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所辐射的谱线称为共 振线。 ◆由较低级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直接跃迁至 基态的谱线称为第一共振线,一般也是元素的 最灵敏线 ◆当该元素在被测物质里降低到一定含量时,出 现的最后一条谱线,这是最后线,也是最灵敏 线 ◆用来测量该元素的谱线称分析线。 2021/222
2021/2/22 11 由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所辐射的谱线称为共 振线。 由较低级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直接跃迁至 基态的谱线称为第一共振线,一般也是元素的 最灵敏线。 当该元素在被测物质里降低到一定含量时,出 现的最后一条谱线,这是最后线,也是最灵敏 线。 用来测量该元素的谱线称分析线
2)光增线与能级之间的关系 AE=E2-E1 A=hc/E2-E1 =hc/A UE C =hu σ=1/A.数 =hoc h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J.s) c为光速(2.997925×1010cm/s) 原子的各个能级是不连续的(量子化)。因此,电 子的跃迁也是不连续的,这就是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的根本原因。 2021/222 12
2021/2/22 12 2) 光谱线与能级之间的关系 ΔE=E2 - E1 λ= h c/E2 -E1 =h c/λ υ= c /λ =hυ σ= 1/λ ……波数 =hσc h 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 J.s) c 为光速(2.997925×1010cm/s) 原子的各个能级是不连续的(量子化)。因此,电 子的跃迁也是不连续的,这就是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的根本原因
2.2谱线的强度 在i,j两能级间跃迁,谱线强度可表示为: N Ahu (1) N为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数 A为跃迁几率 U为发射谱线的频率 在高温下,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时, 单位体积的基态原子数N与激发态原子 数N之间遵守 Boltzmann分布定律 2021/222 13
2021/2/22 13 2.2 谱线的强度 在i,j 两能级间跃迁,谱线强度可表示为: Iij= Ni Aij hυij (1) Ni 为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数 Aij 为跃迁几率 υij 为发射谱线的频率 在高温下,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时, 单位体积的基态原子数N0与激发态原子 数Ni 之间遵守Boltzmann分布定律:
Ei/kt 三N0g1/goe ◆B,B0为激发态和基态的统计权,E为激发电位,K为 Boltzmann常数,T为温度。 2)代入(1)得谱线强度公式: Iii=(g go)Aihui noe Ei/kT I1;正比于基态原子N,也就是说 C ◆这就是定量分析依据。 2021/222
2021/2/22 14 Ni = N0 gi/g0 e -Ei/kT (2) gi,g0 为激发态和基态的统计权,Ei为激发电位,K为 Boltzmann常数,T为温度。 (2)代入(1)得谱线强度公式: Iij = (gi /g0)AijhυijN0 e -Ei/kT Iij 正比于基态原子N0 ,也就是说 Iij ∝ C 这就是定量分析依据
2.3谱线的自吸与自蚀 1)自吸 原子在高温时被激发,发射某一波长的谱线,而处 于低温状态的同类基态原子又能吸收这一波长的辐射。这 种现象称为自吸现象 a e如 Io为弧焰中心发射的谱线强度 a为吸收系数 d为弧层厚度。 2021/222 15
2021/2/22 15 2.3 谱线的自吸与自蚀 1)自吸 原子在高温时被激发,发射某一波长的谱线,而处 于低温状态的同类基态原子又能吸收这一波长的辐射。这 种现象称为自吸现象。 I = I0e -ad I0 为弧焰中心发射的谱线强度 a 为吸收系数 d 为弧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