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上怒,命再下,宰相召珙曰:“再缴则累 张公。”珙曰:“某为国象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 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数十州骚然。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 见于经。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北茶盗数 千人入境,種吏以告,珙曰:“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致 死。”揭榜请以自新,声言兵且至,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盗果散去,其存者无 几》珙乃遣兵,戒曰:“来毋亟战,去毋穷追,不去者击之耳。”盗意益缓;于 是一战敗之,尽擒以归,诛青恶数十,余隶军籍 淳煕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十六万六 千斛。禁止上流税米遏籴,得商人米三百万斛。贷诸司钱合三万,遣官籴米上江, 得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起是年九月,尽明 年四月,阖境无捐瘠流徙者。 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疾革,草遗奏言:“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 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既又手书诀栻与朱熹,其 言皆以未能为国报雪仇耻为恨。薨,年五十七,谥忠肃。 珙居家孝,丧继母卓氏,年已途五十,尽哀致毁。内外功缌之戚,必素服以终月 数。喜受尽言,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 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言者逐之 风:通“讽”,暗示。 B.存中命乃寝 寝:停止。 C.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 具:准备。 D.疾革,草遗奏言 革:痊愈。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珙为人刚正的一组是(3分) ①召礼官会问,珙不至②词气激烈,闻者泣下 ③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④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⑤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 ⑥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珙治盗不失仁爱。他认为茶盗非必死之寇,应晓之以理,振之以威,令 其自行散去;告诫部下不急攻来者,不穷追逃者;击溃茶盗后,只诛杀首恶,而让 其余人从军。 B.刘珙关心民生疾苦。淳熙二年,刘珙所辖地区水旱交互为患,他上奏朝廷 免除百姓夏秋两季的钱粮赋税,多渠道征集粮食,确保米价平稳,全境百姓因此 不至于流离失所。 C.刘珙忧劳国事。抱病之后,他仍进言朝廷召用忠诚纯良、才学深厚的人士 来担负重任、补纠缺失;在写给张栻与朱熹的诀别信中,他深深遗憾未能为国报 仇雪恨。 D.刘珙为人孝顺明礼。继母卓氏五十多岁去世,他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 体;远近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 (2)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上怒,命再下,宰相召珙曰:“再缴则累 张公。”珙曰:“某为国象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 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数十州骚然。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 见于经。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北茶盗数 千人入境,種吏以告,珙曰:“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致 死。”揭榜请以自新,声言兵且至,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盗果散去,其存者无 几》珙乃遣兵,戒曰:“来毋亟战,去毋穷追,不去者击之耳。”盗意益缓;于 是一战敗之,尽擒以归,诛青恶数十,余隶军籍。 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十六万六 千斛。禁止上流税米遏籴,得商人米三百万斛。贷诸司钱合三万,遣官籴米上江, 得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起是年九月,尽明 年四月,阖境无捐瘠流徙者。 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疾革,草遗奏言:“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 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既又手书诀栻与朱熹,其 言皆以未能为国报雪仇耻为恨。薨,年五十七,谥忠肃。 珙居家孝,丧继母卓氏,年已途五十,尽哀致毁。内外功缌之戚,必素服以终月 数。喜受尽言,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 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风言者逐之 风:通“讽”,暗示。 B.存中命乃寝 寝:停止。 C.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 具:准备。 D.疾革,草遗奏言 革:痊愈。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珙为人刚正的一组是(3 分) ①召礼官会问,珙不至 ②词气激烈,闻者泣下 ③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 ④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⑤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 ⑥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A. 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刘珙治盗不失仁爱。他认为茶盗非必死之寇,应晓之以理,振之以威,令 其自行散去;告诫部下不急攻来者,不穷追逃者;击溃茶盗后,只诛杀首恶,而让 其余人从军。 B. 刘珙关心民生疾苦。淳熙二年,刘珙所辖地区水旱交互为患,他上奏朝廷 免除百姓夏秋两季的钱粮赋税,多渠道征集粮食,确保米价平稳,全境百姓因此 不至于流离失所。 C. 刘珙忧劳国事。抱病之后,他仍进言朝廷召用忠诚纯良、才学深厚的人士 来担负重任、补纠缺失;在写给张栻与朱熹的诀别信中,他深深遗憾未能为国报 仇雪恨。 D. 刘珙为人孝顺明礼。