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疏浚岩土分类与察 勘探线和勘探点间距 表5.4.3 设计 工程 地质 定义 粉探线间距(m) 勘探点间距 阶段 地区 条件 ·或条数 (m) 可行性 内河 物察点、线应根据可供选择场地的面积 300-500 300-500 研究 沿海 形状特点、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等布置 500-800 500-800 地形起伏大,岩土件质交化大,地貌单 复杂 50-75 50-75 元多 内河 一般 地形有起伏,岩土性质变化较大 75-100 75-100 简单 地形平坦,岩土性质单一,地貌单 100-150 100-200 初步 设计 地形起伏大,岩土性质变化大,地貌单 复杂 50-75 50-100 元多 沿海 一般 地形有起伏,岩土性质变化较大 75-100 100-200 简单 港池200-500 地形平坦,岩土性质单一,地貌单 航道1-3条 200-500 复杂 地形起伏大,岩土性质变化大,地貌单元多 20-50 20-50 内河 一般 地形有起伏,岩土性质变化较大 50-75 50-75 简单 地形平坦,岩土性质单一,地貌单 75-100 75-150 工 设计 复杂 地形起伏大,岩土性质变化大,地貌单元多 20-50 20-50 一般 地形有起伏,岩士性质变化较大 50-100 50-100 简单 地形平坦,岩土性质单一,地粮单 港池100-30 100-300 航道1-3条 注:①在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地区应根据工程需要加密钻孔,如设计流浚深度内基岩起伏多变或出现孤石,嚥盘等情况: ②孤立勘探区域的钻孔不得少于3个: ③地质情况单一时,间距可活当放宽 钻孔类别与取样要求 表5.4.5 钻孔类别 钻孔作用 取样间距 土样质量 现场测试 选释若干代表性孔先钻,利 控制性钻孔 进行标准贯人试验,必 反映出助察区岩土概况后,指 宜为1-1.5m 要时对软质粘性土增做 导一骰性估孔及鉴别孔取相 技术孔 十字板剪切试验 或做原位测试 原状土样 在控制性钻孔取得的资术 宜为1~3m,以控制分 层,主要单元土体统计子相 标准贯入试验 基础上,取样和进行原位测试 不少于6个 鉴别孔 结合标准贯入试验判 探明岩土分层 扰动土样 别士层 注:①技术孔数量不得少于总钻孔数的30% ②技术孔钻探应使用干钻法
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18152012】 5.4.6在工况和孔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软弱和松散土层的一般性钻孔宜采用振动取样 器采取土层试样, 5.4.7疏浚岩土采样的岩土试样质量等级应按表5.4.7确定。 岩士试样分级 表5.4.7 等级岩士试样状态 适宜性 试验目目的 含水量、密度、液限,塑限、 原状土 相对密度、渗透性,有机质含量、压缩性、题拉分 鉴定物理性质、力学性质 布、强度 有机质含量、颗粒分布、液限、塑限、含水量、相双 轻微扰动土 鉴完物理性同 密度,密度 3 显著犹动土 含水量、液限、限,有机质含量、颗粒分布 结枸检查、重塑上数据 4 抗列土 有机质含量,颗粒分布、腋限,塑限、含水量 重塑土的试验室数据、土层定名 5高度扰动十 土层定名 5.4.8疏浚土的现场描述与鉴别应符合下列规定。 5,4.8.1疏浚岩石的现场鉴别可用目测、手捏、刀刻,或用镐、锹、铁杆进行挖、钻或手 锤进行敲击。现场描述除颜色、结构情况、夹杂物状态、风化程度及强度外,还应包括岩石 的层理、解理、裂隙及产状等情况。风化程度的描述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岩土工程 勘察规范》(TS133一1)附录A的有关规定。 5.4.8.2疏浚土现场鉴别可用尺量、目测、手感等方法,以确定土的颗粒组成及其特 征,也可采用观察土的干散状态、湿土拍打、搓条、摇振反应等定性方法进行初步鉴别。疏 浚土现场描述还应包括土的颜色、气味、状态、湿度、颗粒形状、包含物排列状况、充填物成 分及坚硬程度、风化程度、胶结现象等,应符合表5.4.8的规定。 疏浚土现场描述与鉴别 表5.4.8 岩土类别土名 描述与鉴别方法 说明 有机质土有机质士 黑色或褐色、有臭味、手摸有弹性及海绵感,泥炭结构松散 及泥炭 及泥炭 土质极轻、暗无光泽 浮泥 似粥状或糊状、呈流动性,手感粘糊 流泥 淤泥 土质柔软、手感细腻 类 游泥质十 土质呈流塑至款塑状 1,刀切反应 2,手感 3.摇振反应4.韧性 粘 刀切面细城 有细献感粘摇到无水分有幻性、可 性 粘土 光 附性大 出现 次排条 粉质士 刀切面光滑 稍有滑腻感 摇晃出水,消 搓条有粘性 粉土,粘性土须描写 光泽差 粘性甲等 失我镜 易捏碎 颜色状态,湿度,包 刀切面按相 较期情戒弱 摇是出水、消递氢粘性差 物等 粉 粘质粉土 始于米逐 粘附性 生地 易裂散 砂质粉士 刀切面粗糙、 稍晃出水、消搓条较难、园 无光泽 滞 夫很色 20
