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肺肾气虚证:喘息或胸闷或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自汗,动则加重,易 感目,腰膝酸软,耳鸣,头昏,夜尿频多,咳而遗尿,舌质淡,脉沉细或细弱。 4.3.8气虚血瘀证:喘息或胸闷或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自汗,动则加重,易 感目,面色紫暗,或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瘀点:舌下静脉迂曲、粗乱,脉弦涩。 4.3.9风哮证:以咳嗽为主,干咳无痰或少痍:咳嗽常突然发作,出现顿咳、阵咳或呛 咳,难以抑制:鼻塞、流涕、鼻痒、咽痒,咽痒即咳:冷风、异味等诱发: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 临床问题1 支气管哮喘常见证候要素的判定方法? 推荐意见1:采用《支气管酵喘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判定证候要素。根据患者四诊信息 基本特征,赋子不同权重,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符合中医学特点的中医证候诊断工具 《支气管哮喘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即每一证候要素的得分是由各项四诊信总得分相加而成。 单一证候要素诊断得分≥15分为该证候要素诊断成立(证据级别:B,强推荐)。 证据描述:《支气管哮喘证候要素诊断量表》是一种辅助诊断工具(具体见附录C) 以《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6版)》及《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 为基础,通过结合基层医生实践情况,讲行修订而成,并通过前瞻性的诊断性试验来对量表 的诊断能力进行验证,采用三个专家同时独立判断证候,取其中两名以上的一致意见作为证 候要素存在与否的参考标准。经验证,《支气管哮喘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与临床专家的判断 符合良好
5 4.3.7 肺肾气虚证:喘息或胸闷或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自汗,动则加重,易 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夜尿频多,咳而遗尿,舌质淡,脉沉细或细弱。 4.3.8气虚血瘀证:喘息或胸闷或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自汗,动则加重,易 感冒, 面色紫暗,或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瘀点;舌下静脉迂曲、粗乱,脉弦涩。 4.3.9风哮证:以咳嗽为主,干咳无痰或少痰;咳嗽常突然发作,出现顿咳、阵咳或呛 咳,难以抑制;鼻塞、流涕、鼻痒、咽痒,咽痒即咳;冷风、异味等诱发;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 临床问题 1 支气管哮喘常见证候要素的判定方法? 推荐意见 1:采用《支气管哮喘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判定证候要素。根据患者四诊信息 基本特征,赋予不同权重,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符合中医学特点的中医证候诊断工具— 《支气管哮喘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即每一证候要素的得分是由各项四诊信息得分相加而成。 单一证候要素诊断得分≥15 分为该证候要素诊断成立(证据级别:B,强推荐)。 证据描述:《支气管哮喘证候要素诊断量表》是一种辅助诊断工具(具体见附录 C), 以《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016 版)》及《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 为基础,通过结合基层医生实践情况,进行修订而成,并通过前瞻性的诊断性试验来对量表 的诊断能力进行验证,采用三个专家同时独立判断证候,取其中两名以上的一致意见作为证 候要素存在与否的参考标准。经验证,《支气管哮喘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与临床专家的判断 符合良好
5治疗 5.1急性发作期 临床问题2: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在改善肺功能、改善喘息、气急、 胸闷、咳嗽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有效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 5.1.1寒哮证 推荐意见1:以咳嗽、喘息,喉中哮鸣音,胸闷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遇寒受冷发作, 咳嗽痰多,舌淡苔白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 联合使用射干麻黄汤。(证据级别:C,强推荐) 药物组成:射干6~12克,麻黄6~12克,五味子3~12克,细辛1~3克,半夏6~9克, 紫菀6~15克,款冬花6-15克,大枣3~12枚,生姜3~12克。治则治法:宜肺散寒,化 痰平瑞。建议用法:水煎服,日1剂,1日2次,疗程7日。方剂来源于《伤赛杂病论》。 使用条件:适用于症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音、胸闷气急,咳嗽痰多、天冷或受寒易 发作、口不渴、面色晦暗、怕冷、舌淡苔白的中医寒哮证患者。烦热燥渴、痰黄、面红、口 干口苦、舌红属热哮证患者慎用。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运动员慎用: 目前暂时缺乏该药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证据,故此类患者应慎用。 