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运用(36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2分) A.两颊(j迫) 赫然(he) 殷红(yan) 恣情(zi) B.嗫嚅(nie) 攒聚(zn)觅(jian)食虐待(nue) C.确凿(z0o) 枸杞(q1)渺茫(mio)蝉蜕(tuo) D.褪色(tui)剔透(t) 遴选(nin) 风靡(mi)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 A.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 B.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如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 C.门前的山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边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小蚱蜢……等。 D.“我们去看4.18晚会,”妈妈说,“你在家好好复习,准备考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句是(2分) A.通过这次中国国际救援队前往日本地震海啸灾区完成搜救任务,让我领会了“大爱无疆” 的精神内涵。 B.老师把第四届扬州市“运河情”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的具体详情告诉了大家。 C.3.15晚会曝光了一些不合格产品,也让我们知道:讲诚信,是贏得用户信任的前提 D.本次劳动,我们班的任务是打扫办公室、清扫路面、洗刷楼梯和搞好校园卫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这一摞书,是我的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 B.凡尔赛宫和富盖府第在构造和风格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C.许多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长眠在我国著名的古都一一南京。 D.在自私自利者的心目中,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5、将①一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清明时节,天气睛明 正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 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 ①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 ②有时一片白云忽然飘散,变成了许多楼台 ③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阴蔽日。④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 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 6、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的《童年》,课文运用饱含深情的语言,通 过对外祖母形象的细致描绘,表现了外祖母乐观、坚毅的性格,对“我”深厚的爱以及对“我”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1页共12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 1 页 共 12 页 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 (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运用(36 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2 分) ( ) A.两颊.(jiá) 赫.然(hè) 殷.红(yān) 恣.情(zì) B.嗫.嚅(niè) 攒.聚(zǎn) 觅.(jiàn)食 虐.待(nüè) C.确凿.(záo) 枸杞.(qǐ) 渺.茫(miǎo) 蝉蜕(tuō) D.褪.色(tuì) 剔.透(tī) 遴选(nín) 风靡(mǐ)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2 分) ( ) A.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 B.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如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 C.门前的山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边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小蚱蜢……等。 D.“我们去看 4.18 晚会,”妈妈说,“你在家好好复习,准备考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句是(2 分) ( ) A.通过这次中国国际救援队前往日本地震海啸灾区完成搜救任务,让我领会了“大爱无疆” 的精神内涵。 B.老师把第四届扬州市“运河情”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的具体详情告诉了大家。 C.3.15 晚会曝光了一些不合格产品,也让我们知道:讲诚信,是赢得用户信任的前提。 D.本次劳动,我们班的任务是打扫办公室、清扫路面、洗刷楼梯和搞好校园卫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A.这一摞书,是我的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 ....的作家。 B.凡尔赛宫和富盖府第在构造和风格上有异曲同工 ....之妙。 C.许多叱咤风云 ....的著名人物长眠在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 D.在自私自利者的心目中,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行为是不堪设想 ....的。 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 清明时节,天气晴明。 。正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 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 ①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 ②有时一片白云忽然飘散,变成了许多楼台。 ③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阴蔽日。 ④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 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 ③①④② 6、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3 分) ( ) 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的《童年》,课文运用饱含深情的语言,通 过对外祖母形象的细致描绘,表现了外祖母乐观、坚毅的性格,对“我”深厚的爱以及对“我
