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头中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科试卷 同学们,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到该向关心你的人汇报成绩的时候了,相信你一定能仔细 认真地答卷,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来吧,聪明的你! 项目 三(29分) 四「附加题总分 (16分(25分(一)「(二)(三)(50分10分(120) 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 1.按段落格式,认真书写下面的文字。(含卷面分2分,共4分) 出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味生活 2.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是()(2分) A.迂回(yu)小憩(qi)诱惑(you) B.伫立(ch山)虬枝(qiu)琼浆( qiong) C.雏形(chu)啜泣(chuo)纳罕(na) D.土砾(11)丰硕(shuo)洗濯(zhu6)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2分) A.专心致志心旷神贻自豪B.艰韧不拔阴睛园缺丰硕 C.多姿多彩禄禄终生诅咒D.险象迭生不可磨灭点缀 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2分)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 ,使濒临 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线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一片冬日的阳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D.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5、口语交际。(2分)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面巾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 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七年级语文1-
七年级语文-1- 姓名 班级 座号 密 封 线 湾头中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科试卷 同学们,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到该向关心你的人汇报成绩的时候了,相信你一定能仔细 认真地答卷,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来吧,聪明的你! 项目 一 (16 分) 二 (25 分) 三(29 分) 四 (50 分) 附加题 10 分 总分 (一) (二) (三) (120) 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6 分) 1.按段落格式,认真书写下面的文字。(含卷面分 2 分,共 4 分)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味生活。 2.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是( ) (2 分) A.迂.回(yū) 小憩.(qì) 诱.惑(yòu) B.伫.立(chù) 虬.枝(qíu) 琼.浆(q¡ónɡ) C.雏.形(chú) 啜.泣(chuò) 纳.罕(nà) D.土砾.(lì) 丰硕.(shuò) 洗濯.(zhuó) 3.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 )(2 分) A.专心致志 心旷神贻 自豪 B.艰韧不拔 阴晴园缺 丰硕 C.多姿多彩 禄禄终生 诅咒 D.险象迭生 不可磨灭 点缀 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 )( )(2 分) 爱心是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使濒临 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一片冬日的阳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5、口语交际。(2 分)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面巾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 同学张敏 看见后 说:“ 你很讲 究个人 卫生的 哩! ”金 娜不好意 思地笑 了笑说: “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6、“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 了牺牲的血雨”出自《繁星·春水》,是一首哲理小诗。诗人_把人生事业的成功 比喻为花,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 把奋斗的辛劳比喻 ,把自我牺牲比喻为」 生动贴切,发人深思。(4分)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7、诗文默写(12分 (1)又留蚊于素帐中, 作青云白鹤观。《童趣》 (2)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 用 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 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3)《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 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成语“剪烛西窗”是出自古诗《夜雨寄北》中 一句 阅读《论语》十则,回答8-12题(13分)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 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 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七年级语文2
七年级语文-2- 6、“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 了牺牲的血雨”出自《繁星·春水》,是一首哲理小诗。诗人 把人生事业的成功 比喻为花,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 ,把奋斗的辛劳比喻 为 ,把自我牺牲比喻为 ,生动贴切,发人深思。(4 分) 二、古诗文阅读(25 分) 7、诗文默写(12 分) (1)又留蚊于素帐中, , ,作青云白鹤观。《童趣》 (2)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 用 , ; , 。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 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3)《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4) ,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5)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 成语“剪烛西窗”是出自古诗《夜雨寄北》中 , 一句。 阅读《论语》十则,回答 8-12 题(13 分)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 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 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8、《论语》是一部记录 和他弟子的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宋 代朱熹把它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 ”。(2分) 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3分) 三省吾身() 是知也( 诲女知之乎() 10、翻译句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分) 答 11、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3分) (1)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 (3)请从选段中写出2个至今沿用的成语: 12、把下列句子按要求归类(填序号)。(3分) ①学而时习之。②死而后己,不亦远乎?③温故而知新。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学习态度的有 讲学习方法的有 讲品德修养的有: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走一步,再走一步(10分) 我们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 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 攀的险峰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爬上去了的孩子慢慢 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嗨, 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 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 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 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 七年级语文3