安全性:3项研究报道了在治疗期间射干麻黄汤联合西医治疗出现腹泻、皮疹、恶心 呕吐等不良反应,但上述不良反应在未经特殊处理后可自行消失或缓急,未出现严重不良反 应。射干麻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相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 义。[MD=1.00,95%C1=(0.45,2.24)] 证据描述:17项CT(1487例患者),关于射干麻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用西医 常规治疗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的研究,其中5项CT(442例)显示射干麻 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善肺功能FEV1[MD=0.78,95%CI=(0.72,0.84)]:3项RCT(284 例)显示可改善FVC[MD=0.41,95%CI=(0.26,0.57)]:4项RCT(348例)的Meta分析结 果显示:射干麻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改善咳嗽症状积分[D=-1.11,95%CI=(-1.28 -0.93)]:改善瑞息症状积分[SMD=-1.86,95CI=(-2.27,-1.45)]:16项RCT(1430 例)的Met分析结果显示:射干麻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RR=4.24,95WCI=(3.02,5.96)]. 推荐意见2: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遇寒受冷发作、 咳嫩痰少或清稀泡沫痰、舌淡苔白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寒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常规 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小青龙颗粒。(证据级别:C,强推荐)。 药物组成:麻黄,桂枝,干姜,五味子,细辛,半夏,芍药,甘草。治则治法:解表化 饮,止咳平喘。建议用法:水冲服,1次1袋,1日3次,疗程7日。医保类型:医保甲类。 使用条件:适用于症见呼吸急促、胸闷、喉中哮鸣音、咳嗽痰少或清稀泡沫癀、天冷或 受寒易发作、口不渴、面色晦暗、怕冷、舌淡苔白的中医寒哮证患者。烦热燥渴、痰黄、面 红、口干口苦、舌红属热哮证患者慎用。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运动员 慎用:目前暂时缺乏该药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证据,故此类志者应慎用。 安全性:2项研究报道在治疗期间小青龙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组与单纯西药组均出现震 颤、恶心、嗜睡、失眠、便秘不良反应,但上述不良反应在对症处理后消失,未出现严重不
6 5 治疗 5.1 急性发作期 临床问题 2: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在改善肺功能、改善喘息、气急、 胸闷、咳嗽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有效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 5.1.1 寒哮证 推荐意见1:以咳嗽、喘息,喉中哮鸣音,胸闷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遇寒受冷发作, 咳嗽痰多,舌淡苔白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 联合使用射干麻黄汤。(证据级别:C,强推荐) 药物组成:射干 6~12 克,麻黄 6~12 克,五味子 3~12 克,细辛 1~3 克,半夏 6~9 克, 紫菀 6~15 克,款冬花 6~15 克, 大枣 3~12 枚,生姜 3~12 克。治则治法:宣肺散寒,化 痰平喘。建议用法:水煎服,日 1 剂,1 日 2 次,疗程 7 日。方剂来源于《伤寒杂病论》。 使用条件:适用于症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音、胸闷气急,咳嗽痰多、天冷或受寒易 发作、口不渴、面色晦暗、怕冷、舌淡苔白的中医寒哮证患者。烦热燥渴、痰黄、面红、口 干口苦、舌红属热哮证患者慎用。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运动员慎用; 目前暂时缺乏该药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证据,故此类患者应慎用。 安全性:3 项研究报道了在治疗期间射干麻黄汤联合西医治疗出现腹泻、皮疹、恶心、 呕吐等不良反应,但上述不良反应在未经特殊处理后可自行消失或缓急,未出现严重不良反 应。射干麻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相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 义。[MD=1.00,95%CI=(0.45,2.24)] 证据描述:17 项 RCT(1487 例患者),关于射干麻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用西医 常规治疗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的研究,其中 5 项 RCT(442 例)显示射干麻 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善肺功能 FEV1[MD=0.78,95%CI=(0.72,0.84)];3 项 RCT(284 例)显示可改善 FVC[MD=0.41,95%CI=(0.26,0.57)];4 项 RCT(348 例)的 Meta 分析结 果显示:射干麻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改善咳嗽症状积分[MD=﹣1.11,95%CI=(﹣1.28, ﹣0.93)];改善喘息症状积分[SMD=﹣1.86,95%CI=(﹣2.27,﹣1.45)] ;16 项 RCT(1430 例)的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射干麻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RR=4.24,95%CI=(3.02,5.96)]。 