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口 ?行境体验 东部城镇会加剧东部城镇的就业压力和环境压力。 “到内地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 父母甚至祖辈们曾在20世纪50一70年代,支援边疆和内地 学以致用 建设、“上山下乡”。改苹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人口跨省迁移示意图。读图, 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人口多从中部地区流向 完成第1~3题。 东部地区,“孔雀东南飞”是形象的比喻。 人口迁出数万人 人口迁出率%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我国百万知识青年“上山 120 130 下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00 33 (2)目前,影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80 20 (3)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到我国的西部 60 分 15 地区工作,反映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什么? 40 10 提示(1)国家的政策。 20 /5 (2)经济因素。 14 49 64年龄岁 (3)国家的政策。 1.该地迁出的人口主要是( A.少年儿童 典例剖析 B.青壮年 青海省化隆县地处青藏高原,从20世纪80年代起,化 C.中学生、大学生 隆人凭借精湛的拉面手艺走向全国各地,目前常年在外的从 D.老年人 业人员超过10万,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城镇。据此完成下列 2.导致该地甲年龄段人口迁出率高的主要因素是 各题。 ( (1)影响化隆人迁往我国东部城镇的主要因素是( A.文化因素 A.自然因素 B.家庭因素 B.政策因素 C.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D.经济因素 D.婚姻家庭 3.推测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2)化隆人大量迁往东部城镇可以缓解( A.上海 B.浙江 A.化隆县的人地矛盾 C.广东 D.广西 B.化隆县的老龄化问题 答案1.B2.D3.D C.东部城镇就业压力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人口迁出率14~49岁占比最 D.东部城镇的环境压力 大,说明该地迁出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第2题,青壮年人 答案(1)C(2)A 口外迁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 解析第(1)题,东部地区经济远比内地发达,吸引了大 入,所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第3题,该省级行政 量内地人口流入。第(2)题,化隆人大量迁往东部城镇可以 区以人口外迁为主,说明经济较落后,而广西位于我国的中 缓解化隆县的人地矛盾,由于迁出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 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上海、浙江、广东是我国经济发达 因此该现象可能引发化隆县的老龄化问题:化隆人大量迁往 地区。 随堂训练 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等人 1009 120 口大规模迁移,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 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 40 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20 11
第一章 人口 “到内地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 父母甚至祖辈们曾在20世纪50—70年代,支援边疆和内地 建设、“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人口多从中部地区流向 东部地区,“孔雀东南飞”是形象的比喻。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我国百万知识青年“上山 下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目前,影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到我国的西部 地区工作,反映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 (1)国家的政策。 (2)经济因素。 (3)国家的政策。 典例剖析 青海省化隆县地处青藏高原,从20世纪80年代起,化 隆人凭借精湛的拉面手艺走向全国各地,目前常年在外的从 业人员超过10万,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城镇。据此完成下列 各题。 (1)影响化隆人迁往我国东部城镇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政策因素 C.经济因素 D.婚姻家庭 (2)化隆人大量迁往东部城镇可以缓解( ) A.化隆县的人地矛盾 B.化隆县的老龄化问题 C.东部城镇就业压力 D.东部城镇的环境压力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东部地区经济远比内地发达,吸引了大 量内地人口流入。第(2)题,化隆人大量迁往东部城镇可以 缓解化隆县的人地矛盾,由于迁出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 因此该现象可能引发化隆县的老龄化问题;化隆人大量迁往 东部城镇会加剧东部城镇的就业压力和环境压力。 学以致用 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人口跨省迁移示意图。读图, 完成第1~3题。 1.该地迁出的人口主要是( ) A.少年儿童 B.青壮年 C.中学生、大学生 D.老年人 2.导致该地甲年龄段人口迁出率高的主要因素是 ( ) A.文化因素 B.家庭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3.推测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上海 B.浙江 C.广东 D.广西 答案 1.B 2.D 3.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人口迁出率14~49岁占比最 大,说明该地迁出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第2题,青壮年人 口外迁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 入,所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第3题,该省级行政 区以人口外迁为主,说明经济较落后,而广西位于我国的中 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上海、浙江、广东是我国经济发达 地区。 随堂训练 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等人 口大规模迁移,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 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 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1
