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 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 分钟。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感与快感 如果把美感经验看成形象的直觉,它和寻常快感的分别就不难寻出了 美感是不沾实用的,寻常快感则起于实用要求的满足:例如喝美酒所得的快感,由于味 感 得到所需要的刺激,和饱食暖衣的感觉同为实用的,与观赏形象无关。有时喝酒自然也可 以成为一种艺术,但是艺术的滋味不在饮酒所得的口腹方面的快感,而在饮酒使人忘去现实 而另辟一片天地,陶潜、刘伶、李白之流都是用酒来把实际人生的距离推远,酒对于他们只 是造成美感经验的工具。至于看美人所生的快感,可以为美感,也可以不为美感。如果你觉 得她是一个不可希求的配偶,你所谓“美”,就只是满足欲望的条件。如果你能超脱,只把 她当作线纹匀称的形象看,丝毫不动欲望,那就和欣赏雕像或画像一样了。美感的态度不带 意志,所以不带有占有欲。许多收藏书画古董的人往往把占有某人的墨迹或某朝的铜器为夸 口的事,这种人大半只满足占有欲所生的快感而不能有美感 美感是性格的返照,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寻常快感 完全受外来的刺激支配,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并不能完全融成一气,所以只能说是被动的。 美感经验同时是主动的和被动的。兰格斐尔德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关感的态度好比顺水行 舟,随流曲折,就随着水流移动说,我们是主动的;就对于移舟的水力不加抵抗说,我们是 被动的。如果我们要逆流行驶,或是故意要转一个弯,那就失其为美感态度了。” 我们在享受寻常快感时,意识中很明显地觉到自己是在享受快感。在美感经验的意识中, 只有一个孤立绝緣的意象,如果同时想到“我现在觉得愉快”,注意力就由意象本身转到意 象所生的影响,心中便有两件事:一是所欣赏的意象,一是它使我愉快一件事实,所欣赏的 意象便不复孤立绝缘。我们对于一件艺术品或是一幅自然风景,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 得自已在欣赏它,愈不觉得它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当自己觉得有快感,就好比提灯寻影 灯到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消失了。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 比如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如鱼得水,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 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这种分别本来浅而易见,但是现代有两派从心理学观点研究失学的人,却因为不明白这 种浅显的分别而走入迷途。第一就是弗洛伊德派学者,他们把文艺看作欲望的化装的满足。 它的错误在把欲望满足的快感看成美感,或是于这种快感以外,在文艺中没有见本所谓“美 感”是怎么一回事,另一个是德国和美国近来有许多研究“实验美学”的心理学家,也犯着 同样的毛病。他们把造型艺术分别为零碎的颜色及线形,把音乐分割为零碎的音调,然后拿 测验观者或听者,问他们欢喜啷一种,讨厌哪一种。统计后说某种颜色对于某种人、某种 年龄是最美的,某种线形对于某种人、某种年龄是最丑的。他们忘记艺术品美在全体的整 与和谐,这种全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其次,他们忘记一种颜色线形或音调使人愉快或不愉」 快,大半由于生理作用。对于生理最愉快的东西虽然容易引起美感,而它本身不一定就是美 的他们的错误在把快感混为美感 (选自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饱食暖衣、喝美酒所得的快感同为实用,与观赏形象无关,李白、刘伶、陶潜一类人 喝酒,忘去现实而另辟一片大地,酒对于他们仅是形成美感经验的载体。 B.寻常快感一律受外来的刺激交配,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并不能相融,只能说是被动的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巻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 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美感与快感 如果把美感经验看成形象的直觉,它和寻常快感的分别就不难寻出了。 美感是不沾实用的,寻常快感则起于实用要求的满足:例如喝美酒所得的快感,由于味 感得到所需要的刺激,和饱食暖衣的感觉同为实用的,与观赏形象无关。