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能不建立在這部專書的基礎之上。 以史料的性質言,本書屬於所謂「口述歷史」(oral history)在西 方是新起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自二十世紀中期以來,便建立了一個大規模 的「口述歷史計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也從六十年代起,展開 了口述歷史的研究,後已出版了許多專書,這兩處的口述歷史基本上是以個 人為本位,也就是口述自傳。對照之下,本者包羅的人物則多逢六百餘名, 規模宏大多了。但本書所用的訪談和實地調查其實正合於中國古代的史學傳 統。孔子說,「文献不足,是則吾能徵之(《論語.八佾》)」,便分指 「文字」和「口述」兩種史源。因為「献」指「耆舊」,即老人。老人傳述 的故事是歷史的另一重要根據。所以司馬遷撰史記列傳,往往在傳末(「太 史公曰」)說明他調查訪談的過程。最明顯的是下面這一段話: 太史公曰:吾適豐沛,問其遺老,觀故蕭、曹、樊哈、滕公 之家,及其素,異哉所聞。…余與他廣「按:樊噲之孫」通, 為言高祖功臣之興時若此云。(卷三五)。 這不是和友琴的訪問調查,先後如出一辙嗎?《史記》中尚多他例, 這裡不必詳舉了。這一搜集活史料的方法,後世仍然沿用,特別是在宋以後 的地方誌中。例如民國初年所修《婺源縣誌》的「凡例」中便標明「採訪員 報」,可知其中不少事實是從調查訪問中得來。我很高興看到此書繼承了中 國史學的一個優良傳統,為後世提供了這許多十分可信的原始史料。 蘇共體制與中共特色的可怕結合 友琴之所以奉献二十五年的寶貴時間全力寫成這部《文革受難者》, 當然不是僅僅為了收集文革資料,供後世史家作純客觀的研究。她以宗教式 的熱枕來進行這一偉大工程完全是受了人的良知的驅使,不忍讓無數在「紅 色恐怖」下修死者從中國人的記憶中消逝得無影無蹤。一九六六年八月五日 北京師大女附中副校長卞仲耘女士被紅衛丘學生活活打死,她是紅八月的第 一個犧牲者。當時友琴才十三歲,正在該校讀書。這一修絕人寰事件必然在 她的幼小心靈中留下了不可磨减的傷痛與恐懼。這才是本書從創始到完成的 真正原動力。我雖然當時身在海外,卻也能間接印證本書的調查結果。一九 七八年十月我率領「美國漢代研究代表團」訪問中國大陸各地的考古遗址, 第一站在北京集合。我有不少家人、親戚仍住在北京北兵馬司的故居,因此 我曾兩次回到故居和他們團聚。我聽到有關「文革」的第一個故事便是北京 中国信息中心制作 15
前言 中国信息中心制作 15 能不建立在這部專書的基礎之上。 以史料的性質言,本書屬於所謂「口述歷史」(oral history)在西 方是新起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自二十世紀中期以來,便建立了一個大規模 的「口述歷史計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也從六十年代起,展開 了口述歷史的研究,後已出版了許多專書,這兩處的口述歷史基本上是以個 人為本位,也就是口述自傳。對照之下,本書包羅的人物則多達六百餘名, 規模宏大多了。但本書所用的訪談和實地調查其實正合於中國古代的史學傳 統。孔子說,「文獻不足,是則吾能徵之(《論語.八佾》)」,便分指 「文字」和「口述」兩種史源。因為「獻」指「耆舊」,即老人。老人傳述 的故事是歷史的另一重要根據。所以司馬遷撰史記列傳,往往在傳末(「太 史公曰」)說明他調查訪談的過程。最明顯的是下面這一段話: 太史公曰:吾適豐沛,問其遺老,觀故蕭、曹、樊噲、滕公 之家,及其素,異哉所聞。……余與他廣「按:樊噲之孫」通, 為言高祖功臣之興時若此云。(卷三五)。 這不是和友琴的訪問調查,先後如出一轍嗎?《史記》中尚多他例, 這裡不必詳舉了。這一搜集活史料的方法,後世仍然沿用,特別是在宋以後 的地方誌中。例如民國初年所修《婺源縣誌》的「凡例」中便標明「採訪員 報」,可知其中不少事實是從調查訪問中得來。我很高興看到此書繼承了中 國史學的一個優良傳統,為後世提供了這許多十分可信的原始史料。 蘇共體制與中共特色的可怕結合 友琴之所以奉獻二十五年的寶貴時間全力寫成這部《文革受難者》, 當然不是僅僅為了收集文革資料,供後世史家作純客觀的研究。她以宗教式 的熱忱來進行這一偉大工程完全是受了人的良知的驅使,不忍讓無數在「紅 色恐怖」下慘死者從中國人的記憶中消逝得無影無蹤。