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系统仿真概念 系统动力学方法 二章系统评价 作业 评价原理 联矩阵法 分 系统决策 快策的概念 统策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应注意理论 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 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本课程将采用案例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 程中将用实例贯穿整个知识点的讲授过程。利用实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分析及反思 以加深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将按照“提出问题一构建模型→设计算法一解决问题”的基本思 路,紧密结合案例,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平时成绩占比30%,主要包括:作业(20%、课堂表现(10%)。 2.期末考核占比70%,采用闭卷考试,考试范用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 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方法的理解、掌握及 综合运用能力 五、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汪应洛主编,《系统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阅读书目: 汪应洛主编,《系统工程简明教程》,高等教有出版社,2009年: 陈宏民主编,《系统工程导论》,高等教有出版社,2006年: 钟永光主编,《系统动力学》,科学出版社,2013年: 王士舫等主编,《科学技术发展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7 第二、三节 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第三章 系统仿真 第一节 系统仿真概念 第二、三节 系统动力学方法 6 作业 √ 第三章 系统评价 第一节 系统评价原理 第二节 关联矩阵法 第三节 层次分析法 6 作业 √ 第四章 系统决策 第一节 系统决策的概念 第二节 系统决策方法 4 √ √ 三、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应注意理论 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 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本课程将采用案例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 程中将用实例贯穿整个知识点的讲授过程。利用实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分析及反思 以加深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将按照“提出问题→构建模型→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 路,紧密结合案例,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平时成绩占比 30%,主要包括:作业(20%)、课堂表现(10%)。 2.期末考核占比 70%,采用闭卷考试,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 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方法的理解、掌握及 综合运用能力。 五、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汪应洛主编,《系统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阅读书目: 汪应洛主编,《系统工程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陈宏民主编,《系统工程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钟永光主编,《系统动力学》,科学出版社,2013 年; 王士舫等主编,《科学技术发展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年;
大、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概率论、线性代数和运筹学为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建立数学及优化基础。 七、其他 无。 附录、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教半方法工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22232.42.52.6 江展的修建:通可 实 的讲解 第一章 观看视频 助学生 局 宋真宗年的皇宫修 2 复工程: 休 大局观 第一章 草仑的著名论断 整 第一章 讲授 利益和确处 的能力 主撰人:杨男 审核人:宋秋红,陈成明 教学院长:郑兴伟 2018年11月20日
8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概率论、线性代数和运筹学为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建立数学及优化基础。 七、其他 无。 附录、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2.4 2.5 2.6 1 都江堰的修建:通过 都江堰实现功能的三 大组成部分的讲解, 帮助学生建立大局 观、整体观念。 第一章 观看视频 √ 2 宋真宗年间的皇宫修 复工程:建立大局观、 整体观 第一章 资料阅读,讲 授 √ 3 拿破仑的著名论断: 培养学生以国家利 益、集体利益、整体 利益为上的观念,培 养学生正确处理集体 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 的能力 第一章 讲授 √ 主撰人:杨男 审核人:宋秋红,陈成明 教学院长:郑兴伟 2018 年 11 月 20 日
《<弟子规>解读》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弟子规》解读(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Standards for BeingaGood Student" 课程编号:1706376 学分:1学分 学时:总学时16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14讨论学时:2实验学时:0讨论学时:0上机学时:0其他学时:0 课程负责人:吕超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概况 长期以来大学教有中忽略了学生德有教有的重要性,导致学生面对当今多元、大信息时 种 青年人对国家的 初 并以弟 的 引入到学生的 ,谨而信内 讲解,使得学生理解严谨谨慎、诚实守信的内通,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泛爱众而亲仁内容讲解,使得学生理解泛爱的内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教育学生诚 实、守信、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培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珍惜光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课程注重学而实习之,做到每常学习得到的内容, 安排学生在这一周的学习生活中加以应用,形成记录,利用每堂课、答疑以及辅导进行交流 共享应用心得。 