推荐意见 2: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遇寒受冷发作、 咳嗽痰少或清稀泡沫痰、舌淡苔白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寒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常规 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小青龙颗粒。(证据级别:C,强推荐)。 药物组成:麻黄,桂枝,干姜,五味子,细辛,半夏,芍药,甘草。治则治法:解表化 饮,止咳平喘。建议用法:水冲服,1 次 1 袋,1 日 3 次,疗程 7 日。医保类型:医保甲类。 使用条件:适用于症见呼吸急促、胸闷、喉中哮鸣音、咳嗽痰少或清稀泡沫痰、天冷或 受寒易发作、口不渴、面色晦暗、怕冷、舌淡苔白的中医寒哮证患者。烦热燥渴、痰黄、面 红、口干口苦、舌红属热哮证患者慎用。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运动员 慎用;目前暂时缺乏该药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证据,故此类患者应慎用。 安全性:2 项研究报道在治疗期间小青龙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组与单纯西药组均出现震 颤、恶心、嗜睡、失眠、便秘不良反应,但上述不良反应在对症处理后消失,未出现严重不
良反应。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小青龙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R=0.49, 95%C1=(0.05,5.18)]。 证据描述:29项CT(1998例)关于小青龙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纯西医常规治 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的研究。其中6项CT(45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青 龙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肺功能,下EV1[D=0.27,95C1=(0.19,0.35)]:5 项CT(6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青龙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肺功能, FEV1/FVC[MD=6.20,95%CI=(2.38,10.01)]:5项RCT(3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青 龙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咳痰症状积分,[D=-4.62,95CI=(-6.88,-2.35)]: 5项CT(3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青龙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喘总症状 积分,[D=-5.00,95%CI=(-7.33-2.67)]:29项RCT(1998例),小青龙题粒联合西 医常规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RR=1.16,95%CI=(1.11,1.21)]。 5,1.2热哮证 推荐意见3:以咳嗽,喘息气急,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咳嗽痰多或痰黄质黏,或微恶 风寒,舌红苔黄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 合使用定瑞汤。(证据级别:C,强推荐)。 药物组成:麻黄612克,杏仁612克,桑白皮615克,黄参612克,半夏6w12 克,苏子6~12克,款冬花6~15克,白果3~12克,甘草3~9克。治则治法:宣降肺气, 清热化痰。建议用法:水煎服,日1剂,1日2次,疗程7日。方剂来源于《摄生众妙方》 使用条件:适用于症见咳嗽喘总,痰多色黄,质稠不易咳出,或微恶风寒,舌红苔黄腻 (热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恶寒怕冷、无汗而喘、咳痰清稀、口不渴或渴而 喜热饮、苔白滑属寒哮证的患者慎用。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病、心脏病患者慎用。运动员 慎用。目前暂时缺乏该药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证据,故此类志者应慎用。 安全性:2项研究关于不良反应的记录,但均无需特殊干预,停药或简单处理后不良反 应自行消失。临床医生在使用时需注意观察患者实际用药安全性, 证据描述:12项RCT(1353例)关于定瑞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支 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的研究。