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中国历史地理的学术专著。全书计五编,分上、下两册。上册为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和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两编,共九章,42万字,分别叙述历史时期河流、湖泊、海岸、气候的演变及其规律,叙述运河、水利灌溉事业、区域的开发与经济重心的转移,国内外交通的发展等方面的历史,并附有地图87幅、插图2幅。本书对了解中国历史上地理环境的演变及其规律和经济开发的历史,对制定国民经济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区域经济、部门经济的开发都有现实的参考价值。本书可供从事历史、地理、水利、交通、经济、建设、国民经济规划等各方面的研究人员阅读,可作为一般图书馆常备的参考书、工具书陈列备查,也可选用为大专院校中国历史地理课程的教材或主要参考用书。下册为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政治地理、城市地理等编
文件格式: PDF大小: 777.97KB页数: 259
《中国地理学史》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中文版《地理学中的解释》PDF电子书
文件格式: PDF大小: 825.48KB页数: 278
《中国经济史研究》:从米价长期变化看清代两湖农业经济的发展(陕西师范大学:龚胜生)
文件格式: PDF大小: 578.9KB页数: 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疫灾高峰期,疫灾频度平均为2110%,其中西晋时期疫灾最为频繁,疫灾频度高达3416%。夏季是疫灾流行的最主要的季节,约41%的疫灾发生在夏季。疫灾周期具有波幅越来越小、波长越来越短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疫灾范围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疫灾重心有由北向南迁移的趋势,都城所在地为疫灾多发区,都城区位的变迁影响着疫灾重心的变迁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13MB页数: 16
《中国地理学史》课程教学资源(文献书籍)中文版《中国地理学史》PDF电子版
文件格式: PDF大小: 648.14KB页数: 221
1.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开辟及其发展。2.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中国从复兴走向辉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34.55KB页数: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