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 新增5篇古诗文默写 亮点解读:与去年相比,今年语文名句名篇背诵默写篇目(段落) 再增5篇,分别是:陆游的《游山西村》;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 苦遭逢起一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张养 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余 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考试范围: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 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 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 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列入今年考试范围的文学名著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子 夜》、《家》、《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和《复活》 试卷结构: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难度值0.6左右,试卷满分150 分。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 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具体分值比例,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文言文阅读15分,古 代诗歌阅读6分,文学名著阅读10分,文化经典阅读6分,论述类文
2013 年福建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 新增 5 篇古诗文默写 亮点解读:与去年相比,今年语文名句名篇背诵默写篇目(段落) 再增 5 篇,分别是:陆游的《游山西村》;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 苦遭逢起一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张养 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余 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考试范围: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 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 1”至“语文 5”五个 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 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列入今年考试范围的文学名著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子 夜》、《家》、《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和《复活》。 试卷结构:考试时间 150 分钟,全卷难度值 0.6 左右,试卷满分 150 分。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 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具体分值比例,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 分,文言文阅读 15 分,古 代诗歌阅读 6 分,文学名著阅读 10 分,文化经典阅读 6 分,论述类文
本阅读9分,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语言文字运用 13分,写作70分。 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参考试卷 Ⅳ.参考试卷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匪来贸丝 。(《诗 经·氓》 ,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 酒·结庐在人境》) (4)云销雨霁, 。(王勃《滕 王阁序》) (5) 下有冲波 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6)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元]虞集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 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 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髙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 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 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芫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 艴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 去。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 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 无所偏倚,二震凌冲激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 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跳 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候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 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候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
本阅读 9 分,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语言文字运用 13 分,写作 70 分。 2013 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参考试卷 Ⅳ.参考试卷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匪来贸丝, 。(《诗 经·氓》) (2) ,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 酒·结庐在人境》) (4)云销雨霁, 。(王勃《滕 王阁序》) (5) ,下有冲波 逆折之回川。 (李白《蜀道难》) (6)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元]虞 集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 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 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 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 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 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芫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 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 去。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 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 无所偏倚,二震凌冲激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 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跳 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候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 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候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
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末旬日,一知其 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②甃结:砖块建筑。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④徒倚: 来回走动。⑤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舟次彭泽 次:排列 B.芜秽充 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 D.起佐郡 起 起任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3分)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②登者忘其险焉 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 ⑤因以告之 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①②③ B.①④⑥C.②⑤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孤山山腰有个旧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 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 C.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明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 D.文章借修一柱峰亭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3分) 文 (2)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末旬日,一知其 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 ②甃结:砖块建筑。 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 ④徒倚: 来回走动。⑤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舟次彭泽 次:排列 B.芜秽充 斥 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 D.起佐郡 起: 起任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 )(3 分)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②登者忘其险焉 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 ⑤因以告之 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孤山山腰有个旧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 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 C.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明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 D.文章借修一柱峰亭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3 分) 译 文: (2)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3 分) 译 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晓至湖①上 [清]厉 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 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贾宝玉将北静王赠给他的一件珍宝转赠给林黛玉,林黛玉拒绝接受, 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红楼梦》 B.觉新深深地爱着表妺梅,钱姨妈以两命相克为由拒绝了这桩婚事。父 亲用抓阄的办法给他选定了瑞珏,在他中学毕业那天,要他年内结婚。(《家》 C.屠维岳泄露削减工钱的消息,引发了工人怠工。吴荪甫与他长谈,觉 得他平庸、猥琐,轻蔑地说:“没本事的人,我总给他一个公道。”最终赶 走了他。(《子夜》) D.葛朗台打算为夏尔的父亲偿还债务后,夏尔被葛朗台带到法庭签订了 放弃财产继承权的文书,并在出国前的一个晚上和欧也妮立下了海誓山盟。(《欧 也妮·葛朗台》) E.聂赫梆朵夫希望延期审理马斯洛娃的案子,拜访了枢密官。枢密官安 慰他说,枢密院一定会查考案情的是非曲直。(《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孙皓即位后表现如何?最后是如何降晋的?(《三国演义》 (2)小爱斯美拉达是如何丢失的?隐修女发现丢失后,有何表现?(《巴黎圣母 院》) 答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 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 ①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 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 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这一基本概念。 ②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 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晢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 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 “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 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③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 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 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 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 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贾宝玉将北静王赠给他的一件珍宝转赠给林黛玉,林黛玉拒绝接受, 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红楼梦》) B.觉新深深地爱着表妹梅,钱姨妈以两命相克为由拒绝了这桩婚事。父 亲用抓阄的办法给他选定了瑞珏,在他中学毕业那天,要他年内结婚。(《家》) C.屠维岳泄露削减工钱的消息,引发了工人怠工。吴荪甫与他长谈,觉 得他平庸、猥琐,轻蔑地说: “没本事的人,我总给他一个公道。”最终赶 走了他。(《子夜》) D.葛朗台打算为夏尔的父亲偿还债务后,夏尔被葛朗台带到法庭签订了 放弃财产继承权的文书,并在出国前的一个晚上和欧也妮立下了海誓山盟。(《欧 也妮·葛朗台》) E.聂赫梆朵夫希望延期审理马斯洛娃的案子,拜访了枢密官。枢密官安 慰他说,枢密院一定会查考案情的是非曲直。(《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孙皓即位后表现如何?最后是如何降晋的?(《三国演义》) (2)小爱斯美拉达是如何丢失的?隐修女发现丢失后,有何表现?(《巴黎圣母 院》)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 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 分)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 ①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 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 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这一基本概念。 ②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 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 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 “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 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③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 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 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 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 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
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 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髙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④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 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一一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 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 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 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 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 陷入名缰利锁,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 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 根本原因。 (摘自2010年6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3 分) A.具有经济学方面的意义,这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 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 C.首先与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相关,其次与经济学相关。 D.是人们希冀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仅仅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 11.文章③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级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请简要 阐述这个价值观能够产生的作用。(3分) 12.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 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 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走进腾格里①(节选)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 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 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 菜,就这几样东西。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的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 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 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 未知领域。满天星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 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 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髙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 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 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④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 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 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 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 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 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 陷入名缰利锁,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 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 根本原因。 (摘自 2010 年 6 月 22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3 分) A.具有经济学方面的意义,这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 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 C.首先与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相关,其次与经济学相关。 D.是人们希冀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仅仅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 11.文章③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级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请简要 阐述这个价值观能够产生的作用。(3 分) 12.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 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 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走进腾格里①(节选) 学 群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 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 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 菜,就这几样东西。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的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 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 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 未知领域。满天星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 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 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 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