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必修第二册 配人教版 答案(1)不利影响: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造成社会环境 解析第(1)题,“候鸟”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交通、 不稳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严重。分布特点:集中 环境、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等方面分析。空间分布特 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点可从图中获知。第(2)题,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 (2)时间:8一10月。原因: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 因是其商品棉的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主要集中 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集中在8一 在8一10月。第(3)题,影响山西和云南人口迁移的因素 10月。 应分别从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边境贸易等方面进行 (3)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吸引大量劳动力。云南:旅 分析。 游业的发展、花卉种植和边境贸易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第三节人口容量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知识概览 自然资源状况 区域资源环 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1.结合资料,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境承载力 人均消费水平 的含义,强化人地协调观 2.结合实例,比较并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 人口容量 影响人口政策和人口战略 容量的异同,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人口合理 容量 人口过快增长问题 保持措施 课前·基础认知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载力的极限值。 1.概念 (2)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地球的资源环 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 境承载力。 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3)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地球所能 2.影响因素 容纳的人口数量在100亿左右。 (1)自然资源状况。 微点拨资源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栽力大小的主 ①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就如同木桶能够容纳多 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也 少水一样,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 会产生影响。因此在科技发展水平高、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 ②资源丰窝的区域能承载较多的人口。 的情况下,资源虽然匮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仍可能较大, ③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 如日本。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二、人口合理容量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1.概念 经济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 扩大资源 按照合理的 生活方式 的效率,发现 最适宜 科学技术发展 新的资源 环境承载力 个国家 或地区 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 的人口 数量 交通运输 促进区域间 获取其他地方 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 快速发展 的贸易往来 的资源 2.意义 (3)人均消费水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平的提高而降低。 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3.对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同估计 3.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 (1)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资源环境承 现代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由此引发了严重的 16
地 理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答案 (1)不利影响: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造成社会环境 不稳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严重。分布特点:集中 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2)时间:8—10月。原因: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 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集中在8— 10月。 (3)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吸引大量劳动力。云南:旅 游业的发展、花卉种植和边境贸易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解析 第(1)题,“候鸟”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交通、 环境、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等方面分析。空间分布特 点可从图中获知。第(2)题,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 因是其商品棉的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主要集中 在8—10月。第(3)题,影响山西和云南人口迁移的因素 应分别从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边境贸易等方面进行 分析。 第三节 人口容量 素养·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结合资料,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的含义,强化人地协调观 2.结合实例,比较并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 容量的异同,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课前·基础认知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 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良好 生态环境的前 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1)自然资源状况。 ①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就如同木桶能够容纳多 少水一样,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 ”所决定的。 ②资源 丰富 的区域能承载较多的人口。 ③通常用 某一种或几种 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3)人均消费水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 平的提高而 降低 。 3.对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同估计 (1)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资源环境承 载力的极限值。 (2)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地球的资源环 境承载力。 (3)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地球所能 容纳的人口数量在100亿左右。 微点拨 资源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主 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也 会产生影响。因此在科技发展水平高、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 的情况下,资源虽然匮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仍可能较大, 如日本。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2.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 社会经济 发展。 3.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 现代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由此引发了严重的 16