地理 必修第二册 配人教版 1.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增加城镇环境压力 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 答案3.C4.D5.D 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 解析第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欧洲迁往北美的移 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 民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中欧和南欧。第4题,根据 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 图中箭头粗细可判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亚洲。第5 2.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题,流入欧洲的大量人口主要流入城镇,增加了城镇环境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压力。 B.经济因素 6.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的人口迁移示 C.社会文化因素 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D.政治因素 答案1.A2.B 解析第1题,我国历史上的“下南洋”是指我国人口向东 南亚迁移,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孔雀东南飞”的 人口迁移现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是因为我 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完成 第3~5题。 7● 注:箭头粗细代表迁移 流动规模大小 点 (1)广东和新疆分别是我国东、西部主要的人口迁入区, 分析其成为迁入区的主要原因。 (2)分析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3)近年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 分析这种措施的有利影响。 答案(1)广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医疗、教 注:箭头的粗细表示移民人数的多少。 育、居住条件好。新疆:资源的开发:边境贸易的发展:国 3.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家政策。 A.从拉丁美洲迁往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2)有利影响:为迁入地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促进迁 B.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经济发达地区是移民的主要 入地的城镇化发展。不利影响:加剧迁入地的人地矛盾; 方向 加大迁入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 C.从欧洲迁往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困难。 D.人口移动主要是经济因素影响 (3)有利于迁入地引进优秀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发 4.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展:有利于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等。 A.欧洲 解析第(1)题,东部地区成为人口迁入区的主要原因是 B.非洲 经济发达:资源的开发和西部大开发政策使新疆成为我 C.北美洲 国主要的人口迁入区。第(2)题,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 D.亚洲 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有利影响主要是提供劳 5.大量人口流入欧洲,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有() 动力,不利影响主要是加剧人地矛盾。第(3)题,对优秀 A.增加乡村人口比重 人才取消户口限制有利于人才流入,促进迁入地经济发 B.缓解社会矛盾 展和产业升级。 C.缓解交通压力 12
地 理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1.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 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 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 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 2.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政治因素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我国历史上的“下南洋”是指我国人口向东 南亚迁移,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孔雀东南飞”的 人口迁移现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是因为我 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完成 第3~5题。 注:箭头的粗细表示移民人数的多少。 3.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拉丁美洲迁往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经济发达地区是移民的主要 方向 C.从欧洲迁往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人口移动主要是经济因素影响 4.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亚洲 5.大量人口流入欧洲,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有( ) A.增加乡村人口比重 B.缓解社会矛盾 C.缓解交通压力 D.增加城镇环境压力 答案 3.C 4.D 5.D 解析 第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欧洲迁往北美的移 民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中欧和南欧。第4题,根据 图中箭头粗细可判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亚洲。第5 题,流入欧洲的大量人口主要流入城镇,增加了城镇环境 压力。 6.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的人口迁移示 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广东和新疆分别是我国东、西部主要的人口迁入区, 分析其成为迁入区的主要原因。 (2)分析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3)近年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 分析这种措施的有利影响。 答案 (1)广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医疗、教 育、居住条件好。新疆:资源的开发;边境贸易的发展;国 家政策。 (2)有利影响:为迁入地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促进迁 入地的城镇化发展。不利影响:加剧迁入地的人地矛盾; 加大迁入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 困难。 (3)有利于迁入地引进优秀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发 展;有利于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等。 解析 第(1)题,东部地区成为人口迁入区的主要原因是 经济发达;资源的开发和西部大开发政策使新疆成为我 国主要的人口迁入区。第(2)题,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 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有利影响主要是提供劳 动力,不利影响主要是加剧人地矛盾。第(3)题,对优秀 人才取消户口限制有利于人才流入,促进迁入地经济发 展和产业升级。 12
