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编制:张书林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编制:张书林
一、概述原子吸收:1802年发现原子蒸气对其原子共振辐射吸收的现象;1955年后原子吸收光谱法迅速发展。特点:(1)检出限低,10-10~10-14 g;(2)准确度高,1%~5%;(3)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4)应用广,可测定70多个元素(各种样品中):局限性: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不能同时多元素。23:11:15
23:11:15 一、概述 原子吸收:1802年发现原子蒸气对其原子共振辐射吸收 的现象;1955年后原子吸收光谱法迅速发展。 特点: (1) 检出限低,10-10~10-14 g; (2) 准确度高,1%~5%; (3) 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 (4) 应用广,可测定70多个元素(各种样品中); 局限性: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不能同时多 元素
二、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1.原子的能级与跃迁基态一→第一激发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吸收光谱产生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激发态→基态发射出一定频率的辐射。发射光谱产生共振发射线(也简称共振线)23:11:15
23:11:15 二、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1.原子的能级与跃迁 基态→第一激发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 产生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 吸收光谱 激发态→基态 发射出一定频率的辐射。 产生共振发射线(也简称共振线) 发射光谱
Io 入射辐射自由原子蒸气出射辐射7激发态共振发射共振吸收基态CAE = hv = h-元
基态 激发态 共振吸收 共振发射 c E h h = = 自由原子蒸气 I0 入射辐射 I 出射辐射
2.元素的特征谱线(1)2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基态一第一激发态:跃迁吸收光能量不同一具有特征性(2)各种元素的基态一→第一激发态吸收最强,最灵敏{一一特征谱线最易发生,(3)利用原子蒸气对特征谱线的吸收可以进行定量分析1o光源原子蒸汽检测器样品C23:11:15
23:11:15 2.元素的特征谱线 (1)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 基态→第一激发态: 跃迁吸收光能量不同——具有特征性。 (2)各种元素的基态→第一激发态 最易发生,吸收最强,最灵敏——特征谱线。 (3)利用原子蒸气对特征谱线的吸收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光源 原子蒸汽 检测器 样品 I0 I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