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七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联考 语文 第卷(选择题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祈祷(do) 潦(1io)水央浼(mi) 圭臬(ni) 酒馔 (zhun B.尴(gn)尬赍(j)发傩(tn)戏 泅(qi)水发轫 C.拮据(j) 埋(mi)怨珐(f)琅 悖(bi)时隅(u) D.懿(y)范 耘耔(z) 踯躅(zh) 迤(y)逦 讥诮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浚理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差强人意 B.纯粹人杰地灵矫首暇观陈陈相因胁肩谄笑 C.玷辱滚滚诸公碎琼乱玉余音绕梁得天独厚 D.朔风或棹孤舟渔舟唱晚臭名昭著彤云密布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 得水。结果却是 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 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 ,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 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 A.自食其果玩火自焚作茧自缚 B.玩火自焚自食其果作 茧自缚 C.作茧自缚自食其果玩火自焚 D.作茧自缚玩火自焚自 食其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升级版的天津终身学习网可为市民提供包括生活保健、家庭教育等在 内的14类2000余节高清微课程学习资源。 B.普京表示,多名美国外交官将不得不离开俄罗斯的原因是华盛顿对俄不友好 造成的。 C.雄安新区三县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批违法企业负责人受到 查封整顿、行政拘留、刑事拘留等惩罚 D.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给项目,改良贫困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态,不仅有助于打 破贫困地区代际固化的僵局,更有助于物质脱贫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的文学创作以小说成就为最,其中长篇小 说《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B.林语堂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动人的北平》以 白描的手法写出北平的宏阔与丰富,体现其文笔清雅、闲适的特点
天津市七校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联考 语 文 第卷(选择题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祈祷(do) 潦(lio)水 央浼(mi) 圭臬(ni) 酒馔 (zhun) B.尴(gn)尬 赍(j)发 傩(tn)戏 泅(qi)水 发轫 (rn) C.拮据(j) 埋(mi)怨 珐(f)琅 悖(bi)时 角隅(u) D.懿(y)范 耘耔(z) 踯躅(zh) 迤(y)逦 讥诮 (qi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浚理 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差强人意 B.纯粹 人杰地灵 矫首暇观 陈陈相因 胁肩谄笑 C.玷辱 滚滚诸公 碎琼乱玉 余音绕梁 得天独厚 D.朔风 或棹孤舟 渔舟唱晚 臭名昭著 彤云密布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 得水。结果却是__________,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 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__________,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 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__________。 A.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作茧自缚 B.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作 茧自缚 C.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D.作茧自缚 玩火自焚 自 食其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升级版的天津终身学习网可为市民提供包括生活保健、家庭教育等在 内的 14 类 2000 余节高清微课程学习资源。 B.普京表示,多名美国外交官将不得不离开俄罗斯的原因是华盛顿对俄不友好 造成的。 C.雄安新区三县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批违法企业负责人受到 查封整顿、行政拘留、刑事拘留等惩罚。 D.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给项目,改良贫困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态,不仅有助于打 破贫困地区代际固化的僵局,更有助于物质脱贫。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的文学创作以小说成就为最,其中长篇小 说《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B.林语堂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动人的北平》以 白描的手法写出北平的宏阔与丰富,体现其文笔清雅、闲适的特点