第一章人口 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 4.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 微思考从人口数量来看,当前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 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和人口合理容量有何差别? (2)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 提示资源环境承载力远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课堂 重难突破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方法技巧 图示法理解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 重难归纳 因素 资源环境承载力 1.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自然资源数量 和质量、科技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资源丰富 负相关 发展水平 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程度及消费 放程度, 经济、教有水 水平等。 平、分配制度 正相关 的合理性 因素 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人均消费水平 因素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 越大 ?情境体验 材料一海水稻是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越发达,资源环境承载力 正相关 越大 选育出来的新型耐盐碱性水稻,相关专家表示,海水稻种植 如扩大到一亿亩,每年可增产300亿千克,可以多养活8000 万人口。(注:1亩=1/15公顷)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资源环境承 材料二木桶的“短板效应”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 载力越大 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 木板,显然,这对地球上的人口发展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越大 人均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越小 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由它的制约因 (1)海水稻这种新型水稻品种的培育,可以供养更多的 素不确定引起的。不同的时期,其制约因素也不相同,从而 人口,这说明了什么因素会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如何影 造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发生变化。但在具体时间内,假定 响的? 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保持不变,可以对区域资源 (2)假设不同的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木桶装的水 环境承载力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这就是区域资源环境承载 代表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那么该图揭示了什么 力的相对确定性,如下图所示。 道理? 资源总数 资源基础、 (3)海水稻的培育可以充分利用盐碱地,结合木桶的“短 不确定 潜力稳定 板效应”,判断影响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是什么。 假 科技水平 技术水平 提示(1)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 历 不同 不确定性 地区开放 期 程度变化 约因素不确定 源环境承载力 相对确定性 约因 相对稳定 用的自然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素不 地区开放 (2)资源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而资 程度稳定 史阶段 源的“最短板”直接决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生活消费 消费水平 (3)土地资源。 水平变化 变化不大 17
第一章 人口 资源、环境和社会 问题。 4.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 发展中 国家要 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 公平 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 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 人地 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 区域 可持续发展 战略。 微思考 从人口数量来看,当前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 和人口合理容量有何差别? 提示 资源环境承载力远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课堂·重难突破 一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重难归纳 1.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资源丰富 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程度及消费 水平等。 因素 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 越大 经济发展水平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资源环境承载力 越大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资源环境承 载力越大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越大 人均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越小 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由它的制约因 素不确定引起的。不同的时期,其制约因素也不相同,从而 造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发生变化。但在具体时间内,假定 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保持不变,可以对区域资源 环境承载力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这就是区域资源环境承载 力的相对确定性,如下图所示。 图示法理解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 因素 材料一 海水稻是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 选育出来的新型耐盐碱性水稻,相关专家表示,海水稻种植 如扩大到一亿亩,每年可增产300亿千克,可以多养活8000 万人口。(注:1亩=1/15公顷) 材料二 木桶的“短板效应”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 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 木板,显然,这对地球上的人口发展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1)海水稻这种新型水稻品种的培育,可以供养更多的 人口,这说明了什么因素会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 是如何影 响的? (2)假设不同的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木桶装的水 代表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那么该图揭示了什么 道理? (3)海水稻的培育可以充分利用盐碱地,结合木桶的“短 板效应”,判断影响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是什么。 提示 (1)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 用的自然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2)资源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而资 源的“最短板”直接决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3)土地资源。 17
