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的压力水管 第一节压力水管的功用与结构形式 、压力水管的特点与功用 压力水管是指从水库或水电站平水建筑物(压力前池或调压室)向水 轮机输送水量的管道。它的特点是坡度陡,内水压力大,靠近厂房,且承 受水击的动水压力。故又称为高压管道或高压水管。 图1压力水管 压力管道的功用是输送水能。 二、压力水管的结构形式与适用条件 按结构、材料、管道布置及周围介质的不同,压力水管的结构形式也 不同。 表1压力水管类型表 按结构型式分 按材料分 明管(露天式):布置在地面上 钢管,钢筋混凝土管 地下压力管道:布置在地面以下包括: 不衬砌,锚喷或混凝士衬砌, (1)地下埋管:(2)回填管两种: 钢衬混凝土衬砌,聚酯材料管 混凝土坝身管道:依附于坝身,包括: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衬钢筋混 (1)坝内埋管;(2)坝后背管 凝土结构,预应力钢筋钢衬混 凝土结构 (一)坝体压力管道 堤坝式水电站厂房紧靠坝体布置,压力管道穿过坝身成为坝体压力管 道。根据布置形式不同,有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1、坝内埋管 埋设在坝体混凝土中的压力管道称为坝内埋管,常采用钢管,布置形 式有: (1)斜式。这种布置形式,进水口高程较高,上部管道内水压力小: 管道轴线可平行于大坝主应力线,降低孔口应力,减少钢管周围钢筋用量: 1
进口闸门及启闭设备的造价较低,运行管理方便。缺点是转弯多,用钢量 较大。常用于坝后式水电站。 (2)平式。这种布置形式进水口高程较低,进口闸门承受的水头较高 闸门结构复杂,压力管道内水压力较大;但管线短,转弯少,水头损失和 水击压力均较小。常用于混凝土薄拱坝、支墩坝及较低的重力坝坝后式水 电站。 (3)竖井式。当进水口与厂房水平距离近而垂直高差大时,宜采用此 布置形式。此时,管道长度短,但弯管段弯曲半径小,水头损失大,管道 孔洞对坝体应力影响较大。常用于坝内式和地下式厂房的水电站。 港土烟 引水管 机 (1)斜式 (2)平式 (3)竖井式 图2坝体压力水管 2、坝后背管 坝内埋管的安装与大坝施工干扰较大,且影响坝体强度。为此,可使 钢管穿过上部坝体后布置在下游坝坡上,成为坝后背管。这样布置的管道 较布置在坝内时稍长,且管壁要承受全部内水压力,壁厚较大,用钢量多。 常用于宽缝重力坝、支墩坝及薄拱坝的坝后式水电站。 中y 图3坝后背管
(二)地面压力管道 引水式地面厂房的压力管道通常沿山坡脊线露天敷设成地面压力管 道,称为明管,又称露天式压力水管。无压引水式水电站多采用此种结构 形式。 根据管道材料不同,常有以下两种: 1、钢管 钢管一般为钢板焊接而成。它具有强度高,抗渗性能好等优点,广泛 应用于中高水头水电站和坝后式水电站。其适用水头范围可由数十米至几 千米。高水头小流量、直径在1m以下的地面压力管道可采用无缝钢管, 但造价较高。 2、钢筋混凝土管 钢筋混凝土管造价低,经久耐用,可就地制造,能承受较大外压,但 管壁承受拉应力的能力较差。钢筋混凝土管可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管、预 应力和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钢丝网水泥管和预应力钢丝网水泥管等。普 通钢筋混凝士管一般适用于静水头H和管直径D的乘积HD<60m2,且静 水头不宜超过50m的中小型水电站:预应力和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具有弹 性好、抗拉强度高等特点,但制作要求较高。其适用范围可达HD≤3〔 0m2,静水头可达150m。用以代替钢管,可节约钢材60%以上。位于岩石 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管归于隧洞一类。 (三)地下压力管道 当地形地质条件不宜布置成明管或电站布置在地下时,往往将压力管 道布置在地面以下成为地下压力管道。 地下压力管道有地下理管和回填管两种:埋入地层岩体中的压力水管 称为地下埋管。回填管是在地面开挖沟槽,压力水管敷设在沟槽内后,再 以土石回填。 第二节压力水管的路线和布置形式选择 压力水管路线的选择 压力水管路线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水电站枢纽总体布置、工程 造价、施工难易、运行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压力水管路线选择的一般原 则为: 1、管线尽量短而直。 2、管路沿线地质条件好。 3、明管路线应尽量避开山坡起伏大和其他危及管道安全的地段。 4、避免管道内产生局部真空。 5、管线倾角合适。 二、压力水管布置形式