第一章人口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基础巩固 B.交通通信的发展 C.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读我国某市2019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和从业 D.东北土地开发导致肥力下降 人员构成图,完成第1~2题。 答案3.B4.C 年龄/岁 解析第3题,清代,华北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是 59 东北地广人稀,有大面积的荒地可供开垦,B项正确:清 45 2 代制造业不发达,A项错误:材料显示主要是灾荒导致的 饥民迁移,而不是战争,C项错误:清代东北地区不是牧 男/万人40302010 10203040女历人 区,D项错误。故选B项。第4题,改革开放后,华北地 2019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 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均收入较高,吸引东北地区人口回 迁,因此,返乡回迁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故 轻工业 选C项。 服务业等 在春运返乡大潮中,外出务工者是最受关注的一个群 重工业 体。四川是我国六大外出就业省级行政区之一,每年都会面 农业 临较大规模的返乡潮。读图,完成第5~6题。 2019年从业人员构成 四川省人口热门务工地 1.下列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重庆市 广东省 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 云南省 的社会问题 浙江省 贵州省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江苏省 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 福建省 陕西省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 上海市一 有关 北京市 2.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注:条形方块越长表明去该地务工的人数越多。 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5.影响四川省人口长时间外出务工的主导因素是( 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 A.气候 B.地形 压力 C.交通 D.就业 A.①② B.①③ 6.重庆成为四川省人口最热门务工地的主要原因是( C.①④ D.③④ A.相距较近,经济联系多 答案1.A2.D B.交通发达,便于出行 解析第1题,由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可知,2019 C.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年该市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并且女性人口多 D.环境优美,人口容量大 于男性,可以判断该市人口迁入受经济因素(就业)影响, 答案5.D6.A 随着青壮年女性增多,会出现婚育方面的问题。第2题,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四川省人口最热门务工地是重 劳动力人口的大量迁入,会增大就业、环境、服务设施等 庆,重庆与四川的气候差异不大,故气候不是影响四川省 的压力。 人口长时间外出务工的主导因素:地形对人口外出务工 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 的影响较小:交通是四川省人口外出务工的条件,不是主 海关,移居至东北。据此完成第3一4题。 导因素:影响人口外出务工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最重 3.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 要,四川省人口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收 ( 入和较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就业是影响四川省人口长时 A.制造业高度发达 间外出务工的主导图素。第6题,重庆邻近四川,外出务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工人口距离家乡较近,且两地区经济联系多,因此重庆成 C.大量征兵抗战 为四川省人口最热门务工地。 D.畜牧业水平高 读我国某地人口迁入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完成第 4.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许多人口返乡回迁,其主要原因是 78题。 A.东北地区环境恶化 13
第一章 人口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 基础巩固 读我国某市2019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和从业 人员构成图,完成第1~2题。 2019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 2019年从业人员构成 1.下列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 的社会问题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 D. 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 有关 2.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 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 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 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由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可知,2019 年该市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并且女性人口多 于男性,可以判断该市人口迁入受经济因素(就业)影响, 随着青壮年女性增多,会出现婚育方面的问题。第2题, 劳动力人口的大量迁入,会增大就业、环境、服务设施等 的压力。 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 海关,移居至东北。据此完成第3~4题。 3.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 ( ) A.制造业高度发达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C.大量征兵抗战 D.畜牧业水平高 4.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许多人口返乡回迁,其主要原因是 ( ) A.东北地区环境恶化 B.交通通信的发展 C.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东北土地开发导致肥力下降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是 东北地广人稀,有大面积的荒地可供开垦,B项正确;清 代制造业不发达,A项错误;材料显示主要是灾荒导致的 饥民迁移,而不是战争,C项错误;清代东北地区不是牧 区,D项错误。故选 B项。第4题,改革开放后,华北地 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均收入较高,吸引东北地区人口回 迁,因此,返乡回迁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故 选C项。 在春运返乡大潮中,外出务工者是最受关注的一个群 体。四川是我国六大外出就业省级行政区之一,每年都会面 临较大规模的返乡潮。