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民主推荐、全委会票决和中层干部“任期+竞岗”等一系列改革,加大公开 选拔、竞争上岗力度,坚持民主规范选人用人。一批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干部 走上领导岗位。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一些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交流到机关任职, 一些乡镇一线的优秀干部得到提拔,一批30岁以下干部到基层任职。干部交流 力度明显加大。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更加优化,干部队伍的活力有了新发展。 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制定《琼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及三个配套的指导性文件。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更加 优化。人才规模大幅増长,人才结构持续改善,人才效能明显提升,在推进琼海 各方面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深入推进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强核心工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 极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大村级组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镇、村两 级组织办公经费和村两委干部生活补助逐年增加。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提髙村级组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水平。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 导班子,加强镇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推进“双培双推”,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整体素质。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中的作用有 了新增强。 积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加大对市直机关、乡镇机关工作的全面考核,不断 激励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机关作风进一步改善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制,加大《廉政准则》执行力度,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 在的突出问题。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工作。扎实开展党务公 开,深入推进基层事务公开。对重大决策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査。加强对土地转 让、建筑工程、医药购销等重点领域和重要岗位的监督检査,着力促进干部廉洁 从政。严肃查处大案要案,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获得了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村务公开民
11 成员民主推荐、全委会票决和中层干部“任期+竞岗”等一系列改革,加大公开 选拔、竞争上岗力度,坚持民主规范选人用人。一批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干部 走上领导岗位。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一些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交流到机关任职, 一些乡镇一线的优秀干部得到提拔,一批 30 岁以下干部到基层任职。干部交流 力度明显加大。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更加优化,干部队伍的活力有了新发展。 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制定《琼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及三个配套的指导性文件。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更加 优化。人才规模大幅增长,人才结构持续改善,人才效能明显提升,在推进琼海 各方面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深入推进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强核心工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 极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大村级组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镇、村两 级组织办公经费和村两委干部生活补助逐年增加。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提高村级组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水平。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 导班子,加强镇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推进“双培双推”,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整体素质。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中的作用有 了新增强。 积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加大对市直机关、乡镇机关工作的全面考核,不断 激励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机关作风进一步改善。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制,加大《廉政准则》执行力度,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 在的突出问题。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工作。扎实开展党务公 开,深入推进基层事务公开。对重大决策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土地转 让、建筑工程、医药购销等重点领域和重要岗位的监督检查,着力促进干部廉洁 从政。严肃查处大案要案,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获得了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村务公开民
主管理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市、全国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了爱国卫 生工作先进市等多项省级荣誉称号 回顾过去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是在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 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琼海 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向各民主党派、人 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地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琼海建 设事业的国内外投资者、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有缺点和不足,离省 委和广大党员以及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一是发展仍然不足,总量和人 均水平都还比较低,产业结构也不合理,房地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的比例偏大; 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缓慢,水平较低;旅游业亮点不多,深度不够,吸引力不够强 二是人才工作力度还不够。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严重缺乏。特 别是资本运作、融资投资、城建规划、工程建筑、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等产业人 才严重缺乏。三是机关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干部责任心不强,作风不 扎实,抓落实的劲头不足,碰硬的劲头不足,服务群众的水平还不如人意。四是 消极腐败现象仍有发生,个别干部以权谋私,失职渎职,严重败坏了党的干部的 形象。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总结过去五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发展 为重,发展为大;必须明确发展的战略定位,形成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切合琼 海实际的发展思路;必须高度关注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必须妥 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建设,团结奋斗,扎实工作 关于未来五年的工作 未来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 比较发达、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初步形成,综合经济实力有较大
