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1.掌握外科常见休克的病因及代偿期与抑制期的判断;补液与中心静脉 压的关系。 2.熟悉休克的各种监测方法及临床应用 [自学课] 学时:2学时 教学方式:读书指导法 三、教学内容:复习休克的微循环变化、体液代谢改变和内脏的继发性损 害 输 血 [自学课] 学时:2学时 、教学方式:读书指导法 、教学内容 1.了解输血适应症和输血反应与并发症。 2.输血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 麻 醉 [理论课] 学时:6学时
6 三、教学内容: l.掌握外科常见休克的病因及代偿期与抑制期的判断;补液与中心静脉 压的关系。 2.熟悉休克的各种监测方法及临床应用。 [自学课] 一、学时:2 学时 二、教学方式:读书指导法 三、教学内容:复习休克的微循环变化、体液代谢改变和内脏的继发性损 害。 输 血 [自学课] 一、学时:2 学时 二、教学方式:读书指导法 三、教学内容: 1. 了解输血适应症和输血反应与并发症。 2. 输血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 麻 醉 [理论课] 一、学时: 6 学时
、教学方式,系统教学法 、教学内容 1.掌握麻醉前准备、麻醉期间和麻醉后监测指标意义及处理;掌握局麻 药常用剂量及使用选择;掌握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诊断和防治措施。掌握胸 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2.熟悉麻醉选择和处理原则;熟悉局麻药物毒性反应的判断与防治;熟悉 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的实施原则;熟悉心跳呼吸停止的早期确诊方法和心 肺复苏的处理方法及复苏后的处理原则。 3.了解麻醉与复苏的概念、临床意义及其常用方法:了解麻醉前准备、 术中观察的注意事项及其意乂;了解全麻常用方法和常用药理及气管插管麻 醉术、肌松药的应用。 [实践课] 学时,6学时 、教学方法,实习指导法 、教学内容 1.掌握麻醉前准备,术中观察和麻醉后处理的各项工作及意义:掌握麻 醉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掌握局麻选择及其注意要点;掌握复苏的基本方法及 各项观测指标的意义。 z.熟悉全麻与局麻常用药物选择及剂量、浓度;熟悉心肺复苏的给药种 类、途径和剂量。 3,了解全麻、局麻、椎管内麻醉的操作要点和麻醉意外、麻醉后并发症 的防治原则;了解麻醉学的发展与现状及麻醉常用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了
7 二、教学方式,系统教学法 三、教学内容 l.掌握麻醉前准备、麻醉期间和麻醉后监测指标意义及处理;掌握局麻 药常用剂量及使用选择;掌握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诊断和防治措施。掌握胸 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2.熟悉麻醉选择和处理原则;熟悉局麻药物毒性反应的判断与防治;熟悉 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的实施原则;熟悉心跳呼吸停止的早期确诊方法和心 肺复苏的处理方法及复苏后的处理原则。 3.了解麻醉与复苏的概念、临床意义及其常用方法;了解麻醉前准备、 术中观察的注意事项及其意义;了解全麻常用方法和常用药理及气管插管麻 醉术、肌松药的应用。 [实践课] 一、学时,6 学时 二、教学方法,实习指导法 三、教学内容: l.掌握麻醉前准备,术中观察和麻醉后处理的各项工作及意义;掌握麻 醉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掌握局麻选择及其注意要点;掌握复苏的基本方法及 各项观测指标的意义。 z.熟悉全麻与局麻常用药物选择及剂量、浓度;熟悉心肺复苏的给药种 类、途径和剂量。 3,了解全麻、局麻、椎管内麻醉的操作要点和麻醉意外、麻醉后并发症 的防治原则;了解麻醉学的发展与现状及麻醉常用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了
解呼吸功能监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及临床应用。 [自学课] 、学时:4学时 二、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三、教学内容:了解气管内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步骤,管理方法及并 发症的防治,了解针刺麻醉的概况:认识全麻浓度的判断、全麻意外,并发 症的防治要点;了解重症监护、氧治疗及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认识心、肺、 脑复苏的各期处理。 外科感染与外科营养 [理论课] 学时:4学时 、教学方式:系统教学法 数学内容 1.掌握外科感染的特点及处理原则。 2.熟悉疖、痈、蜂窝织炎、丹毒、脓性指头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 熟悉各种脓毒血症的临床特点。 3.了解破伤风、气性坏疽诊疗要点及抗生素在外科感染中的应用。 [实践课] 学时:4学时 、教学方式:实习指导法