有时喝酒自然也可 以成为一种艺术,但是艺术的滋味不在饮酒所得的口腹方面的快感,而在饮酒使人忘去现实 而另辟一片天地,陶潜、刘伶、李白之流都是用酒来把实际人生的距离推远,酒对于他们只 是造成美感经验的工具。至于看美人所生的快感,可以为美感,也可以不为美感。如果你觉 得她是一个不可希求的配偶,你所谓“美”,就只是满足欲望的条件。如果你能超脱,只把 她当作线纹匀称的形象看,丝毫不动欲望,那就和欣赏雕像或画像一样了。美感的态度不带 意志,所以不带有占有欲。许多收藏书画古董的人往往把占有某人的墨迹或某朝的铜器为夸 口的事,这种人大半只满足占有欲所生的快感而不能有美感。 美感是性格的返照,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寻常快感 完全受外来的刺激支配,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并不能完全融成一气,所以只能说是被动的。 美感经验同时是主动的和被动的。兰格斐尔德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关感的态度好比顺水行 舟,随流曲折,就随着水流移动说,我们是主动的;就对于移舟的水力不加抵抗说,我们是 被动的。如果我们要逆流行驶,或是故意要转一个弯,那就失其为美感态度了。” 我们在享受寻常快感时,意识中很明显地觉到自己是在享受快感。在美感经验的意识中, 只有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如果同时想到“我现在觉得愉快”,注意力就由意象本身转到意 象所生的影响,心中便有两件事:一是所欣赏的意象,一是它使我愉快一件事实,所欣赏的 意象便不复孤立绝缘。我们对于一件艺术品或是一幅自然风景,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 得自已在欣赏它,愈不觉得它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当自己觉得有快感,就好比提灯寻影, 灯到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消失了。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 比如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如鱼得水,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 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这种分别本来浅而易见,但是现代有两派从心理学观点研究失学的人,却因为不明白这 种浅显的分别而走入迷途。第一就是弗洛伊德派学者,他们把文艺看作欲望的化装的满足。 它的错误在把欲望满足的快感看成美感,或是于这种快感以外,在文艺中没有见本所谓“美 感”是怎么一回事,另一个是德国和美国近来有许多研究“实验美学”的心理学家,也犯着 同样的毛病。他们把造型艺术分别为零碎的颜色及线形,把音乐分割为零碎的音调,然后拿 来测验观者或听者,问他们欢喜哪一种,讨厌哪一种。统计后说某种颜色对于某种人、某种 年龄是最美的,某种线形对于某种人、某种年龄是最丑的。他们忘记艺术品美在全体的整一 与和谐,这种全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其次,他们忘记一种颜色线形或音调使人愉快或不愉 快,大半由于生理作用。对于生理最愉快的东西虽然容易引起美感,而它本身不一定就是美 的他们的错误在把快感混为美感。 (选自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饱食暖衣、喝美酒所得的快感同为实用,与观赏形象无关,李白、刘伶、陶潜一类人 喝酒,忘去现实而另辟一片大地,酒对于他们仅是形成美感经验的载体。 B.寻常快感一律受外来的刺激交配,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并不能相融,只能说是被动的;
而美感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态往复回流,既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 C.一件艺术品或是一幅自然风景,你愈不觉得它产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就愈不觉得自 己在欣赏它,欣赏的浓度就愈大 D.德、美研究“实验美学”的心理学家,把艺术品分割为零碎的东西,这就忘记了造 型艺术美在整体与和谐,忘记音调使人愉快或不愉快,多半由于生理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收藏书画古董的人往往把占有某人的墨迹或某朝的铜器为夸口的事,他们大半只满足 快感。这一事例从反面论证了美感不沾实用、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这一观点 B.