12 主管理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市、全国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了爱国卫 生工作先进市等多项省级荣誉称号。 回顾过去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是在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 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琼海 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向各民主党派、人 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地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琼海建 设事业的国内外投资者、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有缺点和不足,离省 委和广大党员以及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一是发展仍然不足,总量和人 均水平都还比较低,产业结构也不合理,房地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的比例偏大; 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缓慢,水平较低;旅游业亮点不多,深度不够,吸引力不够强。 二是人才工作力度还不够。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严重缺乏。特 别是资本运作、融资投资、城建规划、工程建筑、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等产业人 才严重缺乏。三是机关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干部责任心不强,作风不 扎实,抓落实的劲头不足,碰硬的劲头不足,服务群众的水平还不如人意。四是 消极腐败现象仍有发生,个别干部以权谋私,失职渎职,严重败坏了党的干部的 形象。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总结过去五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发展 为重,发展为大;必须明确发展的战略定位,形成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切合琼 海实际的发展思路;必须高度关注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必须妥 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建设,团结奋斗,扎实工作。 二、关于未来五年的工作 未来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 ——比较发达、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初步形成,综合经济实力有较大
提升,到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4亿元,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 23亿元,年均增长15%;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26:15:59。城市分工更 加明晰,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一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综合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社会事业取得更大发展,城乡居民幸福感明显增强。 (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党中央和省委的明确要求,也是琼海的迫 切所需。今后五年琼海的经济工作,要切实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要求,结合琼 海实际,转方式、调结构,努力推动琼海又好又快地发展 1、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完普发展思路与战略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求我们必须以国际化的眼光、国际化的标准、国际化 的服务来提升我们的思路和工作;同时,又要把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出来,努力 凸显出来。只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才会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也才会具有真正的世 界性。国际化、特色化是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推动琼海健康发展的要诀。 万泉河是琼海之魂,她从西部山区进入,从东部平川入海,她是琼海的母亲 河,也是琼海的致富河。万泉河是琼海不可多得、难以替代的极其宝贵的资源, 做好万泉河的文章,是我们今后若干年的重要任务,万泉河及其两岸的高水准开 发将是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要以万泉河为灵魂,发挥良好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 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把琼海打造成经济比较发达、具有鲜明特色的海南东 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示范区,对外经济文化合作交流基地,中 外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即“一市、一区、三地”,建成 “恬静、安宁、温馨、精致”的宜居城市 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战略。今后五年,要加快西部开拓,加强中部建设 加深东部开发,努力形成东中西分工清晰、特色互补、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局面。 西部要在红色旅游、苗族风情、林业发展、河谷探险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特色;
13 提升,到 2016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12.4 亿元,年均增长 13%;地方财政收入 23 亿元,年均增长 15%;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 26:15:59。城市分工更 加明晰,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综合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社会事业取得更大发展,城乡居民幸福感明显增强。 (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党中央和省委的明确要求,也是琼海的迫 切所需。今后五年琼海的经济工作,要切实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要求,结合琼 海实际,转方式、调结构,努力推动琼海又好又快地发展。 1、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与战略。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求我们必须以国际化的眼光、国际化的标准、国际化 的服务来提升我们的思路和工作;同时,又要把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出来,努力 凸显出来。只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才会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也才会具有真正的世 界性。国际化、特色化是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推动琼海健康发展的要诀。 万泉河是琼海之魂,她从西部山区进入,从东部平川入海,她是琼海的母亲 河,也是琼海的致富河。万泉河是琼海不可多得、难以替代的极其宝贵的资源, 做好万泉河的文章,是我们今后若干年的重要任务,万泉河及其两岸的高水准开 发将是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要以万泉河为灵魂,发挥良好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 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把琼海打造成经济比较发达、具有鲜明特色的海南东 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示范区,对外经济文化合作交流基地,中 外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即“一市、一区、三地”,建成 “恬静、安宁、温馨、精致”的宜居城市。 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战略。今后五年,要加快西部开拓,加强中部建设, 加深东部开发,努力形成东中西分工清晰、特色互补、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局面。 西部要在红色旅游、苗族风情、林业发展、河谷探险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特色;
中部要不断完善城区服务功能,加快服务业发展,成为文化中心、商贸中心、交 通枢纽;东部要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努力建成一流的会议会展中心、休闲度假基 地、养生医疗基地。 要充分发挥城市组团的作用。嘉积、博鳌、官塘三大组团是琼海发展的重要 支撑。嘉积组团重点发展商贸业以及文化、医疗、教育等行业,打造综合服务区; 博鳌组团重点发展会议会展和滨海休闲旅游度假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会议中心和 对外经济文化合作交流基地:官塘组团重点发挥自然生态和温泉养生功能,打造 国内外知名的特色温泉旅游度假区。在大力加强三个组团的同时,注重发挥中心 镇的带动作用,把大路、中原、阳江、长坡、潭门等镇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 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打造特色小镇,形成连接城乡、服务农村和延伸产业链的 纽带,带动农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在战略谋划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重规划的龙头引领和管控作用, 先规划,后实施,科学规划,严格实施。既要做好琼海自身的规划,也要服务省 里的统一规划。 优化产业结构,在发展特色产业上下功夫。 过去五年的发展中,琼海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 成绩,三次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市委常委会在2009年就注意到了房地产业发展 适度的问题,作出了不再审批单纯房地产项目的决定。今后五年,我们一定要加 大力度,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这一决定,把符合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 切合琼海实际的长远可持续的发展项目作为主攻目标,抓紧抓实抓好,尽快形成 比较协调的经济结构,尽快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农业发展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收 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偏低、产业结构中种植业偏高、产业链中加工环节偏弱、众 多产品中名牌偏少的问题仍然突出。今后五年,要在努力改善这些结构问题上狠 下功夫。各专业主管部门要下功夫做好专项发展规划,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升 级,突出发展热作生产、冬季瓜菜、优新水果、禽畜饲养、水产养殖。加强农业
