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朝历代封建政府都采取了一些对老弱 贫病群体救济与养护的措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 了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仁政,之后,从 唐代的悲田养病坊,南北朝时期的六疾馆和孤独 园,到宋朝的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举子仓 和慈幼局,再到明清时期的养济院(堂),这些 都是政府举办的救济收养贫困、鳏寡孤独、病残 者的济贫机构,为贫苦无依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 在中国,历朝历代封建政府都采取了一些对老弱 贫病群体救济与养护的措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 了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仁政,之后,从 唐代的悲田养病坊,南北朝时期的六疾馆和孤独 园,到宋朝的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举子仓 和慈幼局,再到明清时期的养济院(堂),这些 都是政府举办的救济收养贫困、鳏寡孤独、病残 者的济贫机构,为贫苦无依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五、萌芽时期的社会保障的特点 第一,社会保障是以社会救济为主导的。在这一漫长的历史 时期,各国社会保障都集中在救灾济贫等有关事后救济的项 目上,社会保障的主导或核心是社会救济,而且保障项目少、 保障水平低,这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第二,社会保障理念具有浓厚的封建王权思想。这一时期, 救灾济贫措施是统治者居高临下的施舍,取决于举办者的意 愿和能力,并非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接受救济者不得不对 救济者感恩戴德,甚至以丧失人格和接受惩罚为代价。即使 英国的新《济贫法》承认要求社会保护是公民的合法权利, 但实践中也并未真正如此。 第三,社会保障的目标仅仅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这一 时期统治者采取的救灾济贫措施的根本目的是防止社会动乱, 维护其统治
五、萌芽时期的社会保障的特点 ◼ 第一, 社会保障是以社会救济为主导的。在这一漫长的历史 时期,各国社会保障都集中在救灾济贫等有关事后救济的项 目上,社会保障的主导或核心是社会救济,而且保障项目少、 保障水平低,这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 第二,社会保障理念具有浓厚的封建王权思想。这一时期, 救灾济贫措施是统治者居高临下的施舍,取决于举办者的意 愿和能力,并非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接受救济者不得不对 救济者感恩戴德,甚至以丧失人格和接受惩罚为代价。即使 英国的新《济贫法》承认要求社会保护是公民的合法权利, 但实践中也并未真正如此。 ◼ 第三,社会保障的目标仅仅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这一 时期统治者采取的救灾济贫措施的根本目的是防止社会动乱, 维护其统治
第二节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 立与发展 一、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 三、二战之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全 面普及
第二节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 立与发展 ◼ 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 三、二战之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全 面普及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是19世纪80年 代德国社会保险三项立法。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 ■ (1)当时德国已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 社会的转型,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年老、疾病、 伤残、失业等风险日益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风 险,家庭及劳动者个人、社会救济、自发性 的慈善活动等保障方式难以应对这些社会风 险,呼唤制度性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
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是19世纪80年 代德国社会保险三项立法。 ◼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 ◼ (1)当时德国已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 社会的转型,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年老、疾病、 伤残、失业等风险日益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风 险,家庭及劳动者个人、社会救济、自发性 的慈善活动等保障方式难以应对这些社会风 险,呼唤制度性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
(2)19世纪下半叶,德国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并日 趋尖锐。1848年2月,无产阶级的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 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了,并首先在德国传播开来。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德国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1875年 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俾斯 麦政府奉行的是“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一方面,1878年颁布 反社会主义法令(《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法令》),对 工人运动及其政党进行血腥镇压,另一方面,试图通过社会保 险立法来改善劳资关系。所以说,社会保险是工人阶级长 期斗争的结果,也是资产阶级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政策。 (3)“讲坛社会主义”学派盛行,其政策主张对社会保险立 法产生了直接影响。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背景下,社会 改良思潮兴起
◼ (2)19世纪下半叶,德国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并日 趋尖锐。1848年2月,无产阶级的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 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了,并首先在德国传播开来。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德国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1875年 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 俾斯 麦政府奉行的是“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一方面,1878年颁布 反社会主义法令(《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法令》),对 工人运动及其政党进行血腥镇压,另一方面,试图通过社会保 险立法来改善劳资关系。所以说,社会保险是工人阶级长 期斗争的结果,也是资产阶级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政策。 ◼ (3) “讲坛社会主义”学派盛行,其政策主张对社会保险立 法产生了直接影响。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背景下,社会 改良思潮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