地理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B.人口密度小 典例剖析 C.自然灾害少 下图为区域(流域)量化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关系示意 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答案1.B2.B 解析第1题,人均生态足迹低于人均生态承栽力的省 水资源承载力 级行政区,不存在生态赤字。由图可知,西藏没有生态赤字。 供需关系 第2题,衡量环境承载力大小的主要指标是人口数量,西藏 可利用水资源量 (需求,总量 人口密度小是其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主要原因。 生态系统 生态需水 社会经济系统 二 人口合理容量 流域水资源量 自然 流域水循环系统 人类 重难归纳 变化 活动 1.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1)有利于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是(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 A.跨流域调水 区别的概念。 B.关闭水资源消耗量大的企业 项目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C.减少森林的数量 D.大规模开采利用深层地下水 区域 (2)我国区域水资源压力最大的区域是( 前提 合理的生 最 A.珠江三角洲地区 活方式 B.华北平原 健康的生 C.东北平原 概念 圈 活水平 D.塔里木盆地 区 不妨碍未 合理开保护 来人口生 口数 答案(1)A(2)B 发利用良好 活质量 解析第(1)题,减少森林的数量会降低流域水资源承 承载的人口数量 载力;人类目前开采的地下水主要是浅层地下水,大规模开 采利用深层地下水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不现实:水资源消耗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 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资 量大的企业宜采用节水技术,循环用水,不宜直接关闭该类 强调 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 活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 企业:跨流域调水能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增大调入区水 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 点 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 资源总量。第(2)题,四个选项中,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 口(最佳人口),即适合养活 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多少人 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但降水总量少且季节分配不 均,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水资源压力最大。 大小 关系 某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学以致用 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战资源与环境 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 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 共同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 点 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 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完成第1一2题。 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单位:km 2.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世界:控制 世界:建立 人口数量 制定 公平的国际 关注老龄化 制定 区 秩序,消除 人日 谋求 的经 贫困 发展中国家: 人口 新疆西藏山西河北 合理 社会 各国各地区: 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 ●人均生态足迹 政策 容量 发 尊重人地协 发达国家:提 战略 周发展的规 ■人均生态承载力 律,实现可 倡合理消费 持续发展 1.没有生态赤字的省级行政区是() A.新疆 B.西藏 7情境体羽 C.山西 D.河北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总人 2.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 口约为14亿人,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数字。14亿人要吃 A.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 饭、要穿衣、要上学、要就业、要住房…消货的霄求乘以14 18
地 理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典例剖析 下图为区域(流域)量化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关系示意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利于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关闭水资源消耗量大的企业 C.减少森林的数量 D.大规模开采利用深层地下水 (2)我国区域水资源压力最大的区域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减少森林的数量会降低流域水资源承 载力;人类目前开采的地下水主要是浅层地下水,大规模开 采利用深层地下水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不现实;水资源消耗 量大的企业宜采用节水技术,循环用水,不宜直接关闭该类 企业;跨流域调水能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增大调入区水 资源总量。第(2)题,四个选项中,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 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但降水总量少且季节分配不 均,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水资源压力最大。 学以致用 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 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 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完成第1~2题。 1.没有生态赤字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新疆 B.西藏 C.山西 D.河北 2.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 ) A.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 B.人口密度小 C.自然灾害少 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人均生态足迹低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省 级行政区,不存在生态赤字。由图可知,西藏没有生态赤字。 第2题,衡量环境承载力大小的主要指标是人口数量,西藏 人口密度小是其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主要原因。 二 人口合理容量 重难归纳 1.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 区别的概念。 项目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强调 点 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资 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 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 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 活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 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 口(最佳人口),即适合养活 多少人 大小 关系 某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共同 点 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 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 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 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2.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总人 口约为14亿人,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数字。14亿人要吃 饭、要穿衣、要上学、要就业、要住房……消费的需求乘以14 18
