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期中模拟试卷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命题人:王凤审核人 、积累与运用(40分) 1.名句(10分) 1)《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哲理的诗句 是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3)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庙对联) (4)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5)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 (6)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的向船尾 跑去了。(鲁迅《社戏》) (7)成功的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的 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8)古往今来,吟咏花草树木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两句来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在清凉的九月、优雅的九月、希望的九月里,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 在文学的殿堂里徜( )徉,明白了青年应该“发展你自己”,“奉献你自己”;聆听 了于漪老师的谆谆( )教导—一要多读书,读好书;感受了文学的潜移mo() 化的力量……散发着馨香的十月、值得 chong()憬的十月走近了你我他 3.下面八个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改正。(4分) 走头无路 千姿百态 锱铢必较 由然而生 狐假虎威 记忆优新 崇山俊岭 身历其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了防止大家不出交通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
1 2012 年春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期中模拟试卷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命题人:王凤 审核人: ) 一、积累与运用(40 分) 1.名句(10 分) (1)《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哲理的诗句 是: , 。 (2)但愿人长久, ______________ 。( 苏轼《水调歌头》) (3)青山有幸埋忠骨, ____________ 。(杭州岳庙对联) (4)晴空一鹤排云上, 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5)明月别枝惊鹊, 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 (6)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远远的向船尾 跑去了。(鲁迅《社戏》) (7)成功的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的 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8)古往今来,吟咏花草树木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两句来。 ,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在清凉的九月、优雅的九月、希望的九月里,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 在文学的殿堂里徜.( )徉,明白了青年应该“发展你自己”,“奉献你自己”;聆听 了于漪老师的谆谆.( )教导---要多读书,读好书;感受了文学的潜移 mò ( ) 化的力量……散发着馨香的十月、值得 chōng ( ) 憬的十月走近了你我他。 3.下面八个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改正。(4 分) 走头无路 千姿百态 锱铢必较 由然而生 狐假虎威 记忆优新 崇山俊岭 身历其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为了防止大家不出交通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
B.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上海世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C.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国庆黄金周,慕名而来的游客把瘦西湖挤得人山人海。 B.金秋九月,参加运河行活动的100多名海内外嘉宾在扬州古运河边徒步行走,古运 河的美丽让他们流连忘返 C.公园里的道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就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一位管 理人员及时帮助了他。 D.最近,中日的钓鱼岛问题闹得沸沸扬扬,网上也出现了许多关于日本或钓鱼岛的评 6.名著阅读。(5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写了有关汤姆和蓓姬的哪几个故事?(至少写两个)(2分) (2)读完《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老师希望你用文字为汤姆“画”一幅肖像画,你是这 样“画”的:(3分) 7.口语交际(6分) 身份分别为企业家、农业专家、画家的三个人应邀到神农架故里观光考察,途中经过一 个长达十里、长势旺盛、郁郁葱葱的银杏园。面对这片银杏园,他们三人各自会说什么话? ①企业家: ②农业专家 ③画家:“ 8.综合实践活动。(5分) 在学校“小小文学手抄报”评比活动中,你的小报报名是什么?请写出你最满意的两个 栏目名。如果你获奖了,请写出你成功的经验:如果因没有能获奖而遗憾,请你说说失误的 原因。 (1)报名: (1分) (2)栏目名 (2分) (3)成功的经验(或遗憾的理由 (2分) 2
2 B.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上海世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C.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国庆黄金周,慕名而来的游客把瘦西湖挤得人山人海 ....。 B.金秋九月,参加运河行活动的 100 多名海内外嘉宾在扬州古运河边徒步行走,古运 河的美丽让他们流连忘返 ....。 C.公园里的道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就在他走投无路 ....之时,一位管 理人员及时帮助了他。 D.最近,中日的钓鱼岛问题闹得沸沸扬扬 ....,网上也出现了许多关于日本或钓鱼岛的评 论。 6.名著阅读。(5 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写了有关汤姆和蓓姬的哪几个故事?(至少写两个)(2 分) (2)读完《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老师希望你用文字为汤姆“画”一幅肖像画,你是这 样“画”的:(3 分) 7.口语交际(6 分) 身份分别为企业家、农业专家、画家的三个人应邀到神农架故里观光考察,途中经过一 个长达十里、长势旺盛、郁郁葱葱的银杏园。面对这片银杏园,他们三人各自会说什么话? ①企业家:“ 。” ②农业专家:“ 。” ③画家:“ 8.综合实践活动。(5 分) 在学校“小小文学手抄报”评比活动中,你的小报报名是什么?请写出你最满意的两个 栏目名。如果你获奖了,请写出你成功的经验;如果因没有能获奖而遗憾,请你说说失误的 原因。 (1)报名: ;(1 分) (2)栏目名: 、 (2 分) (3)成功的经验(或遗憾的理由) (2 分)
、阅读与理解(共50分) (一)阅读欧阳修的《别滁①》一诗,完成911题。(6分) 花光浓烂柳轻明②,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③如常日醉,莫教弦管④作离声。 【注释】①宋仁宗庆历八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两年多后离开滁州,改任扬州知州。 ②浓烂:浓丽烂漫。轻明:轻柔明媚。③且:聊且。一作“只″。④弦管:指乐器。 9.诗歌哪一句点出了诗题中的“别”字?(2分) 10.欧阳修离开滁州是哪个季节?诗中哪些词句写出了这个季节的特征?(2分) 11.诗人为什么要“莫教弦管作离声”?请简析之。(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6分)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 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选自《两小 儿辩日》) [乙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 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干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 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 怡然称快。 节选自《闲情记趣》)
