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 签字笔填写淸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 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 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 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试题、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第I卷(非选择题共27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度假村 貌和神离 回溯(si) 暴(bao)十寒 B.萤光屏 励精图治 木讷(na) 大巧若拙(zhu6) C.坐右铭 流芳百世 档(dang)案 翘(qio)首企盼 D.明信片 原物璧还 慰藉(jie) 直言不讳(hui)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每次观赏赵本山、范伟在2002年春节晚会上表演的《卖车》,我总是忍俊不禁,心 中所有的烦恼、忧愁都付之东流。 B.近几年全国各地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惨痛事实告诚我们必须要曲突徙薪,认真落实 防火措施,才能真正杜绝火灾。 C.谈起去年长江大学为救溺水者而牺牲的三名学生,人们伤痛不已,然而更让人痛心 的是当时那些作壁上观的群众。 D.成功的领导者往往能深入基层,善于团结一切有生力量,共同努力,而绝不会去做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事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农产品价格步步攀升,政府制定了打击囤积居奇、投放紧缺商品等措施,对抑 制价格过快上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B.有关调查表明,中国人幸福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爱攀比、缺信念、不互信、不 善于发现阳光面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C.中国正逐步进入老龄社会,人们日益重视养生保健,某些骗子就抓住这种心理,见 机行事,给假药贴上了保健的标签。 D.京剧艺术如今成为了部分北京城区小学的校本课,有些小学已把京剧课列入正式课
北京市丰台区 2010—2011 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 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 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 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 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试题、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 27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度假村 貌和神离 回溯.(sù) 一暴.(bào)十寒 B.萤光屏 励精图治 木讷.(nà) 大巧若拙.(zhuō) C.坐右铭 流芳百世 档.(dàng)案 翘.(qiào)首企盼 D.明信片 原物璧还 慰藉.(jiè) 直言不讳.(hu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 A.每次观赏赵本山、范伟在 2002 年春节晚会上表演的《卖车》,我总是忍俊不禁,心 中所有的烦恼、忧愁都付之东流 ....。 B.近几年全国各地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惨痛事实告诫我们必须要曲突徙薪 ....,认真落实 防火措施,才能真正杜绝火灾。 C.谈起去年长江大学为救溺水者而牺牲的三名学生,人们伤痛不已,然而更让人痛心 的是当时那些作壁上观 ....的群众。 D.成功的领导者往往能深入基层,善于团结一切有生力量,共同努力,而绝不会去做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的事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针对农产品价格步步攀升,政府制定了打击囤积居奇、投放紧缺商品等措施,对抑 制价格过快上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B.有关调查表明,中国人幸福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爱攀比、缺信念、不互信、不 善于发现阳光面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C.中国正逐步进入老龄社会,人们日益重视养生保健,某些骗子就抓住这种心理,见 机行事,给假药贴上了保健的标签。 D.京剧艺术如今成为了部分北京城区小学的校本课,有些小学已把京剧课列入正式课
