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各组词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侍弄(si) 狭隘(ai) 菡萏(han) 喜出忘外 B.禁涸(gd) 庇(pi)护 姊妹(zi) 恍然大悟 C.炫(xuan)耀逃窜(cudn)狡黠(jie) 惊慌失错 D.慷慨(kai) 叮嘱(zhu) 坍塌(tan) 宁静致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终于大胆地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我的心声,这得感谢班主任老师的多次怂恿。 B.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 是天才。 C.你们的意见大相径庭,我无法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让你们握手言和 D俗话说“冰冻三尺,非,日之寒”,正是多年的努力奋斗才成就了如今自信的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让我们长沙市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长沙城的面貌焕然一新。 B.考场上沉着、冷静、认真、仔细,是我们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 90后的杭州姑娘。 D.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获得快乐,其实需要一点智慧 ①站在陌生的舞台上,无论是生旦,还是净丑,尽心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好 ②是鲤鱼,就在自己的清流里尽情遨游:是雄鹰,就在自己的蓝天里任性飞翔:是骏马,就在 自己的草原上自由驰骋 ③减少一点欲望,减少一点苛求,不走极端,不求完美,尽力就好 ④因为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的水平有高低,不必拿第一来压自己,不用拿别人来逼自己,不要 用名次来恼自己
1 湖南省长沙市 2018-2019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时量: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6 分) 1.下列各组词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侍.弄(sì) 狭隘.(aì) 菡.萏(hàn) 喜出忘外 B.禁涸.(gù) 庇.(pì)护 姊.妹(zĭ) 恍然大悟 C.炫.(xuàn)耀 逃窜.(cuàn) 狡黠.(jié) 惊慌失错 D.慷慨.(kăi) 叮嘱.(zhŭ) 坍.塌(tān) 宁静致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我终于大胆地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我的心声,这得感谢班主任老师的多次怂恿..。 B.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任何人妄下断语 ....:“你是庸者,你 是天才。” C.你们的意见大相径庭 ....,我无法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让你们握手言和。 D.俗话说“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正是多年的努力奋斗才成就了如今自信的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2 分) A.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让我们长沙市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长沙城的面貌焕然一新。 B.考场上沉着、冷静、认真、仔细,是我们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一篇有关中国人在 5000 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 90 后的杭州姑娘。 D.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获得快乐,其实需要一点智慧: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站在陌生的舞台上,无论是生旦,还是净丑,尽心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好 ②是鲤鱼,就在自己的清流里尽情遨游;是雄鹰,就在自己的蓝天里任性飞翔;是骏马,就在 自己的草原上自由驰骋 ③减少一点欲望,减少一点苛求,不走极端,不求完美,尽力就好 ④因为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的水平有高低,不必拿第一来压自己,不用拿别人来逼自己,不要 用名次来恼自己
A.③④①②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D.①④②③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托你的福,我的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C.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与七夕有关的古诗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和“月 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6.综合运用(共6分) 明德中学决定开展一次语文日活动,主题为“少年正是读书时”。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 活动。 (1)【标语栏】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阅读,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至少使 用一种修辞)(2分) (2)【故事会】古时很多名人的读书故事直流传至今,广为传颂。请选出下面的读书故事与人物不 相符的一项( A.韦编三绝一一孔子 B.囊萤映雪一一车胤、孙康 C.悬梁刺股一一孙敬、苏秦 D.凿壁偷光一一张衡 (3)【辩论台】下面是“网上阅读辩论会”的正方辩词,请你写出反方辩词。(2分)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东西,满足我们对知 识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我方相信,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 佳阅读方式。 反 方 7.古诗文默写填空(5分) (1)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3)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诚子书》) (4)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2 A.③④①②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古时候,用“令尊” “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 “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托你的福,我的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C.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与七夕有关的古诗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和“月 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6.综合运用(共 6 分) 明德中学决定开展一次语文日活动, 主题为“少年正是读书时”。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 活动。 (1) 【标语栏】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阅读,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至少使 用一种修辞)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故事会】古时很多名人的读书故事直流传至今,广为传颂。请选出下面的读书故事与人物不 相符的一项( ) (2 分) A.韦编三绝——孔子 B.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C.悬梁刺股——孙敬、 苏秦 D.凿壁偷光——张衡 (3)【辩论台】下面是“网上阅读辩论会”的正方辩词,请你写出反方辩词。(2 分)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东西,满足我们对知 识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我方相信,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 佳阅读方式。 反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7.古诗文默写填空(5 分) (1)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晴空一鹤排云上, 。 ( 刘禹锡《秋词》) (3)淫慢则不能励精, 。 ( 诸葛亮《诫子书》) (4)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