C.“朝菌不知晦朔”,古时常常把阴历每月最后一日叫朔;把阴历每月的第 日叫晦。“御六气之辩”,这里的“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 D.契诃夫小说的总体特点是:运用出色的幽默讽刺手法,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 形象,揭露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沙皇专制制度,向往新生活的到来。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小题。 上世纪末,散文创作空前繁荣。其中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呈两极化发展: 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即所谓“大散文”,如文化散文、思想随笔等;一方 面呈情感化、软化、细化趋向,即所谓“小散文”,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 细微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小散文”把散文的自由、随意和 飘洒发挥到极致,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消解了文学的 审美性,而呈现出一种所谓的“散文的消费性格”: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 浅浅的哲学,淡淡的哀愁。也有人把它归纳成一种模式一一温馨感人的小故事, 加上娓娓倾谈的小情调,加上模糊不清的小感悟,给在快节奏、重功利、轻人情 的现代生活中奔走的人们一种廉价的抚慰。同样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所谓“明 星写作”。它因作者本身的广告效应、读者的好奇心理和对于成名的期待与想象 而拥有巨大的读者市场。不过,就整个发展趋势看,“小散文”也好,“明星写 作”也好,轰动的热潮都不会维持很久。相反的,那些体现着浓重的人文精神, 体现着审美意识与历史感,深入人的心灵境域,抵达人性深处的思想随笔和文化 散文,倒是有着长久的文学生命力。它们或者采用平实、自然的话体风格,抒写 达观智慧的人生经验,使人感受到冬天炉边闲话、夏日豆棚啜茗的艺术氛围;或 者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流露着一种浓酽的文化乡愁;或以理性视角、 平常心理和世俗语言表达终极性、彼岸性的话题 文化散文的兴起,有其现实的、社会的根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面对全 球化的浪潮,加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人的主体意识、探索意识、批 判意识、超越意识大大增强,审美趣味发生变化,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观念发 生了重大变革,文学艺术的含义与功能随之也发生了转换。文学观念趋向多样与 宽容,各种文学话语、理论话语逐步呈现出表现自我的自觉性,放弃以往散文创 作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摆脱商业时代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对文 学的扭曲,致力于新的表现领域与抒写方式,终于使散文以自由的心态、优雅的 格调、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了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 由于文学环境的宽松、心态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转换,作家也好,读者也好,存 在着回归文学本体、张扬人文精神、重视生命体验,从而获得较髙的美学品质的 审美期待,这构成了今日散文繁荣兴盛的基础 (节选自王充闾《文学创作与生命体验》) 6.下列关于“小散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散文”具有情感化、软化、细化的趋向,其特点是侧重于表现都市生活 的细微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 B.“小散文”的“消费性格”表现为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浅浅的哲学 淡淡的哀愁,其共有模式是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加娓娓倾谈的小情调,加模糊不 清的小感悟 C.“小散文”虽然把散文的自由、随意和飘洒发挥到极致,但它同时也消解了 精深的生命探求和文学的审美性
