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论诗标举性灵说,与沈德潜、翁方纲的格调说和肌理说相抗衡,影响甚大,形成了性灵派性灵说:袁枚论诗崇尚性灵。所谓“性灵包括性情、个性和诗才。主张诗歌创作应抒写性情(“性情以外本无诗”),表现诗人的独特个性(“作诗不可无我”,“有人无我,是愧也”),追求独创、自然,重视作家的诗才,认为艺术构思中的灵机与才气、天分与学识要结合并重。性灵说是晚明文艺思潮的隔代重兴,为清诗开创了新的局面
❖ 袁枚论诗标举性灵说,与沈德潜、翁方纲的 格调说和肌理说相抗衡,影响甚大,形成了 性灵派。 ❖ 性灵说:袁枚论诗崇尚性灵。所谓“性灵” 包括性情、个性和诗才。主张诗歌创作应抒 写性情(“性情以外本无诗”),表现诗人 的独特个性(“作诗不可无我”,“有人无 我,是傀儡也”),追求独创、自然,重视 作家的诗才,认为艺术构思中的灵机与才气、 天分与学识要结合并重。 ❖ 性灵说是晚明文艺思潮的隔代重兴,为清诗 开创了新的局面
袁枚作诗以才运笔,抒发性灵,极有特色,他的笔触相当广泛,反映现实、咏物怀古描绘山川自然和表现个人志趣,大都不受传统思想束缚和正宗格调限制,清灵隽妙,具有感情奔放、议论新颖、笔调活泼、语言晓畅、句法灵巧等特点,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定的创新。《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绘桂林群山千姿百态,运用神话形象,构思、想象奇特,体现出卓苹不群的诗才、性情
❖ 袁枚作诗以才运笔,抒发性灵,极有特色。 他的笔触相当广泛,反映现实、咏物怀古、 描绘山川自然和表现个人志趣,大都不受传 统思想束缚和正宗格调限制,清灵隽妙,具 有感情奔放、议论新颖、笔调活泼、语言晓 畅、句法灵巧等特点,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 定的创新。 ❖ 《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绘桂 林群山千姿百态,运用神话形象,构思、想 象奇特,体现出卓荦不群的诗才、性情
《马蕙》其二: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嵬》其二: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与袁枚并称“乾隆三大家”的诗人是赵翼蒋士铨:赵翼:论诗崇尚性灵,更重视创新,有许多精辟的见解,诗歌创作个性鲜明《论诗》其二: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蒋士铨:其诗论亦主张崇尚性灵,但其性灵之说,包含“忠孝节义之心,温柔敦厚之旨”;诗歌创作有反映社会苦难之作,抒写亲情之作,情感浓郁
❖ 与袁枚并称“乾隆三大家”的诗人是赵翼、 蒋士铨。 ❖ 赵翼:论诗崇尚性灵,更重视创新,有许多 精辟的见解,诗歌创作个性鲜明。 ❖ 《论诗》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蒋士铨:其诗论亦主张崇尚性灵,但其性灵 之说,包含“忠孝节义之心,温柔敦厚之 旨”;诗歌创作有反映社会苦难之作,抒写 亲情之作,情感浓郁
乾嘉诗坛上,吟唱盛世悲歌,被视为性灵派外围的是郑燮、黄景仁等。郑燮:擅长书画,为“扬州八怪”之一。论诗主张三真:“真气”、“真意”、“真趣”;诗歌多有反映民间疾苦之作,情感真率;其抒情诗质朴泼辣,多表现自己磊落高尚的人格精神。《维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永括》: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更,一枝一叶总关情《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乾嘉诗坛上,吟唱盛世悲歌,被视为性灵派外 围的是郑燮、黄景仁等。 ❖ 郑燮:擅长书画,为“扬州八怪”之一。论诗 主张三真:“真气”、“真意”、“真趣”; 诗歌多有反映民间疾苦之作,情感真率;其抒 情诗质朴泼辣,多表现自己磊落高尚的人格精 神。 ❖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