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春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题 201l4 卷首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亲爱的同学请相信自己,沉着应答,你一 定能愉快地完成这次测试之旅,祝你成功 、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 1.名句默写。(8分) (1)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低头乍恐丹砂落, 。(白居易《池鹤》) (3)翅湿沾微雨, 。(葛天民《迎燕》)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论语》) (5)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 。(茅盾《白杨礼赞》) (6)远飞的大雁常常引起游子对故土的怀念,请写出一联古诗文中借归雁抒情的句子: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2分) 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jong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 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di,消除猜疑、嫉妒 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1)根据拼音写汉字 jong异 芥di (2)给加点字注音。 憎恨 3.下列句子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陆离:这里指光彩绚丽 的样子。) B.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春红:指春天的花朵。)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旁 骛(旁鹜: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很专心。) D.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印的众人都哄笑起来。(君 子固穷: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
八年级春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题 2011.4 卷首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亲爱的同学请相信自己,沉着应答,你一 定能愉快地完成这次测试之旅,祝你成功!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 分) 1. 名句默写。(8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低头乍恐丹砂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池鹤》) (3)翅湿沾微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葛天民《迎燕》)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5)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你要说它不美。……_______它 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________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 ________。(茅盾《白杨礼赞》) (6)远飞的大雁常常引起游子对故土的怀念,请写出一联古诗文中借归雁抒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2 分) 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jiǒng 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 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 dì,消除猜疑、嫉.妒 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1)根据拼音写汉字。 jiǒng 异__________ 芥 dì_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嫉.妒____________ 憎.恨__________ 3.下列句子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 ) A.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陆离:这里指光彩绚丽 的样子。) B.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春红:指春天的花朵。)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旁 骛(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很专心。) D.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 ....”,什么“者乎”之类,印的众人都哄笑起来。(君 子固穷: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利比亚战争,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B.我们在上、放学途中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C.日本的每个学生都配有“防灾服”,每个家庭都配备“防灾箱”,这些举措进一步强化了 日本中小学生乃至全体国民防灾自救能力的培养。 D.能否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5.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 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B.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都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 C.《活板》一文紧扣“活”字这一特征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体现了雕版印 刷术的优越性。 D.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运用象征的手法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6.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与这段文字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 要享受生命首先要有勇气。①勇气就是古人说“舍我其谁”,鲁迅所说的“直面人生”, 现代人流行歌曲所唱的“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②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 不热爱的人,是不可能享受生命之果的。③可以说,你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④望高 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风光;将出海而又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 A.①句B.②句C.③句 ④句 7根据要求运用下面提供的所有词语,以“树”为重点,写一段话。(不少于40字)(3分) 树天空 清风 以描写抒情为主: 8.综合性学习。(4分) 校刊《鹿鸣苑》的编辑工作开始了,学校邀请你参加,请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栏目名称的要求从同学推荐的名称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1分) A.青春风景线B.学生生活 (2)在“校长心语”栏目中,编辑部委派你就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采访学校
4.下列句子有语病 ...的一项是(2 分) ( ) A.利比亚战争,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B.我们在上、放学途中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C.日本的每个学生都配有“防灾服”,每个家庭都配备“防灾箱”,这些举措进一步强化了 日本中小学生乃至全体国民防灾自救能力的培养。 D.能否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5.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 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B.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都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 C.《活板》一文紧扣“活”字这一特征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体现了雕版印 刷术的优越性。 D.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运用象征的手法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6.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与这段文字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2 分) ( ) 要享受生命首先要有勇气。①勇气就是古人说“舍我其谁”,鲁迅所说的“直面人生”, 现代人流行歌曲所唱的“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②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 不热爱的人,是不可能享受生命之果的。③可以说,你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④望高 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风光;将出海而又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 A.①句 B.②句 C.③句 D.④句 7.根据要求运用下面提供的所有词语,以“树”为重点,写一段话。(不少于 40 字)(3 分)· 树 天空 清风 以描写抒情为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4 分) 校刊《鹿鸣苑》的编辑工作开始了,学校邀请你参加,请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栏目名称的要求从同学推荐的名称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1 分) ( ) A.青春风景线 B.学生生活 (2)在“校长心语”栏目中,编辑部委派你就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采访学校
的杨校长,你会这样问:(3分) 二、综合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910题。(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9.这首小令前三句写景方法有何特别之处?景物描写创造了怎样的意境?(2分) 10.小令中“瘦”字用得极为传神,请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116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选自《论语》) 注:(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不堪:无法忍受。) 11.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2)惟吾德馨
的杨校长,你会这样问:(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阅读(45 分) (一)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 9-10 题。(4 分)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9. 这首小令前三句写景方法有何特别之处?景物描写创造了怎样的意境?(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令中“瘦”字用得极为传神,请赏析。(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 11-16 题。(14 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选自《论语》) 注:(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不堪:无法忍受。) 11.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2 分) (1)有仙则名.__________ (2)惟吾德馨..__________
12.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斯是陋室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马说》 回也不改其乐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何陋之有 持就火炀之《活板》 D.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13.翻译句子。(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贤哉,回也! 14.《陋室铭》一文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能够提携全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3分) 15.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 神品质?(2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6-19题。(12分)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高峰 ①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沙 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 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 物赖以生存的氮。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 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 ②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 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硏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 至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地表温
12.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斯是.陋室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马说》 B. 回也不改其.乐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C. 何陋之.有 持就火炀之. 《活板》 D. 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13.翻译句子。(4 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贤哉,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陋室铭》一文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能够提携全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 神品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16-19 题。(12 分)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高峰 ①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沙 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 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 物赖以生存的氮。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 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 ②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 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 40℃ 至 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地表温
度达到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 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 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 ③研究人员还表示除了沙漠地区在世界任何高温干旱的地方都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 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 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 ④干旱地区的氨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 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 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 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 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 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⑤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 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 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16.文章认为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4分) 17.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头疼的现象”指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18.第④段主要说明了什么意思?(2分) 19.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3分)
度达到 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 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 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 ③研究人员还表示,除了沙漠地区,在世界任何高温干旱的地方都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 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 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 ④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 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 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 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 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 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⑤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 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 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16.文章认为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头疼的现象”指什么?请简要概括。(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④段主要说明了什么意思?(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