生的影响,抒发了“我”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 B.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插叙了关于美女蛇的故事,使百草园充满 了恐怖色彩,这与百草园作为“乐园”的内涵是不和谐的。 C.《柳叶儿》一文,写“我”吃柳叶儿吃得“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 明”,这一方面表现出“我”对柳叶儿有特殊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年生活的艰辛。 D.《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全面而具 体地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7、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对扬州的倾mu()早已有之,喜欢她的细ni()温婉,犹如江南的女子。早春m an()步瘦西湖,细柳轻斜,随风挑拔湖面;桃花万点,残红飘落水边。画舫清荡,玉桥横 卧,楼台亭阁依次列去,如珠几串在一起,让人目不xa()接,而这串珠的丝线,就是瘦 西湖的水了。 8、默写(每空1分,共9分) ①曲径通幽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 ③日初出大如车盖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④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读之竞日。(《赵普》) ⑤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一面》) ⑥不必说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 云霄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⑦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请默写两句有关黄鹤楼的诗文。 、口语交际题(8分) 目前,扬州城正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这个美丽城市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 义务带头为创建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请结合下列情境完成相应的题目。 )马路上:一个大婶骑着电瓶车逆向行驶。假如你作为志愿者正在执勤,你将如何劝说大 婶?(3分)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2页共12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 2 页 共 12 页 一生的影响,抒发了“我”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 B.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插叙了关于美女蛇的故事,使百草园充满 了恐怖色彩,这与百草园作为“乐园”的内涵是不和谐的。 C.《柳叶儿》一文,写“我”吃柳叶儿吃得“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 明”,这一方面表现出“我”对柳叶儿有特殊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年生活的艰辛。 D.《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全面而具 体地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7、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4 分) 对扬州的倾 mù( )早已有之,喜欢她的细 nì( )、温婉,犹如江南的女子。早春 m àn( )步瘦西湖,细柳轻斜,随风挑拨湖面;桃花万点,残红飘落水边。画舫清荡,玉桥横 卧,楼台亭阁依次列去,如珠几串在一起,让人目不 xiá( )接,而这串珠的丝线,就是瘦 西湖的水了。 8、默写(每空 1 分,共 9 分) ①曲径通幽处, 。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 ③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________,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④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之竟日。(《赵普》) ⑤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________________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一面》) ⑥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 云霄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⑦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请默写两句有关黄鹤楼的诗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题(8 分) 目前,扬州城正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这个美丽城市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 义务带头为创建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请结合下列情境完成相应的题目。 (1)马路上:一个大婶骑着电瓶车逆向行驶。假如你作为志愿者正在执勤,你将如何劝说大 婶?(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里:班长郑重其事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足”字旁,又在右边添了一个“隹”字 然后转过身问:“谁认识这个字?”“du一”“zhu一”“根本没这个字!”