C.“朝菌不知晦朔”,古时常常把阴历每月最后一日叫朔;把阴历每月的第一 日叫晦。“御六气之辩”,这里的“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 D.契诃夫小说的总体特点是:运用出色的幽默讽刺手法,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 形象,揭露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沙皇专制制度,向往新生活的到来。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小题。 上世纪末,散文创作空前繁荣。其中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呈两极化发展: 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即所谓“大散文”,如文化散文、思想随笔等;一方 面呈情感化、软化、细化趋向,即所谓“小散文”,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 细微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小散文”把散文的自由、随意和 飘洒发挥到极致,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消解了文学的 审美性,而呈现出一种所谓的“散文的消费性格”: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 浅浅的哲学,淡淡的哀愁。也有人把它归纳成一种模式——温馨感人的小故事, 加上娓娓倾谈的小情调,加上模糊不清的小感悟,给在快节奏、重功利、轻人情 的现代生活中奔走的人们一种廉价的抚慰。同样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所谓“明 星写作”。它因作者本身的广告效应、读者的好奇心理和对于成名的期待与想象 而拥有巨大的读者市场。不过,就整个发展趋势看,“小散文”也好,“明星写 作”也好,轰动的热潮都不会维持很久。相反的,那些体现着浓重的人文精神, 体现着审美意识与历史感,深入人的心灵境域,抵达人性深处的思想随笔和文化 散文,倒是有着长久的文学生命力。它们或者采用平实、自然的话体风格,抒写 达观智慧的人生经验,使人感受到冬天炉边闲话、夏日豆棚啜茗的艺术氛围;或 者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流露着一种浓酽的文化乡愁;或以理性视角、 平常心理和世俗语言表达终极性、彼岸性的话题。 文化散文的兴起,有其现实的、社会的根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面对全 球化的浪潮,加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人的主体意识、探索意识、批 判意识、超越意识大大增强,审美趣味发生变化,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观念发 生了重大变革,文学艺术的含义与功能随之也发生了转换。文学观念趋向多样与 宽容,各种文学话语、理论话语逐步呈现出表现自我的自觉性,放弃以往散文创 作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摆脱商业时代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对文 学的扭曲,致力于新的表现领域与抒写方式,终于使散文以自由的心态、优雅的 格调、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了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 由于文学环境的宽松、心态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转换,作家也好,读者也好,存 在着回归文学本体、张扬人文精神、重视生命体验,从而获得较高的美学品质的 审美期待,这构成了今日散文繁荣兴盛的基础。 (节选自王充闾《文学创作与生命体验》) 6.下列关于“小散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散文”具有情感化、软化、细化的趋向,其特点是侧重于表现都市生活 的细微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 B.“小散文”的“消费性格”表现为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浅浅的哲学、 淡淡的哀愁,其共有模式是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加娓娓倾谈的小情调,加模糊不 清的小感悟。 C.“小散文”虽然把散文的自由、随意和飘洒发挥到极致,但它同时也消解了 精深的生命探求和文学的审美性
