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转偏差与地转适应过程 §2 天气变化过程的阶段性 §3 地转适应的机制 §4 地转适应的尺度理论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86.34KB页数: 10
§4 重力外波和重力内波 §5 惯性振荡与惯性波 §6 水平无辐散的 Rossby 波 §7 有水平辐合辐散的 Rossby 波 §8 大气混合波—惯性重力外波 §9 群速度,波的频散效应
文件格式: PDF大小: 431.65KB页数: 22
§1 波动的基本概念 §2 微扰法与方程组的线性化 §3 大气声波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53.08KB页数: 14
§1 大气能量的主要形式 §2 铅直气柱中各种能量的比较 §3 能量方程与能量守恒 §4 大气中的能量转换事实 §5 大尺度大气运动的能量循环过程
文件格式: PDF大小: 985.51KB页数: 15
§1 大气边界层及其特征 §2 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3 二级环流、Ekman 抽吸和旋转减弱 §4 Ekman 数和 Richardson 数
文件格式: PDF大小: 721.22KB页数: 21
一、大气边界层 二、大气能量学 三、大气波动 四、地转适应过程 五、大气波动的不稳定理论 六、低纬大气动力学基础
文件格式: PDF大小: 375.02KB页数: 29
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层的底层,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无不受其影响。气象科学(简称气象学 的英文单词 meteorology源于希腊文 meteors和 logos,意为“上空的”和“推理”。因此,传统 意义上气象学主要是研究大气中各种天气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气象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从古代的神话迷信到千百年来的感性知识,直到1851年英 国格莱舍首先用电报传送的气象观测资料绘制出第一张地面天气图,气象学才开始了近代科学探索 的历史。在18、19世纪,气象学附属于地理学,是作为其一个分支而存在的。到20世纪初,气象 学从地理学分出,逐渐发展成为地球科学中的一个大分支
文件格式: PDF大小: 39.29KB页数: 9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动力气象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授课计划(林蟒、李国平)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6.46KB页数: 2
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写明本课程的授课对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 达到的目标。) 动力气象学是大气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属专业主干课、核心必修课,学分:4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2.6KB页数: 3
1、有效辐射:即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长波辐射与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长波逆辐射的差额。 2、辐射平衡:地面吸收的总辐射能与发射的总辐射能的差额。 3、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处,大气上界与太阳光线垂直的平面上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通常取其值S=1.97卡·厘米1·分=1367瓦·米2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09.14KB页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