其中7项CT(883例)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定喘 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善肺功能FEV1[DMD=0.61,95%CI=(0.43,0.78)]:4项RCT(301 例)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定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善肺功能FVC[MD=0.32,95CI (0.20,0.44)]:4项CT(658例)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定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 善肺功能FEV1/FVC[MD=7.59,95CI=(7.22,7.97)]:2项RCT(146例)的Meta分析结果 显示:定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降低咳嗽持续时间[D-1.19,95%CI=(-1.77,-0.60]: 11项CT(1273例)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定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 率[RR=1.22,95CI=(1.16,1.29)]。 推荐意见4: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黄黏稠、烦热 燥渴、舌红苔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常规 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证据级别:C,强推荐)。 药物组成:丹参、蜜麻黄、地龙、浙贝母、黄芩、差半夏、白芍、防风、甘草。治则治 法:清热平喘,豁痰散瘀。建议用法:口服,1次10L,1日3次,疗程7日。医保类
7 良反应。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小青龙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RR=0.49, 95%CI=(0.05,5.18)]。 证据描述:29 项 RCT(1998 例)关于小青龙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纯西医常规治 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的研究。其中 6 项 RCT(459 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小青 龙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肺功能,FEV1[MD=0.27,95%CI=(0.19,0.35)];5 项 RCT(630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小青龙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肺功能, FEV1/FVC[MD=6.20,95%CI=(2.38,10.01)];5 项 RCT(314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小青 龙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咳痰症状积分,[MD=﹣4.62,95%CI=(﹣6.88,﹣2.35)]; 5 项 RCT(314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小青龙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喘息症状 积分,[MD=﹣5.00,95%CI=(﹣7.33﹣2.67)];29 项 RCT(1998 例),小青龙颗粒联合西 医常规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RR=1.16,95%CI=(1.11,1.21)]。 5.1.2 热哮证 推荐意见 3:以咳嗽,喘息气急,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咳嗽痰多或痰黄质黏,或微恶 风寒,舌红苔黄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 合使用定喘汤。(证据级别:C,强推荐)。 药物组成:麻黄 6~12 克,杏仁 6~12 克,桑白皮 6~15 克,黄芩 6~12 克,半夏 6~12 克,苏子 6~12 克,款冬花 6~15 克,白果 3~12 克,甘草 3~9 克。治则治法:宣降肺气, 清热化痰。建议用法:水煎服,日 1 剂,1 日 2 次,疗程 7 日。方剂来源于《摄生众妙方》。 使用条件:适用于症见咳嗽喘息,痰多色黄,质稠不易咳出,或微恶风寒,舌红苔黄腻 (热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恶寒怕冷、无汗而喘、咳痰清稀、口不渴或渴而 喜热饮、苔白滑属寒哮证的患者慎用。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病、心脏病患者慎用。运动员 慎用。目前暂时缺乏该药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证据,故此类患者应慎用。 安全性:2 项研究关于不良反应的记录,但均无需特殊干预,停药或简单处理后不良反 应自行消失。临床医生在使用时需注意观察患者实际用药安全性。 证据描述:12 项 RCT(1353 例)关于定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支 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的研究。