14 中部要不断完善城区服务功能,加快服务业发展,成为文化中心、商贸中心、交 通枢纽;东部要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努力建成一流的会议会展中心、休闲度假基 地、养生医疗基地。 要充分发挥城市组团的作用。嘉积、博鳌、官塘三大组团是琼海发展的重要 支撑。嘉积组团重点发展商贸业以及文化、医疗、教育等行业,打造综合服务区; 博鳌组团重点发展会议会展和滨海休闲旅游度假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会议中心和 对外经济文化合作交流基地;官塘组团重点发挥自然生态和温泉养生功能,打造 国内外知名的特色温泉旅游度假区。在大力加强三个组团的同时,注重发挥中心 镇的带动作用,把大路、中原、阳江、长坡、潭门等镇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 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打造特色小镇,形成连接城乡、服务农村和延伸产业链的 纽带,带动农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在战略谋划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重规划的龙头引领和管控作用, 先规划,后实施,科学规划,严格实施。既要做好琼海自身的规划,也要服务省 里的统一规划。 2、优化产业结构,在发展特色产业上下功夫。 过去五年的发展中,琼海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 成绩,三次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市委常委会在 2009 年就注意到了房地产业发展 适度的问题,作出了不再审批单纯房地产项目的决定。今后五年,我们一定要加 大力度,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这一决定,把符合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 切合琼海实际的长远可持续的发展项目作为主攻目标,抓紧抓实抓好,尽快形成 比较协调的经济结构,尽快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农业发展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收 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偏低、产业结构中种植业偏高、产业链中加工环节偏弱、众 多产品中名牌偏少的问题仍然突出。今后五年,要在努力改善这些结构问题上狠 下功夫。各专业主管部门要下功夫做好专项发展规划,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升 级,突出发展热作生产、冬季瓜菜、优新水果、禽畜饲养、水产养殖。加强农业
投入保障体系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完成我市水库 的除险加固工作,完善农业的排灌设施,提高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发挥农业科 技“110”的作用,提高农业增产能力。以农副产品出岛出口、直接进超市进宾 馆为目标,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精致农业。加强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发 展绿色农业。以胡椒、槟榔、泡椒等我市重要农产品为重点,打造品牌农业。加 强农业组织化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运销组织,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积极发 展休闲观光农业。积极组织农民在非农产业就业,拓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空间 集约发展特色适宜工业。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 设原则,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旅游工艺品 加工等资源型精深加工业,实现工业与农业的互动发展。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引 进髙新技术产业项目。加大对现有工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工业效益。加快大路工 业园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集约型工业发展平台,提高工业集聚力。 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要坚持髙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着 力在引进大型特色旅游项目和提高现有旅游项目的品位上下功夫。发挥万泉河上 游热带雨林生态良好的优势,发展森林旅游和探险旅游:发挥万泉河中下游沿岸 风光和村庄的特点,结合文明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农家乐和乡村生态体验游 发挥我市滨海资源优势和长期在西南中沙从事渔业生产的优势,发展海上旅游, 形成琼海独特的森林探险、滨河游览、滨海全方位互动的旅游格局,不断丰富旅 游产品的多样化,不断增强旅游项目的吸引力,不断拓宽旅游业发展空间。发挥 博鳌亚洲论坛、红色娘子军、中国温泉之乡等品牌效应,重点发展会议会展游、 红色文化游、温泉养生游,丰富旅游业内涵。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深入对我市红 色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万泉河文化、海洋文化的挖掘,增加旅游业的本 地文化元素。加大对大型旅游项目引进力度,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把阳江镇 打造成为海南红色旅游名镇,把会山镇打造成为琼海西部风情小镇, 引导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建筑材料、家具、家电等大型专业商品市场,积 极发展购物商场、品牌折扣店和特色商业街区,积极建设免税店,完善旅游城镇
15 投入保障体系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完成我市水库 的除险加固工作,完善农业的排灌设施,提高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发挥农业科 技“110”的作用,提高农业增产能力。以农副产品出岛出口、直接进超市进宾 馆为目标,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精致农业。加强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发 展绿色农业。以胡椒、槟榔、泡椒等我市重要农产品为重点,打造品牌农业。加 强农业组织化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运销组织,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积极发 展休闲观光农业。积极组织农民在非农产业就业,拓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空间。 集约发展特色适宜工业。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 设原则,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旅游工艺品 加工等资源型精深加工业,实现工业与农业的互动发展。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引 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加大对现有工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工业效益。加快大路工 业园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集约型工业发展平台,提高工业集聚力。 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着 力在引进大型特色旅游项目和提高现有旅游项目的品位上下功夫。发挥万泉河上 游热带雨林生态良好的优势,发展森林旅游和探险旅游;发挥万泉河中下游沿岸 风光和村庄的特点,结合文明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农家乐和乡村生态体验游; 发挥我市滨海资源优势和长期在西南中沙从事渔业生产的优势,发展海上旅游, 形成琼海独特的森林探险、滨河游览、滨海全方位互动的旅游格局,不断丰富旅 游产品的多样化,不断增强旅游项目的吸引力,不断拓宽旅游业发展空间。发挥 博鳌亚洲论坛、红色娘子军、中国温泉之乡等品牌效应,重点发展会议会展游、 红色文化游、温泉养生游,丰富旅游业内涵。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深入对我市红 色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万泉河文化、海洋文化的挖掘,增加旅游业的本 地文化元素。加大对大型旅游项目引进力度,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把阳江镇 打造成为海南红色旅游名镇,把会山镇打造成为琼海西部风情小镇。 引导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建筑材料、家具、家电等大型专业商品市场,积 极发展购物商场、品牌折扣店和特色商业街区,积极建设免税店,完善旅游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