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源实验学校高二语文11月份 月考试卷 (试题卷) 命题人:江勐审题人:杨昭孝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A.曲肱(gong)社稷(j)稽首(j1)鲜克有终(xidn) B.熊蹯(fan)弑君(shi)信禀(bing)上下相蒙(meng) C.衮职(gun)嗾使(su)忿健(zhi)观其辟丸(pi) D.孝悌(di)舟舆(yu)布豪(tu6)靡不有初(m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潦倒侯爵峥嵘委曲求全B.寒喧碔崖马嵬渚清沙白 C.悯然放涎谪亲遍体鳞伤D.踌躇环佩杜撰雕粱画栋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 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深有 ②梁启超的研究和著述更是广泛,经学、子学、佛学、哲学、史学、政治 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民俗学、教育学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③如果我曾经或多或少地激励了一些人的努力,我们的工作,曾经或多或少地扩 展了人类的理解范围,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一分欢乐,那我也就感到满足了。 A.意味涉及因而 B.意义涉猎因而 C.意味涉猎从而 D.意义涉及从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近年来看多了电视上、舞台上一些“腕儿”们的假唱,以及出乖露丑的表演, 我对国内某些所谓的专业团体逐渐失去了应有的信任、欣赏,直至尊重。 B.虽然,职责特到部门,也是希望铁路运输前进,不过,与其求全责备铁道部, 不如个个都当诸葛亮,为铁道建设和铁路客运献计献策。 C.据知情人爆料,男友是音乐人的吉克隽逸没有和《中国好声音》签约,而是 和男友另起炉灶
星源实验学校高二语文 11 月份 月考试卷 (试题卷) 命题人:江 勐 审题人:杨昭孝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 ...”上答题。 3.考试结束后,请将 “答题卷”交回。 第 I 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每小题 3 分 共 45 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 A.曲肱(gōng) 社稷(jì) 稽首(jī) 鲜克有终(xiǎn) B.熊蹯(fán) 弑君(shì) 信禀(bǐng) 上下相蒙(mēng) C.衮职(gǔn) 嗾使(sǒu) 忿懥(zhì) 观其辟丸(pì) D.孝悌(dì) 舟舆(yú) 布橐(tuó) 靡不有初(m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潦倒 侯爵 峥嵘 委曲求全 B.寒喧 砯崖 马嵬 渚清沙白 C.悯然 放涎 谪亲 遍体鳞伤 D.踌躇 环佩 杜撰 雕粱画栋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 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深有 。 ②梁启超的研究和著述更是 广泛,经学、子学、佛学、哲学、史学、政治 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民俗学、教育学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③如果我曾经或多或少地激励了一些人的努力,我们的工作,曾经或多或少地扩 展了人类的理解范围, 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一分欢乐,那我也就感到满足了。 A.意味 涉及 因而 B.意义 涉猎 因而 C.意味 涉猎 从而 D.意义 涉及 从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近年来看多了电视上、舞台上一些“腕儿”们的假唱,以及出乖露丑的表演, 我对国内某些所谓的专业团体逐渐失去了应有的信任、欣赏,直至尊重。 B.虽然,职责特到部门,也是希望铁路运输前进,不过,与其求全责备铁道部, 不如个个都当诸葛亮,为铁道建设和铁路客运献计献策。 C.据知情人爆料,男友是音乐人的吉克隽逸没有和《中国好声音》签约,而是 和男友另起炉灶
D.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的话说,好记者固然难得,但是,好记 者如果遇不到一个好领导,也是明珠暗投,无法表现出“好”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江西电视台在对“西单磕头王”进行播报之后,多家网站纷纷转播,引起了 高度“围观”。据称,该男子在路边磕头乞讨,一个小时磕头最多讨得4000多元 B.18日,印度北部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最新消息, 印度地震已造成印度和尼泊尔至少19人以上死亡。中国西藏多个地区有震感。 C.1915年,张景盂兄弟在苏州祥符寺巷创办了五洲邮票社,这是私人邮票最早 的中国商店。在张氏兄弟的苦心经营下,这家私人邮票社也仅仅存活了半个世纪 D.9月22日,山西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公开宣称,汾酒才是62年前共和国 第一国宴的首款用酒。此言一出,众所周知其矛头是直指贵州茅台的虚假宣传。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莫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此定义作品的“深刻”: 分析造成苦难的原因,才可 能写出深刻的苦难,写出真正的悲剧和命运。 ①只有正视人心中的恶 ②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动物性的一面 ③才是真正深刻、真正触及灵魂的 ④只有正视人类自身个性方面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陷 ⑤有一些难以克制的个人欲望 ⑥正视它们所带来的命运的变迁 A.①④⑥③②⑤B.①⑤②⑥④③C.④⑥①②⑤③D.④⑥③②⑤①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②见笑于大方之家 B.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①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具有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这不仅是因为作者认为刘 备乃汉室之胄,代表了正统,更表现了作者对明君贤臣的渴盼,从客观上反映了 人民的愿望,作品也因此带有了强烈的人民性。 B.诸葛亮隆中对策,向刘备提出跨荆、益、三分天下、联吴抗曹的立国之 策,表明了他的政治家的远见,军事家的战略眼光,后来的形势发展完全证明其 谋划的正确可行 C.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魏蜀的赤壁之战、吴蜀的彝陵之战都是历史上 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采用了火攻的战术。 D.《三国演义》的叙述语言是浅近文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能够 雅俗共赏,因而其中的故事能广为流传,主要人物也都家喻户晓
D.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的话说,好记者固然难得,但是,好记 者如果遇不到一个好领导,也是明珠暗投,无法表现出“好”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江西电视台在对“西单磕头王”进行播报之后,多家网站纷纷转播,引起了 高度“围观”。据称,该男子在路边磕头乞讨,一个小时磕头最多讨得 4000 多元。 B.18 日,印度北部发生里氏 6.8 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 20 公里。据最新消息, 印度地震已造成印度和尼泊尔至少 19 人以上死亡。中国西藏多个地区有震感。 C.1915 年,张景盂兄弟在苏州祥符寺巷创办了五洲邮票社,这是私人邮票最早 的中国商店。在张氏兄弟的苦心经营下,这家私人邮票社也仅仅存活了半个世纪。 D.9 月 22 日,山西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公开宣称,汾酒才是 62 年前共和国 第一国宴的首款用酒。此言一出,众所周知其矛头是直指贵州茅台的虚假宣传。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莫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此定义作品的“深刻”: ,___ _,_ ___。 ,___ _。___ _,分析造成苦难的原因,才可 能写出深刻的苦难,写出真正的悲剧和命运。 ①只有正视人心中的恶 ②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动物性的一面 ③才是真正深刻、真正触及灵魂的 ④只有正视人类自身个性方面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陷 ⑤有一些难以克制的个人欲望 ⑥正视它们所带来的命运的变迁 A.①④⑥③②⑤ B.①⑤②⑥④③ C.④⑥①②⑤③ D.④⑥③②⑤①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②见.笑于大方之家 B.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①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具有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这不仅是因为作者认为刘 备乃汉室之胄,代表了正统,更表现了作者对明君贤臣的渴盼,从客观上反映了 人民的愿望,作品也因此带有了强烈的人民性。 