其中 7 项 RCT(883 例)的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定喘 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善肺功能 FEV1[MD=0.61,95%CI=(0.43,0.78)];4 项 RCT(301 例)的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定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善肺功能 FVC[MD=0.32,95%CI= (0.20,0.44)];4 项 RCT(658 例)的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定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 善肺功能 FEV1/FVC[MD=7.59,95%CI=(7.22,7.97)];2 项 RCT(146 例)的 Meta 分析结果 显示:定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降低咳嗽持续时间[MD=﹣1.19,95%CI=(﹣1.77,﹣0.60)]; 11 项 RCT(1273 例)的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定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 率[RR=1.22,95%CI=(1.16,1.29)]。 推荐意见 4: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黄黏稠、烦热 燥渴、舌红苔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常规 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证据级别:C,强推荐)。 药物组成:丹参、蜜麻黄、地龙、浙贝母、黄芩、姜半夏、白芍、防风、甘草。治则治 法:清热平喘,豁痰散瘀。建议用法:口服,1 次 10 mL,1 日 3 次,疗程 7 日。医保类
型:医保乙类。 使用条件:丹龙口服液适用于症见喘总气急、喉中哮鸣声较重、咳嗽有淡、色黄黏稠、 口苦口渴、面红、舌红、苔黄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恶寒怕冷、无汗而喘、咳痰 清稀、口不渴或渴而喜热饮、苔白滑属寒哮证的忠者慎用。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病、心脏 病患者慎用。运动员慎用。 安全性:2项研究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所报道事件恶心、皮疹、失眠、头痛、 胃部不适、胸闷等不良反应,且未经任何处理后自行消失或缓解,丹龙口服液不良反应发生 率与对照组咳喘宁口服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3,95CI(0.11,3.63)1。 证据描述:2项CT(626例)关于丹龙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热哮证)的 研究品示:与咳喘宁口服液出较,丹龙口服液可品著增加支气管孝瑞临床右效率「=1.24, 95%C1(1.01,1.53)]。另外,丹龙口服液也可降低喘息、咳嗽、咳痰等中医证候积分 [D=-1.61,95%CI(-2.62,-0.60)]. 5.1.3痰浊阻肺证 推荐意见5:以喘息,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哮鸣、胸闷、咳嗽较重,兼见 痰多,色白或黄白相间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浊阻肺证)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 联合使用止喘灵口服液。(证据级别:D,弱推荐)。 药物组成:麻黄,杏仁,连翘,洋金花。治则治法:平瑞止咳祛痰。建议用法:口服 1次10L,1日3次,疗程7日。医保类型:医保乙类 使用条件:以瑞总,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掇多,色白或黄白相间的支气管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运动员慎用。青光眼患者 禁用。目前暂时缺乏该药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证据,故此类患者应慎用。 安全性:纳入的2项研究均未报道不良反应发生,均无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临床医生 在使用时需注意观察患者实际用药安全性。 证据描述:并未检索到止喘灵口服液直接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文献,专家决策 认为从专家共识、组方分析、中医学理论等综合考虑,止喘灵口服液更适合支气管哮喘急性 发作期的治疗,故推荐。 2项RCT(148例)关于止喘灵▣服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Meta结 果显示,止喘灵口服液可增加临床有效率[R=1.31,95%CI(1.12,1.53)]。 5.1.4气虑寒哮证 推荐意见6:以喘总,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白清稀、神疲 乏力,怕风怕冷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气虚寒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 使用平喘益气颗粒。(证据级别:D,弱推荐)。 药物组成:麻黄,红参,穿山龙,苦杏仁,厚朴,陈皮,甘草,柴胡,紫苏叶。治则治 法:宣肺平喘,补肺益气。建议用法:开水冲服,1次6g,1日3次,疗程7日。医保 类型:非医保。 使用条件:平喘益气颗粒适用于症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音、咳嗽、胸闷、神疲乏力、 畏风恶寒、少气懒言、自汗、痰白不黏或清稀多泡的气虚寒哮证患者。身热、出汗多、烦热 燥渴、喜冷饮、痰黄黏稠、舌红苔黄腻的热哮证患者慎用。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病、心脏