8.名著阅读(共5分)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小说,表现作者对反动派和旧势力的抨击和嘲讽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 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 C.《西游记》中唐僧一路西行,先后收了三个徒弟。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在高老庄收了沙和尚 在流沙河收了猪八戒 D.《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 绍唐僧以及取经的缘起等内容:;第十三到第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经历的八十一难和师徒终成 正果的内容,是小说的主体部分 2)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 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 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 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 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弜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 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折。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元神,脱 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 上述文字出自《西游记 (故事情节)(1分)表现出 了孙悟空 的形象特点。(2分) 阅读(共44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题至第10题。(6分) 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3 _______。 8.名著阅读(共 5 分)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项是( )(2 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小说,表现作者对反动派和旧势力的抨击和嘲讽。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 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 C.《西游记》中唐僧一路西行,先后收了三个徒弟。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在高老庄收了沙和尚, 在流沙河收了猪八戒。 D.《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 绍唐僧以及取经的缘起等内容;第十三到第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经历的八十一难和师徒终成 正果的内容,是小说的主体部分。 (2)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 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 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 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 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 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折。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元神,脱 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 上述文字出自《西游记》 (故事情节)(1 分)表现出 了孙悟空 , 的形象特点。(2 分) 二、阅读(共 44 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 20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9 题至第 10 题。(6 分) 江 上 董颖① 万顷沧江②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④。 【注】①董颖:北宋诗人,作者是一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②沧江:因江水 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③摩挲:用手抚摸。④钓舟:行舟 9.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构思新颖别致,以双鸥相伴来衬托诗人的孤寂。 B、此诗思路严谨,总体上由近观到远望,由所见到所思 C、一二句分别写静景与动景,动静结合,既表现出境界的开阔,又表现出画面的生机活力。 D、用“万顷”“一双”数量上的对比,写出了秋景的辽阔澄明,也使形象鲜明突出 10.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诗的三四句。(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题至14题(14分) (一)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 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 二人之使,非得二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二)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 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 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 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庞恭”一作“庞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B.王信之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C.寡人自为知/屠自后断其股(《狼》) D.而谗言先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1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久之,目似瞑 (《狼》)
4 摩挲③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④。 【注】①董颖:北宋诗人,作者是一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②沧江:因江水 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③摩挲:用手抚摸。④钓舟:行舟。 9. 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构思新颖别致,以双鸥相伴来衬托诗人的孤寂。 B、 此诗思路严谨,总体上由近观到远望,由所见到所思。 C、 一二句分别写静景与动景,动静结合,既表现出境界的开阔,又表现出画面的生机活力。 D、 用“万顷”“一双”数量上的对比,写出了秋景的辽阔澄明,也使形象鲜明突出。 10.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诗的三四句。(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1 题至 14 题(14 分) (一)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 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 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二)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 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 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 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庞恭”一作“庞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B.王信.之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C.寡人自.为知 / 屠自.后断其股 (《狼》) D.而谗言先至./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1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 久之.,目似瞑 (《狼》)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有闻而传之者 《穿井得一人》) D、夫君子之行 (《诫子书》)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分) (2)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3分) 14.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至17题(8分) 传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鼓励,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 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 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 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 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 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 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 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 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 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 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
5 B、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C、 有闻而传之.者 (《穿井得一人》) D、 夫君子之.行 (《诫子书》)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 分)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 分) (2)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3 分) 14.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 24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5 题至 17 题(8 分) 传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鼓励,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 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 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 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 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 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 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 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 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 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 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