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各层的基本功能←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学院罗老师编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学院 罗老师编 二、 OSI模型各层的基本功能
1.物理层 (1)物理层是开放系统利用物理 连接的功能描述和执行连接的规程。 (2)物理层提供: ①用于建立、保持和断开物理连接的机械的、电 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条件。—提供有关同步 和全双工比特流在物理媒体上的传输手段 ②信息以“比特”为单位进行传输;不涉及比特流 中各比特之间的关系(包括信息格式及其含义) 不作任何差错控制。 ③其典型的协议有RS232C、RS449/422/423 V.24,V.28,X.20和X.21等。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学院罗老师编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学院 罗老师编 1.物理层 • (1)物理层是开放系统利用物理媒体实现物理 连接的功能描述和执行连接的规程。 • (2)物理层提供: • ①用于建立、保持和断开物理连接的机械的、电 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条件。——提供有关同步 和全双工比特流在物理媒体上的传输手段。 • ②信息以“比特”为单位进行传输;不涉及比特流 中各比特之间的关系(包括信息格式及其含义), 不作任何差错控制。 • ③其典型的协议有RS 232C、RS 449/422/423, V.24,V.28,X.20和X.21等
1.数据链路层 (1)用于建立和拆除链路连接、实现无 差错传输的传输控制层; (2)信息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 ·(3)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两类: 即第五章所叙述的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 和髙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学院罗老师编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学院 罗老师编 1.数据链路层 • ( 1)用于建立和拆除链路连接、实现 无 差错传输的传输控制层; • ( 2)信息以 “ 帧 ”为单位进行传输; • ( 3)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两类: 即第五章所叙述的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 和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
2.数据链路层 (1)用于建立和拆除链路连接、实现无 差错传输的传输控制层; (2)信息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 ·(3)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两类: 即第五章所叙述的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 和髙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学院罗老师编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学院 罗老师编 2.数据链路层 • ( 1)用于建立和拆除链路连接、实现 无 差错传输的传输控制层; • ( 2)信息以 “ 帧 ”为单位进行传输; • ( 3)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两类: 即第五章所叙述的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 和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
3.网络层 (1)网络层也称通信子网层,用于控制 通信子网的运行,适用于分组交换网 其主要功能是数据交换、路由选择、通 信流量控制等。 (2)信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 (3)连接的信道称为虚电路。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学院罗老师编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学院 罗老师编 3.网络层 • ( 1)网络层也称通信子网层,用于控 制 通信子网的运行,适用于分组交换网, 其主要 功能是数据交换、路由选择、通 信流量控制等。 • ( 2)信息以 “分组 ”为单位进行传输; • ( 3)连接的信道称为虚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