8 型:医保乙类。 使用条件:丹龙口服液适用于症见喘息气急、喉中哮鸣声较重、咳嗽有痰、色黄黏稠、 口苦口渴、面红、舌红、苔黄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恶寒怕冷、无汗而喘、咳痰 清稀、口不渴或渴而喜热饮、苔白滑属寒哮证的患者慎用。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病、心脏 病患者慎用。运动员慎用。 安全性:2 项研究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所报道事件恶心、皮疹、失眠、头痛、 胃部不适、胸闷等不良反应,且未经任何处理后自行消失或缓解,丹龙口服液不良反应发生 率与对照组咳喘宁口服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 0.63,95%CI(0.11,3.63)]。 证据描述:2 项 RCT(626 例)关于丹龙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热哮证)的 研究显示:与咳喘宁口服液比较,丹龙口服液可显著增加支气管哮喘临床有效率[RR=1.24, 95%CI(1.01,1.53)]。另外,丹龙口服液也可降低喘息、咳嗽、咳痰等中医证候积分 [MD=–1.61,95%CI(–2.62,–0.60)]。 5.1.3 痰浊阻肺证 推荐意见 5:以喘息,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哮鸣、胸闷、咳嗽较重,兼见 痰多,色白或黄白相间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浊阻肺证)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 联合使用止喘灵口服液。(证据级别:D,弱推荐)。 药物组成:麻黄,杏仁,连翘,洋金花。治则治法:平喘止咳祛痰。建议用法:口服, 1 次 10 mL,1 日 3 次,疗程 7 日。医保类型:医保乙类。 使用条件:以喘息,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多,色白或黄白相间的支气管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运动员慎用。青光眼患者 禁用。目前暂时缺乏该药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证据,故此类患者应慎用。 安全性:纳入的 2 项研究均未报道不良反应发生,均无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临床医生 在使用时需注意观察患者实际用药安全性。 证据描述:并未检索到止喘灵口服液直接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文献,专家决策 认为从专家共识、组方分析、中医学理论等综合考虑,止喘灵口服液更适合支气管哮喘急性 发作期的治疗,故推荐。 2 项 RCT(148 例)关于止喘灵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 Meta 结 果显示,止喘灵口服液可增加临床有效率[RR=1.31,95%CI(1.12,1.53)]。 5.1.4 气虚寒哮证 推荐意见 6: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白清稀、神疲 乏力,怕风怕冷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气虚寒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 使用平喘益气颗粒。(证据级别:D,弱推荐)。 药物组成:麻黄,红参,穿山龙,苦杏仁,厚朴,陈皮,甘草,柴胡,紫苏叶。治则治 法:宣肺平喘,补肺益气。建议用法:开水冲服,1 次 6 g,1 日 3 次,疗程 7 日。医保 类型:非医保。 使用条件:平喘益气颗粒适用于症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音、咳嗽、胸闷、神疲乏力、 畏风恶寒、少气懒言、自汗、痰白不黏或清稀多泡的气虚寒哮证患者。身热、出汗多、烦热 燥渴、喜冷饮、痰黄黏稠、舌红苔黄腻的热哮证患者慎用。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病、心脏
病患者慎用。运动员慎用。目前暂时缺乏该药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证据,故此类 忠者应慎用。 安全性:2项研究报道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另一项研究报道在治疗期间, 与安慰剂比较,平喘益气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组共出现心悸、恶心、口干、上腹不适和皮疹共 11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3,95CI(0.46,2.30) P=0.94]。 证据描述:2项RCT(280例),关于平喘益气颗粒与如意定喘丹相比治疗支气管哮喘 急性加重(气虚寒哮证)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平喘益气颗粒可显著增加治疗有效率[RR= 1.13,95CI(1.00,1.29),P<0.05]:1项CT(282例)平喘益气颗粒与安慰剂比较治 疗支气管哮喘(气虚寒哮证)的研究结果显示:平喘益气颗粒可显著降低哮喘临床症状评分 [MD- -1.72,95CI(-2.56,-0.88)] 5.2慢性持续期 临床问题3: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在改善肺功能,改善喘息、气急、 胸闷、咳嗽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CT评分,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临床有效率,提高 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 5.2.1肺肾阳虚证 推荐意见1:以咳嗽、喘息,气短乏力,动则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 续期(肺肾阳虚证)患者,推荐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金匮肾气丸。(证据级别:C, 强推荐)。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柱枝,附子。治则治法:温 补肾阳,化气行水。