继母卓氏五十多岁去世,他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 体;远近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O 分) (1)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 (2) 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琴茶 白居易 兀兀奇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问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令无往还? [注]兀兀:性格髙标而不和于俗。②陶陶:和乐貌。③渌水:琴曲名。④蒙山: 茶名。即蒙山茶。 8.诗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9.诗中描写了诗人辞官后的“琴”“茶”生活,但全诗却表现出矛盾的思想, 请对全诗的思想感情做简要分析。(6分) 【备选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道旁稚子 郑懈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舒田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注]舒(gan):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 诗歌第四句中的“凫鹜肥”,原作“凫鹜肌”,钱钟书在《宋诗选注》 中怀疑“肌”是错字,因此取“肥”字而不用“肌”字,请结合诗意说一说钱先 生这样做的理由。(5分) 从诗中来看,造成道旁稚子悲惨境遇的根源是什么?诗歌最后两句写 “百鸟”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备选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诗题“春兴”在文中有何作用,简要分析。(5分) 9.武元衡的诗和李白的诗同是写思乡,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运用的手法是否相同, 请结合诗歌三、四句简要分析。(6分) 【备选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浪淘沙·题陈汝朝白鹭画卷 张炎2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琴茶 白居易 兀兀①奇形群动内,陶陶②任性一生问。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③,茶中故旧是蒙山④。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令无往还? [注]兀兀:性格高标而不和于俗。②陶陶:和乐貌。③渌水:琴曲名。④蒙山: 茶名。即蒙山茶。 8.诗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 分) 9.诗中描写了诗人辞官后的“琴”“茶”生活,但全诗却表现出矛盾的思想, 请对全诗的思想感情做简要分析。(6 分) 【备选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道旁稚子 郑懈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注]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注]骭(gàn):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 8. 诗歌第四句中的“凫鹜肥”,原作“凫鹜肌”,钱钟书在《宋诗选注》 中怀疑“肌”是错字,因此取“肥”字而不用“肌”字,请结合诗意说一说钱先 生这样做的理由。(5 分) 9. 从诗中来看,造成道旁稚子悲惨境遇的根源是什么?诗歌最后两句写 “百鸟”有什么 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备选 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8—9 题。(11 分)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诗题“春兴”在文中有何作用,简要分析。(5 分) 9.武元衡的诗和李白的诗同是写思乡,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运用的手法是否相同, 请结合诗歌三、四句简要分析。(6 分) 【备选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浪淘沙·题陈汝朝白鹭①画卷 张炎②
玉立水云乡,尔我相忘。披离寒羽庇风霜。不趁白鸥游海上,静看鱼忙 应笑我凄凉,客路何长!犹将孤影侣斜阳。花底鹓行无认处,却对秋塘。 【注】①白鹭,有版本作“百鹭”。②张炎,南宋诗人,宋亡以后,曾北游燕赵 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③白鸥,常用以喻隐士。④鹓(yuan)行,比喻官 员上朝的行列 8、诗中的白鹭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塑造这个形象的用意何在?(6分) 9、“犹将孤影侣斜阳”一句诗中,哪一个词用得好?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 (2)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 弹 。(白居易《琵琶行》)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备选1】 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吾日三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 ?(《学而》) (2)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 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 臾 。(苏轼《赤壁赋》) 【备选2】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 乎 ,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 亦远矣, 。(韩愈《师说》) (3)浩荡离愁白日斜,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备选3】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劝学》) (2)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3)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乙选考题