D.“小散文”能给现代生活中奔走的人们带来廉价的抚慰,但从整个发展趋势 来看,它和“明星写作”一样,所引起的轰动热潮不会维持太久。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明星写作”能拥有巨大的读者市场,既是因为作者本身的广告效应,又是 因为它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和对于成名的期待与想象。 B.尽管具有思辨化、大型化特点的“大散文”是上世纪末最火爆、最活跃的散 文形式之一,但它却不及“小散文”和“明星写作”那样能引起轰动的热潮 C.“大散文”选材多样,可以抒写达观智慧的人生经验,可以表现对传统文化 的审视与反思,也可以以理性视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语言表达终极性、彼岸性的 话题 D.因文学环境的宽松、心态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转换,作家和读者中都存在着 回归文学本体、张扬人文精神、重视生命体验,从而获得较高的美学品质的审美 期待。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想随笔和文化散文之所以具有长久的文学生命力,是因为它们体现着浓重 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审美意识与历史感,能深入人的心灵境域,抵达人性深处。 B.以往的散文创作追求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受到商业时代物质主义、金 钱至上的价值取向的扭曲,而今日的散文创作已摆脱了这些影响 C.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球化的浪潮,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人们 审美趣味、文化观念、生活观念的变化等都对文化散文的兴起产生了影响。 D.对新的表现领域与抒写方式的探索,使散文能以自由的心态、优雅的格调 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 李昶,字士都,东平须城人。昶颖悟过人,读书如夙习,无故不出户外,邻里罕 识其面。初从父入科场,侪辈少之,讥议纷纭,监试者远其次舍,伺察甚严。昶 肆笔数千言,比午,已脱稿。释褐,授征事郎、孟州温县丞。正大改元,超授儒 林郎、赐绯鱼袋、郑州河阴簿。三年,召试尚书省掾,再调漕运提举 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 为经历。居数岁,忠济怠于政事,贪佞抵隙而进。昶言于忠济曰:“比年内外裘 马相尚,饮宴无度,库藏空虚,百姓匮乏,若犹循习故常,恐或生变。惟阁下接 纳正士,黜远小人,去浮华,敦朴素,损骑从,省宴游,虽不能救已然之失,尚 可以弭未然之祸。”时朝廷裁抑诸侯,法制寝密,忠济纵侈自若。昶以亲老求解, 不许。俄以父忧去官,杜门教授,一时名士若李谦、马绍、吴衍辈,皆出其门。 岁己未,世祖伐宋,次濮州,闻昶名,召见,问治国用兵之要。昶上疏,论治国 则以用贤、立法、赏罚、君道、务本、清源为对:论用兵,则以伐罪、救民、不 嗜杀为对。世祖嘉纳之。明年,世祖即位,召至开平,访以国事,昶知无不言, 眷遇益隆。世祖尝燕处,望见昶,辄敛容曰:“李秀才至矣。”其见敬礼如此。 至元元年,迁转之制行,减并路、府、州、县官员,于是谢事家居。五年,起为 吏礼部尚书,品格条式、选举礼文之事,多所裁定。凡议大政,宰相延置上座, 倾听其说。六年,奸臣阿合马议升制国用使司为尚书省,昶请老以归。七年,诏 授南京路总管兼府尹,不赴。八年,授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务持大体,不事 苛细,未几致仕。二十二年,昶年已八十三,复遣使征之,以老疾辞,赐田千亩。 十六年卒,年八十有七
D.“小散文”能给现代生活中奔走的人们带来廉价的抚慰,但从整个发展趋势 来看,它和“明星写作”一样,所引起的轰动热潮不会维持太久。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明星写作”能拥有巨大的读者市场,既是因为作者本身的广告效应,又是 因为它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和对于成名的期待与想象。 B.尽管具有思辨化、大型化特点的“大散文”是上世纪末最火爆、最活跃的散 文形式之一,但它却不及“小散文”和“明星写作”那样能引起轰动的热潮。 C.“大散文”选材多样,可以抒写达观智慧的人生经验,可以表现对传统文化 的审视与反思,也可以以理性视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语言表达终极性、彼岸性的 话题。 D.因文学环境的宽松、心态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转换,作家和读者中都存在着 回归文学本体、张扬人文精神、重视生命体验,从而获得较高的美学品质的审美 期待。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想随笔和文化散文之所以具有长久的文学生命力,是因为它们体现着浓重 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审美意识与历史感,能深入人的心灵境域,抵达人性深处。 B.以往的散文创作追求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受到商业时代物质主义、金 钱至上的价值取向的扭曲,而今日的散文创作已摆脱了这些影响。 C.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球化的浪潮,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人们 审美趣味、文化观念、生活观念的变化等都对文化散文的兴起产生了影响。 D.对新的表现领域与抒写方式的探索,使散文能以自由的心态、优雅的格调、 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9~12 题。 李昶,字士都,东平须城人。昶颖悟过人,读书如夙习,无故不出户外,邻里罕 识其面。初从父入科场,侪辈少之,讥议纷纭,监试者远其次舍,伺察甚严。昶 肆笔数千言,比午,已脱稿。释褐,授征事郎、孟州温县丞。正大改元,超授儒 林郎、赐绯鱼袋、郑州河阴簿。三年,召试尚书省掾,再调漕运提举。 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 为经历。