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生物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野生生物,尤其是野生动物以及 它们的生存环境持续不断地受到破坏,许多生物已经灭绝,而且越来越多的生物处于濒危状态。为了保护生 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55KB页数: 9
从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单靠技术手段和用工业文 明的思维定式去保护、去修补生态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人类终于认识到,生态 环境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到人类社会文明衍进的问题。当可持 续发展论被引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之后,生物多样性保护出现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63KB页数: 15
近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生产力的迅猛提高,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 富,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构成全球 性危机,直接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及其未来。由此,生态环境问题,已受到科学家、广 大公众和各国政府的强烈关注和髙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性课题 在教育领域中,加强对受教育者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教育,以及对生态环境教育重新定 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界的共识。生态环境教育在不长的时 间里就被各国人士普遍接受,这在教育史上也是罕见的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28KB页数: 15
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恢复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 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5KB页数: 5
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是物种保护的两种形式。就地保护是指在原来生境中对濒危动植 物实施保护;迁地保护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自从开展生物保 护工作以来,人们都知道对栖息地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途径。对物种来说,野 生状态下的保护才能真正维持其种群的生存力、繁殖力和竞争力,这也是人们长期致力于就 地保护的原因。事实上,随着人口的增长,野生生物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越来越多的野生生 物需要人类的协助才能生存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2.5KB页数: 6
一、基本概念 1.本地种(native species, indigenous species): 指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区域和扩散潜力围内(即物种自然分布,或无直接间接引入或不 需要人类干预能够存活繁衍的范围)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63KB页数: 10
一、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念 二、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三、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类型 四、自然保护区的设计 五、自然保护区网与生境走廊 六、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七、自然保护管理与评估
文件格式: DOC大小: 70.5KB页数: 9
第一节人类的冲击和生境干扰 一、人类的兴起及其与自然的关系 在距今约1000012000年前,即第一次10 农业革命之前,人类的生存一直都要依赖于人 可得到的自然资源,那时候地球上的人口不 到500万农业革命使人口得到了增长,到 铜器时代开始的时候(距今约5000年前)2在上 世界人口增加到了1亿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43MB页数: 14
教学大纲 一、生物多样性的演化; 1.物种; 2.物种的形成; 二、影响生物多样性演化的因素; 1.地质年代(Geological age) 2.生物进化(Bio-Evolution-) 3.地球板块运动(Plate movement)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4KB页数: 6
1.前言 Introduction 2.生物多样性及其起源与研究层次? 3.世界生物多样性现状? 4.中国的生物多样性? 5.遗传多样性 Genetic diversity 6.物种多样性 Species diversity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5.5KB页数: 10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