压力水管向水轮机的供水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1、单独供水 一根压力水管只向一台机组供水,即单管单机供水。这种供水方式结 构简单,水流顺畅,水头损失小,运行灵活可靠,其中一根水管或一台机 组发生故障需要检修时不影响其它机组运行,但当管道较长时,工程量大, 造价较高。适用于水头不高、流量较大、管长较短的情况。 2、联合供水 由一根总管在末端分岔后向电站所有机组供水。这种供水方式的显著 优点是可以节省管材,降低造价。多在高水头小流量的水电站中采用。其 缺点是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较单独供水方式差,当总管发生故障或检修 时,将使电站全部机组停止运行,由于增加了分岔管、弯管等构件,结构 上较复杂,且水头损失也较大。 3、分组供水 每根主管在末端分岔后向两台或两台以上机组供水,即多管多机供水。 这种供水方式的优缺点同联合供水方式相似,只是当一根主管发生故障或 检修时,不致造成电站所有机组停止运行。一般适用于管道较长、机组台 数较多、需限制管径过大的电站。 无论采用联合供水或者分组供水,与每根水管相连的机组台数一般不 宜超过4台。 压力水管的轴线与厂房的相对方向可以采用正向、侧向、或斜向的布 置。 正向布置的优点是管线较短,水头损失也较小;缺点是当水管失事破 裂时,水流直泻而下,危及厂房安全。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水头较低水管 较短的水电站。侧向或斜向布置时,当水管破裂后,泄流可从排水渠排走, 不致直冲厂房,但管材用量增加,水头损失也较大 在确定上述布置方式时,除考虑各种布置的优缺点外,还应综合考虑 厂区布置以及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 第三节压力水管的水力计算与经济直径 、压力水管的水力计算 压力水管的水力计算包括恒定流计算和非恒定流计算两部分。 恒定流计算主要是确定压力水管的水头损失,以供确定水轮机的工作 水头、选择装机容量、计算电能和确定管径之用。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摩阻 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两种。 1、沿程摩阻水头损失 水电站压力水管中的流态一般为茶流,沿程摩阻损失常用满宁公式计 算。 y
2、局部水头损失 压力水管的局部水头损失发生在进口、门槽、拦污栅、弯段、渐变段、 分岔处。可根据水力学或工程手册中有关公式计算。 二、压力水管的经济直径 压力水管直径选择是压力水管设计的重要内容之 相应于某一压力水管直径D的电力系统年费用(或总费用)为压力管 道与替代电站的两部分年费用(或总费用)之和。使系统年费用(或总费 用)为最小的压力水管直径称为压力水管的经济直径。 影响经济直径的因素很多,除动能经济因素外,还有水轮机调节、泥 沙磨损、材料设备及施工等因素。对不重要的工程或缺乏可靠的技术经济 资料时,可采用经济流速的数据选择管径。即 40p D=VNπv, 式中Q。一水轮机单机设计流量,ms: v。一一经济流速,明钢管和地下埋管为46ms:钢筋混凝土管为 24ms:对坝内埋管,当设计水头30~70m时为36m/s,设计水头70~100m 时为5-7m/s。 水电站压力水管的直径随水头的增高而逐渐缩小是经济合理的,但变径 次数不宜过多,通常是在镇墩处分段变径并在该处缩小。 三、管壁厚度估算 明钢管所承受的荷载主要是内水压力,所以在设计压力钢管时,一般 只考虑内水压力初步确定各管段所需的管壁厚度,然后再对典型断面进行 较详细的应力分析,校核管壁厚度是否满足强度和稳定的要求。 初步确定管壁厚度时,考虑到内水压力是钢管的主要荷载,所以按强 度要求可近似地采用“锅炉”公式,用降低管壁材料容许应力的方法来估 算厚度,因此可得: YHD 6≥2p[6] 式中y一水的容重,N/m: H一内水压力,m,包括水击值,初估时水击值按静水头的15%~30%, 高水头用小值,低水头用大值: 中一焊缝系数,约为0.9一0.95,双面对接焊取0.95,单面对接焊 取0.9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