读图,完成第5~6题。 注:条形方块越长表明去该地务工的人数越多。 5.影响四川省人口长时间外出务工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交通 D.就业 6.重庆成为四川省人口最热门务工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相距较近,经济联系多 B.交通发达,便于出行 C.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D.环境优美,人口容量大 答案 5.D 6.A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四川省人口最热门务工地是重 庆,重庆与四川的气候差异不大,故气候不是影响四川省 人口长时间外出务工的主导因素;地形对人口外出务工 的影响较小;交通是四川省人口外出务工的条件,不是主 导因素;影响人口外出务工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最重 要,四川省人口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收 入和较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就业是影响四川省人口长时 间外出务工的主导因素。第6题,重庆邻近四川,外出务 工人口距离家乡较近,且两地区经济联系多,因此重庆成 为四川省人口最热门务工地。 读我国某地人口迁入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完成第 7~8题。 13
地理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人口迁人数量万人 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迁入美国的主要目 020406080100120 的是谋求就业机会和提高经济收入,故①正确。第10 题,③④均为美国内部的人口迁移,不会造成该国人口 机械增长:该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增长态势,说明迁入 人口多、迁出人口少,故①>②。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海外侨胞超4500万,绝 对数量稳居世界第一,被认为是国际上的最大移民群 体,且有逐年扩大趋势,其中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中 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 材料二漫画《欢迎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90夜P (岁) 7.从图中信息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最可 能是() A.自然环境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8.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具有明显相关 (1)分析材料一,指出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动的基本 性的是() 方向。 A.甲、乙 B.甲、丙 (2)为什么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会成为目前我国移 C.乙、丙 D.丙、丁 民的最主要聚集地? 答案7.D8.A (3)我国海外移民数量逐年增多,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 解析第7题,图中迁入人口集中在20~34岁年龄段,迁 响是什么? 入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最有可能是为了务工、经商, (4)分析材料二,说明我国欢迎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 故经济因素是影响该地区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第8 原因。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年龄段是20 答案(1)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经济欠发达地 29岁,该年龄段人口的子女一般随父母迁到工作地,因此 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甲、乙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 而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是典型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是: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 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作、生活环境好,收入水平高。而且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 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 东北部。读图,完成第9~10题。 力短缺日渐成为其经济增长的“瓶颈”,客观上形成了对 移民的吸引力,因此成为中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 (3)我国的海外移民逐年增多,且以出国留学、工作 为主,迁移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了我国的人才流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 影响。 (4)海外留学人员是我国的高素质人才,鼓励和引 导其回国创业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 9.以谋求就业机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 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移是() 解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全球范国内的人 A.①④ B.②③ 口移动规模越来越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 C.①②③ D.②③④ 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10.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 的经济差异导致人口大量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增长态势,这说明各类人口迁移在数量上( ) 这样的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人 A.①<② B.①>② 才流失,这也是我国鼓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C.③<④ D.③>④ 的原因。 答案9.A10.B 解析第9题,美国东北部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向 等级考·拓展提高 东北部迁移的人口主要是为了谋求就业机会和提高经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 济收入,故④正确;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亚洲有许多发水平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
