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细胞的电物电现象 概述 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指出:“地球上几 乎没有一种变化发生而不同时显示出电的变 化”。人体及生物体活细胞在安静和活动时 都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 (bioelectricity)。细胞生物电现象是普遍 存在的,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心电图、脑电图、 肌电图及视网膜电图等就是这些不同器官和 组织活动时生物电变化的表现。 细胞膜的被动电学特性(自学) 目录
概 述 恩格斯在100 多年前就指出:“地球上几 乎没有一种变化发生而不同时显示出电的变 化” 。人体及生物体活细胞在安静和活动时 都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 (bioelectricity)。细胞生物电现象是普遍 存在的,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心电图、脑电图、 肌电图及视网膜电图等就是这些不同器官和 组织活动时生物电变化的表现。 一 、细胞膜的被动电学特性(自学) 第三节 细胞的电物电现象
二、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实验现象: +40 +20 膜内电位 0 20 40 -80 -100 目录
二、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实验现象: 2.RP实验现象:
(一)细胞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1、概念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 存在的电位差。 2.实验现象 膜内电位 目录
(一)细胞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1、概念 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 存在的电位差。 2.实验现象
3.证明RP的实验: 放大器 示波器 (甲)当A、B电极都位 A +++占 ++程++ 于细胞膜外,无电位改变 细 胞 证明膜外无电位差。 示干子干子+本本 (甲) (乙)当A电极位于细胞 放大器 膜外,B电极插入膜内时 有电位改变,证明膜内、 一一二 细 胞 示波器 外间有电位差。 +++++十++++一 (乙) (丙)当A、B电极都位 故大器 示波器 于细胞膜内,无电位改变 ++++ 证明膜内无电位差。 细 胞 (丙) 目录 U
3.证明RP的实验: (甲)当A、B电极都位 于细胞膜外,无电位改变, 证明膜外无电位差。 (乙)当A电极位于细胞 膜外, B电极插入膜内时, 有电位改变,证明膜内、 外间有电位差。 (丙)当A、B电极都位 于细胞膜内,无电位改变, 证明膜内无电位差
4.与RP相关的概念: 静息电位: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 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膜电位:因电位差存在于膜的两侧所以又称 为膜电位(membrane potential) 习惯叫法:因膜内电位低于膜外,习惯上RP 指的是膜内负电位。 RP值:哺乳动物的神经、骨骼肌和心肌细胞 为-70~-90mV,红细胞约为-10mV左右。 膜电位的描述: RP↑→膜内负电位↑(-70→-90mV)=超极化 RP↓→膜内负电位l(-70→-50mV)=去极化 目录 DT
4.与RP相关的概念: 静息电位: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 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膜电位:因电位差存在于膜的两侧所以又称 为膜电位(membrane potential)。 习惯叫法:因膜内电位低于膜外,习惯上RP 指的是膜内负电位。 RP值:哺乳动物的神经、骨骼肌和心肌细胞 为-70~-90mV,红细胞约为-10mV左右。 膜电位的描述: RP↑→膜内负电位↑(-70→-90mV)=超极化 RP↓→膜内负电位↓(-70→-50mV)=去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