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2013年11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坐落喧然大波包扎(zha)揶揄(ye) B.装璜文过饰非挫折(cuo)通缉(j) C.渡假意气用事风靡(mi)戏谑(xue) D.部署异曲同工创伤 chuang恸哭(to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银耳又叫做是白木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中医指出,银耳性平,味甘,具有补脾开 胃、益气清肠以及滋阴润肺,是名贵的营养滋补的佳品。 B.中俄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在发展双边 关系、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上,两国的契合点很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很多 C.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年龄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如果每天买菜、煮饭、干家务活 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他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D.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 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月光极其 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 太美丽了 ②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一个_解决的严重问 ③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 因此,加 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 A.温和急需生效 B.柔和急需奏效 C.温和亟待生效 D.柔和亟待奏效 4.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西方媒体惯以“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报道理念,大量刊登包括中国在内的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负面新闻。他们对此还振振有词:坏事件就是好消息。想以此堵住广大发 展中国家对他们的指责 B我每次见他,他都意兴阑珊地讲近来的垂钓经历,又问我有什么好的钓点没有,末了自然 还要邀我下回同去。 C.养老险保费较高,选择不当,很容易成为经济负担。因此,专家指出:选择养老险,要 点之一就是量入为出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 2014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2013 年 11 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坐落 喧然大波 包扎(zhā) 揶揄(yé) B. 装璜 文过饰非 挫折(cuò) 通缉(jí) C.渡假 意气用事 风靡(mí) 戏谑(xuè) D. 部署 异曲同工 创伤 chuānɡ 恸哭(tò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银耳又叫做是白木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中医指出,银耳性平,味甘,具有补脾开 胃、益气清肠以及滋阴润肺,是名贵的营养滋补的佳品。 B.中俄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在发展双边 关系、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上,两国的契合点很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很多。 C.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年龄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如果每天买菜、煮饭、干家务活 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他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D.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 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3.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月光极其 ,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 太美丽了。 ②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一个 解决的严重问 题。 ③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_________,因此,加 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 A. 温和 急需 生效 B. 柔和 急需 奏效 C.温和 亟待 生效 D. 柔和 亟待 奏效 4.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方媒体惯以“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报道理念,大量刊登包括中国在内的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负面新闻。他们对此还振振有词:坏事件就是好消息。想以此堵住广大发 展中国家对他们的指责。 B.我每次见他,他都意兴阑珊地讲近来的垂钓经历,又问我有什么好的钓点没有,末了自然 还要邀我下回同去。 C.养老险保费较高,选择不当,很容易成为经济负担。因此,专家指出:选择养老险,要 点之一就是量入为出
D.作为去年《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富豪榜中唯一的建筑师,他以积极进取著称,在一个 极易受到衰退影响、破产事件俯拾皆是的行业里打造出了一台罕见的企业机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中印首脑会谈上,, ①印度已经设立了面向日本和韩国企业的专门工业园 ②印度方面将提出设立“中国商务园 ③同时印度还设想了接近经济特区的框架 ④但设立面向中国企业的工业园尚属首次 ⑤对进驻的企业给予减轻销售税额等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 ⑥这将是专门面向中国企业的工业园区 A.②2⑤o④ B②⑤③⑥①④ C.①⑥③⑤②④ D①④③⑤②⑥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 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 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瑊①。唯由能之,使二孑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漾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 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夫孑曰:“辯 哉 颜渊退而不对。孔子日:“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日:“文武之事,则二子者 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忐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熏莸②不 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③,导之以礼 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 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日:“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孑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 注释:①瑊(gu6):古代战争中割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②熏:香草