文章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 法,深人浅出,通俗易懂。 C.作者引用兰格费尔德的比喻,论证了美感经验主动与被动互相转化的观点,如顺水行 舟,如果就随着水流移动来说,我们是主动的,就对于移舟的水力不加抵抗这一点来说,我 们又是被动的。 D.本文先简洁地摆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三个方面深人论证美感与快感的区别,最后列举 了走人迷途的两派学者的观点,全文思路清晰,层次感强,有概括有分析,论证充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获得美感时只有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只要同时想到“我现在觉得愉快”,注意力就 开始转移,心中产生两件事,那么欣赏的意象就不再孤立绝缘 B.现代从心理学观点研究的弗洛伊德派学者和“实验美学”派心理学家,因为他们不明 白美感包含快感这种浅显的分别,所以走入了迷途。 C.倘若把美感经验看成形象的直觉,它与寻常快感的区别就容易找出来,其中,美感是 不沾实用,而寻常快感则起下实用要求的满足 D.把文艺看作欲望的化装的满足之所以错误,是因为他们把欲望满足的快感当成美感, 于这种快感以外,在文学艺术中没有见出所谓“美感”是怎么一回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被饥饿燃烧的人们 台静农 故乡在我的眼中,一点也没有变化,街道是那样的不清洁,房宇是那样的低矮,人民依 旧是那样的诚朴。 回到家,母亲说我头发留得太长了,蓬松着,显着满脸的风尘。母亲向门口仆人说:“将 理发的找来!”当时我想这一定是找旧日的理发匠老柯了。因而回忆到老柯在我幼小时的情 形了,他不是本乡的人,是外省讨饭来的,在荒年的时候。他现在大概有五十多岁了,因为 我十来岁的光景,他已有短短的胡子。他的胡子非常的浓厚,鸟黑。上面常常挂着鼻涕,我 们家里的仆人总是笑话他。 理发匠来了,不是老柯,是一个二十上下的少年。少年告诉我,先是老柯的女人眼瞎了, 不久他自己眼也瞎了,他平常生意不好,没有钱剩的,只得要饭去,要饭也要不着什么,夫 妇俩整天饿着,没有法子,只得回到家乡去。他有三十年没有回去了,又没有盘费,只得彼 此牵着讨饭回去。 老柯的命运,实在太凄苦了。于是老柯的过去,居然历历地出现在我的心中了。 在找的一生中,所经过的大灾难,要算十三年前的荒年了。那时候田里被野火烧了似的 没有一个谷实,仅仅有的是一田枯黄的、瘦短的荒草。农民们眼看着虚幻的收入,全家饥饿 着,不得不卖掉帮助他们终年辛勤的耕牛,来维系着当下全家的生活,所以牛肉是非常的便 宜,三枚铜子一斤。至于米和麦子,就是三十倍一斤牛肉的价值,也买不到一升。 一天老柯来到我家,和仆人们说笑了一回。于是他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溜进 仓库,用了一张大报纸,包了一些米,謇在怀里,躬着腰走出。刚走到院中,遇见仆人阿三 老柯不免有些张惶,脸红了,腰越弯了下去。阿三怀疑地问:“老柯怎么弯着腰走路?”。 “我……我……”他半晌说不出话来,终于跪了下去。“三哥,我一时糊涂,做了丢人 的事了!” 从此以后,我家再不让老柯来,他也不敢来了。 第二年春一天下午,我同母亲站在门口,老柯远远地走来,我看见他便叫着向母亲说:
而美感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态往复回流,既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 C.一件艺术品或是一幅自然风景,你愈不觉得它产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就愈不觉得自 己在欣赏它,欣赏的浓度就愈大 D.德、美研究“实验美学”的心理学家,把艺术品分割为零碎的东西,这就忘记了造 型艺术美在整体与和谐,忘记音调使人愉快或不愉快,多半由于生理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收藏书画古董的人往往把占有某人的墨迹或某朝的铜器为夸口的事,他们大半只满足 快感。这一事例从反面论证了美感不沾实用、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这一观点。 B.文章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 法,深人浅出,通俗易懂。 C.作者引用兰格费尔德的比喻,论证了美感经验主动与被动互相转化的观点,如顺水行 舟,如果就随着水流移动来说,我们是主动的,就对于移舟的水力不加抵抗这一点来说,我 们又是被动的。 D.本文先简洁地摆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三个方面深人论证美感与快感的区别,最后列举 了走人迷途的两派学者的观点,全文思路清晰,层次感强,有概括有分析,论证充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获得美感时只有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只要同时想到“我现在觉得愉快”,注意力就 开始转移,心中产生两件事,那么欣赏的意象就不再孤立绝缘。 