The students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is ignored in univ sity education for long ede n age,all sorts o pro is the family,team and community. This course takes the Chines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onfucianism,Buddha,first learn to the cha n of Ch inese ex nt tra tur andnthenleieforontePieratiodeheCoebneewna5esukondenonaertntud connotation of filial piety,and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to the student's heart cultivate the students'gratitude.The content of preciseness and honesty is explained,so that dents can und ous and cautic its.ya the connotation of the universal love and imnrove the students'ability to disti guish hetweer right and wrong.Education students are honest,trustworthy,and guide students'living habits and benaviors.In the course of learning,students should form good study habits,cherish the ning ts to use in this ok's study life form ds,using each class,answering questions and counseling to communicate to share application result. 2.课程目标 9
9 《<弟子规>解读》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弟子规》解读(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 Standards for Being a Good Student") 课程编号:1706376 学分:1 学分 学时:总学时 16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14 讨论学时:2 实验学时:0 讨论学时:0 上机学时:0 其他学时:0 课程负责人:吕超 一、 课程简介 1.课程概况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中忽略了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面对当今多元、大信息时 代,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了种种问题,青年人对国家的未来有着重要的责任与义务,如果不 能改正错误的想法、看法与做法,必然会有害于家庭、团队以及社会。课程将以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儒释道经典初识学习为引领,让学生体会中国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的魅力,并以弟子规 讲解与案例学习相结合,开展后续学习主要包括:总序与入则孝、出则悌内容讲解,使得学 生理解孝、悌的内涵,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心田,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谨而信内容 讲解,使得学生理解严谨谨慎、诚实守信的内涵,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泛爱众而亲仁内容讲解,使得学生理解泛爱的内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教育学生诚 实、守信、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培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珍惜光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课程注重学而实习之,做到每堂学习得到的内容, 安排学生在这一周的学习生活中加以应用,形成记录,利用每堂课、答疑以及辅导进行交流 共享应用心得。 The students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is ignored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for long time, lead to students on the diversity, great information age, all sorts of problems in learning and life, young people is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and they have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if you can’t correct the wrong ideas, opinions and practices, is bound to be harmful to family, team and community. This course takes the Chines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onfucianism, Buddha, first learn to lead, to let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charm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lassical culture, and the rules for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mbined with case study, conducting follow-up study mainly includes: total order and the filial piety, is explained, and makes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filial piety, and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to the student’s heart, cultivate the students’ gratitude. The content of preciseness and honesty is explained, so that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rigorous and cautious 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and combine the practical life of learning to cultivate good living habits.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universal love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Education students are honest, trustworthy, and guide students’ living habits and behaviors. In the course of learning, students should form good study habits, cherish the time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ability. By the end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pay attention to study and practices, and use learning content, arrange students to use in this week’s study life, form records, using each class, answering questions and counseling to communicate to share application result. 2.课程目标