D.作为去年《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富豪榜中唯一的建筑师,他以积极进取著称,在一个 极易受到衰退影响、破产事件俯拾皆是的行业里打造出了一台罕见的企业机器。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中印首脑会谈上, , 。 , 。 , 。 ① 印度已经设立了面向日本和韩国企业的专门工业园 ② 印度方面将提出设立“中国商务园” ③ 同时印度还设想了接近经济特区的框架 ④ 但设立面向中国企业的工业园尚属首次 ⑤ 对进驻的企业给予减轻销售税额等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 ⑥ 这将是专门面向中国企业的工业园区 A. ②⑥③⑤①④ B.②⑤③⑥①④ C. ①⑥③⑤②④ D.①④③⑤②⑥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 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 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①。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漾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 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 哉!” 颜渊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 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熏莸②不 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③,导之以礼 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 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 矣。” 注释:①聝(ɡuó):古代战争中割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②熏:香草
莸:臭草。③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由当一队而敌之当:率领 B.必也攘地千里攘:夺取 C.挺刃交兵 兵:士兵 D.导之以礼乐导:教导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喟然而叹曰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以其类异也 作《师说》以贻之 C.则由无所施其勇 其皆出于此乎 D.夫子何选焉 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只有我能做这件事,让他们两个人跟随我吧。 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 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分析论说利害关系,消除两国的灾难。 C.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 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己经说过了,我还说什么呢? D.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 让百姓修不了城墙,越不过护城河。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侍坐”篇都表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B.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 C.孔子赞赏子路之“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 D.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 第Ⅱ卷(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0.上文中,子路、子贡和颜渊在农山之上各言其志。请从中选择一人之志,作出简要评价。 (80字左右)(4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部分断句(5分)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 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 生日童子何用知之轼日此天人也 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 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二年,始举进士,至京 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 面,岂非命也欤?” (取材于《范文正公集》) 12.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7分) 终南别业
莸:臭草。③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由当一队而敌之 当:率领 B. 必也攘地千里 攘:夺取 C. 挺刃交兵 兵:士兵 D.导之以礼乐 导:教导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喟然而叹曰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以其类异也 作《师说》以贻之 C.则由无所施其勇 其皆出于此乎 D.夫子何选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只有我能做这件事,让他们两个人跟随我吧。 B. 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 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分析论说利害关系,消除两国的灾难。 C. 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 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还说什么呢? D.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 让百姓修不了城墙,越不过护城河。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侍坐”篇都表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B. 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 C. 孔子赞赏子路之“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 D. 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 第Ⅱ卷(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0.上文中,子路、子贡和颜渊在农山之上各言其志。请从中选择一人之志,作出简要评价。 (80 字左右)(4 分)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0 分。 11.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部分断句(5 分)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 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 诵 习 其 词 问 先 生 以 所 颂 十 一 人 者 何 人 也 先 生 曰 童 子 何 用 知 之 轼 曰 此 天 人 也 耶 则 不 敢 知 若 亦 人 耳 何 为 其 不 可 先 生 奇 轼 言 尽 以 告 之 ,且曰:“韩、范、富、 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二年,始举进士……,至京 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 面,岂非命也欤?” (取材于《范文正公集》) 12.