表,学生要学习20个京剧选段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 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B.关汉卿是元杂剧代表作家之一,与马致远、白朴、王实甫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等。 C.《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为 主要内容,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 D.莫泊桑是19世纪中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 300篇短篇小说,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文化问题上,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 。西体中用我反对,中体西用我也反对。应当运用唯物辩证法,把 中西文化各自的贡献综合起来,创造新的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 ①二三十年代,主张全盘西化的是胡适之先生 ②也要反对中国文化优越论 ③我提的口号是“文化创造主义”,即“综合创新论” ④主张中华文化优越论的是梁漱溟先生 ⑤既要反对全盘西化论 ⑥多年来我一直就是这个观点 A.⑤②④①⑥③ B.③⑥②④①⑤ C.⑥③⑤②①④ D.⑤②①④③⑥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周恭肃王元俨,少奇颖,太宗特爱之。毎朝会宴集,多侍左右。帝不欲元俨早出宫,期 以年二十始就封,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盖元俨于兄弟中行第八也。 真宗即位,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曹国公。明年,为平海军节度使,拜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加检校太傅,封广陵郡王。后职屡改迁,至祠太清宫,加兼中书令。坐侍婢纵火 延燔禁中,夺武信节,降封端王,出居故驸马都尉石保吉第。每见帝,痛自引过,帝悯怜 之。寻加镇海、安化军节度使,封彭王,进太保。仁宗即位,拜太尉、尚书令兼中书令,徙 节镇安、忠武,封定王,赐赞拜不名,又赐诏书不名。景佑二年大封拜宗室,授荆南、淮南 节度大使,行荆州、扬州牧,赐入朝不趋 元俨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事母王德妃孝,妃每有疾,躬侍 药,晨夕盥洁焚香以祷,至忧念不食。母丧,哀戚过人。平生寡嗜欲,惟喜聚书,好为文词
表,学生要学习 20 个京剧选段。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 ...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 500 年的诗 歌 305 篇,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B.关汉卿是元杂剧代表作家之一,与马致远、白朴、王实甫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等。 C.《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为 主 要内容,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 D.莫泊桑是 19 世纪中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 6 部长篇小说和 近 300 篇短篇小说,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文化问题上,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 ,____ 。____ , 。 , 。西体中用我反对,中体西用我也反对。应当运用唯物辩证法,把 中西文化各自的贡献综合起来,创造新的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 ①二三十年代,主张全盘西化的是胡适之先生 ②也要反对中国文化优越论 ③我提的口号是“文化创造主义”,即“综合创新论” ④主张中华文化优越论的是梁漱溟先生 ⑤既要反对全盘西化论 ⑥多年来我一直就是这个观点 A.⑤②④①⑥③ B.③⑥②④①⑤ C.⑥③⑤②①④ D.⑤②①④③⑥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周恭肃王元俨,少奇颖,太宗特爱之。每朝会宴集,多侍左右。帝不欲元俨早出宫,期 以年二十始就封,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盖元俨于兄弟中行第八也。 真宗即位,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曹国公。明年,为平海军节度使,拜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加检校太傅,封广陵郡王。后职屡改迁,至祠太清宫,加兼中书令。坐.侍婢纵火, 延燔①禁中,夺武信节,降封端王,出居故驸马都尉石保吉第。每见帝,痛自引过,帝悯怜 之。寻加镇海、安化军节度使,封彭王,进太保。仁宗即位,拜太尉、尚书令兼中书令,徙 节镇安、忠武,封定王,赐赞拜不名,又赐诏书不名。景佑二年大封拜宗室,授荆南、淮南 节度大使,行荆州、扬州牧,赐入朝不趋。 元俨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事母王德妃孝,妃每有疾,躬侍 药,晨夕盥洁焚香以.祷,至忧念不食。母丧,哀戚过人。平生寡嗜欲,惟喜聚书,好为文词
颇善二王书,工飞白。 仁宗冲年即位,章献皇后临朝。元俨自以属尊望重,恐为太后所忌,深自沉晦③。因 阖门却绝人事,故谬语阳狂,不复预朝谒。及太后崩,仁宗亲政,益加尊宠。凡有请报可, 必手书谢牍。方陕西用兵,上所给公用钱岁五十万以助边费。帝不欲拒之,听入其半。尝问 翊善⑨王涣日:“元昊平未?”对日:“未也。”日:“如此,安用宰相为?”闻者畏其言。 庆历三年冬,大雨雪,木冰,陈、楚之地尤甚,既而元俨病甚。上忧形于色,亲至卧 内,手调药。屏人与语久之,所对多忠言。赐白金五干两,固辞不受,日:“臣赢惫且死, 将重费家国矣。”帝为嗟泣。明年正月薨,赠天策上将军、徐衮二州牧、燕王,谥恭肃。比 葬,三临其丧。 (节选自《宋史·元俨传》,有删减) 【注】①燔:f如n焚烧。②冲年:幼年。③沉晦:隐而不露。④翊妒善:宋朝官名,掌 管侍从讲授。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侍婢纵火,延燔禁中 坐:因为 B.行荆州、扬州牧 行:巡行 C.颇善二王书,工飞白 工:擅长 D.元俨自以属尊望重 属:地位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晨夕盥洁焚香以祷 樊哙侧其盾以撞 B.