5疏浚岩土分类与勤察 续表5.4.8 岩土类别 土名 描述与鉴别方法 说明 1.颗粒目测 2.干散状态3.漫土拍打 4.湿土粘性 用手捻摸时 砂 大部结块,料 英似玉米 表面出水变形 有轻微粘性 压即 或灰尘的感觉 其颗粒用目 部分结块、稍 细砂 表面水印明易 力仅能辨刷 略有粘性感 压即数 砂士尚须描述颜色 大部外斯特 少量结块 湿度、密实度,包含物 中 类似砂糖或白 碰即散 表面略有水年 无粘着感觉 颗粒形状等 菜籽 粗砂 绝大部分颗 基本分散 表面无变化 粒似小米粒 无粘着感觉 砾砂 大部分颗粒 完全分散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觉 类似高聚粒 1,颗粒组成 2.颗粒形状 3.结构组成 角酥 ①天然或人 工爆, 圆研 @沉积 量取各石块 酒石的石长 碎石土尚须描述製 石 碎石 三个互相垂直 的最大尺度 圆陈以圆形利 ③分层分布 粒的坚硬程度、风化 亚圆形为主,块及骨架内充妒 度、胶结现象及岩石成 类 径A、宽径B 石、碎石、角既物情况 厚度C,以长稻 分等 以棱角形为主 ④级配均匀 为主确定土类 地石 情况; 漂石 ⑤表面粗糕 或光滑 5.4.9当疏浚区探测适宜时,应优先采用地层剖面仪探测地层连续的原状分层信息,确 定土层平面分布范围、埋深及基岩存在的情况等。 5.4.10采用地层剖面仪探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5.4.10.1探测线应根据工程需要和水下地形、地质情况布置;探测线宜通过预定钻孔 位置,并每隔一定间距设置垂直于探测线的检查线。 5.4.10,2地层剖面仪探测可采用悬挂式或拖曳式。采用悬挂式探测,换能器人水深 度不应小于0.5m。采用船尾拖曳式探测,应避开尾流干扰。在条件允许时,宜选择船侧 拖曳式安装方式。 5.4.10.3探测工作开始前应在现场测试并设置参数;发射频率应根据岩土特性、水 深、水体浑浊度选用,可选用500~12k,硬土质时宜选用中地层剖面仪。 5.4.10.4地层剖面仪工作水深应大于换能器盲区,水深不足时应乘潮作业 21
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18152012) 5.4.10.5施测时波高不宜大于0.5m,大于0.5m时应使用波浪补偿器。探测船探测 时应匀速、持续航行,航速宜为4~6k,不应随意停船或倒车。 5.4,10.6采用地层剖面仪探测时应同时记录地层数据,记录的剖面图像应清晰、完整 中间漏测或缺失部分不得大于50m,累计漏测段不得大于测线总长的2%,否则应补测。 5.4.10.7现场应随时观察记录剖面图像,并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时调 整或补测。 5,4.10.8成果整理时,应做声速改正、声波斜角改正、土层厚度改正和水位改正。地 质判读时,可采用钻孔资料对比的方法来确定声速。无对比资料时,声速宜取1600/s, 可根据浅地层剖面与钻探地层高程的比对来修正声速。 5.4.10.9地层划分时应对主测线与检查线的地层进行比对检查,分析各地层层序的 空间形态与关系,结合钻孔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地层剖面仪探测成果应包括航迹线图 和地质剖面解释图。 5.4.11疏浚勘察原位测试项目及适应性按表5.4.11确定。原位测试的方法与步骤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S133一1)的有关规定。 疏浚勘察的原位测试项目及适应性 表5.4.11 原位测试项目 适应性 测试项目参数 备注 十字板剪切试险 松软到坚实的粘土:粘土质粉砂 不排水抗剪强度:重塑抗剪强度 钻孔实测 静力触探试验 除砾石、圆砾、漂石外的大都分 砂土的强度指标:粘土的强度 指标 砂士的密实度: 标准贯人试验 酴砾石、漂石、软质岩石外的大 部分士壤 粘士的强度 钻孔实测 软质岩石的强 动力触探试验 砂:砾石 密实度、相对密度定性评估 土层定性评代 钻孔实测 试挖试验 土层和岩石 可疏浚性评估 5.4.12岩土试验应根据不同土类对疏浚过程的影响选择岩土基本试验项目和附加试验 项目,见表5.4.12-1和表5.4.12-2。疏浚岩土试验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疏浚岩土基本试验项目及参数表 表5.4.12-1 抗剪 右机 岩士类 岩土名称 天松 界限 强度 密实 比 分析密度含水量含水屈 密度判数 含量成分 快剪 量 有机质士 有机质士 及泥炭 及泥炭 浮泥 △ △ 淤泥 流泥 A 土类 泥 △ A 淤泥质土
5疏浚岩土分类与勒察 续表5.4.12-1 抗剪 动 岩石 有机 岩土类别岩土名称 标 比重 颗粒天然天然界限 相对 强度 附若碳酸盐矿物吸水 分析密度含水量含水 度 力 含量成 快明 粘性 粘土 A △ 土类 粉质粘士 △ △ 粉土类 粉士 粉砂 △ 细砂 砂土类 △ △△ 粗砂 △ △ 酥砂 A △ 醉石土类 碎石 现杨 卵石 块石 石 软质岩石△ 岩石类 硬质岩石一一 △ △ 注:①△表示必须做,√表示根据情况选做,一表示不做 ②岩石的强风化、全风化带尽量采用标准贯入试验 疏浚岩士附加试验项目及参数表 表5.4.12-2 岩土类别 岩土名称 抗剪强度厨结试验 流变特性透性压实特性 固快超周结比 灵敏度相对密度 有机质土及泥炭有机质土及泥 浮泥 淤泥土类 泥 淤泥 淤泥质土 粘性土类 粉质粘士 粉士类 粉士 粉砂 细沙 砂土类 中砂 粗砂 酥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