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181一52012】 续表5.2.4 岩土类别 岩土名称 分类标准 粉砂 d>0.075mm的覆粒含量大于总质量50% 细砂 d>0.075mm的颗粒含量大于总质量5% 砂土类 中秒 d>0.25mm的颗粒含量大于总质量50% 粗砂 d>0.5mm的颗粒含量大于总质量50% 酥砂 d>2.0mm的颗粒含量占总质量25%-50% 角酥、圆砾 d>2.0mm的题粒含量大于总质量50% 碎石土类 碎石、卵石 d>20mm的颗粒含量大于总质量50% 块石、源石 d>200mm的颗粒含量大于总质量50% 极软岩 软质岩石 数岩 5<Rc≤15 岩石类 较敏岩 15<Re≤30 较坚硬 30<R≤60 硬质岩石 圣硬岩 Re>60 5.2.5混合土、层状土、残积土的分类及评价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岩土工程勘察 规范》(JTS133 一1)的有关规定。 5.3疏浚岩土的工程特性和分级 5.3.1硫浚岩土应根据疏浚机具对其挖掘、提升、输送等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 5.3.2疏浚岩土工程特性指标应包括判别指标和辅助指标。疏浚岩土应以判别指标为 主,辅助指标为辅进行分级。 5,3.3疏浚岩石的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5.3.3.1疏浚岩石工程特性应根据岩石的强度与结构对疏浚设备的可挖性予以 确定。 5.3.3.2疏浚岩石的工程特性指标应以岩块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判别指标。部分 软质岩石、全风化和强风化岩石及珊瑚礁等相对较松软的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击数为判 别指标。 5.3.3.3对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小于或等于30MPa的岩石应分为弱、中等、稍强3级; 对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大于30MPa的岩石可先进行爆破、击碎等预处理。 5,3.4疏浚淤泥的工程特性应以土的流变性、稠度对疏浚管道输送性能的影响为主确 14
5疏浚岩土分类与勘察 鬓韶s 1 00 整 04.0l 著 0'1< S'6134 9515 8 器聚 N n 15
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18152012 0255 16
5疏浚岩土分类与锄察 定。有机质土、泥炭与淤泥应划分为同一级土。 5.3.5疏浚淤泥质土的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5.3.5.1硫浚淤泥质土的工程特性应以土的流变性、稠度对疏浚管道输送性能的影响 为主确定。 5.3,5.2疏浚淤泥质土应以天然重度和液性指数为判别指标,以标准贯人击数、抗剪 强度为辅助指标。 5.3.6疏浚粘性土的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5.3.6.1疏浚粘性土的工程特性应以土的抗剪强度对疏浚设备挖掘与输送能力的影 响为主确定,并应考虑土的稠度、塑性、附着力等的影响。 5.3.6.2疏浚粘性土类应按工程特性分为中等、硬、坚硬3级,级别划分应以抗剪强度 和天然重度为判别指标,以标准贯入击数,液性指数和附着力为辅助指标。 5.3.7疏浚砂性土的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5.3.7.1疏浚砂性土类的工程特性应以土的密实程度、颗粒组成对疏浚设备挖掘与输 送能力的影响为主确定 5.3.7.2砂性土类应按工程特性分为松散、中密、密实3级,级别划分应以标准贯入击 数和天然重度为判别指标,以相对密度为辅助指标。 5.3.8疏浚粉土类中的粘质粉土应归人粘性土类,砂质粉土应归入砂性土类 5.3.9疏浚碎石土的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5.3.9.1疏浚碎石土类的工程特性应以土的密实程度、颗粒组成对疏浚设备挖掘与输 送能力的影响为主确定。 5,3.9.2疏浚碎石土类应以重型动力触探击数Na.和密实判数为判别指标。 5.3.10疏浚岩土的工程特性和分级应按表5.3.10-1和表5.3.10-2确定。 5.3.11疏浚岩土性质对疏浚施工的影响可按表5.3.11确定。 疏浚岩士性质对疏浚施工的影响 表5.3.11 岩士 疏浚岩士 挖掘 输送 磨蚀 疏浚边坡的 吹填物 类别 性质指标 方法 方法 作用 稳定性 粒径分布 一 强度 塑性/含水量 天然密度 矿物成分 颗粒比重 气体含量 流变性质 √(软土) (软土 有机质含量 17
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18152012) 续表5.3.11 岩土 挖烟 硫浚边坡的 类别 吹填物 方法 方法 作用 稳定性 粒径分布 相对密度 压缩特性 天然密度 精性 矿物成分 颗粒比重 磨园度 渗透性 有机质含量 岩石强度 弹性 石 矿物成分 结构、构造 密度 注:表中√表示有影响:一表示无影咱 5.4疏浚区勘察与试验 5.4.1疏浚区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划分地质、地貌单元; (2)查明岩士类型、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3)评价岩土的工程特性和分级: (4)评价岩土的可挖性: (5)评价疏浚岩土管道输送和作为填土的适用性 5.4.2疏浚岩土墈察宜采用勘探、原位测试、物探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5,4.3疏浚工程勘探线、勘探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4.3.1应根据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和疏浚区的地形、地貌和岩土层的复杂程度 确定。 5.4.3.2航道勘探线可顺轴线走向布置,其他区域的勘探线在近岸水域宜垂直岸线布 置。探线宜以直线形、网格形或之字形布置。 5.4.3.3勘探线、勘探点应布置在水深地形图上,其间距可按表5.4.3确定。 5.4.4钻孔深度应达到设计疏浚底高程以下2-3m。当钻孔深度未达到设计疏浚底高 程遇到中风化、微风化、未风化岩石类时,采取岩芯后即可终止钻孔: 5.4.5钻孔应分为技术孔和鉴别孔。技术孔应分控制性钻孔和一般性钻孔。各类钻孔 的要求应符合表5.4.5的规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