一九六六年八月五日 北京師大女附中副校長卞仲耘女士被紅衛丘學生活活打死,她是紅八月的第 一個犧牲者。當時友琴才十三歲,正在該校讀書。這一慘絕人寰事件必然在 她的幼小心靈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痛與恐懼。這才是本書從創始到完成的 真正原動力。我雖然當時身在海外,卻也能間接印證本書的調查結果。一九 七八年十月我率領「美國漢代研究代表團」訪問中國大陸各地的考古遺址, 第一站在北京集合。我有不少家人、親戚仍住在北京北兵馬司的故居,因此 我曾兩次回到故居和他們團聚。我聽到有關「文革」的第一個故事便是北京
前言 中小學紅衛兵打死校長、教師的情况,他們繪聲繪影,描述得如親臨其境。 最使我難忘是某一間中學(校名忘記了,但前面是很大的數字)的學生在教 室中用钉板和皮帶铜頭痛打老師,血肉横飛,沾在四壁。他們還告訴我,我 的一位姪媳婦,在安慶教中學。「文革」爆發後,她也是被學生打死的。當 時同行中有考古學家亡友張光直,早年在北京上過小學,和校長的感情很 好。他聽了我的轉述,有點懷疑是不是事實。過了兩天,他特別去探望了他 的校長,回來後告訴我,這位校長的雙腿都被學生打斷了,已經不能行走。 我在二十六年前偶然聽來的事胁竟和本書所呈現的基本面貌若合符節,則本 者字字都是實錄,更無可疑。 中國是一個最講「尊師重道」的古老文明古國,而且「尊師」的傳統從 未斷絕過。晚明以來幾乎家家戶戶都供奉著「天、地、君、親、師」五個大 字,民國以後則改為「天、地、國、親、師」,為甚麼「文革」爆發後,第 一個暴力行動便指向老師呢?我當然不可能在這裡討論這樣大的間题,不過 我願意指出的兩個關键性的事實:第一是一九四九年以後,俄國的列寧、斯 大林體制全面征服了中國:第二是這個征服了中國的「列、斯醴制」,在實 際運作中又發展了更可怕的「中國特色」。 所謂「列、斯體制」當然便是大家都知道的極權統治,毋須多說。它在 文化教育上的根本態度則是反對知識,敵視知識人。這是因為極權統治必然 採取儲安平所謂「黨天下」的方式,也就是由一個「黨」絕對地宰割天下和 人民。因此整體地說,「黨」必須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包括欺詐和殘暴, 以保持它用暴力奪來的政權。對於這個「黨」來說,失去政權便等於宇宙毁 减。從個體的角度說,每一個「黨員」則同樣必須用一切手段保持他個人所 抓在手中的「權力」,而且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有權便有一切,沒有權便 失去一切,是每一個「黛員」的基本信條。斯大林說過「共產黛員是用特殊 材料製成的」,其確切的涵義其實在此。由於這個缘故,黛内的鬥爭也永遠 不會停止。「黨天下」的合法性完全建在一套特有的意識形態之上。這套意 識形態是絕對真理,決不允許任何人有一絲一毫的懷疑,因為一有懷疑, 「黨天下」的基礎便會發生動搖。所以,「黨天下」本能地反對知識和敵視 知識人。前蘇聯的「列、斯體制」從一開始便徹底體現了反知識(anti- intel1 ectualism)的精神。無論是哲學、文藝、社會、科學、史學都必須 在「黨」的嚴密控制之下,與官方意識形態保持絕對的一致。自然科學也不 能例外。我們都知道所謂「斯大林的語言學」和「李森科的生物學」的笑 話,事實上早在列寧生前,這種傾向已十分明顯,一九二二年蘇共的刊物上 便開始攻擊愛因斯坦和其他「唯心主義」的科學家了(見Roger 16 中因信息中心制作
前言 16 中国信息中心制作 中小學紅衛兵打死校長、教師的情況,他們繪聲繪影,描述得如親臨其境。 最使我難忘是某一間中學(校名忘記了,但前面是很大的數字)的學生在教 室中用釘板和皮帶銅頭痛打老師,血肉橫飛,沾在四壁。他們還告訴我,我 的一位姪媳婦,在安慶教中學。「文革」爆發後,她也是被學生打死的。當 時同行中有考古學家亡友張光直,早年在北京上過小學,和校長的感情很 好。他聽了我的轉述,有點懷疑是不是事實。過了兩天,他特別去探望了他 的校長,回來後告訴我,這位校長的雙腿都被學生打斷了,已經不能行走。 我在二十六年前偶然聽來的事跡竟和本書所呈現的基本面貌若合符節,則本 書字字都是實錄,更無可疑。 中國是一個最講「尊師重道」的古老文明古國,而且「尊師」的傳統從 未斷絕過。晚明以來幾乎家家戶戶都供奉著「天、地、君、親、師」五個大 字,民國以後則改為「天、地、國、親、師」,為甚麼「文革」爆發後,第 一個暴力行動便指向老師呢?