B.现代从心理学观点研究的弗洛伊德派学者和“实验美学”派心理学家,因为他们不明 白美感包含快感这种浅显的分别,所以走入了迷途。 C.倘若把美感经验看成形象的直觉,它与寻常快感的区别就容易找出来,其中,美感是 不沾实用,而寻常快感则起下实用要求的满足。 D.把文艺看作欲望的化装的满足之所以错误,是因为他们把欲望满足的快感当成美感, 于这种快感以外,在文学艺术中没有见出所谓“美感”是怎么一回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被饥饿燃烧的人们 台静农 故乡在我的眼中,一点也没有变化,街道是那样的不清洁,房宇是那样的低矮,人民依 旧是那样的诚朴。 回到家,母亲说我头发留得太长了,蓬松着,显着满脸的风尘。母亲向门口仆人说:“将 理发的找来!”当时我想这一定是找旧日的理发匠老柯了。因而回忆到老柯在我幼小时的情 形了,他不是本乡的人,是外省讨饭来的,在荒年的时候。他现在大概有五十多岁了,因为 我十来岁的光景,他已有短短的胡子。他的胡子非常的浓厚,乌黑。上面常常挂着鼻涕,我 们家里的仆人总是笑话他。 理发匠来了,不是老柯,是一个二十上下的少年。少年告诉我,先是老柯的女人眼瞎了, 不久他自己眼也瞎了,他平常生意不好,没有钱剩的,只得要饭去,要饭也要不着什么,夫 妇俩整天饿着,没有法子,只得回到家乡去。他有三十年没有回去了,又没有盘费,只得彼 此牵着讨饭回去。 老柯的命运,实在太凄苦了。于是老柯的过去,居然历历地出现在我的心中了。 在找的一生中,所经过的大灾难,要算十三年前的荒年了。那时候田里被野火烧了似的, 没有一个谷实,仅仅有的是一田枯黄的、瘦短的荒草。农民们眼看着虚幻的收入,全家饥饿 着,不得不卖掉帮助他们终年辛勤的耕牛,来维系着当下全家的生活,所以牛肉是非常的便 宜,三枚铜子一斤。至于米和麦子,就是三十倍一斤牛肉的价值,也买不到一升。 一天老柯来到我家,和仆人们说笑了一回。于是他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溜进 仓库,用了一张大报纸,包了一些米,塞在怀里,躬着腰走出。刚走到院中,遇见仆人阿三。 老柯不免有些张惶,脸红了,腰越弯了下去。阿三怀疑地问:“老柯怎么弯着腰走路?”。 “我……我……”他半晌说不出话来,终于跪了下去。“三哥,我一时糊涂,做了丢人 的事了!”。 从此以后,我家再不让老柯来,他也不敢来了。 第二年春一天下午,我同母亲站在门口,老柯远远地走来,我看见他便叫着向母亲说:
“偷米的老柯来了,妈妈。” “不要胡说,小孩子不懂事!”母亲斥责着。老柯走近跟前,恭谨地站在一旁,向母亲 问安,脸涨红着,带着惭愧似的。 “好久没见老柯了,”母亲说,“你的日子还得过么?” “哪能说得过,不过弄一顿,吃一顿罢了。” “你没有事做,可以到我家里来作活!” “是,是。”他小心地走开。 老柯又常常到我家里来了。他见人比往常还客气,对于任何人都是一种特别的卑微。有 人同他开玩笑,他红着脸笑着能躲开便躲开了。即或他偶然说错了一句话,人家当面骂他, 讽刺他,他也红着脸忍受着。仆人们故意欺负他,遇着吃力的事,便叫他做,他总是不说话 恭谨地替他们做,每次累得头上汗气直冒。一次,不知为什么事,恼了我,我破口大骂他 “你这贼,偷我家的米!”。我看他没有动静,故意连声地叫。 于是他恳求着说:“少爷,谁不做错事呢?况且……那时候饿得慌。”他低声申辩着,低 下头脸红得猪肝似的狼狈地走开了。 这年冬,家家都忙着预备年事。后园的花早已收拾起来,仅有几枚寒梅,孤独地开着 这空旷的花园中,家人挂了一些腊肉,大小不一,一串串地在太阳底下晒。园门闭着,几乎 终日无人过问。 天,母亲无意地走过去,适逢老柯正在园中,他见母亲来了,非常的惊慌。平常是多 么恭谨和气,这时候完全改变了。母亲走到了他的跟前,他扑地跪下,倒将母亲惊住了。 “老太太,本来我是到园子里替他们扫地,忽然想到过年了,心一动……又做了丢脸的 事。” “起来罢,作活去!”母亲说后,他站起来,我这时正到园中,看到老柯红着脸颓丧的 神情 除夕的前一天,母亲叫人送二斤肉三升米几棵白莱给老柯。他立刻跑来见了母亲,大家 看他那样子,都不禁地笑起来。那时大家还不知道他在园中所做的事。 而今,多年在四方漂泊的我,人世的艰辛,不幸者的凄楚,我是深深地认识了,于是对 母亲当初的待人充满了敬意。老柯是我所忘不了的人,在这多难的人群中。每次深夜里,或 旅途上,或漆黑的街巷中,看见、听见,被这饥饿欺凌的苦号,我便想到那不幸的一对盲人。 也许有那样一对盲人,互相搀着,正颠簸于崎岖的路上,饥饿鞭策着他们,生的希望引诱着 他们,他们是多么的劫难和不堪。我希望人们参与救助劫难者,我也将勉力改造这种状况。 九二八年十月十五日夜 (选自玉民、纪桂平主编《乡情》,略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云南扶贫工作2016年成绩与2017年计划 1400 1253 1200 100 1000 g确云 □2016年成绩 ■2017年计划 0 贫困人口脱贫(万)贫困村出列(个)贫困县摘帽(个 A.开头说“街道是那样的不清洁,房宇是那样的低矮”,表明作者不喜欢自己的家乡, 是因为环境太差的缘故。 B.二十上下的少年理发匠告诉“我”老何夫妇情况,表明他可能对老柯夫妇比较熟悉 还引出“我”对往事的回忆