3 二、阅读与理解(共 50 分) (一)阅读欧阳修的《别滁①》一诗,完成 9-11 题。 (6 分) 花光浓烂柳轻明②,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③如常日醉,莫教弦管④作离声。 【注释】①宋仁宗庆历八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两年多后离开滁州,改任扬州知州。 ②浓烂:浓丽烂漫。轻明:轻柔明媚。③且:聊且。一作“只”。④弦管:指乐器。 9.诗歌哪一句点出了诗题中的“别”字?(2 分) 10.欧阳修离开滁州是哪个季节?诗中哪些词句写出了这个季节的特征?(2 分) 11.诗人为什么要“莫教弦管作离声”?请简析之。(2 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2-15 题。(16 分)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 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选自《两小 儿辩日》) [乙]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 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 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 怡然称快。 (节选自《闲情记趣》)
12.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盘盂(yu) B.探汤(tang) C.鹤唳 (1i) 怡然(y1)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日始出时去人近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日初出沧沧凉凉 (4)项为之强 14.翻译句子。(4分) (1)孰为汝多知乎?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译 15.[甲]、[乙]两段文字均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智慧,但各有侧重。甲段通过对话表现了儿童 寺征,乙段则通过描写表现了儿童 特征。你欣赏这两则材料中儿 童的表现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6分) (三)阅读《社戏》片段,回答16-19题:(14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 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 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 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 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 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 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16.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朦胧”的意思是
4 12.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盘盂.(yū ) B.探汤.(tāng) C.鹤唳. (lì) D.怡.然(yí)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日始出时去.人近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日初出沧沧凉凉 .... (4)项为之强. 14.翻译句子。(4 分) (1)孰为汝多知乎? 译 文: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 文: 15.[甲]、[乙]两段文字均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智慧,但各有侧重。甲段通过对话表现了儿童 的 特征,乙段则通过描写表现了儿童 的 特征。你欣赏这两则材料中儿 童的表现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6 分) 答: (三)阅读《社戏》片段,回答 16-19 题: (14 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 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 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 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 ,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 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 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 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 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 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16.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 分)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朦胧”的意思是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踊跃”的意思 17.文中描写开船的动作的词语有 从中看江南水乡的少 的特点。(6分) 18.第二段中加粗的“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 19.本段主要写月夜行船,突出了“我”急于看戏的迫切心情。从文中的哪些方面可以看 出?(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4分)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 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 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 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 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 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 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 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 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 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 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 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 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 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一一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 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 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
5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踊跃”的意思 。 17.文中描写开船的动作的词语有 、 、 、 、,从中看江南水乡的少 年们 、 的特点。(6 分) 18.第二段中加粗的“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 (2 分) 19.本段主要写月夜行船,突出了“我”急于看戏的迫切心情。从文中的哪些方面可以看 出?(4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20--24 题。(14 分)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 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 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 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 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 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 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 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 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 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 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 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 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 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 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 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