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共六界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 A、“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根本思想原则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06KB页数: 20
1、哲学是关于(D) A、一切知识的总汇的科学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 C、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D、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2KB页数: 44
选题的理由多半来自阅读:阅读现实和阅读文献。阅读现实时,我们看到今 天的中国,社会转型已经掀起了一轮新阶级的涌动:人们热衷讨论的“新中产阶 级”、“新管理精英”诞生了;人们始料未及的城乡新贫困群体一一城市农民工、 下岗工人和那些因制度变迁而越发贫困的乡村贫穷人口一一也作为新阶级相继出 现。然而目前有关贫困的社会学解释相当乏力,多是围绕贫困线的讨论,或是一 些经验层次上的描述与对策的实际操作性文章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7.5KB页数: 16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社会学是一门() A、理论性的社会科学 B、实证性的社会科学 C、理论性的自然科学 D、实证性的自然科学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2KB页数: 7
第一章 刑法学概述 第二章 刑法概述 第三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五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六章 犯罪客体 第七章 犯罪的客观方面 第八章 犯罪主体 第九章 犯罪的主观方面 第十章 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 第十一章 犯罪停止形态 第十二章 共同犯罪 第十三章 罪数形态 第十五章 刑罚概说 第十六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第十七章 刑罚裁量 第十八章 刑罚裁量制度 第十九章 刑罚执行制度 第二十章 刑罚消灭制度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20.5KB页数: 105
从家庭、学校到工作单位,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社会群体, 人是群体的成员,群体提供给人们安全感、责任感、亲情和友谊、关心和支持。 群体是个体的价值、态度及生活方式的主要来源,个体在群体中互动,维持丁群 体的活力,发展了群体的规范,巩固了群体的结构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09MB页数: 23
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群体的背景,个人之间的交往、大 社会的文化环境,乃至个人所处的人为物理条件,都会对个人的行为发生种种性 质不同的影响。不过,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方式,都是高度集中的。在行为的层 面上,从众,服从,依从,是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几种主要的方式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90.5KB页数: 21
一、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早已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根 据许多学者公认的看法,我们将亲社会行为定义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 他人和社会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1.5KB页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