“偷米的老柯来了,妈妈。” “不要胡说,小孩子不懂事!”母亲斥责着。老柯走近跟前,恭谨地站在一旁,向母亲 问安,脸涨红着,带着惭愧似的。 “好久没见老柯了,”母亲说,“你的日子还得过么?” “哪能说得过,不过弄一顿,吃一顿罢了。” “你没有事做,可以到我家里来作活!” “是,是。”他小心地走开。 老柯又常常到我家里来了。他见人比往常还客气,对于任何人都是一种特别的卑微。有 人同他开玩笑,他红着脸笑着能躲开便躲开了。即或他偶然说错了一句话,人家当面骂他, 讽刺他,他也红着脸忍受着。仆人们故意欺负他,遇着吃力的事,便叫他做,他总是不说话 恭谨地替他们做,每次累得头上汗气直冒。一次,不知为什么事,恼了我,我破口大骂他: “你这贼,偷我家的米!”。我看他没有动静,故意连声地叫。 于是他恳求着说:“少爷,谁不做错事呢?况且……那时候饿得慌。”他低声申辩着,低 下头脸红得猪肝似的狼狈地走开了。 这年冬,家家都忙着预备年事。后园的花早已收拾起来,仅有几枚寒梅,孤独地开着。 这空旷的花园中,家人挂了一些腊肉,大小不一,一串串地在太阳底下晒。园门闭着,几乎 终日无人过问。 一天,母亲无意地走过去,适逢老柯正在园中,他见母亲来了,非常的惊慌。平常是多 么恭谨和气,这时候完全改变了。母亲走到了他的跟前,他扑地跪下,倒将母亲惊住了。 “老太太,本来我是到园子里替他们扫地,忽然想到过年了,心一动……又做了丢脸的 事。” “起来罢,作活去!”母亲说后,他站起来,我这时正到园中,看到老柯红着脸颓丧的 神情。 除夕的前一天,母亲叫人送二斤肉三升米几棵白莱给老柯。他立刻跑来见了母亲,大家 看他那样子,都不禁地笑起来。那时大家还不知道他在园中所做的事。 而今,多年在四方漂泊的我,人世的艰辛,不幸者的凄楚,我是深深地认识了,于是对 母亲当初的待人充满了敬意。老柯是我所忘不了的人,在这多难的人群中。每次深夜里,或 旅途上,或漆黑的街巷中,看见、听见,被这饥饿欺凌的苦号,我便想到那不幸的一对盲人。 也许有那样一对盲人,互相搀着,正颠簸于崎岖的路上,饥饿鞭策着他们,生的希望引诱着 他们,他们是多么的劫难和不堪。我希望人们参与救助劫难者,我也将勉力改造这种状况。 一九二八年十月十五日夜 (选自玉民、纪桂平主编《乡情》,略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开头说“街道是那样的不清洁,房宇是那样的低矮”,表明作者不喜欢自己的家乡, 是因为环境太差的缘故。 B.二十上下的少年理发匠告诉“我”老何夫妇情况,表明他可能对老柯夫妇比较熟悉, 还引出“我”对往事的回忆
C.老柯偷米被仆人阿三发现,表明阿三不但忠于主人,并且看家严密,不放过任何值得 怀疑的蛛丝马迹。 D.“偷米的老柯来了,妈妈。”和“我”破口大骂老柯是贼,表明“我”年少,不懂事, 为这些还被母亲斥责过 5小说中母亲这一形象与鲁迅作品《祝福》中鲁四婶的形象相比,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并分析,(6分) 6.结合全文,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探究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9月16日,参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的代表在蒙蒙细雨中考察一路,讨论一路。“搬 迁的资金从哪里来?”“这么多群众搬走了,有安置的土地吗?”“搬出来之后,如何发展产 业增收?”这些问题是代表们提得最多的,也从侧面反映出易地扶贫搬迁最核心的三个问题。 地从哪出? 青海省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土地指标进行置换,然后再对迁出 地宅基地复耕平整,耕地和居住地两不误。进城安置是另一个选择。广西将部分贫困户集中 安置到县城,建起10多层高楼供搬迁户统一居住。“贵州搬迁的主要方式是进城安置。”贵 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局长王应政介绍,受条件限制,贵州耕地资源稀缺,如果只是搬迁到 相邻地区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不会有根本性变化。进城安置不仅解决 搬迁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现在盖房若干年后没人住的问题。 钱从哪来? 去年,巴中将4500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给成都高新区,筹集逾13亿元用于易地扶 贫搬迁,河南也创新开展宅基地复垦券交易,将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和同步搬迁户宅基地拆 旧复垦后的结佘指标在省域内公开竞价交易。“已拍卖两批9291亩,筹集资金27.87亿元,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现贫困地区土地价值最大化。”河南省相关负责人介绍 人往哪去?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产业是根本。