第一章人口 亿,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我国的耕地、水资源、森林以及矿 A.①② B.③④ 产资源除以14亿,就少得可怜。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 C.①③ D.②④ 均水平的2/5,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中国 答案(1)C(2)B 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人口却在不断增长,使得我国人均 解析第(1)题,图中横坐标上“最佳人口规模”即人口 物质水平更低,粮食安全、环境资源难以承受人口的增长。 合理容量:P和P'为其中两个值,即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1)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最主要人口问题及 的人口合理容量。第(2)题,当人口规模超过最佳人口规模 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时,人口增长会使生活质量下降:而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 (2)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我国的人 口规模时,人口增长会使生活质量相对捉高。 口合理容量? (3)我国目前已经实施了基本农田保护区红线的划定, 学以致用 其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某市提出把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 提示(1)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面临的最主要人口问 “1500万”是让该市人口“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完成第 题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压力过 1~2题。 大,不利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下列关于让该市人口“活得舒服”的指标的叙述,正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提高资源 确的是() 的利用率,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 A.是指该市的人口合理容量 (3)保护耕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B.与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典例剖析 C.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D.是一个确定数值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该市应采取的发展战 十生活质量 略是() A.大量调入资源,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B.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C.广泛接纳移民,缓解劳动力的短缺 D.扩大区域开放,承接污染工业转移 PP 人口规模 答案1.A2.B 最佳人口规模 解析第1题,“1500万”是让该市人口“活得舒服”的 (1)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口合理容量,A项正确:它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及对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②P' 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文化和生活消货水平呈负相关,B、 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 C两项错误:由于在不同时期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具有 合理人口容量④P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不确定性,故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精确数值的 A.①② B.③④ “虚数”,D项错误。第2题,大量调入资源,提高居民消费水 C.①③ D.②④ 平,会导致环境污染,A项错误: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 (2)图中反映了() 新能力,能够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B项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人口规模与生活 正确:广泛接纳移民,会使该市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更加 质量呈负相关③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 突出,C项错误:承接污染工业转移会加剧该区域的环境污 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提高④当人口规模超过最佳人口 染,D项错误。 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随堂训练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 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读某省级行政区资源 环境承载力“短板效应”示意图,完成第1一3题。 1.图示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取决于( A.矿产资源 生 水矿土物网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源源源 19
第一章 人口 亿,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我国的耕地、水资源、森林以及矿 产资源除以14亿,就少得可怜。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 均水平的2/5,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中国 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人口却在不断增长,使得我国人均 物质水平更低,粮食安全、环境资源难以承受人口的增长。 (1)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最主要人口问题及 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我国的人 口合理容量? (3)我国目前已经实施了基本农田保护区红线的划定, 其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1)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面临的最主要人口问 题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压力过 大,不利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提高资源 的利用率,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 (3)保护耕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典例剖析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②P' 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 合理人口容量 ④P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图中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 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 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提高 ④当人口规模超过最佳人口 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图中横坐标上“最佳人口规模”即人口 合理容量;P和P'为其中两个值,即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的人口合理容量。第(2)题,当人口规模超过最佳人口规模 时,人口增长会使生活质量下降;而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 口规模时,人口增长会使生活质量相对提高。 学以致用 某市提出把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 “1500万”是让该市人口“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完成第 1~2题。 1.下列关于让该市人口“活得舒服”的指标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是指该市的人口合理容量 B.与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D.是一个确定数值 2.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该市应采取的发展战 略是( ) A.大量调入资源,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B.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C.广泛接纳移民,缓解劳动力的短缺 D.扩大区域开放,承接污染工业转移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1500万”是让该市人口“活得舒服”的 人口合理容量,A项正确;它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及对 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B、 C两项错误;由于在不同时期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具有 不确定性,故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精确数值的 “虚数”,D项错误。第2题,大量调入资源,提高居民消费水 平,会导致环境污染,A项错误;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 新能力,能够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B项 正确;广泛接纳移民,会使该市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更加 突出,C项错误;承接污染工业转移会加剧该区域的环境污 染,D项错误。 随堂训练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 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读某省级行政区资源 环境承载力“短板效应”示意图,完成第1~3题。 1.图示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取决于(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19