恐为太后所忌 慎勿为妇死 C.帝不欲拒之,听人其半 则或咎其欲出者 D.陈、楚之地尤甚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每见帝,痛自引过,帝悯怜之。 每次拜见皇上,元俨都痛心地提及自己的过失,皇上十分怜借他 B.元俨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 元俨额头宽阔,双颊饱满,面容威严刚毅,看上去不可冒犯 C.方陕西用兵,上所给公用钱岁五十万以助边费 正值陕西用兵,皇上拿出每年五十万的公用钱来资助边关军用。 D.上忧形于色,亲至卧内,手调药。 皇上面露忧容,亲自到元俨的卧室里,亲手为他调制药剂。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俨年少时很聪明,深受太宗喜爱。太宗不想让元俨过早出宫任职,约定在他年满
颇善二王书,工.飞白。 仁宗冲年②即位,章献皇后临朝。元俨自以属.尊望重,恐为.太后所忌,深自沉晦③。因 阖门却绝人事,故谬语阳狂,不复预朝谒。及太后崩,仁宗亲政,益加尊宠。凡有请报可, 必手书谢牍。方陕西用兵,上所给公用钱岁五十万以助边费。帝不欲拒之,听入其.半。尝问 翊善④王涣日:“元昊平未?”对日:“未也。”日:“如此,安用宰相为?”闻者畏其言。 庆历三年冬,大雨雪,木冰,陈、楚之.地尤甚,既而元俨病甚。上忧形于色,亲至卧 内,手调药。屏人与语久之,所对多忠言。赐白金五千两,固辞不受,曰:“臣赢惫且死, 将重费家国矣。”帝为嗟泣。明年正月薨,赠天策上将军、徐衮二州牧、燕王,谥恭肃。比 葬,三临其丧。 (节选自《宋史·元俨传》,有删减) 【注】①燔:fán 焚烧。②冲年:幼年。③沉晦:隐而不露。④翊妒善:宋朝官名,掌 管侍从讲授。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坐.侍婢纵火,延燔禁中 坐:因为 B.行.荆州、扬州牧 行:巡行 C.颇善二王书,工.飞白 工:擅长 D.元俨自以属.尊望重 属:地位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晨夕盥洁焚香以.祷 樊哙侧其盾以.撞 B.恐为.太后所忌 慎勿为.妇死 C.帝不欲拒之,听人其.半 则或咎其.欲出者 D.陈、楚之.地尤甚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 A.每见帝,痛自引过,帝悯怜之。 每次拜见皇上,元俨都痛心地提及自己的过失,皇上十分怜惜他。 B.元俨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 元俨额头宽阔,双颊饱满,面容威严刚毅,看上去不可冒犯。 C.方陕西用兵,上所给公用钱岁五十万以助边费。 正值陕西用兵,皇上拿出每年五十万的公用钱来资助边关军用。 D.上忧形于色,亲至卧内,手调药。 皇上面露忧容,亲自到元俨的卧室里,亲手为他调制药剂。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俨年少时很聪明,深受太宗喜爱。太宗不想让元俨过早出宫任职,约定在他年满
二十岁时再外出就任。 B.元俨历经宋朝太宗、真宗、仁宗三代,官职连续升迁,到宋仁宗景佑二年,被委以 荆南、淮南节度大使的重任 C.元俨事母至孝。母亲德妃每次患病,元俨都亲自侍奉吃药,早晚盥洗焚香祷告,为 母病担忧连饭都吃不下 D.元俨忠心为国,病危之时都不愿花费国家的钱财,对皇上赏赐的五千两白金坚辞不 受,令皇上感慨不已。 第Ⅱ卷(非选择题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说元俨“阖门却绝人事,故谬语阳狂,不复预朝谒”,意思是说他闭 门谢客,故意装疯乱语,不再参与朝政。对这种做法,有人鄙夷,认为他圆滑世故:有 人赞赏,认为他懂得韬光养晦:还有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不 少于200字。(1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财不足,请敛于民。”晏子日:“止夫乐者 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 其费是犭 者也不可。” (选自《说苑》) [注]①家老:春秋时卿大夫家中的家臣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①诚既勇兮又以武 。(屈原《国殇》)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④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使我不 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雨睛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 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 苏轼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干山入,春风百草香
二十岁时再外出就任。 B.元俨历经宋朝太宗、真宗、仁宗三代,官职连续升迁,到宋仁宗景佑二年,被委以 荆南、淮南节度大使的重任。 C.元俨事母至孝。母亲德妃每次患病,元俨都亲自侍奉吃药,早晚盥洗焚香祷告,为 母病担忧连饭都吃不下。 D.元俨忠心为国,病危之时都不愿花费国家的钱财,对皇上赏赐的五千两白金坚辞不 受,令皇上感慨不已。 第Ⅱ卷(非选择题 123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0 分。 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说元俨“阖门却绝人事,故谬语阳狂,不复预朝谒”,意思是说他闭 门谢客,故意装疯乱语,不再参与朝政。对这种做法,有人鄙夷,认为他圆滑世故;有 人赞赏,认为他懂得韬光养晦;还有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不 少于 200 字。(10 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 分)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①曰:“财不足,请敛于民。”