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张家大院安置点引 进科技公司成立农民专合社,建立产业示范园3000亩,年人均可增收1600元。湖北省相关 责人介绍,湖北引导各地走特色脱贫道路,如黄冈市形成了“罗田一只羊”“麻城一朵花” “英山一片荼”等一批特色产业。另外,加强就业培训,提高搬迁户劳动技能,也是鼓起“钱 袋子”的重要手段 (2017年9月18日《四川日报》) 材料二 云南2017年实现29个贫困县摘帽100万人脱贫 2017年云南省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就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提出的年 度日标任务展开工作。先后出台29项配套政策文件、行动计划,行业扶贫政策措施逐步落 地。在迪庆、怒江以及“镇彝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施14年免费教育。 对于我省脱贫攻坚工作仍然面临起点低、底子薄,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协调等挑战 的现状,《政府工作报告》表明,2017年云南计划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全面脱贫攻 坚战。大方向上,统筹推进“五个一批”,实现29个贫固县摘帽、1100个贫困村出列、100 万贫困人口脱贫。各州市也列出了重点工作要求,例如昆明把脱贫攻坚工程列入了本年度十 大惠民实事中。大理把扶残助残工程当作年度十件大事之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省设立了总规模1152亿元的云南浦发扶贫投资发展基金,支持 11个州市贫因乡村脱贫出列,大理、曲靖等州市因此受惠。 (2017年4月17日《云南信息报》)
C.老柯偷米被仆人阿三发现,表明阿三不但忠于主人,并且看家严密,不放过任何值得 怀疑的蛛丝马迹。 D.“偷米的老柯来了,妈妈。”和“我”破口大骂老柯是贼,表明“我”年少,不懂事, 为这些还被母亲斥责过。 5.小说中母亲这一形象与鲁迅作品《祝福》中鲁四婶的形象相比,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并分析,(5 分) 6.结合全文,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探究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 材料一: 9 月 16 日,参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的代表在蒙蒙细雨中考察一路,讨论一路。“搬 迁的资金从哪里来?”“这么多群众搬走了,有安置的土地吗?”“搬出来之后,如何发展产 业增收?”这些问题是代表们提得最多的,也从侧面反映出易地扶贫搬迁最核心的三个问题。 地从哪出? 青海省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土地指标进行置换,然后再对迁出 地宅基地复耕平整,耕地和居住地两不误。进城安置是另一个选择。广西将部分贫困户集中 安置到县城,建起 10 多层高楼供搬迁户统一居住。“贵州搬迁的主要方式是进城安置。”贵 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局长王应政介绍,受条件限制,贵州耕地资源稀缺,如果只是搬迁到 相邻地区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不会有根本性变化。进城安置不仅解决 搬迁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现在盖房若干年后没人住的问题。 钱从哪来? 去年,巴中将 4500 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给成都高新区,筹集逾 13 亿元用于易地扶 贫搬迁,河南也创新开展宅基地复垦券交易,将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和同步搬迁户宅基地拆 旧复垦后的结佘指标在省域内公开竞价交易。“已拍卖两批 9291 亩,筹集资金 27.87 亿元,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现贫困地区土地价值最大化。”河南省相关负责人介绍。 人往哪去?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产业是根本。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张家大院安置点引 进科技公司成立农民专合社,建立产业示范园 3000 亩,年人均可增收 1600 元。湖北省相关 负责人介绍,湖北引导各地走特色脱贫道路,如黄冈市形成了“罗田一只羊”“麻城一朵花” “英山一片荼”等一批特色产业。