七年级语文-3- 8、《论语》是一部记录 和他弟子 的书,是_ _家经典著作之一,宋 代朱熹把它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 ”。(2 分) 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3 分) 三省.吾身( ) 是知.也( ) 诲女.知之乎( ) 10、翻译句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 分) 答: 11、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3 分) (1)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 (3)请从选段中写出 2 个至今沿用的成语: 12、把下列句子按要求归类(填序号)。(3 分) ①学而时习之。 ②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③温故而知新。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学习态度的有: 讲学习方法的有: 讲品德修养的有: 三、现代文阅读(29 分) (一)走一步,再走一步(10 分) …… 我们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 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 攀的险峰。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爬上去了的孩子慢慢 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嗨, 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 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 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 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
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 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 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不下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 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 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 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 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 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 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 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3、阅读上文,回答问题(8分) ①请用“∥”把上文分成两部分,并用原文中的一个句子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 ②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词“经验”指的是: ③文中最生动最细腻、几乎贯串整个故事的,是对“我”的哪个方面的描写? ④第4段中划线句是文中的伏笔,与之相照应的一句是: 14.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2分) 答 七年级语文-4-
七年级语文-4- 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 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 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不下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 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 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 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 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 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 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 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3、阅读上文,回答问题(8 分) ①请用“//”把上文分成两部分,并用原文中的一个句子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 ②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词“经验”指的是: ③文中最生动最细腻、几乎贯串整个故事的,是对“我”的哪个方面的描写? 答: ④第 4 段中划线句是文中的伏笔,与之相照应的一句是: 14.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2 分) 答:
湾头中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科试卷 (二)《春》(10分)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②可别恼。③看,像牛毛,像细丝,像花针, 密密麻麻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 逼你的眼。⑤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⑥在 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⑦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密 15、对第②句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2分) A.指春雨绵绵,却不恼人,因为春雨太可爱了 B.此句连接①③句,亲切而有情趣 C.作者劝读者不要恼恨春雨 D.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16、第③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现春雨 的特 点。(3分) 17、第④句中的“逼”字,它在文中的意思是 试就此字的作用作一点 封分析: 。(3分) 18、第⑤句没写雨景,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三)(9分) “咔嚓一一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激起一片惊呼。原来, 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 发线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的站起来,走到玻璃窗 前。座位上一位盲人夫妇握着手,默默地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 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 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 阵狂风把她娇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 顶。只听“咝一—”,伞面被尖利的玻璃撕开一道口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 封住了。“呦——”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着身边这位四十多岁、面带歉意的大 汉感激的笑了,笑得弯了眉毛 七年级语文5-
七年级语文-5- 姓名 班级 座号 密 封 线 湾头中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科试卷 (二)《春》(10 分)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②可别恼。③看,像牛毛,像细丝,像花针, 密密麻麻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 逼你的眼。⑤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⑥在 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⑦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5、对第②句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2 分) A.指春雨绵绵, 却不恼人,因为春雨太可爱了。 B.此句连接①③句,亲切而有情趣。 C.作者劝读者不要恼恨春雨。 D.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16、第③句运用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春雨 的特 点。(3 分) 17、第④句中的“逼”字,它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试就此字的作用作一点 分析: 。(3 分) 18、第⑤句没写雨景,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 答: (三)(9 分) “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激起一片惊呼。原来, 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 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的站起来,走到玻璃窗 前。座位上一位盲人夫妇握着手,默默地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 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 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 一阵狂风把她娇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 一顶。只听“咝——”,伞面被尖利的玻璃撕开一道口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 封住了。“呦——”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着身边这位四十多岁、面带歉意的大 汉感激的笑了,笑得弯了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