我當然不可能在這裡討論這樣大的問題,不過 我願意指出的兩個關鍵性的事實:第一是一九四九年以後,俄國的列寧、斯 大林體制全面征服了中國;第二是這個征服了中國的「列、斯體制」,在實 際運作中又發展了更可怕的「中國特色」。 所謂「列、斯體制」當然便是大家都知道的極權統治,毋須多說。它在 文化教育上的根本態度則是反對知識,敵視知識人。這是因為極權統治必然 採取儲安平所謂「黨天下」的方式,也就是由一個「黨」絕對地宰割天下和 人民。因此整體地說,「黨」必須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包括欺詐和殘暴, 以保持它用暴力奪來的政權。對於這個「黨」來說,失去政權便等於宇宙毀 滅。從個體的角度說,每一個「黨員」則同樣必須用一切手段保持他個人所 抓在手中的「權力」,而且只能增加,不能滅少。有權便有一切,沒有權便 失去一切,是每一個「黨員」的基本信條。斯大林說過「共產黨員是用特殊 材料製成的」,其確切的涵義其實在此。由於這個緣故,黨內的鬥爭也永遠 不會停止。「黨天下」的合法性完全建在一套特有的意識形態之上。這套意 識形態是絕對真理,決不允許任何人有一絲一毫的懷疑,因為一有懷疑, 「黨天下」的基礎便會發生動搖。所以,「黨天下」本能地反對知識和敵視 知識人。前蘇聯的「列、斯體制」從一開始便徹底體現了反知識(antiintellectualism)的精神。無論是哲學、文藝、社會、科學、史學都必須 在「黨」的嚴密控制之下,與官方意識形態保持絕對的一致。自然科學也不 能例外。我們都知道所謂「斯大林的語言學」和「李森科的生物學」的笑 話,事實上早在列寧生前,這種傾向已十分明顯,一九二二年蘇共的刊物上 便 開 始 攻 擊 愛 因 斯 坦 和 其 他 「 唯 心 主 義 」 的 科 學 家 了 ( 見 Roger
前言 Pethybridge,One Step Backwards,Two Steps Forward,Oxford,1990, D.213)。 「黨天下」本質導致慘劇迄今不止 第二,關於「中國特色」的問题,毛澤東本人已一語道破,在文革期 間他曾作自我評價,肯定自己是「馬克思加秦始皇」(見陳登才主編《毛澤 東的領導藝術》,軍事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九年,頁二八)他自封為「馬克 思」不過是自我陶醉,說他是「斯大林加秦始皇」真正名副其實。這裡的斯 大林不僅指人還指體制。秦始皇則象徵了他的「中國特色」,秦始皇以「焚 書坑儒」留下千古罵名,毛澤東卻偏偏在這四個字上繼承了他的衣缽。所以 在政治運用上,毛和他的「黨」充分復活了中國專制帝王的統治手段,包括 特務制度(如明代的東、西廠)、文字獄等。甚至毛語錄和紅衛兵也可以在 明太祖那裡找得到源淵。明太祖寫過《大誥》三编,事實上即是他的語錄。 他不但要求天下所有的學生(從國子監到社學)都镀《大誥》,而且還下詔 說: 朕出斯令,一曰《大誥》一曰《續编》,斯上下之本,臣民 之至寶,發佈天下,務必戶戶有之。(見《大誥續编校頒行續 誥》第八十七)。 天下家家戶戶都必須有這一套「至寶」,豈不是「文革」時期的「紅 寶書」嗎?《明史刑法誌一》說: 於時(按洪武十九年,一三八六年),天下有講讀《大誥》 師生來朝者十九萬餘人,並賜鈔遣還。(卷九三)。 試想這和百萬紅衛兵人人手舉《毛語錄》在天安門前高呼萬歲,有何 不同?明初人口不過一億人上下,這十九萬餘人集會在南京,以比例而言, 較之百萬紅南兵的聲势一點也不遜色,所以毛的「黨天下」除了外來的 「列、斯醴制」之外,其「中國特色」也同樣不容忽視。「斯大林加秦始 皇」真是如虎添翼,威力無窮。而且不僅中國為然,前蘇聯的一黛專政也同 樣有其「俄國特色」,即沙皇制度。早在一九二O年俄國文學家米諾可夫 (Mi1 iukov)便已指出:布爾什維克專政在理論上來自西方,在實踐上則深 深地植根於俄國的歷史文化的底層(見Paul Miliukov,Bolshivism:An 中国信息中心制作 17