8 解呼吸功能监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及临床应用。 [自学课] 一、学时:4 学时 二、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三、教学内容:了解气管内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步骤,管理方法及并 发症的防治,了解针刺麻醉的概况:认识全麻浓度的判断、全麻意外,并发 症的防治要点;了解重症监护、氧治疗及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认识心、肺、 脑复苏的各期处理。 外科感染与外科营养 [理论课] 一、学时:4 学时 二、教学方式:系统教学法 二、数学内容: 1.掌握外科感染的特点及处理原则。 2.熟悉疖、痈、蜂窝织炎、丹毒、脓性指头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 熟悉各种脓毒血症的临床特点。 3.了解破伤风、气性坏疽诊疗要点及抗生素在外科感染中的应用。 [实践课] 一、学时:4 学时 二、教学方式:实习指导法
、教学内容 1.掌握脓肿、手部软组织感染的诊断与处理。 2.熟悉禁食、创伤、感染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全胃肠外科营养适应证, 方法与并发症的防治。 3.了解手术前、后的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诊治。 [自学课] 、学时:2学时 教学方式:读书指导法 三、教学内容:手术前准备、手术后处理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外科病人 的营养补充。全身化脓性感染的诊治原则。 创伤与烧伤 [理论课] 学时:4学时 二、教学方式:系统教学法 三、教学内容 1.掌握创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检査方法、急救及治疗原则;掌握烧伤 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创伤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熟悉烧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熟悉烧伤创面的面积与深度判断及初期处理和补液的方法。 3.了解损伤、创伤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击伤、化学烧伤的临床特点和急
9 三、教学内容: l.掌握脓肿、手部软组织感染的诊断与处理。 2.熟悉禁食、创伤、感染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全胃肠外科营养适应证, 方法与并发症的防治。 3.了解手术前、后的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诊治。 [自学课] 一、学时:2 学时 一、教学方式:读书指导法 三、教学内容:手术前准备、手术后处理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外科病人 的营养补充。全身化脓性感染的诊治原则。 创伤与烧伤 [理论课] 一、学时:4 学时 二、教学方式:系统教学法 三、教学内容: 1.掌握创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检查方法、急救及治疗原则;掌握烧伤 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创伤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熟悉烧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熟悉烧伤创面的面积与深度判断及初期处理和补液的方法。 3.了解损伤、创伤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击伤、化学烧伤的临床特点和急
救原则。 [实践课] 、学时4学时 、教学方式:实习指导法 三、教学内容: 1.掌握无菌术、清创术和换药方法,掌握常用各种缝合术。掌握创伤及 处理。 2.熟悉清创、缝合、拆线、包扎、固定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熟悉肠 吻合术。 3,了解伤口愈合过程及分类和处理原则、方法;了解烧伤创面初期处理 和补液方法 [自学课] 学时:3学时 、教学方式:读书指导法 、教学内容:创伤修复过程及不利因素。肿瘤的概念与分类。常见体表 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方法。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恶性肿 瘤的分期、转移途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颅内压增高 [理论课] 学时:2学时
10 救原则。 [实践课] 一、学时 4 学时 二、教学方式:实习指导法 三、教学内容: 1.掌握无菌术、清创术和换药方法,掌握常用各种缝合术。掌握创伤及 处理。 2.熟悉清创、缝合、拆线、包扎、固定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熟悉肠 吻合术。 3,了解伤口愈合过程及分类和处理原则、方法;了解烧伤创面初期处理 和补液方法。 [自学课] 一、学时:3 学时 二、教学方式:读书指导法 三、教学内容:创伤修复过程及不利因素。肿瘤的概念与分类。常见体表 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方法。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恶性肿 瘤的分期、转移途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颅内压增高 [理论课] 一、学时:2 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