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Mg?0动HC-OHOHCP-O0甘油酸磷酸CH,-0-P-0变位酶0CH2-OH0(活性部位结合有一个磷酸基团)2-Phosphoglycerate3-Phosphoglycerate2-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G/°=4.4kJ/mo
(8) 甘油酸磷酸 变位酶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活性部位结合有一 个磷酸基团)
(9)福H2000福H-C-0-P-0C-0-P-01烯醇化酶0HO-CH2CH2Phosphoenolpyruvate2-Phosphoglycerate△Go=7.5kJ/mol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烯醇化酶,它在结合底物前必须先结合2价阳离子如Mq?+、Mn2+,形成复合物,才能表现出活性该酶的相对分子量为85000,氟化物是该酶强烈的抑制剂原因是氟与Mg2+和无机磷酸结合形成一个复合物,取代了酶分子上Mg2+的位置,从而使酶失活
(9) 烯醇化酶 ◆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烯醇化酶,它在结合底物前必须先结合2 价阳离子如Mg2+ 、Mn2+,形成复合物,才能表现出活性。 该酶的相对分子量为85000,氟化物是该酶强烈的抑制剂, 原因是氟与Mg2+和无机磷酸结合形成一个复合物,取代了 酶分子上Mg2+的位置,从而使酶失活
(10)O面0-P=0Mg2+, K+C-0-P0C=0++P丙酮酸激酶CHsCH200PRibAdenineOADPPhosphoenolpyruvatePyruvateRibAdenineATP又一个产生ATP的底物水平磷酸化AG°=-31.4kJ/mol
(10) 丙酮酸激酶 又一个产生ATP的底物水平磷酸化
特点:(1)反应部位:胞液(2)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3)能量的净生成:2ATP消耗ATP的步骤:ATPG6-磷酸GATP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生成ATP的步骤ATP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特点: (1)反应部位:胞液 (2)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3)能量的净生成:2ATP 消耗ATP的步骤: G ATP 6-磷酸G 6-磷酸果糖 ATP 1,6-二磷酸果糖 生成ATP的步骤: 1,3-二磷酸甘油酸 ATP 3-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TP 丙酮酸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其最重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于肌肉收缩更为重要,肌肉内ATP只要收缩几秒即可耗尽,此时即使不缺氧,葡萄糖有氧氧化反应时间长,来不及满足需要,而通过糖酵解则可迅速获得能量此外成熟红细胞全靠糖酵解供能,神经细胞、白细胞等不缺氧依赖其提供部分能量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其最重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 对于肌肉收缩更为重要,肌肉内 ATP只要收缩几 秒即可耗尽,此时即使不缺氧,葡萄糖有氧氧化 反应时间长,来不及满足需要,而通过糖酵解则 可迅速获得能量。 此外成熟红细胞全靠糖酵解供能,神经细胞、 白细胞等不缺氧依赖其提供部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