大家七嘴八舌地说 “难怪大家不认识,”班长说,“这是我造的字,它读作“tu-’,是咱们班专用的‘推门 的‘推’字。今天的班会就请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请问:班长造这个字是针对班级存在的什么现象?(2分) (3)家庭里:4月18日,扬州经贸旅游节拉开帷幕,你的一个亲戚从上海来到扬州游玩, 请你用形象的语言向他描述扬州一景。(60字左右)(3分) 、阅读理解(54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0-11题。(5分) 【甲】 登岳阳楼(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乙】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北宋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10、乙诗中说“岳阳壮观天下传”,你能在甲诗中找一句描写岳阳楼壮观的句子吗?找出来,并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3分) 11、甲诗中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之情的细节是 ,乙诗中最能体现陈与义 内心悲凉与孤寂的词语是 (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6分) 【甲】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 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 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 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 于园可无憾矣。 (选自张岱的《于园》) 【乙】王中翰新居,亦枕山。门前有方塘,贮水可十亩。松桂数十株,森秀蓊郁。寿藤一大 壁,作殷红色,杂以碧绿。旁有磐石一具,可奕。……:此登山,可数百步,岩石磊磊,至左 极高阜,望见江及远山,可亭。中翰乞名,予曰:“可名为远帆亭。 (选自袁中道的《游居柿录》) 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3页共12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 3 页 共 12 页 (2)教室里:班长郑重其事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足”字旁,又在右边添了一个“隹”字, 然后转过身问:“谁认识这个字?”“duī—”“zhuī—”“根本没这个字!”大家七嘴八舌地说。 “难怪大家不认识,”班长说,“这是我造的字,它读作‘tuī—’,是咱们班专用的‘推门’ 的‘推’字。今天的班会就请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请问:班长造这个字是针对班级存在的什么现象?(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庭里:4 月 18 日,扬州经贸旅游节拉开帷幕,你的一个亲戚从上海来到扬州游玩, 请你用形象的语言向他描述扬州一景。(60 字左右)(3 分) 二、阅读理解(54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0-11 题。(5 分) 【甲】 登岳阳楼(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乙】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北宋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10、乙诗中说“岳阳壮观天下传”,你能在甲诗中找一句描写岳阳楼壮观的句子吗?找出来,并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3 分) 11、甲诗中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之情的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乙诗中最能体现陈与义 内心悲凉与孤寂的词语是_________ 。(2 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2-15 题。(16 分) 【甲】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 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 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 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 于园可无憾矣。 (选自张岱的《于园》) 【乙】王中翰新居,亦枕山。门前有方塘,贮水可十亩。松桂数十株,森秀蓊郁。寿藤一大 壁,作殷红色,杂以碧绿。旁有磐石一具,可奕。……由此登山,可数百步,岩石磊磊,至左 极高阜,望见江及远山,可亭。中翰乞名,予曰:“可名为远帆亭。” (选自袁中道的《游居柿录》) 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 分)
(1)缘坡植牡丹、芍药( )(2)卧房槛外( (3)池中奇峰绝壑( (4)岩石磊磊( 13、找出与文中“以实奇”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遂以名楼 B.太祖常劝以读书 C.以幽阴深邃奇 D.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②旁有磐石一具,可奕。 ③孰为汝多知乎? 15、甲乙两文在说明顺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中标志性词语加以分析。(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4分) 蜜蜂的“冬季俱乐部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从舂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的季节,蜜蜂四处飞舞,天天忙碌不息 然而冬日里蜜蜂都到哪里去了?它们是怎样度过严冬的呢? 冬季是蜜蜂的休闲时期。蜜蜂是变温动物,没有冬眠的习性。作为个体,它无法维持必 要的体温。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它的体温会随着周围环境温 度的改变而起伏 一只蜜蜂无法度过严寒的冬天,一群蜜蜂则不同。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 来抵御严寒。作为一个机制健全的社会自控群落,蜜蜂具有战严寒抗冰冻的整体实力,因为 它们有自得其乐的“冬季俱乐部。 俱乐部”在每年初冬时节开始运作。当外界气温下降,巢内温度低到13℃时,蜜蜂们 在巢内互相靠拢,以蜂王为中心抱成团,形成-个由蜜蜂的血肉之躯构筑的球体。