前言 中国信息中心制作 17 Pethybridge, One Step Backwards, Two Steps Forward, Oxford,1990, p.213 )。 「黨天下」本質導致慘劇迄今不止 第二,關於「中國特色」的問題,毛澤東本人已一語道破,在文革期 間他曾作自我評價,肯定自己是「馬克思加秦始皇」(見陳登才主編《毛澤 東的領導藝術》,軍事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九年,頁二八)他自封為「馬克 思」不過是自我陶醉,說他是「斯大林加秦始皇」真正名副其實。這裡的斯 大林不僅指人還指體制。秦始皇則象徵了他的「中國特色」,秦始皇以「焚 書坑儒」留下千古罵名,毛澤東卻偏偏在這四個字上繼承了他的衣缽。所以 在政治運用上,毛和他的「黨」充分復活了中國專制帝王的統治手段,包括 特務制度(如明代的東、西廠)、文字獄等。甚至毛語錄和紅衛兵也可以在 明太祖那裡找得到源淵。明太祖寫過《大誥》三編,事實上即是他的語錄。 他不但要求天下所有的學生(從國子監到社學)都讀《大誥》,而且還下詔 說: 朕出斯令,一曰《大誥》一曰《續編》,斯上下之本,臣民 之至寶,發佈天下,務必戶戶有之。(見《大誥續編校頒行續 誥》第八十七)。 天下家家戶戶都必須有這一套「至寶」,豈不是「文革」時期的「紅 寶書」嗎?《明史刑法誌一》說: 於時(按洪武十九年,一三八六年),天下有講讀《大誥》 師生來朝者十九萬餘人,並賜鈔遣還。(卷九三)。 試想這和百萬紅衛兵人人手舉《毛語錄》在天安門前高呼萬歲,有何 不同?明初人口不過一億人上下,這十九萬餘人集會在南京,以比例而言, 較之百萬紅衛兵的聲勢一點也不遜色,所以毛的「黨天下」除了外來的 「列、斯體制」之外,其「中國特色」也同樣不容忽視。「斯大林加秦始 皇」真是如虎添翼,威力無窮。而且不僅中國為然,前蘇聯的一黨專政也同 樣有其「俄國特色」,即沙皇制度。早在一九二○年俄國文學家米諾可夫 (Miliukov)便已指出:布爾什維克專政在理論上來自西方,在實踐上則深 深地植根於俄國的歷史文化的底層(見 Paul Miliukov, Bolshivism: An
前言 International Danger London,1920,P.5). 列寧建立政權之後,在教育上首先便表現了兩個特色:一是降低過去的 學術水準,二是打擊教師的權威。中學教師的待遇最低,月薪只有四十五個 盧布,而學校工友的月薪則是七十個盧布。「黨」更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在課 堂上羞辱老師,使之無地自容。後來一位文學家曾假借十五歲學生的日記的 形式创作了一本小說,描寫學生如何横蠻粗暴和教科學的女教師最後怎樣驚 惶逃走,讀後令人毛骨悚然。唯一與文革不同之處,只不過學生沒有動武罷 了。(詳見Richard Pipes,Russia under the Bolshvik Regime,New York,1993pp.318-9)中共的黨天下在體制上對蘇聯亦步亦趨,因此也是一 開始便將教師眨為三等公民,並極力挑撥學生去攻擊先生。一九五二年陳寅 格寫了一首《呂步舒》七絕。詩曰: 證羊見慣借奇,生父猶然况本師。不識董文因痛詆,時賢應 笑步舒癡。 此詩首二句便分指子女清算父母、學生批判老師。(詳細解說見我的 《陳寅格晚年詩文釋證》增訂新版,台北東大一九九八年頁五四至五六)陳 先生極為敏感,所以早在一九五二年已「一葉知秋」。十四年後學生打死老 師的現象決非偶然,文革也不僅僅是毛澤東一人所能掀起的。這一切都内在 於「黨天下」體制的本質。有此列斯體制及其中國特色,便必然發展出文 革,也必然不断出現打死教師和其他各類知識人的修劇。 所以文革並不是一個孤立的歷史事件,而是「黨天下」在展現其最真實 本質的進程中一次高潮而已,一九四二年的延安「整風」和一九五七年「反 右」都是它的先聲。而且文革也不是上述進程的終結,在新的歷史階段, 「黨天下」的本質仍然會以新的方式呈现出來。十五年前天安門的一幕,在 大多數中國人的記憶中已變得若存若亡了,但還是有人不能忘懷。最近向 「人大」「政協」上書的蔣彥永醫生便是其中最可敬的一位。 對於一個患了嚴重失憶症的民族,王友琴博士這部《文革受難者》真是 一削及時良藥。 二○○四年三月十二日於普林斯頓 (余英時:歷史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8 中因信息中心制作