地理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2.推断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量和人口合理密度,说明这种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 A.新疆 素中的气候因素。第5题,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水热资源 B.湖北 极为丰富,从表中信息可知,该气候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和 C.山东 人口合理密度都最大,而目前该气候区却是世界上人口 D.广东 稀少的地区。 3.提高该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6.读漫画,完成下列各题。 A.大力开采地下水 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C.提高植被覆盖率 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 乐观者认为」 答案1.B2.C3.C 科学技术具有极大 悲观者认为 的潜力,可以帮助 目前世界人口太 介于乐观者和 解析第1题,图示木桶水资源的木板最短,说明其数量 人类找到新的资源 多,已经超过地 悲观者之间, 球的资源环境承 学者认为,地球所 最少,因此该省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水资源。 解决种种难题 来世界的人口不会 载力:人口若进 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第2题,由图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 达到资源环境承载 一步增长,势必 在100亿左右。 引起严重的后果 和生物资源丰富,最可能是山东省:新疆水资源短缺,矿 力的极限值。 产资源丰富,但生物资源短缺:湖北和广东水资源丰富。 C 第3题,大力开采地下水易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加快矿 产资源开发会造成资源枯竭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迅速扩大耕地面积并不符合发展实际:捉高植被覆盖 率可以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资源环境承 载力。 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 度表。读表,完成第4~5题。 人口合理容 人口合理密 气候区 (1)漫画A、B、C中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估算值为什么 量/亿人 度/八人·km-2) 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热带雨林气候区 28.00 200 (2)研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意义是什么? (3)漫画D揭示了什么深刻含义?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9.30 100 (4)漫画D说明 是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 地中海气候区 2.25 90 首要因素。 (5)漫画A、B、C中,漫画最容易导致漫画D中的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7.35 30 问题。 及温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1)假设条件不同,估计方法不同。 4.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测算主要考虑 (2)①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环境与人口的关系: 的是() ②有利于了解各种环境问题:③促使人类自觉保持与自 A.社会因素 然环境的良性循环。 B.自然因素 (3)揭示了人口与资源的深刻矛盾,且有限的资源只 C.经济因素 能供养有限的人口 D.历史因素 (4)资源 5.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5)A 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解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体现了保持适度人口规模、谋求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性。漫画A、B、C都是对区域资源 B.地中海气候区 环境承载力的认识和评价,A只看到了科技发展利于资 C.温带季风气候区 源开发利用规模和程度的增加,而忽略了人口的消贵: D.热带雨林气候区 B只看到了人口的消贺,而忽略了科技发展对区战资源 答案4.B5.D 环境承载力的影响:C的认识比较科学:D图反映了人口 解析第4题,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 数量已超过资源环境承栽力,将引发各种问题。 20
地 理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2.推断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新疆 B.湖北 C.山东 D.广东 3.提高该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 ) A.大力开采地下水 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C.提高植被覆盖率 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 1.B 2.C 3.C 解析 第1题,图示木桶水资源的木板最短,说明其数量 最少,因此该省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水资源。 第2题,由图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 和生物资源丰富,最可能是山东省;新疆水资源短缺,矿 产资源丰富,但生物资源短缺;湖北和广东水资源丰富。 第3题,大力开采地下水易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加快矿 产资源开发会造成资源枯竭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迅速扩大耕地面积并不符合发展实际;提高植被覆盖 率可以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资源环境承 载力。 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 度表。读表,完成第4~5题。 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 量/亿人 人口合理密 度/(人·km-2) 热带雨林气候区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9.30 100 地中海气候区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及温带季风气候区 7.35 30 4.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测算主要考虑 的是( )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历史因素 5.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温带季风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 答案 4.B 5.D 解析 第4题,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 量和人口合理密度,说明这种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 素中的气候因素。第5题,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水热资源 极为丰富,从表中信息可知,该气候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和 人口合理密度都最大,而目前该气候区却是世界上人口 稀少的地区。 6.读漫画,完成下列各题。 (1)漫画 A、B、C中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估算值为什么 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2)研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意义是什么? (3)漫画D揭示了什么深刻含义? (4)漫画D说明 是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 首要因素。 (5)漫画 A、B、C中,漫画 最容易导致漫画 D 中的 问题。 答案 (1)假设条件不同,估计方法不同。 (2)①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环境与人口的关系; ②有利于了解各种环境问题;③促使人类自觉保持与自 然环境的良性循环。 (3)揭示了人口与资源的深刻矛盾,且有限的资源只 能供养有限的人口。 (4)资源 (5)A 解析 本题以漫画的形式体现了保持适度人口规模、谋求 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性。漫画 A、B、C都是对区域资源 环境承载力的认识和评价,A 只看到了科技发展利于资 源开发利用规模和程度的增加,而忽略了人口的消费; B只看到了人口的消费,而忽略了科技发展对区域资源 环境承载力的影响;C的认识比较科学;D图反映了人口 数量已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将引发各种问题。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