快,且在室内设计中需要引起重视的景观办公 建筑和智能型办公建筑的概况,现分述于后。 1 .景观办公建筑 景观办公建筑 (Landscapeoffice) 最早兴起于 50 年代末 欧洲的德国,它的出现是对早期现代主义办公建筑忽视人与人际 交往倾向,具有单纯唯理观念的一种反思。诚然在五六十年代已 日趋成熟的建筑技术设施条件 ( 日益完善的室内空调、照明系 统,大开间、大进深的结构柱网布置等 ) ,现代办公设备的出现 使办公性质由事务性向创造性发展,加之当时已开始重视作为办 公行为主体的人在提高办公效率中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意义,上述 诸多因素使景观办公应运而生。 1963 年建于德国的尼诺弗莱克 斯 (Ninoflax) 办公管理大楼,即为采用景观办公的构思与布局, 1967 年首次国际景观办公建筑会议在美国芝加哥举行。 景观办公室具有工作人员个人与组团成员之间联系接触方 便、易于创造感情和谐的人际和工作关系等特点。现时办公室已 借助电脑确定平面布局、组团和个人工作点的位置,从家具和绿 化小品等对办公空间进行灵活隔断,且家具、隔断均为模数化, 具有灵活拼接组装的可能。景观办公建筑是一种相对集中“有组 织的自由”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有利于发挥办公工作人员的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