前言 18 中国信息中心制作 International Danger London,1920,P.5)。 列寧建立政權之後,在教育上首先便表現了兩個特色:一是降低過去的 學術水準,二是打擊教師的權威。中學教師的待遇最低,月薪只有四十五個 盧布,而學校工友的月薪則是七十個盧布。「黨」更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在課 堂上羞辱老師,使之無地自容。後來一位文學家曾假借十五歲學生的日記的 形式創作了一本小說,描寫學生如何橫蠻粗暴和教科學的女教師最後怎樣驚 惶逃走,讀後令人毛骨悚然。唯一與文革不同之處,只不過學生沒有動武罷 了。(詳見 Richard Pipes, Russia under the Bolshvik Regime, New York,1993 pp.318-9)中共的黨天下在體制上對蘇聯亦步亦趨,因此也是一 開始便將教師貶為三等公民,並極力挑撥學生去攻擊先生。一九五二年陳寅 恪寫了一首《呂步舒》七絕。詩曰: 證羊見慣借奇,生父猶然況本師。不識董文因痛詆,時賢應 笑步舒癡。 此詩首二句便分指子女清算父母、學生批判老師。(詳細解說見我的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增訂新版,台北東大一九九八年頁五四至五六)陳 先生極為敏感,所以早在一九五二年已「一葉知秋」。十四年後學生打死老 師的現象決非偶然,文革也不僅僅是毛澤東一人所能掀起的。這一切都內在 於「黨天下」體制的本質。有此列斯體制及其中國特色,便必然發展出文 革,也必然不斷出現打死教師和其他各類知識人的慘劇。 所以文革並不是一個孤立的歷史事件,而是「黨天下」在展現其最真實 本質的進程中一次高潮而已,一九四二年的延安「整風」和一九五七年「反 右」都是它的先聲。而且文革也不是上述進程的終結,在新的歷史階段, 「黨天下」的本質仍然會以新的方式呈現出來。十五年前天安門的一幕,在 大多數中國人的記憶中已變得若存若亡了,但還是有人不能忘懷。最近向 「人大」「政協」上書的蔣彥永醫生便是其中最可敬的一位。 對於一個患了嚴重失憶症的民族,王友琴博士這部《文革受難者》真是 一劑及時良藥。 二○○四年三月十二日於普林斯頓 (余英時:歷史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前言 序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 文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的分水岭。1966年以前,中国是毛 泽东主义阶级斗争和斯大林主义指令经济的合成品。1976年以后,中国 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和列宁主义一党统治的混合物。中国共产党现今肯定仍然 具有阶级斗争性能:1989年六四事件和1999年以来对法轮功的镇压 只是最残暴的两个例子。但是可庆幸的是,1950和1960年代的一系 列残酷无情的政治运动与文革十年的混乱和暴力似乎已仅成往事。现在的斗 争是赚钱或者平衡收支。 然而,对往事的记忆仍然至关紧要。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对照鲜明的例 子表明,对一个民族来说正视其在近期历史中的犯罪行为相当重要。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获胜盟国的占领下,德国人进行了“非纳粹化”,清查和处罚了 纳粹份子。继之而来的是德国作家和历史学者对其过去作了深入的反思。这 样,最终每一个德国人都不得不认识到上一代人的罪过。结果,德国今天成 为一个比较健康的民主国家。 但是,很多日本人却仍然没有认识到前辈之罪恶,其原因是他们还没 有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接触到它。除非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日本人从不探 究审视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以及期间在亚洲犯下的骇人暴行。其后果 是,战争罪一案至今仍然是日本与其邻国之间日益加剧的一大问题。 在文革这一案例中,中国共产党在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 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煞费苦心地对其历史作了基于现实需要的表述。 