玉立水云乡,尔我相忘。披离寒羽庇风霜。不趁白鸥③游海上,静看鱼忙。 应笑我凄凉,客路何长!犹将孤影侣斜阳。花底鹓行④无认处,却对秋塘。 【注】①白鹭,有版本作“百鹭”。②张炎,南宋诗人,宋亡以后,曾北游燕赵 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③白鸥,常用以喻隐士。④鹓(yuān)行,比喻官 员上朝的行列。 8、诗中的白鹭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塑造这个形象的用意何在?(6 分) 9、“犹将孤影侣斜阳”一句诗中,哪一个词用得好?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 (2)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 弹, 。(白居易《琵琶行》)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 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备选 1】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吾日三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 ?(《学而》) (2)沧海月明珠有泪, 。 ,只是当 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 臾, 。(苏轼《赤壁赋》) 【备选 2】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 乎? ,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 亦远矣, 。(韩愈《师说》) (3)浩荡离愁白日斜, 。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备选 3】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劝学》) (2)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 (李白《蜀道难》) (3)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 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物 【罗马尼亚】扬·伯耶舒 有许多好奇的读者曾问我,我作品中的那些人物是怎么挖掘出来的,我从哪里搜 集到了素材,获得了灵感。我的回答简单而又干脆:主要来源于生活。我只要去 大街上走几小时,衣袋中就会装入一个新的题材,这篇文章的人物马上就会出现 了 前几天,当我带着自己的小狗散步时,我在伊科阿纳公园中碰到了这个人物。我 的小狗名叫乔尼,是只鬈毛狗。它很讨人爱,正因为如此,在我们占据的那张长 椅上,很快就坐上了一位肤色略黑、服饰考究的中年妇女 她先是逗我的小狗,而后又同我聊了起来。我们闲谈中涉及的问题,总的来说都 是些无关紧要的,例如什么气候啊,土豆生长情况啊,足球比赛啊,动物啊。她 的用意在于突然地向我提出一个令人忐忑不安的问题:我是否幸福。“很难说 清,”我红着脸说,像个害羞的少年,“我认为首先应该讨论一下。”“那还用 说,”她答道,“既然您对幸福有自己的见解,请您说来听听。”“不行,”我 回答说,“我并没有准备谈这个问题。另外,我甚至连幸福的基本含义都弄不清, 对此我还在继续思考。 下子我对此人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我愿意同她聊下去,尽管我的小狗冻得 直打寒战。在这儿我是否能为我的小说找到个人物?我心里暗自盘算,让我试试。 “您是否幸福呢?”我以她刚才问我的问题反问她,当然是想激激她。 先生,”她说,“我非常感谢您提出的问题。每天傍晚我都到这个公园里来, 我并不只是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因为新鲜空气打开窗户就能呼吸到。我到公园里 来是因为我迫切需要同人们接触,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很少有人,男的或女的,有 兴趣问我是否幸福。我想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好吧,我可以坦率地告 诉您,我不幸福。在我的童年我曾有过幸福,那时父母视我为掌上明珠,我脸颊 上印满了他们成百上千个吻,他们说我就是他们生活中的幸福。可随即我就发现, 他们爱我只是因为我是个健康的人。当他们见我病了,就不再爱我了。” “什么病?”我怯怯地问。 噢,是一种很怪的病,几乎没人晓得这种病,我也不愿谈起它,尽管现在我已 经痊愈了。不过,我还是满足您的好奇心。我得的这种病的表现就是不懂得什么 叫隐喻,也就是说不能按隐喻的真正意思去做。我只会照隐喻的表面意思去做 给您解释一下。” “请您说下去。”我惊奇地怔住了。 “比如,妈妈对我说:‘你去套套你哥哥的话,看看他这头小驴都干了什么。 我就试着去査找哥哥的心思,结果在家里搅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更不要提一天人 家叫我去缠住某人,我竟把那人搞得心烦意乱了。最后,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的 病给父母找了许多麻烦。于是他们就开始虐待我,骂我,惩罚我。为此,我小时 候就从家里逃了出来,在外边流浪了很多年。我是那样的孤独,没有哪个人能理 解我…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 物 【罗马尼亚】扬·伯耶舒 有许多好奇的读者曾问我,我作品中的那些人物是怎么挖掘出来的,我从哪里搜 集到了素材,获得了灵感。我的回答简单而又干脆:主要来源于生活。我只要去 大街上走几小时,衣袋中就会装入一个新的题材,这篇文章的人物马上就会出现 了。 前几天,当我带着自己的小狗散步时,我在伊科阿纳公园中碰到了这个人物。我 的小狗名叫乔尼,是只鬈毛狗。它很讨人爱,正因为如此,在我们占据的那张长 椅上,很快就坐上了一位肤色略黑、服饰考究的中年妇女。 她先是逗我的小狗,而后又同我聊了起来。我们闲谈中涉及的问题,总的来说都 是些无关紧要的,例如什么气候啊,土豆生长情况啊,足球比赛啊,动物啊。她 的用意在于突然地向我提出一个令人忐忑不安的问题:我是否幸福。“很难说 清,”我红着脸说,像个害羞的少年,“我认为首先应该讨论一下。”“那还用 说,”她答道,“既然您对幸福有自己的见解,请您说来听听。”“不行,”我 回答说,“我并没有准备谈这个问题。另外,我甚至连幸福的基本含义都弄不清, 对此我还在继续思考。” 一下子我对此人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我愿意同她聊下去,尽管我的小狗冻得 直打寒战。在这儿我是否能为我的小说找到个人物?我心里暗自盘算,让我试试。 “您是否幸福呢?”我以她刚才问我的问题反问她,当然是想激激她。 “先生,”她说,“我非常感谢您提出的问题。每天傍晚我都到这个公园里来, 我并不只是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因为新鲜空气打开窗户就能呼吸到。我到公园里 来是因为我迫切需要同人们接触,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很少有人,男的或女的,有 兴趣问我是否幸福。我想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好吧,我可以坦率地告 诉您,我不幸福。在我的童年我曾有过幸福,那时父母视我为掌上明珠,我脸颊 上印满了他们成百上千个吻,他们说我就是他们生活中的幸福。可随即我就发现, 他们爱我只是因为我是个健康的人。当他们见我病了,就不再爱我了。” “什么病?”我怯怯地问。 “噢,是一种很怪的病,几乎没人晓得这种病,我也不愿谈起它,尽管现在我已 经痊愈了。不过,我还是满足您的好奇心。我得的这种病的表现就是不懂得什么 叫隐喻,也就是说不能按隐喻的真正意思去做。我只会照隐喻的表面意思去做。 给您解释一下。” “请您说下去。”我惊奇地怔住了。 “比如,妈妈对我说:‘你去套套你哥哥的话,看看他这头小驴都干了什么。’ 我就试着去查找哥哥的心思,结果在家里搅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更不要提一天人 家叫我去缠住某人,我竟把那人搞得心烦意乱了。最后,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的 病给父母找了许多麻烦。于是他们就开始虐待我,骂我,惩罚我。为此,我小时 候就从家里逃了出来,在外边流浪了很多年。我是那样的孤独,没有哪个人能理 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