地 理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7.从图中信息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最可 能是( ) A.自然环境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8.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具有明显相关 性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答案 7.D 8.A 解析 第7题,图中迁入人口集中在20~34岁年龄段,迁 入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最有可能是为了务工、经商, 故经济因素是影响该地区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第8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年龄段是20~ 29岁,该年龄段人口的子女一般随父母迁到工作地,因此 甲、乙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 是: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 东北部。读图,完成第9~10题。 9.以谋求就业机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 移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 增长态势,这说明各类人口迁移在数量上( ) A.①<② B.①>② C.③<④ D.③>④ 答案 9.A 10.B 解析 第9题,美国东北部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向 东北部迁移的人口主要是为了谋求就业机会和提高经 济收入,故④正确;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亚洲有许多发 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迁入美国的主要目 的是谋求就业机会和提高经济收入,故①正确。第10 题,③④均为美国内部的人口迁移,不会造成该国人口 机械增长;该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增长态势,说明迁入 人口多、迁出人口少,故①>②。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海外侨胞超4500万,绝 对数量稳居世界第一,被认为是国际上的最大移民群 体,且有逐年扩大趋势,其中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中 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 材料二 漫画《欢迎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1)分析材料一,指出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动的基本 方向。 (2)为什么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会成为目前我国移 民的最主要聚集地? (3)我国海外移民数量逐年增多,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 响是什么? (4)分析材料二,说明我国欢迎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 原因。 答案 (1)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经济欠发达地 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 而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是典型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作、生活环境好,收入水平高。而且 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 力短缺日渐成为其经济增长的“瓶颈”,客观上形成了对 移民的吸引力,因此成为中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 (3)我国的海外移民逐年增多,且以出国留学、工作 为主,迁移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了我国的人才流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 影响。 (4)海外留学人员是我国的高素质人才,鼓励和引 导其回国创业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 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解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人 口移动规模越来越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 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的经济差异导致人口大量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这样的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人 才流失,这也是我国鼓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的原因。 等级考 拓展提高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 水平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4
第一章人口 7000 A.①② B.②③ 6000 C.①④ D.③④ 西藏 天津 5000 5. 春运期间甲、乙两市的人口流动( 4000 安重庆四川。 。东 A.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 3000 河北 B.促进甲市消费水平提升 2000 -15 15 25 3545 C.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 迁入人口规模(数值越大,规模越大) D.减小甲市交通压力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下列影响迁入人口规模大小 6.近年来春运期间甲、乙两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数量呈减少 的因素中,影响最小的是() 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工资水平 B.房价 A.甲市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C.空间距离 D.教育资源 B.两市之间交通运输速度提升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级 C.乙市的制造业向外转移 行政区是( D.两市之间教育水平差异缩小 A.北京 B.上海 答案4.C5.B6.C C.广东 D.安徽 解析第4题,由材料“该年百度迁徙规模指数甲市小于 3.下列关于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乙市”可知,图中曲线①②代表甲市,③④代表乙市。由 ( 材料“乙市制造业发达,吸引甲市大量人口赴乙市务工” 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 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 可知,春节前甲市的人口以迁入为主,乙市的人口以迁出 魅力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④与沿海地区差异较大 为主,春节后甲市的人口以迁出为主,乙市的人口以迁入 的工资水平 为主。第5题,判断人口迁移的三个条件:一是空间位 A.①② B.③④ 移,一般以行政区域界定:二是居住地变更:三是时间限 C.①④ D.②③ 度,一般一年以上。因此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注意 答案1.B2.C3.A 时间为“春运期间”,春运期间的人口流动与国家政策无 解析第1题,经济越发达,就业机会越多,工资水平越 关:根据材料推断大量人口回到甲市,甲市消贵水平提 高,教育资源越丰富,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且空间距 升,交通压力也会增大。