《决议》批评了毛泽东,说文革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但是把“四人 帮”和林彪的所作所为描写成“完全是另外一种性质”,说他们“利用毛泽 东同志的错误,背着他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煽动人民“打倒 一切,全面内战”。 尽管中国共产党承认在统治中国的记录中留下的污迹,但是它仍不准 许在学术界对文革进行充分研究,也禁止将研究成果付诸教学。一两部较好 的关于文革十年中事件的著述是由历史学者在中央党校和国防大学这样的官 方主持下写出的,而一名在北京大学的教授想要从事类似的研究,就会其使 其职业遭受危险。 中国共产党对开放文革研究的担心可能出自两个原因。其一,《决 议》批评了毛泽东的左倾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论点,但是,不受限制的研究肯 中国信息中心制作 19
前言 中国信息中心制作 19 序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 文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的分水岭。1966年以前,中国是毛 泽东主义阶级斗争和斯大林主义指令经济的合成品。1976年以后,中国 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和列宁主义一党统治的混合物。中国共产党现今肯定仍然 具有阶级斗争性能;1989年六四事件和1999年以来对法轮功的镇压 只是最残暴的两个例子。但是可庆幸的是,1950和1960年代的一系 列残酷无情的政治运动与文革十年的混乱和暴力似乎已仅成往事。现在的斗 争是赚钱或者平衡收支。 然而,对往事的记忆仍然至关紧要。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对照鲜明的例 子表明,对一个民族来说正视其在近期历史中的犯罪行为相当重要。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获胜盟国的占领下,德国人进行了“非纳粹化”,清查和处罚了 纳粹份子。继之而来的是德国作家和历史学者对其过去作了深入的反思。这 样,最终每一个德国人都不得不认识到上一代人的罪过。结果,德国今天成 为一个比较健康的民主国家。 但是,很多日本人却仍然没有认识到前辈之罪恶,其原因是他们还没 有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接触到它。除非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日本人从不探 究审视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以及期间在亚洲犯下的骇人暴行。其后果 是,战争罪一案至今仍然是日本与其邻国之间日益加剧的一大问题。 在文革这一案例中, 中国共产党在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 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煞费苦心地对其历史作了基于现实需要的表述。 《决议》批评了毛泽东,说文革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但是把“四人 帮”和林彪的所作所为描写成“完全是另外一种性质”,说他们“利用毛泽 东同志的错误,背着他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煽动人民“打倒 一切,全面内战”。 尽管中国共产党承认在统治中国的记录中留下的污迹,但是它仍不准 许在学术界对文革进行充分研究,也禁止将研究成果付诸教学。一两部较好 的关于文革十年中事件的著述是由历史学者在中央党校和国防大学这样的官 方主持下写出的,而一名在北京大学的教授想要从事类似的研究,就会其使 其职业遭受危险。 中国共产党对开放文革研究的担心可能出自两个原因。其一,《决 议》批评了毛泽东的左倾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论点,但是,不受限制的研究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