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彝翻译 作者马鑫国
汉彝翻译 作者 马鑫国
第一章翻译理论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翻译的性质任务和翻译史简 、翻译的性质和任务 翻译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用语言转换语言的思维活动。翻译 的性质就是根据原文或原话的形式内容再思维再创造性地表达原文和原 话的思想内容。翻译的目的任务就是要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 。翻译的对象就是词和句子。在处理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时,必须要按照 定的规律进行,这种规律体现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之中。例如 ①水獭见狐狸藏起了冻肉,心理不高兴的样心片出下小求∮ N ②我们都走到一起来了/手为丰N裒∫♀Ⅺ。 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丰啡丰e,丰片F9y5区。 ④苍蝇不叮无缝蛋/卜〔,HC
第一章 翻译理论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翻译的性质任务和翻译史简 一、 翻译的性质和任务 翻译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用语言转换语言的思维活动。翻译 的性质就是根据原文或原话的形式内容再思维再创造性地表达原文和原 话的思想内容。翻译的目的任务就是要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 。翻译的对象就是词和句子。在处理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时,必须要按照 一定的规律进行,这种规律体现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之中。例如 : ①水獭见狐狸藏起了冻肉,心理不高兴 / 。 ②我们都走到一起来了 / ī。 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i, i。 ④苍蝇不叮无缝蛋 /`,
翻译史简况 世界上现存三千多种语言,彼此之间不能理解,要理解就得凭仗翻译 这个媒介。翻译史最长的是欧洲地中海沿岸各国,其次是中国。据有文字 记载,我国的翻译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汉明帝时期到宋、元。这时期主要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 进行的佛经翻译。这时期的翻译家有高僧真谛、九摩罗什、玄奘、法显等 其中法显是第一个到印度取经的人,也是所到国家最多的人。其次是唐 玄奘,他在印度呆了十七年。 第二阶段,从元朝至清末,凡六百余年。这时期翻译的大多是西方的 科学书籍。这时期从资本主义国家翻译了各种自然科学,最著名的翻译家 要算严复,还有林纾等其他人。 第三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到建国。此间最著名的翻译家是鲁迅 其主要成就是文学译著。此外还有陈望道。 第四阶段,从建国直到现在。翻译工作自古以来受到社会重视,汉朝 以前叫“寄”、“像”、“狄鞬”、“译”,汉代叫“译长”,晋代叫翻译机构做“ 译场”,明代设“四译馆”,清代设“翻译馆”、“译书院
二、 翻译史简况 世界上现存三千多种语言,彼此之间不能理解,要理解就得凭仗翻译 这个媒介。翻译史最长的是欧洲地中海沿岸各国,其次是中国。据有文字 记载,我国的翻译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汉明帝时期到宋、元。这时期主要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 进行的佛经翻译。这时期的翻译家有高僧真谛、九摩罗什、玄奘、法显等 。其中法显是第一个到印度取经的人,也是所到国家最多的人。其次是唐 玄奘,他在印度呆了十七年。 第二阶段,从元朝至清末,凡六百余年。这时期翻译的大多是西方的 科学书籍。这时期从资本主义国家翻译了各种自然科学,最著名的翻译家 要算严复,还有林纾等其他人。 第三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到建国。此间最著名的翻译家是鲁迅 ,其主要成就是文学译著。此外还有陈望道。 第四阶段,从建国直到现在。翻译工作自古以来受到社会重视,汉朝 以前叫 “ 寄 ” 、 “ 像 ” 、 “狄鞮 ” 、 “ 译 ”,汉代叫 “译长 ”,晋代叫 翻译机构做 “ 译场 ”,明代设 “四译馆 ”,清代设 “翻译馆 ” 、 “译书院
第二节翻译的定义和翻译的种类 翻译的定义 “翻译”一词也写作“繙译”。最初叫“译”,只是一个音 节,这是汉代以前的叫法。如《礼记》中的《王制篇》上说 :“中国、蛮、夷、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 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像,西方曰狄鞬, 北方曰译。”这里的“译”便是。后来在“译”上加了一个音节 便成了“翻译”,这是隋朝的叫法。如《隋书》的《经籍》上 说:“汉桓帝时,安息国沙静,赍(j抱着)经至洛,翻译 最为通解。”这里的“翻译”便是,所以,翻译一词的出现最 早是隋朝
第二节 翻译的定义和翻译的种类 一、 翻译的定义 “翻译 ”一词也写作 “繙译 ”。最初叫 “ 译 ”,只是一个音 节,这是汉代以前的叫法。如《礼记》中的《王制篇》上说 :“中国、蛮、夷、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 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像,西方曰狄鞮, 北方曰译。 ”这里的 “ 译 ”便是。后来在 “ 译 ”上加了一个音节 便成了 “翻译 ”,这是隋朝的叫法。如《隋书》的《经籍》上 说: “汉桓帝时,安息国沙静,赍( j ī,抱着)经至洛,翻译 最为通解。 ”这里的 “翻译 ”便是,所以,翻译一词的出现最 早是隋朝
“翻译”这个词分开来讲是这样的:“翻”像是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 翻过来让人看一样,把一种语言翻过来讲解给人们听。如《译经篇·论》 上说“翻也者,如翻锦绮(qi,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就是这个 意思。 译”更易、转换、传达。如《国礼》对“译”解释道:“北方曰译者 ,译即易,谓换言使相解也。” “翻译”一词合起来讲就是:把一种语言像翻东西一样翻过来,让它变 换成另外一中人们所熟知的语言。所以,“翻译”—词译成彝语的哉 是有道理的。 国内外的学者对翻译一词的界说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下面列出两种 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以作为定义。 在国外,前苏联翻译理论研究者费道罗夫认为,翻译的概念应当是: 用一种语言准确而完善地表达出另一种语言业已表达的内容形式统一的东 西。”在国内,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罗新璋说:“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换 易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而并不变更所蕴涵的意义,以达到彼此沟通,相互了 解的目的
“翻译”这个词分开来讲是这样的:“翻”——像是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 翻过来让人看一样,把一种语言翻过来讲解给人们听。如 《译经篇·论》 上说“翻也者,如翻锦绮(qǐ),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就是这个 意思。 “译”——更易、转换、传达。如《国礼》对“译”解释道:“北方曰译者 ,译即易,谓换言使相解也。” “翻译”一词合起来讲就是:把一种语言像翻东西一样翻过来,让它变 换成另外一中人们所熟知的语言。所以,“翻译”一词译成彝语的 是有道理的。 国内外的学者对翻译一词的界说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下面列出两种 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以作为定义。 在国外,前苏联翻译理论研究者费道罗夫认为,翻译的概念应当是:“ 用一种语言准确而完善地表达出另一种语言业已表达的内容形式统一的东 西。”在国内,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罗新璋说:“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换 易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而并不变更所蕴涵的意义,以达到彼此沟通,相互了 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