另外,加强就业培训,提高搬迁户劳动技能,也是鼓起“钱 袋子”的重要手段。 (2017 年 9 月 18 日《四川日报》) 材料二 云南 2017 年实现 29 个贫困县摘帽 100 万人脱贫 2017 年云南省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就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提出的年 度目标任务展开工作。先后出台 29 项配套政策文件、行动计划,行业扶贫政策措施逐步落 地。在迪庆、怒江以及“镇彝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施 14 年免费教育。 对于我省脱贫攻坚工作仍然面临起点低、底子薄,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协调等挑战 的现状,《政府工作报告》表明,2017 年云南计划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全面脱贫攻 坚战。大方向上,统筹推进“五个一批”,实现 29 个贫固县摘帽、1100 个贫困村出列、100 万贫困人口脱贫。各州市也列出了重点工作要求,例如昆明把脱贫攻坚工程列入了本年度十 大惠民实事中。大理把扶残助残工程当作年度十件大事之一。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省设立了总规模 1152 亿元的云南浦发扶贫投资发展基金,支持 11 个州市贫因乡村脱贫出列,大理、曲靖等州市因此受惠。 (2017 年 4 月 17 日《云南信息报》)
材料三: 曲靖会泽易地扶贫搬迁起成效贫困户建房无负担 走进曲靖市会泽县大海乡观音岩村易地扶贫安置点,60户安居房分成六七排,错落有 致地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旁边小山上的野菊花迎风盛开。这里安置了55户建档立卡贫困 户和5户随迁户。村民董兴淮高兴地说:“我用政府补助的5万元建起了占地面积40多平方 米的安居房,没有增加建房负担,很是满意!” 董兴淮介绍:“原来我们住的是土墙石板顶,一下大雨就不敢睡,怕水冲进房子来,害 怕房后的山垮塌,现在不出钱就住上了新房,孩子在外打工也不担心在家的老人和孩子的安 ,他们回来交通也方便。” 据村支书介绍:该村269户689人中,外出务工者达186户546人,占总人口的79.2%, 大部分均在东川区务工,务工成为了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之一。在安置点一侧的公路边,有 致富头脑的人,已带领群众进行白芨等中药材种植,当地传统产业“老家洋芓”也越来越受 外地消费者欢迎。 (2017年4月27日《曲靖日报》)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主要围绕易地扶贫最受关注的三大难题展开,列举了青海、河南、巴中等诸多 省市摸索出来的经验办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B.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云南省2017年计划脱贫的贫困人口比2016年已经脱贫的贫困人 口少,由此可见2017年的扶贫工作成绩将不如2016年的好。 C.材料三用村民董兴淮的例子,生动直观地展现了扶贫前后村民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 巨大变化,可见云南曲靖易地扶贫工作取得了成效。 D.三则材料都注重列数据,使用大量准确、具体的数据来表明全国各地的扶贫工作都在 如火如茶地进行 8.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三则材料虽然报道的对象不同,但都聚焦“易地扶贫”这一热点话题,介绍了不同地 区的扶贫工作情况 B.曲靖会泽县已有村民在安置点附近种植中药材、发展″洋芋"产业,这与巴中市张家大 院、湖北黄冈市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三则材料的写作方式各异:材料一是搬迁现场会的现场采访和报道,材料二主要是 对云南2017年扶贫工作相关情况的报道,材料三则主要是个案专访。 则材料虽然来源不同,但都体现了新闻媒体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计民生的责任感 E,材料一列举厂全国很多种省市的扶贫经验,涉及范围比材料二、三更广,所以材料 的新闻价值更高 9,结合材料一,试回答易地扶贫过程中的三大问题有些什么解决办法。(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熊赐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顺治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康煕六年,圣祖 诏求直言。时辅臣鳌拜专政,赐履上疏几万言,略谓:“民生困苦孔亟,私派倍淤官征,杂 项浮于正额。一旦水旱频仍,躅豁则吏收其实而民受其名,赈济劂官増其肥而民重其瘠。然 非独守令之过也,上之有监司,又上之有督抚。朝廷方责守令以廉,而上官实纵之以贪;方 授守令以乔民之职,而上官实课以厉民之行。故督抚廉则监司廉,守令亦不得不廉;督抚贪 则监司贪,守令亦不得不贫。此又理势之必然者也。伏乞甄别督抚,以民生苦乐为守令之贤 否,以守令贪廉为督抚之优劣。督抚得人,守令亦得人矣。虽然,内臣者外臣之表也,本原 之地则在朝延。其大者尤在立纲陈纪、用人行政之间……”疏入,鳌拜恶之,请治以妄言罪, 上勿许 八年,鲞拜败,陛下命堂兄康亲王杰书等鞫治,以鳘拜衔赐履,意图倾害,为罪状之一。方 鳘拜辅政檀威福,大臣稍与异同,立加诛戮。赐履以词臣论事侃侃无所避,用是著直声。忐
