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和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正是在这次大 会上,赫鲁晓夫在总结报告中,开始在一系列原则性问 题上背弃马克思列宁主义。 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中, 借口世界情况已经发生“根本变化”,提出了所谓“和平 过渡”的论点。他说,十月革命的道路“在当时的历史 条件下”,是“唯一一正确的道路”,现在情况变化了,有 间可能“通过议会的道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 种错误论点,实质上是公开地修正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 于国家与革命的学说,公开地否定了十月革命道路的普 遍意义。 赫鲁晓夫在总结报告中,也借口世界情况已经发生 “根本变化”。提出列宁主义关于帝国主义、关于战争与 和平的原理是否继续有效的问题,在实际上纂改了列宁 的学说。 赫鲁晓夫把美国政府及其首脑看作是抵抗战争势力 的人,而不是帝国主义战争势力的代表。他说,“在美国 主张以战争方式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的人还占据着强有 力的地位,他们还继续在对总统和政府施加巨大的压 力。”他还说,帝国主义者开始承认实力地位政策已经破 :,他们中间“出现了头脑有些清醒的征象”。这就是说, 美国政府及其首脑可以不代表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 益、可以放弃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而是维护和平的力 量了。 赫鲁晓夫宣布,“我们希望在为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安 6
全的斗争方面,以及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同美国友好金 作”。正是这种错误观点,后来发展成为“苏美合作解 世界问题”的路线。 赫鲁晓夫歪曲列宁的关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 处的正确原则,提出和平共处是苏联“对外政策的总路 线”。这就是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把社会目 义国家对各国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革命斗争的支 援,都排除在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总路线之外去了;或 者是把这一切都从属于他们的所谓“和平共处”政策了。 苏共领导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一系列 的问题,持别是关于斯大林的问题和所谓“和平过渡”的 问题,绝不是苏共一个党的内部事务问题,而是同各国 兄弟党共同有关的重大问题。苏共领导事先毫不征求兄 弟党的意见,就武断地作出结论,强迫兄弟党接受既成 事实,并且利用所谓“反对个人迷信”作为借口,粗暴 地干涉兄弟党、兄弟国家的内政,颠覆他们的领导,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推行自已的宗派主义和分裂主义的 政策。 后来事实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苏共 领导人背离和篡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 义,就是从上述这些错误发展起来的。 对于苏共第一十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一向就有 原则性的不同意见,这是苏共领导同志十分清楚的。但 是,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却硬说中国共产党过去是完全支 持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硬说我们对苏共第“十次 7
代表大会的评价“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说我们的 立场是“摇摆不定”的,是“虚伪”的。 苏共领导想要一手遮天,这是办不到的。还是让事 实来说话吧! 事实是,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中共中央 的领导同志留经多次在内部会谈中,严肃地批评了苏共 领导的错误: 一九五六年四月,即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 不到两个月·毛泽东同志先后同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米 高扬同志,同苏联驻中国大使的谈话,都对斯大林问题 表示了我们的意见。毛泽东同志着重者出,斯大林“功 大于过”,对斯大林“要具体分析”,“要有全面估价”。 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三日,毛泽东同志接见苏联驻 中国大使的时候指出,“斯大林是需要批判的,但是,批 判的方式,我们有不同意见。还有若千问题,我们是不 同意的。”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三十日,毛泽东同志接见苏联驻 中国大使的时候又指出:斯大林执政期间的根本方针和 路线是正确的;不能用对待敌人的办法来对待自己的同 志。 刘少奇同志在一九五六年十月同苏共领导人的谈 话,周恩来同志在一九五六年十月一日同当时出席中国 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苏共代表团的谈话,周恩来同 志一九五七年一月十八日同苏共领导人的谈话,都一再 谈到我们对斯大林问题的意见,批评了苏共领导人的错 8
误。这些错误主要是:对斯大林“完全设有全面的分 析”;苏共领导人“缺乏自我批评”;“事先没有同兄弟党 商量”。 关于和平过渡问题,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在同苏共同 志的内部谈话中,也提出过我们的不同意见。一九五七 年十一月,中共中央还向苏共中央提出了一个书面的 《关于和平过渡河题的意见提纲》,全面地、明确地阐明 了中国共产党的观点。 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在同苏共同志的多次内部谈话 中,还针对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错误,就国际形势 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战略问题,系统地阐述了我们的 观点。 所有这些,都是明明白白的事实。苏共领导怎么可 以睁着眼睛说瞎话,一笔加以抹煞呢? 苏共中央公开信企图把这些重要事实掩盖起来,断 章取义地摘引毛泽东同志、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的 某些公开讲话,用来证明中国共产党曾经全盘肯定苏共 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这是徒劳的。 事实是,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从 来没有金盘肯定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从来没有同意 过全盘否定斯大林,从来没有同意过通过“议会道路”和 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 我们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不久,即一九五 六年四月五日,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 验》;其后,又在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发表了 9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这两篇文章,在驳斥 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反共澜言的同时,对于斯大林的-· 牛作了全面分析,肯定了「十月革命道路的普遍意义,总 结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委婉地然而又是十分明 确地批评了苏共第一十次代表大会的错误论点。难道这 不是举世周知的事实吗? 中国共党在苏共第二次代表大会以后,一直是 继续把斯大林的像片同马克思、总格斯、列宁这些伟大 的革命领袖的像片挂在一起的。难道这不也是举世周知 的事实吗? 当然,有必要指出、当时我们考虑到,帝国主义和 各国反动派正在利用苏共第二二次代表大会的错误,得 狂地进行反苏、反共、反人民的活动,为了团结对敌,为 了照顾苏共领导人的困难处境,同时,苏共领导那时背 离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没有像后来走的那样远,我们没有 对于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错误进行公开的批评。当 时,我」怀者满腔热忱,还希望苏共领导能够改正错误。 因此,我们总是努力寻求它的积极因素,在公开场合给 以适当的、必要的支持。 即使这样,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在公开讲话中,也还 是着重从正面、从原则上阐明了我们对苏共第二十次代 表人会的立场。 苏共中央公开信说,刘少奇同志在中共第八次代表 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全盘背定了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但是,恰恰正是在这个报告中,刘少奇同志论述了中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