晏子日:“止 夫 乐 者 上 下 同 之 故 天 子 与 天 下 诸 侯 与 境 内 自 大 夫 以 下 各 与 其 僚 无 有 独 乐 今 上 乐 其 乐 下 伤 其 费 是 独 乐 者 也 不 可。” (选自《说苑》) [注]①家老:春秋时卿大夫家中的家臣。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 分) ①诚既勇兮又以武, 。(屈原《国殇》)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③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④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 ,使我不 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⑥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 分) 雨睛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 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① 苏轼 高亭②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注】①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贬所,这首诗是这年春末所作。 ②高亭:即四望亭,在东坡雪堂南面的高山上。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写作者雨晴后散步归途所见所感,景中含情,旨意含蓄,富有韵味 B 句写高亭久废,下有鱼塘。“废”字蕴含有作者“除旧迎新”的喜悦。 C.三四句写天色已晚,为“归”作铺垫:写春风中百草飘香,点明晚春季节 D.五六句写市桥人散,竹木苍苍。“寂寂”“苍苍”等叠词给人以冷寂之感 (2)清代纪晓岚评价本诗七八句中蕴含“羁孤”之意,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诗加以解 析。(4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5题 ①随着气候变暖和人口迅速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挑战。近年来有些 国家在开发地表水、云水、土壤水等水资源的过程中,开始关注露水的利用和开发 ②露水是什么?露水是指在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贴近地面的室气受地面长波 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露点以下所含水汽的过饱和部分在地面或地物表面上凝结而成的 水珠。自然界露水的形成需要合适的条件。一般说来,晴天情况下露水比较容易形成。从时 间上讲,露水多出现在夜间或清晨,并且在春秋季节出现频率更高一些。自然界的露水资源 非常丰富,极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果大气水汽条件合适,地表露水有 时能够达到自然降水量的水平;在某些极端干旱地区,地表露水甚至是生态植被的唯一液态 水源。 ③与自然降水相比,露水具有非常独特的生态效应。露水一般要比降水更均匀,它容易 被土壤、植物根系或植被叶面充分吸收,不会造成流失、过度浸泡等水资源浪费或水害。而 且尽管露水数量不一定很大,但它持续的时间比降水长得多,发生的频率也要高得多,往往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注】①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 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贬所,这首诗是这年春末所作。 ②高亭:即四望亭,在东坡雪堂南面的高山上。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本诗写作者雨晴后散步归途所见所感,景中含情,旨意含蓄,富有韵味。 B.一二句写高亭久废,下有鱼塘。“废”字蕴含有作者“除旧迎新”的喜悦。 C.三四句写天色已晚,为“归”作铺垫;写春风中百草飘香,点明晚春季节。 D.五六句写市桥人散,竹木苍苍。“寂寂”“苍苍”等叠词给人以冷寂之感。 (2)清代纪晓岚评价本诗七八句中蕴含“羁孤”之意,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诗加以解 析。(4 分) 四、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5 题。 ①随着气候变暖和人口迅速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挑战。近年来有些 国家在开发地表水、云水、土壤水等水资源的过程中,开始关注露水的利用和开发。 ②露水是什么?露水是指在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贴近地面的室气受地面长波 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露点以下,所含水汽的过饱和部分在地面或地物表面上凝结而成的 水珠。自然界露水的形成需要合适的条件。一般说来,晴天情况下露水比较容易形成。从时 间上讲,露水多出现在夜间或清晨,并且在春秋季节出现频率更高一些。自然界的露水资源 非常丰富,极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果大气水汽条件合适,地表露水有 时能够达到自然降水量的水平;在某些极端干旱地区,地表露水甚至是生态植被的唯一液态 水源。 ③与自然降水相比,露水具有非常独特的生态效应。露水一般要比降水更均匀,它容易 被土壤、植物根系或植被叶面充分吸收,不会造成流失、过度浸泡等水资源浪费或水害。而 且尽管露水数量不一定很大,但它持续的时间比降水长得多,发生的频率也要高得多,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