居数岁,忠济怠于政事,贪佞抵隙而进。昶言于忠济曰:“比年内外裘 马相尚,饮宴无度,库藏空虚,百姓匮乏,若犹循习故常,恐或生变。惟阁下接 纳正士,黜远小人,去浮华,敦朴素,损骑从,省宴游,虽不能救已然之失,尚 可以弭未然之祸。”时朝廷裁抑诸侯,法制寝密,忠济纵侈自若。昶以亲老求解, 不许。俄以父忧去官,杜门教授,一时名士若李谦、马绍、吴衍辈,皆出其门。 岁己未,世祖伐宋,次濮州,闻昶名,召见,问治国用兵之要。昶上疏,论治国, 则以用贤、立法、赏罚、君道、务本、清源为对;论用兵,则以伐罪、救民、不 嗜杀为对。世祖嘉纳之。明年,世祖即位,召至开平,访以国事,昶知无不言, 眷遇益隆。世祖尝燕处,望见昶,辄敛容曰:“李秀才至矣。”其见敬礼如此。 至元元年,迁转之制行,减并路、府、州、县官员,于是谢事家居。五年,起为 吏礼部尚书,品格条式、选举礼文之事,多所裁定。凡议大政,宰相延置上座, 倾听其说。六年,奸臣阿合马议升制国用使司为尚书省,昶请老以归。七年,诏 授南京路总管兼府尹,不赴。八年,授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务持大体,不事 苛细,未几致仕。二十二年,昶年已八十三,复遣使征之,以老疾辞,赐田千亩。 二十六年卒,年八十有七
(节选自《元史·李昶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授征事郎 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B.省宴游 省:醒悟 C.世祖伐宋,次濮州 次:驻扎 D.复遣使征之 征:征召,朝廷征用人才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忠济怠于政事 奉 晨昏于万里 B.贪佞抵隙而进 虽设而常关 C.则以用贤、立法、赏罚、君道、务本、清源为对 欲苟顺私情,则告 诉不许 D.以老疾 辞 臣以险 衅,夙遭闵凶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 嗣/升 昶为经历 B.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 嗣/升昶为经历 C.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 济嗣/升昶为经历 D.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 /嗣升昶为经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昶从小聪明过人。读新书文如同过去经常学习的一般熟悉。参加科举考试 时能一上午奋笔写数千字 B.李昶能积极进善言。他极力劝说懒于处理政事的严忠济接纳忠正之士,罢黜 疏远奸邪小人。 C.李昶聪明懂礼,即便皇帝闲居退朝,他见了也都非常礼敬。因此世祖常高兴 采纳他的疏谏,向他询问国事。 D.李昶才干非凡,官员的品级和选举,朝廷的礼仪,很多是他裁定的。宰相常 请他商议朝廷大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3分) 13.把下面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3分)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分) 虽不能救已然之失,尚可以弭未然之祸。(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节选自《元史·李昶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授征事郎 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B.省宴游 省:醒悟 C.世祖伐宋,次濮州 次:驻扎 D.复遣使征之 征:征召,朝廷征用人才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忠济怠于政事 奉 晨昏于万里 B.贪佞抵隙而进 门 虽设而常关 C.则以用贤、立法、赏罚、君道、务本、清源为对 欲苟顺私情,则告 诉不许 D.以老疾 辞 臣以险 衅,夙遭闵凶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 嗣/升 昶为经历 B.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 嗣/升昶为经历 C.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 济嗣/升昶为经历 D.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 /嗣升昶为经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昶从小聪明过人。读新书文如同过去经常学习的一般熟悉。参加科举考试 时能一上午奋笔写数千字。 B.李昶能积极进善言。他极力劝说懒于处理政事的严忠济接纳忠正之士,罢黜 疏远奸邪小人。 C.李昶聪明懂礼,即便皇帝闲居退朝,他见了也都非常礼敬。因此世祖常高兴 采纳他的疏谏,向他询问国事。 D.李昶才干非凡,官员的品级和选举,朝廷的礼仪,很多是他裁定的。宰相常 请他商议朝廷大事。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114 分) 四、(23 分) 13.把下面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3 分)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 分) 虽不能救已然之失,尚可以弭未然之祸。