第6题,根据材料“乙市制造业 离越近越有利于促成人口迁移:房价对迁入人口规模的 发达,吸引甲市大量人口赴乙市务工”,可推断其原因可 影响较小。故选B项。第2题,由图示分析可知,广东人 能为乙市的制造业向外转移。 口迁入规模大,且比北京、天津、上海工资水平低,故未来 挑战·创新 随着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的丧失,会出现大规 模的人口回流现象,故选C项。第3题,图示信息显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西藏迁入人口规模较大,且工资水平较高。交通运输条 材料一玫苹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大批农民工,他们是 件的改善、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人口迁入:迷人的风土人 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南飞 情及文化魅力也是吸引部分人口迁入的重要因素。故选 北迁,形成“候鸟”经济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 A项。 来重大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香港、澳 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反映春运期间迁入或迁出的人口规 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资料暂缺)。 模,城镇间可横向对比。甲、乙为我国相邻省级行政区中的 两个城镇。乙市制造业发达,吸引甲市大量人口赴乙市务 万人) 2500 工。下图示意某年甲、乙两市人口迁入和迁出的百度迁徙规 模指数变化,该年百度迁徙规模指数甲市小于乙市。据此完 2000 成第4~6题。 1500 1000 百度迁徙规模指数 500 5 广浙上江北福天山新辽内河云四湖陕承山广贵湖安江河海果吉甘宁青西 东江海苏京建东园 蒙北南川北西庆西西州南数西南 龙林肃夏海 (1)“候鸟”经济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我国省际流动人口 大于500万的省级行政区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期 1月22日1月26日1月30附2月3组2月7阳2月11日2月15日2月19明2月23日2月27日 (2)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 …① ② 流入新疆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几月?为什么? 4.图中表示甲、乙两市人口迁出的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变化 (3)目前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山西省和云南省,两地吸引 曲线分别是() 人口流入的因素有何不同? 15
第一章 人口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下列影响迁入人口规模大小 的因素中,影响最小的是( ) A.工资水平 B.房价 C.空间距离 D.教育资源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级 行政区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东 D.安徽 3.下列关于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 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 魅力 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 ④与沿海地区差异较大 的工资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1.B 2.C 3.A 解析 第1题,经济越发达,就业机会越多,工资水平越 高,教育资源越丰富,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且空间距 离越近越有利于促成人口迁移;房价对迁入人口规模的 影响较小。故选B项。第2题,由图示分析可知,广东人 口迁入规模大,且比北京、天津、上海工资水平低,故未来 随着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的丧失,会出现大规 模的人口回流现象,故选C项。第3题,图示信息显示, 西藏迁入人口规模较大,且工资水平较高。交通运输条 件的改善、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人口迁入;迷人的风土人 情及文化魅力也是吸引部分人口迁入的重要因素。故选 A项。 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反映春运期间迁入或迁出的人口规 模,城镇间可横向对比。甲、乙为我国相邻省级行政区中的 两个城镇。乙市制造业发达,吸引甲市大量人口赴乙市务 工。下图示意某年甲、乙两市人口迁入和迁出的百度迁徙规 模指数变化,该年百度迁徙规模指数甲市小于乙市。据此完 成第4~6题。 4.图中表示甲、乙两市人口迁出的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变化 曲线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春运期间甲、乙两市的人口流动( ) A.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B.促进甲市消费水平提升 C.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 D.减小甲市交通压力 6.近年来春运期间甲、乙两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数量呈减少 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甲市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B.两市之间交通运输速度提升 C.乙市的制造业向外转移 D.两市之间教育水平差异缩小 答案 4.C 5.B 6.C 解析 第4题,由材料“该年百度迁徙规模指数甲市小于 乙市”可知,图中曲线①②代表甲市,③④代表乙市。由 材料“乙市制造业发达,吸引甲市大量人口赴乙市务工” 可知,春节前甲市的人口以迁入为主,乙市的人口以迁出 为主,春节后甲市的人口以迁出为主,乙市的人口以迁入 为主。第5题,判断人口迁移的三个条件:一是空间位 移,一般以行政区域界定;二是居住地变更;三是时间限 度,一般一年以上。因此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注意 时间为“春运期间”,春运期间的人口流动与国家政策无 关;根据材料推断大量人口回到甲市,甲市消费水平提 升,交通压力也会增大。第6题,根据材料“乙市制造业 发达,吸引甲市大量人口赴乙市务工”,可推断其原因可 能为乙市的制造业向外转移。 挑战 创新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大批农民工,他们是 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南飞 北迁,形成“候鸟”经济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 来重大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香港、澳 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资料暂缺)。 (1)“候鸟”经济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 大于500万的省级行政区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2)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 流入新疆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几月? 为什么? (3)目前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山西省和云南省,两地吸引 人口流入的因素有何不同?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