材料三: 曲靖会泽易地扶贫搬迁起成效 贫困户建房无负担 走进曲靖市会泽县大海乡观音岩村易地扶贫安置点,60 户安居房分成六七排,错落有 致地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旁边小山上的野菊花迎风盛开。这里安置了 55 户建档立卡贫困 户和 5 户随迁户。村民董兴淮高兴地说:“我用政府补助的 5 万元建起了占地面积 40 多平方 米的安居房,没有增加建房负担,很是满意!” 董兴淮介绍:“原来我们住的是土墙石板顶,一下大雨就不敢睡,怕水冲进房子来,害 怕房后的山垮塌,现在不出钱就住上了新房,孩子在外打工也不担心在家的老人和孩子的安 全,他们回来交通也方便。” 据村支书介绍:该村 269 户 689 人中,外出务工者达 186 户 546 人,占总人口的 79.2%, 大部分均在东川区务工,务工成为了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之一。在安置点一侧的公路边,有 致富头脑的人,已带领群众进行白芨等中药材种植,当地传统产业“老家洋芋”也越来越受 外地消费者欢迎。 (2017 年 4 月 27 日《曲靖日报》)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一主要围绕易地扶贫最受关注的三大难题展开,列举了青海、河南、巴中等诸多 省市摸索出来的经验办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B.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云南省 2017 年计划脱贫的贫困人口比 2016 年已经脱贫的贫困人 口少,由此可见 2017 年的扶贫工作成绩将不如 2016 年的好。 C.材料三用村民董兴淮的例子,生动直观地展现了扶贫前后村民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 巨大变化,可见云南曲靖易地扶贫工作取得了成效。 D.三则材料都注重列数据,使用大量准确、具体的数据来表明全国各地的扶贫工作都在 如火如荼地进行。 8.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 A.三则材料虽然报道的对象不同,但都聚焦“易地扶贫”这一热点话题,介绍了不同地 区的扶贫工作情况。 B.曲靖会泽县已有村民在安置点附近种植中药材、发展"洋芋"产业,这与巴中市张家大 院、湖北黄冈市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三则材料的写作方式各异:材料一是搬迁现场会的现场采访和报道,材料二主要是 对云南 2017 年扶贫工作相关情况的报道,材料三则主要是个案专访。 D.三则材料虽然来源不同,但都体现了新闻媒体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计民生的责任感。 E,材料一列举厂全国很多种省市的扶贫经验,涉及范围比材料二、三更广,所以材料一 的新闻价值更高。 9,结合材料一,试回答易地扶贫过程中的三大问题有些什么解决办法。(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熊赐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顺治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康熙六年,圣祖.. 诏求直言。时辅臣鳌拜专政,赐履上疏几万言,略谓:“民生困苦孔亟,私派倍淤官征,杂 项浮于正额。一旦水旱频仍,躅豁则吏收其实而民受其名,赈济则官增其肥而民重其瘠。然 非独守令之过也,上之有监司..,又上之有督抚。朝廷方责守令以廉,而上官实纵之以贪;方 授守令以乔民之职,而上官实课以厉民之行。故督抚廉则监司廉,守令亦不得不廉;督抚贪 则监司贪,守令亦不得不贫。此又理势之必然者也。伏乞甄别督抚,以民生苦乐为守令之贤 否,以守令贪廉为督抚之优劣。督抚得人,守令亦得人矣。虽然,内臣者外臣之表也,本原 之地则在朝延。其大者尤在立纲陈纪、用人行政之间……”疏入,鳌拜恶之,请治以妄言罪, 上勿许。 八年,鳌拜败,陛下命堂兄康亲王杰书等鞫治,以鳌拜衔赐履,意图倾害,为罪状之一。方 鳌拜辅政檀威福,大臣稍与异同,立加诛戮。赐履以词臣论事侃侃无所避,用是著直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