建议用法:口服,1次4-6g,1日2次,疗程7~14日。医保类型:医 保甲类。 使用条件:适用于症见喘息、胸闷、气短,动则加重,畏风寒,或肢体欠温,腰膝酸软, 耳鸣,头昏,夜尿频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或舌苔白或白滑的支气管酵喘慢性持续期(肺 肾两虚)患者。 安全性:纳入的研究均未报道不良反应发生,均无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临床医生在使 用时需注意观察患者实际用药安全性。 证据描述 (1)3项CT(225例)关于金匮肾气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研 究结果显示: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金匮肾气丸可增加治疗有效率,改善哮喘症状,[RR=1.21 95%CI=(1.09,1.35)]。 (2)2项RCT(180例)金匮肾气丸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单 用西药相比,金匮肾气丸可增加治疗有效率,改善哮喘症状[R=1.21,95CI=(1.08,1.36】。 5.2.2肺肾气虚证 推荐意见2:以喘息、气短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症状反复加重、腰膝酸软的支气 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气虚证)志者,推荐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金水宝胶囊, (证据级别:B,强推荐) 药物组成:发酵虫草菌粉。治则治法:补益肺肾,秘精益气。建议用法:口服,1次3 9
9 病患者慎用。运动员慎用。目前暂时缺乏该药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证据,故此类 患者应慎用。 安全性:2 项研究报道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另一项研究报道在治疗期间, 与安慰剂比较,平喘益气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组共出现心悸、恶心、口干、上腹不适和皮疹共 11 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 1.03,95%CI(0.46,2.30), P= 0.94]。 证据描述:2 项 RCT(280 例),关于平喘益气颗粒与如意定喘丹相比治疗支气管哮喘 急性加重(气虚寒哮证)的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平喘益气颗粒可显著增加治疗有效率 [RR= 1.13,95%CI(1.00,1.29),P<0.05];1 项 RCT(282 例)平喘益气颗粒与安慰剂比较治 疗支气管哮喘(气虚寒哮证)的研究结果显示:平喘益气颗粒可显著降低哮喘临床症状评分 [MD= –1.72,95%CI(–2.56,–0.88)]。 5.2 慢性持续期 临床问题 3: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在改善肺功能,改善喘息、气急、 胸闷、咳嗽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 ACT 评分,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临床有效率,提高 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 5.2.1 肺肾阳虚证 推荐意见 1:以咳嗽、喘息,气短乏力,动则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 续期(肺肾阳虚证)患者,推荐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金匮肾气丸。(证据级别:C, 强推荐)。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桂枝,附子。治则治法:温 补肾阳,化气行水。建议用法:口服,1 次 4-6g,1 日 2 次,疗程 7~14 日。医保类型:医 保甲类。 使用条件:适用于症见喘息、胸闷、气短,动则加重,畏风寒,或肢体欠温,腰膝酸软, 耳鸣,头昏,夜尿频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或舌苔白或白滑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 肾两虚)患者。 安全性:纳入的研究均未报道不良反应发生,均无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临床医生在使 用时需注意观察患者实际用药安全性。 证据描述: (1)3 项 RCT(225 例)关于金匮肾气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研 究结果显示: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金匮肾气丸可增加治疗有效率,改善哮喘症状,[RR=1.21, 95%CI=(1.09,1.35)]。 (2)2 项 RCT(180 例)金匮肾气丸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单 用西药相比,金匮肾气丸可增加治疗有效率,改善哮喘症状[RR=1.21,95%CI=(1.08,1.36)]。 5.2.2 肺肾气虚证 推荐意见 2:以喘息、气短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症状反复加重、腰膝酸软的支气 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气虚证)患者,推荐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金水宝胶囊。 (证据级别:B,强推荐)。 药物组成:发酵虫草菌粉。治则治法:补益肺肾,秘精益气。建议用法:口服,1 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