2.1课程目标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代表作的内容及其魅力所在。 2.2课程目标2:掌握入则孝、出则悌的内容与内涵,懂得孝亲尊师的深意,并与学习 生活中的案例结合,培养学生孝亲尊师的美德 2.3课程目标3:掌握谨而信内容与内涵,使得学生理解严谨谨慎、诚实守信的内涵, 懂得恭做严谨诚实守信的范畴与意义,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4课程目标4:掌握泛爱众而亲仁内容与内涵,使得学生理解泛爱、亲仁的内涵,提 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与行为规范。 2.5课程目标5:掌握行有余则学文内容与内涵,使得学生懂得优秀书籍阅读培的益处, 培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珍惜光阴,提高学生学习态度与能力。 2.6课程目标6:基于理论学习,利用实践表,要求学生讲所学应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并加以记录,通过一段周期的应用,使得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改正不良习惯,初步确立立德 树人的基础,这是课程重要目标之一。 二、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学时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罐度 2122☐2324 2.52.6 结合生河 传统 案例与知 识点结合 进行分析 结合生活 空例与 一 识点结合 进行分析 结合生活 案例与知 识点结合 进行分析 完成案例 有7和 表 2 与入则 孝、出则 活 梯相关的 生活实或 第二章弟子规解 与谨而 二节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与 信、泛爱
10 2.1 课程目标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代表作的内容及其魅力所在。 2.2 课程目标 2:掌握入则孝、出则悌的内容与内涵,懂得孝亲尊师的深意,并与学习 生活中的案例结合,培养学生孝亲尊师的美德。 2.3 课程目标 3:掌握谨而信内容与内涵,使得学生理解严谨谨慎、诚实守信的内涵, 懂得恭敬严谨诚实守信的范畴与意义,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4 课程目标 4:掌握泛爱众而亲仁内容与内涵,使得学生理解泛爱、亲仁的内涵,提 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与行为规范。 2.5 课程目标 5:掌握行有余则学文内容与内涵,使得学生懂得优秀书籍阅读培的益处, 培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珍惜光阴,提高学生学习态度与能力。 2.6 课程目标 6:基于理论学习,利用实践表,要求学生讲所学应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并加以记录,通过一段周期的应用,使得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改正不良习惯,初步确立立德 树人的基础,这是课程重要目标之一。 二、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2.4 2.5 2.6 第一章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经典代 表作简析 第一节:儒家文 化经典代表作分 析 2 结合生活 案例与知 识点结合 进行分析 √ √ 第一章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经典代 表作简析 第二节:道家释 家文化经典代表 作分析 2 结合生活 案例与知 识点结合 进行分析 √ √ 第一章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经典代 表作简析 第三节:优秀传 统文化经典总结 弟子规概述; 日常学习生活中 的问题; 2 结合生活 案例与知 识点结合 进行分析 完成案例 表 √ √ 第二章弟子规解 析 第一节 入则孝、 出则悌与日常生 活 2 与 入 则 孝、出则 悌相关的 生活实践 √ √ 第二章弟子规解 析 第二节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与 2 与 谨 而 信、泛爱 √ √ √
日常生活 众而亲仁 相关的生 活实践 第二章弟子规解 与行有余 文与弟 则学文相 用实践谈论 关的生酒 实践 分析儒家 与道家文 化的相同 点列出生 活案例 2 优秀传统 文化与自 身日常学 习生活的 应用探讨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实行模块式教学,整个课程划分按章节进行。教学紧扣“课堂讲授、课程讨论 作业训练、考核”等教学要素,灵活采用传统讲授方 由王 案、使用CAI课 件、课程资源上网等多种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同时通过提供教学参考资料、推荐课外阅读 材料等拓宽和深化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使用多媒体教学,OL平台将作为本课程网络 教学辅助平台发布各类通知、访问资源和学习资料、开展在线测试和讨论。本课程采用的教 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课件。课件课后提供给学生。对学生的辅导,主要采用实验指导、 当面答疑、微信等信总软件、E-AIL等形式。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平时成绩占比50%,主要包括:实践应用(30%)、课堂表现(10%)及考勤(10%)。 2.期末考核占比50%,采用论文报告方式,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 容,重点考察学生的应用与落实 五、参考材和阅读书目 1、蔡礼旭,《大学演讲记录》,世界知识出版社: 2、蔡礼旭,《弟子规细讲》,华文出版社,2007: 11
11 日常生活 众而亲仁 相关的生 活实践 第二章弟子规解 析 第三节行有余则 学文与弟子规在 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实践谈论 2 与行有余 则学文相 关的生活 实践 √ √ √ √ √ √ 第三章 道德经 浅析 道德经经典词句 与道家文化浅析 2 分析儒家 与道家文 化的相同 点列出生 活案例 √ √ √ √ √ √ 第四章 优秀传 统文化与日常学 习生活、应用 2 优秀传统 文化与自 身日常学 习生活的 应用探讨 √ √ √ √ √ √ 三、 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实行模块式教学,整个课程划分按章节进行。教学紧扣“课堂讲授、课程讨论、 作业训练、考核”等教学要素,灵活采用传统讲授方式、观看录像、电子教案、使用 CAI 课 件、课程资源上网等多种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同时通过提供教学参考资料、推荐课外阅读 材料等拓宽和深化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使用多媒体教学,EOL 平台将作为本课程网络 教学辅助平台发布各类通知、访问资源和学习资料、开展在线测试和讨论。本课程采用的教 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课件。课件课后提供给学生。对学生的辅导,主要采用实验指导、 当面答疑、微信等信息软件、E-MAIL 等形式。 四、 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平时成绩占比 50%,主要包括:实践应用(30%)、课堂表现(10%)及考勤(10%)。 2.期末考核占比 50%,采用论文报告方式,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 容,重点考察学生的应用与落实。 五、 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蔡礼旭 ,《大学演讲记录》,世界知识出版社; 2、蔡礼旭,《弟子规细讲》,华文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