(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对月寓怀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注:这是《红楼梦》中一个穷书生寄居葫芦庙时,在中秋月夜酒后吟出的抒怀之 诗 (1)根据诗作内容,请简要概括书生的形象。(3分)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赏读经典的诗文,不仅可以观赏自然景观的雄奇与秀丽,更能让灵魂得到感悟与 启迪。如果我们和王勃同登滕王阁,就可以品味“ ,彩彻区明”的清爽明 媚;欣赏“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明丽浩淼:感受“潦水尽而寒潭 清 的清寒悄怆。和陶渊明隐居田园,过着理想中的“ 临清流 而赋诗”的田园生活之时,很自然地坚定了“ 鸟倦飞而知还”的决心, 但有时也会发出“善万物之得时, ”的感叹。当我们被李密“但以刘日薄 西山, ,朝不虑夕”的亲情打动。人,作为“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不断被经典的力量影响、感召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9题。 乡村的节奏 路军 我喜欢乡村的节奏,每次回乡,就像离巢久了的鸟儿,落在那儿,被一种浸润心 魂的温暖融化,缓缓地、静静地拥抱乡村。古老的乡村像一块沉积了千年的磁石 不管外界怎样喧嚣,内心的尘垢都在那一瞬间剔除掉了。乡村,我的乡村,你的 脚步不会慌乱,不会迷茫,不会在现代的包裹中逝去,她坚定地走着,内心的包 容力量谁也不可小觑。 我不喜欢时下乡村会走向没落的荒诞论调,即使城市再无限制地扩延,也难以吞 没乡村的广袤。 行走于乡村,既是一种膜拜,也是一种回归,精神宁静的安养,心灵倾斜的抚慰, 思想的反刍与咀嚼。 炊烟依然,缓缓地上升,在早晨的阳光里散发着植物的味道,玉米味、槐树味和 松香味混合在空气中,随着时光的飘转发酵,扩散到村庄四面的丛林中。一代 代的坚守,虽然偶有烟煤的污气从远远的城市飘来,试图包裹山野的昏暗,但在 山山川川的绿色的屏障中,在原始一般的炊烟中还是败下阵来,灰溜溜地走了。 我试图从生物学的循环系统中找到答案,那是很遥远的解释,只有眼睛和思维落 在泥土地中,落在乡村强大的生命力上,谜底也就不成为谜底 在雾霾如此猖獗的时刻,多看一看乡村的早晨的炊烟脚步,或许有所裨益。虽然 我隐隐还有些担心。街巷中,老头、老太太安详地坐在树下,坐在石台上,细数 着岁月的影像,饱经沧桑的脸庞就像意蕴深厚的诗行,他们的语调如平缓流淌的 溪水,舒缓的波痕轻轻卷过你的心头。那是岁月沉积的大度与包容,是酸甜苦辣 咸一一人生滋味浸润的智慧。 不知何时,孩子们蹦蹦跳跳出来了,仿佛一个个小精灵钻来钻去,又像一只只轻 盈的蝴蝶时而安静,时而翩翩而飞。一位女孩子的马尾辫在清风中左右甩着,如 蝴蝶头上触摸春天气息的触角。有的孩童滚着铁圈,有的拋着纸飞机,有的吹着
对月寓怀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注:这是《红楼梦》中一个穷书生寄居葫芦庙时,在中秋月夜酒后吟出的抒怀之 诗。 (1)根据诗作内容,请简要概括书生的形象。(3 分)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 分) 赏读经典的诗文,不仅可以观赏自然景观的雄奇与秀丽,更能让灵魂得到感悟与 启迪。如果我们和王勃同登滕王阁,就可以品味“ ,彩彻区明”的清爽明 媚;欣赏“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明丽浩淼;感受“潦水尽而寒潭 清, ”的清寒悄怆。和陶渊明隐居田园,过着理想中的“ ,临清流 而赋诗”的田园生活之时,很自然地坚定了“ ,鸟倦飞而知还”的决心, 但有时也会发出“善万物之得时, ”的感叹。当我们被李密“但以刘日薄 西山, , ,朝不虑夕”的亲情打动。人,作为“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不断被经典的力量影响、感召。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6~19 题。 乡村的节奏 路 军 我喜欢乡村的节奏,每次回乡,就像离巢久了的鸟儿,落在那儿,被一种浸润心 魂的温暖融化,缓缓地、静静地拥抱乡村。古老的乡村像一块沉积了千年的磁石, 不管外界怎样喧嚣,内心的尘垢都在那一瞬间剔除掉了。乡村,我的乡村,你的 脚步不会慌乱,不会迷茫,不会在现代的包裹中逝去,她坚定地走着,内心的包 容力量谁也不可小觑。 我不喜欢时下乡村会走向没落的荒诞论调,即使城市再无限制地扩延,也难以吞 没乡村的广袤。 行走于乡村,既是一种膜拜,也是一种回归,精神宁静的安养,心灵倾斜的抚慰, 思想的反刍与咀嚼。 炊烟依然,缓缓地上升,在早晨的阳光里散发着植物的味道,玉米味、槐树味和 松香味混合在空气中,随着时光的飘转发酵,扩散到村庄四面的丛林中。一代一 代的坚守,虽然偶有烟煤的污气从远远的城市飘来,试图包裹山野的昏暗,但在 山山川川的绿色的屏障中,在原始一般的炊烟中还是败下阵来,灰溜溜地走了。 我试图从生物学的循环系统中找到答案,那是很遥远的解释,只有眼睛和思维落 在泥土地中,落在乡村强大的生命力上,谜底也就不成为谜底。 在雾霾如此猖獗的时刻,多看一看乡村的早晨的炊烟脚步,或许有所裨益。虽然 我隐隐还有些担心。街巷中,老头、老太太安详地坐在树下,坐在石台上,细数 着岁月的影像,饱经沧桑的脸庞就像意蕴深厚的诗行,他们的语调如平缓流淌的 溪水,舒缓的波痕轻轻卷过你的心头。那是岁月沉积的大度与包容,是酸甜苦辣 咸——人生滋味浸润的智慧。 不知何时,孩子们蹦蹦跳跳出来了,仿佛一个个小精灵钻来钻去,又像一只只轻 盈的蝴蝶时而安静,时而翩翩而飞。一位女孩子的马尾辫在清风中左右甩着,如 蝴蝶头上触摸春天气息的触角。有的孩童滚着铁圈,有的抛着纸飞机,有的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