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7 分)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诗的最后两句说,作者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 家 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虽平白如话 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2)这首诗五、六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13、默写(下列五道题,限选四道题作答)(8分)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②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③别君去兮何时还, 须行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心 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⑤夫战,勇气也 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12分 雾霾之下岂有完卵 ①“大雾弥漫在这里的毎一条街道,空气污染指数竟然不断爆表,除了仙境般的楼阁把 你我围绕,我依稀看到了满街满眼的口罩。谁在雾里寻找谁在雾里迷离?谁在雾里活着又在 雾里死去?谁在雾里奔波谁在雾里哭泣?谁在雾里挣扎谁在雾里室息?″1月14日,北京 的那场大雾,催生了无数抱怨的口水,催生了许多搞笑的段子,还催生了这首大雾版《北京 北京》。 ②空气污染的严重性,现实的紧迫性,终于在这场遮天蔽日的大雾之后,让所有人为之 惊醒。也就在这-天之后,很多人才知道北京原来并不是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石家 庄、太原、郑州等城市犹有过之,只不过他们早已“习惯”,不像北京人这么“大惊小怪 据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中国占了七个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诗的最后两句说,作者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 家。 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虽平白如话, 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2)这首诗五、六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 分) 13、默写(下列五道题,限选四道题作答)(8 分)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②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③ 别君去兮何时还, ,须行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心 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⑤夫战,勇气也。 , ,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2 分。 雾霾之下岂有完卵 ①“大雾弥漫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空气污染指数竟然不断爆表,除了仙境般的楼阁把 你我围绕,我依稀看到了满街满眼的口罩。谁在雾里寻找谁在雾里迷离?谁在雾里活着又在 雾里死去?谁在雾里奔波谁在雾里哭泣?谁在雾里挣扎谁在雾里窒息?”1 月 14 日,北京 的那场大雾,催生了无数抱怨的口水,催生了许多搞笑的段子,还催生了这首大雾版《北京 北京》。 ②空气污染的严重性,现实的紧迫性,终于在这场遮天蔽日的大雾之后,让所有人为之 惊醒。也就在这一天之后,很多人才知道北京原来并不是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石家 庄、太原、郑州等城市犹有过之,只不过他们早已“习惯”,不像北京人这么“大惊小怪”。 据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中国占了七个
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到1%—不仅是“北京北京”, 更是“中国中国"。 ③正如歌曲所唱:“人们在大雾中互相质问和思考,探讨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但 是,能怎么样呢?知道了一些原因,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并没有找到希望,普遍的情绪是无 奈:人们只能就这样等待下一次雾霾天气的到来。来得很快,就在北京,享受了短短三天蓝 天,1月18日晚,北京气象局再次发布雾霾黄色预警,空气质量六级污染。 ④治理空气污染为什么那么难?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整个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⑤要发展还是要环保?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相伴随的则是环境破坏触目 惊心。再拿这次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来说,就包括工地、工厂的减产甚至停产。官 方一直宣传要“经济与环境一把抓”,而事实证明,“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好″往 往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痛下决心,即便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保护环境? 在经济放缓带来的弊端与环境恶化带来的弊端之间,想好到底承受哪一个了吗? ⑥空气污染还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北京PM2.5 的污染源中,机动车直接和间接的排放占22%,煤炭污染占16.7%。前者指向人们的出 行,后者指向冬季的取暖。如果说取暖问题上选择的余地不大,那么有车一族,能不能尽量 多乘公交少开车?想买车的人,能不能尽量选择小排量车?事实上,只要条件允许,恐怕很 多人的选择都是与环保背道而驰。边开车边埋怨空气污染,是-件很讽刺的事情。批评政府 很容易,要反求诸己则很难 ⑦仔细想一想,这两个问题都不易解决,唯的希望只能寄托于人的远见:鼠目寸光, 而人类则懂得悬崖勒马。从积极的一面看,这次前所未有的雾霾天气,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东
全国 500 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到 1%——不仅是“北京北京”, 更是“中国中国”。 ③正如歌曲所唱:“人们在大雾中互相质问和思考,探讨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但 是,能怎么样呢?知道了一些原因,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并没有找到希望,普遍的情绪是无 奈:人们只能就这样等待下一次雾霾天气的到来。来得很快,就在北京,享受了短短三天蓝 天,1 月 18 日晚,北京气象局再次发布雾霾黄色预警,空气质量六级污染。 ④治理空气污染为什么那么难?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整个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⑤要发展还是要环保?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相伴随的则是环境破坏触目 惊心。再拿这次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来说,就包括工地、工厂的减产甚至停产。官 方一直宣传要“经济与环境一把抓”,而事实证明,“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好”往 往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痛下决心,即便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保护环境? 在经济放缓带来的弊端与环境恶化带来的弊端之间,想好到底承受哪一个了吗? ⑥空气污染还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北京 PM2.5 的污染源中,机动车直接和间接的排放占 22%,煤炭污染占 16.7%。前者指向人们的出 行,后者指向冬季的取暖。如果说取暖问题上选择的余地不大,那么有车一族,能不能尽量 多乘公交少开车?想买车的人,能不能尽量选择小排量车?事实上,只要条件允许,恐怕很 多人的选择都是与环保背道而驰。边开车边埋怨空气污染,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批评政府 很容易,要反求诸己则很难。 ⑦仔细想一想,这两个问题都不易解决,唯一的希望只能寄托于人的远见:鼠目寸光, 而人类则懂得悬崖勒马。从积极的一面看,这次前所未有的雾霾天气,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东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