B.诸葛亮隆中对策,向刘备提出跨荆、益、三分天下、联吴抗曹的立国之 策,表明了他的政治家的远见,军事家的战略眼光,后来的形势发展完全证明其 谋划的正确可行。 C.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魏蜀的赤壁之战、吴蜀的彝陵之战都是历史上 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采用了火攻的战术。 D.《三国演义》的叙述语言是浅近文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能够 雅俗共赏,因而其中的故事能广为流传,主要人物也都家喻户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题。 现在已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本义只是 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 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 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多是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 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一半;解经 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书写。即使是书写在绢 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 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模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 《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 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 作为官吏发表的文字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 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 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 箕距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 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 物《仓颉篇》《急救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救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 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简单,就 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 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 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 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 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学问,这也可算是学 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 9.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 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 也是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 经纬”之“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是二尺四寸 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 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作“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 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现在已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本义只是 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 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 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多是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 “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一半;解经 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书写。即使是书写在绢 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 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模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 《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 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 作为官吏发表的文字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 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 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 箕距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 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 物《仓颉篇》《急救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救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 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简单,就 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 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 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 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 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学问,这也可算是学 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 9.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 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 也是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 “经纬”之“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是二尺四寸 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 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作“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 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
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 是也很累。 D.《急救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 养意味较浓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 受重视的文献都叫做“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 被当做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 得比较“人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 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狱中上母书 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1),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 恤死荣牛,眚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 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 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 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泉,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 衰祚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 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 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 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 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2),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 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囂,决不肯舍!兵 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 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 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 新妇结謫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 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虛,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牛,视身若敝屣。但为 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注释】:(1)此文为作者在清顺治四年(1647)被捕后于南京狱中写给 生母陆氏与嫡母盛氏的绝笔书。(2)夏完淳父夏允彝,崇祯十年(1637)进士,南都 失守,与陈子龙等起兵松江,兵败沉水死。谥文忠。(3)西铭先生:即张溥。张
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 是也很累。 D.《急救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 养意味较浓。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 受重视的文献都叫做“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 被当做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 得比较“人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 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狱中上母书 ⑴ 夏 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1),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 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 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 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 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泉,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 衰祚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 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 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 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 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⑵,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 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兵 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 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 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 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 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注释】: ⑴此文为作者在清顺治四年(1647)被捕后于南京狱中写给 生母陆氏与嫡母盛氏的绝笔书。⑵夏完淳父夏允彝,崇祯十年(1637)进士,南都 失守,与陈子龙等起兵松江,兵败沉水死。谥文忠。 ⑶西铭先生:即张溥。张
溥无子,死后钱谦益等为他立嗣子,名永锡。此子未能继承张溥的遗风,为人诟 笑。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虐明朝钟:集中。 B、门衰祚薄祚:福分。 C、会稽大望望:盼望。 D、昭南女弟女弟:妹妹 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 C、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D、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 木欣欣以向荣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夏完淳的忠与孝的一组是 ①一旅才兴,便成齑粉②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③为父为君,死亦何负 于双慈④新妇结謫二年,贤孝素著⑤大恩未酬,令人痛绝⑥双慈善保玉体,无 以淳为念 A、①④ D、②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作者的嫡母,夏允彝死后,削发为尼:生母(夏允彝妾),夏允彝死后 寄居在异姓之家,作者对此深感内疚。 B、“门衰祚薄,终鲜兄弟”二句,语出晋李密《陈情表》,作者借此表达 自己本应像李密一样在家尽孝,但国难当头,应当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 C、作者在信中表示,如果没有遗腹子,就千万不要另立后嗣。像西铭先生 那样地让人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 D、作者表示他与父亲在阴间也要诛杀清兵,绝不放过敌人,二十年后转世 为人,再出师北伐,驱逐满清。 第Ⅱ卷(共10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3分) 译文: (2)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3分) 译文 (3)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4分) 译文 1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引壶觞以自酌, ①。倚南窗以寄傲
溥无子,死后钱谦益等为他立嗣子,名永锡。此子未能继承张溥的遗风,为人诟 笑。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虐明朝 钟:集中。 B、门衰祚薄 祚:福分。 C、会稽大望 望:盼望。 D、昭南女弟 女弟:妹妹。 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 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 辞 C、 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D、 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 木欣欣以向荣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夏完淳的忠与孝的一组是 ( ) ①一旅才兴,便成齑粉 ②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 ③为父为君,死亦何负 于双慈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 ⑤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⑥双慈善保玉体,无 以淳为念 A、①④ B、③⑥ C、 ②⑤ D、②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的嫡母,夏允彝死后,削发为尼;生母 (夏允彝妾),夏允彝死后, 寄居在异姓之家,作者对此深感内疚。 B、“门衰祚薄,终鲜兄弟”二句,语出晋李密《陈情表》,作者借此表达 自己本应像李密一样在家尽孝,但国难当头,应当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 C、作者在信中表示,如果没有遗腹子,就千万不要另立后嗣。像西铭先生 那样地让人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 D、作者表示他与父亲在阴间也要诛杀清兵,绝不放过敌人,二十年后转世 为人,再出师北伐,驱逐满清。 第Ⅱ卷(共 105 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 共 8 分) (1)引壶觞以自酌, ① 。倚南窗以寄傲,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