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满分:110分;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倪晓敏 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海,相信你就是海中的鱼;如果这份试卷是船,相 信你就是船上的帆。请放松你的心情,顺利地驶向那成功的彼岸! 总分 (一) (三) 得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的方格内。(4分) 人生始于无ⅹie的童年,经过少年的青se,带着激情与无知,理想与雄心,笨zhuo 而努力地走向成熟,及至成年,人的性格日渐成熟,如chun美之佳酿。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B.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C.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习造成 的 D.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 任务。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 A.李明的父母对他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这不,昨天他妈妈又给他送衣服和牛奶来了 B.六千多个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真是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C.老师家的藏书真多啊,偌大一个书房放得满满的,真可谓汗牛充栋。 D.犯罪分子常用一些不名一钱的废外币冒充美元骗取一些贪财的老奶奶的金首饰 4、2011年5月,某校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如果你有机会参与这项活 ,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请结合活动的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不超过20字)(2分)
1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满分:110 分;时间:120 分钟) 命题人:倪晓敏 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海,相信你就是海中的鱼;如果这份试卷是船,相 信你就是船上的帆。请放松你的心情,顺利地驶向那成功的彼岸!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一) (二) (三) 得 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的方格内。(4 分) 人生始于无 xié的童年,经过少年的青 sè,带着激情与无知,理想与雄心,笨 zhuō 而努力地走向成熟,及至成年,人的性格日渐成熟,如 chún 美之佳酿。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B.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C.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习造成 的。 D.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 任务。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2 分) A.李明的父母对他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这不,昨天他妈妈又给他送衣服和牛奶来了。 B.六千多个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真是鳞次栉比 ....,蔚为壮观。 C.老师家的藏书真多啊,偌大一个书房放得满满的,真可谓汗牛充栋 ....。 D.犯罪分子常用一些不名一钱 ....的废外币冒充美元骗取一些贪财的老奶奶的金首饰。 4、2011 年 5 月,某校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如果你有机会参与这项活 动,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请结合活动的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不超过 20 字)(2 分)
5、笔吐莲花。(8分) (1)《陋室铭》中表现作者交往不俗的句子是: (2)《池鹤》中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句 (3)范仲淹的《渔家傲》中写出思乡与报国的矛盾的句 (4)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评说文学,称赞自己的文学风格的诗 句是 6、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当今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信誉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显得至关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誉就是你结交朋友的桥 7、为下面一则故事补写出结论,字数在50字左右。(2分) “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野鸽的回答是“微不足道”。 那么让我来给你讲一个不平常的故事。”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杉的树枝上, 这时下雪了,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 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当又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在树枝上时, 枝条折断了。”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 结论 8、名著赏读:(6分)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被 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对于书中的 百零八将,你能记住哪些?请至少写出两个人物的姓名以及他们各自的绰号,并回答, 与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 答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
2 5、笔吐莲花。(8 分) (1)《陋室铭》中表现作者交往不俗的句子是: , 。 (2)《池鹤》中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句 子: , 。 (3)范仲淹的《渔家傲》中写出思乡与报国的矛盾的句 子: , 。 (4)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评说文学,称赞自己的文学风格的诗 句是 , 。 6、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 分) 当今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信誉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显得至关重要。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 信 誉 就 是 你 结 交 朋 友 的 桥 梁 , , 。 7、为下面一则故事补写出结论,字数在 50 字左右。(2 分) “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野鸽的回答是“微不足道”。 “那么让我来给你讲一个不平常的故事。” 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杉的树枝上, 这时下雪了,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 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 141254。当又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在树枝上时, 枝条折断了。”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 结论: 8、名著赏读:(6 分)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被 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对于书中的一 百零八将,你能记住哪些?请至少写出两个人物的姓名以及他们各自的绰号,并回答, 与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 答: 二、阅读理解(42 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 分)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
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一一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 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 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 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髙大;青白脸色,皱纹同时常 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 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 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 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 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 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 说,“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 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 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 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9、文章开头在写鲁镇酒店的格局之后,写“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 穿长衫”的才踱进房子里“慢慢地坐喝”。作者在孔乙己出场之前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2分) 10、本文用字准确,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用词的妙处。(4分) (1)“便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中“排”字对刻画孔乙己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
3 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 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 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 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同时常 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 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 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 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 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 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 说,“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 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 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 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9、文章开头在写鲁镇酒店的格局之后,写“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 “穿长衫”的才踱进房子里“慢慢地坐喝”。作者在孔乙己出场之前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2 分) 答: 10、本文用字准确,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用词的妙处。(4 分) (1)“便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中“排”字对刻画孔乙己形象有什么作用(2 分) 答:
(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句中的“绽”字十分传神, 结合文意,谈谈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11、品味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根据提示概括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1)第1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集中而概括地写出了 孔已 (1分) (2)第2句(“他身材很高大……也没有洗”)肖像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孔乙己是 个 的形象(2分) 12、“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的“窃”和“偷 在意思上是否相同?孔乙己为什么会这样说?(2分) 答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 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 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 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 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 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
4 (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句中的“绽”字十分传神, 结合文意,谈谈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 分) 答: 11、品味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根据提示概括回答后面的问题。(3 分) (1)第 1 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集中而概括地写出了 孔已 己 (1 分) (2)第 2 句(“他身材很高大……也没有洗”)肖像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孔乙己是一 个 的形象(2 分) 12、“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的“窃”和“偷” 在意思上是否相同?孔乙己为什么会这样说?(2 分) 答: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 分) 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 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 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 目 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 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 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
“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 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 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 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 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 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 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 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 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 晚永远美丽如初。 13、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3分) 14、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 又耐心”?(2分) 15、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2分) 16、纵观全文,找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 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分) 17、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2分) 三、(一)、诗词赏析(5分)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5 “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 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 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 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 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 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 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 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 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 晚永远美丽如初。 13、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4、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 又耐心”?(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15、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纵观全文,找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 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 分) 17、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诗词赏析(5 分)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