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藻属Planktoniella: 单细胞。细胞圆盘形,壳环面四 周有薄而透明的翼状突,翼上有许多射出肋,有支持翼状突 及有利漂浮的作用。本属只有2种,我国仅1种,太阳漂流藻 Planktoniella sol,分布我国南海、东海、南黄海,为暖水性种
漂流藻属Planktoniella: 单细胞。细胞圆盘形,壳环面四 周有薄而透明的翼状突,翼上有许多射出肋,有支持翼状突 及有利漂浮的作用。本属只有2种,我国仅1种,太阳漂流藻 Planktoniella sol,分布我国南海、东海、南黄海,为暖水性种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细胞呈圆盘形,以一条胶质线相连成串, 或埋在胶质块内。群体,极少数单个生活。壳面点纹,壳缘有许多 小刺。间生带明显,呈环纹状或领纹状。本属为近海浮游种类,我 国记录的有4种,诺氏海链藻T. nordenskioldi为我国北方沿岸性种类。 细弱海链藻Thal.subtilis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细胞呈圆盘形,以一条胶质线相连成串, 或埋在胶质块内。群体,极少数单个生活。壳面点纹,壳缘有许多 小刺。间生带明显,呈环纹状或领纹状。本属为近海浮游种类,我 国记录的有4种,诺氏海链藻T. nordenskioldi为我国北方沿岸性种类。 细弱海链藻Thal.subtilis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
骨条藻属:Skeletonema: 细胞透镜形、圆柱形、直径6-7µm,壳面圆而鼓起, 细胞间靠细刺组成长链,刺的数目差异较大,有8-30条,细胞间隙长短不一,但 比细胞本身长。壳面点纹极微细,不易见到。本属我国只发现一种,中肋骨条藻 S.costatum,为广温广盐种,分布极广,从北极到赤道,从外海高盐水团到沿岸低 盐水团,甚至半咸水中皆有,但以沿岸为最多,我国近海很常见。骨条藻在自然 海区,是缢蛏和牡蛎等的优良饵料,硅质少容易消化。河口、港湾常由于有机质 污染,即富营养化,骨条藻大量生殖而形成赤潮。 由于骨条藻在其它海洋硅藻不能生活的恶劣条件下仍能生存,其分布和数量可作 为水质污染的生物指标
骨条藻属:Skeletonema: 细胞透镜形、圆柱形、直径6-7µm,壳面圆而鼓起, 细胞间靠细刺组成长链,刺的数目差异较大,有8-30条,细胞间隙长短不一,但 比细胞本身长。壳面点纹极微细,不易见到。本属我国只发现一种,中肋骨条藻 S.costatum,为广温广盐种,分布极广,从北极到赤道,从外海高盐水团到沿岸低 盐水团,甚至半咸水中皆有,但以沿岸为最多,我国近海很常见。骨条藻在自然 海区,是缢蛏和牡蛎等的优良饵料,硅质少容易消化。河口、港湾常由于有机质 污染,即富营养化,骨条藻大量生殖而形成赤潮。 由于骨条藻在其它海洋硅藻不能生活的恶劣条件下仍能生存,其分布和数量可作 为水质污染的生物指标
冠盖藻属Stephanopyxis: 细胞壳面圆形,略鼓起。壳缘着生一圈管状刺,以此连成短 链。细胞壁有明显的六角形孔纹,无间生带。我国沿海常见有掌状冠盖藻S. palmeriana和 塔形冠盖藻S. turris。 细柱藻科Leptocylindraceae:细胞长圆柱形。以壳面紧密相连,构成细长的链状群体。 链直或呈波状弯曲。壳面无刺无突起。细胞壁薄,无花纹。色素体2个或多个,呈颗粒状或 圆板状。 细柱藻属Leptocylindrus: 我国只一种,丹麦细柱藻L.danicus,细胞直径8-12µm,长31 -130µm,长等于宽的2-12倍。色素体颗粒状6-33个。这是沿岸种,我国近海常见
冠盖藻属Stephanopyxis: 细胞壳面圆形,略鼓起。壳缘着生一圈管状刺,以此连成短 链。细胞壁有明显的六角形孔纹,无间生带。我国沿海常见有掌状冠盖藻S. palmeriana和 塔形冠盖藻S. turris。 细柱藻科Leptocylindraceae:细胞长圆柱形。以壳面紧密相连,构成细长的链状群体。 链直或呈波状弯曲。壳面无刺无突起。细胞壁薄,无花纹。色素体2个或多个,呈颗粒状或 圆板状。 细柱藻属Leptocylindrus: 我国只一种,丹麦细柱藻L.danicus,细胞直径8-12µm,长31 -130µm,长等于宽的2-12倍。色素体颗粒状6-33个。这是沿岸种,我国近海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