温度越低 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球体最外面的一层是工蜂,它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4页共12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 4 页 共 12 页 (1)缘.坡植牡丹、芍药( ) (2)卧房槛.外( ) (3)池中奇峰绝.壑( ) (4)岩石磊磊..( ) 13、找出与文中“以实奇”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 分) A.遂以.名楼 B.太祖常劝以.读书 C.以.幽阴深邃奇 D.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 分) ①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②旁有磐石一具,可奕。 ③孰为汝多知乎? 15、甲乙两文在说明顺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中标志性词语加以分析。(3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6-19 题。(14 分) 蜜蜂的“冬季俱乐部”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的季节,蜜蜂四处飞舞,天天忙碌不息。 然而冬日里蜜蜂都到哪里去了?它们是怎样度过严冬的呢? 冬季是蜜蜂的休闲时期。蜜蜂是变温动物,没有冬眠的习性。作为个体,它无法维持必 要的体温。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它的体温会随着周围环境温 度的改变而起伏。 一只蜜蜂无法度过严寒的冬天,一群蜜蜂则不同。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 来抵御严寒。作为一个机制健全的社会自控群落,蜜蜂具有战严寒抗冰冻的整体实力,因为 它们有自得其乐的“冬季俱乐部”。 “俱乐部”在每年初冬时节开始运作。当外界气温下降,巢内温度低到 13℃时,蜜蜂们 在巢内互相靠拢,以蜂王为中心抱成团,形成一个由蜜蜂的血肉之躯构筑的球体。温度越低 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球体最外面的一层是工蜂,它
们拼命地煽动着翅膀,像厚厚的衣服一样阻隔着外面的寒冷。在这样严严实实的“包裹“之 下,里边的温度保持在13℃左右,舒适如春。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的温度最高仍 可达到24°C左右 为了抵御寒冷,产生更多的热量,蜜蜂只能加快新陈代谢。它们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 来产生热量,以提高蜂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蜂球表面 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蜜蜂则向外转移,不停歇地爬来爬去,经常与外面的工蜂交换岗 位,如此反复换岗,从一定程度上也调节了蜂团的温度,使得蜜蜂家族安然度过寒冬。那么 越冬结球期间它们又是怎样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 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由外向内的互相传递得到食料。这样,外层的蜜蜂保 持为一个动态稳定的隔热层,使里层的弟兄们免受风寒之苦 蜜蜂的幼虫毎天要接受“保姆”给予的1300多次喂食,从而获得了丰厚的热量。但幼 虫无法在单个的巢房中独自越冬,为了使“育婴室”内的温度不低于35℃,工蜂以密集的聚 会形式,结成严密的绝热层,以血肉之躯保全幼蜂免受严寒的侵袭。倘若如此这般还达不到 升温的目的,工蜂就像抱窝鸡那样,振翅飞舞,使蜂房迅速升温,确保幼蜂的越冬安全。 蜜蜂正是依靠这“冬季俱乐部”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选自《自然科学》,有删改 16、为了产生更多的热量以抵御寒冷,蜜蜂须多吃蜂蜜,加强新陈代谢。除此之外,蜜蜂还 有哪些办法来保持蜂团的温度?(4分) 17、“在这样严严实实的“包裹”之下,里边的温度保持在13℃左右,舒适如春。据测量 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的温度最高仍可达到24℃左右。”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 作用?(3分)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5页共12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 5 页 共 12 页 们拼命地煽动着翅膀,像厚厚的衣服一样阻隔着外面的寒冷。在这样严严实实的“包裹”之 下,里边的温度保持在 13℃左右,舒适如春。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的温度最高仍 可达到 24℃左右。 为了抵御寒冷,产生更多的热量,蜜蜂只能加快新陈代谢。它们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 来产生热量,以提高蜂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蜂球表面 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蜜蜂则向外转移,不停歇地爬来爬去,经常与外面的工蜂交换岗 位,如此反复换岗,从一定程度上也调节了蜂团的温度,使得蜜蜂家族安然度过寒冬。那么 越冬结球期间它们又是怎样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 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由外向内的互相传递得到食料。这样,外层的蜜蜂保 持为一个动态稳定的隔热层,使里层的弟兄们免受风寒之苦。 蜜蜂的幼虫每天要接受“保姆”给予的 1300 多次喂食,从而获得了丰厚的热量。但幼 虫无法在单个的巢房中独自越冬,为了使“育婴室”内的温度不低于 35℃,工蜂以密集的聚 会形式,结成严密的绝热层,以血肉之躯保全幼蜂免受严寒的侵袭。倘若如此这般还达不到 升温的目的,工蜂就像抱窝鸡那样,振翅飞舞,使蜂房迅速升温,确保幼蜂的越冬安全。 蜜蜂正是依靠这“冬季俱乐部”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选自《自然科学》,有删改 16、为了产生更多的热量以抵御寒冷,蜜蜂须多吃蜂蜜,加强新陈代谢。除此之外,蜜蜂还 有哪些办法来保持蜂团的温度?(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这样严严实实的“包裹”之下,里边的温度保持在 13℃左右,舒适如春。据测量, 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的温度最高仍可达到 24℃左右。”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 作用?(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