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五区县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word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埋(man)怨拘泥(ni)参与(yu) 徇(xun)私舞弊 B.木讷(ne) 癖(pi)好梵(fan)语潜(qian)移默化 C.贮(ch)藏祛除(qu)庠序( XIang)杀一儆(jng)百 D.靓( liang)妆嫉(j)妒炽(zhi)热人才济济(j)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洗练气概编者按礼尚往来 B.夹克驾驭反奸计闲情逸志 C.防犯羁押窝里斗随声附和 D.余晖摒弃烂摊子突如奇来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庄巧真老师那孱弱 的脸上没有憔悴,只有坚毅:那清凉的眼眸里没有对癌症的 恐惧。她 教书,因为那一双双 的眼睛,一颗颗求知的心,一串串外 出打工家长临行前的嘱托!手术后四年多来,庄巧真所任教的语文学科成绩都在中心 A.清瘦固然希望首屈一指B.枯瘦显然渴盼率先垂范 C.消瘦依然期待名列前茅D.精瘦当然企求独占鳌头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动物园全面清理各类动物表演项目,坚决取 缔和禁止有悖动物园公益性质的行为 B.人们从郭明义身上,不仅看到了雷锋精神,同时还看到了时代的呼声,更看到了中 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
天津市五区县 2011—2012 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word 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一、(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埋.(mán)怨 拘泥.(ní) 参与.(yǔ) 徇.(xùn)私舞弊 B.木讷.(nè) 癖.(pǐ)好 梵.(fàn)语 潜.(qián)移默化 C.贮.(chǔ)藏 祛.除(qū) 庠.序(xiáng) 杀一儆.(jǐng)百 D.靓.(liàng)妆 嫉.(jí)妒 炽.(zhì)热 人才济济..(j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洗练 气概 编者按 礼尚往来 B.夹克 驾驭 反奸计 闲情逸志 C.防犯 羁押 窝里斗 随声附和 D.余晖 摒弃 烂摊子 突如奇来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庄巧真老师那孱弱 的脸上没有憔悴,只有坚毅;那清凉的眼眸里没有对癌症的 恐惧。她 教书,因为那一双双 的眼睛,一颗颗求知的心,一串串外 出打工家长临行前的嘱托!手术后四年多来,庄巧真所任教的语文学科成绩都在中心 校 。 A.清瘦 固然 希望 首屈一指 B.枯瘦 显然 渴盼 率先垂范 C.消瘦 依然 期待 名列前茅 D.精瘦 当然 企求 独占鳌头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动物园全面清理各类动物表演项目,坚决取 缔和禁止有悖动物园公益性质的行为。 B.人们从郭明义身上,不仅看到了雷锋精神,同时还看到了时代的呼声,更看到了中 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
C.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预计5年后建成,“嫦娥三号”有望在2013年落月探测90天, 落月点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厂广寒宫”。 D.三峡工程实现175米蓄水后,可最大限度地满足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和 城市居民供水,促进沿岸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五经”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B.宋代散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欧阳修的《伶官传序》、韩愈的《师说》、荀洵的《六 国论》、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都是宋代优秀散文的代表。 C.世界文学名著《堂吉诃德》《高老头》《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依次 是塞万提斯、巴尔扎克、雨果、狄更斯 D.《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随想录》。巴金的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一—《雾》《雨》 《电》,“激流三部典〃一—《家》《春》《秋》。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功利的写作”所注重的,是外在的效果,即外界的需要。这当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写 作的时效性,使之大致不落空。并且,外在的效果又能呼应内里的写作心态,刺激起进一步 努力的欲望。所以,这种写作是较能引出实际的成果来的。但反过来,它也能限制你进一步 获得成果。比如,你是研究明史的,一旦成了明史专家,当你的研究告段落,或学术兴趣 业已转移,你却常常不得不屈从于外界的需要和压力,继续负着你这专家的头衔在老路上走 下去。所以,“功利的写作往往能使人尽责”或尽职”,却很难使人“尽才”。 相反,“趣味的写作所注重的是作者自己内心的释放,是自己的兴味和意趣。他不必照 顾太多的外在的命令,而只顺从自己内心的命令。这样,他写作就往往是“乘兴而起,败兴 而止”,有时不会引人注目,有时又难免半途而废,但他始终不会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 他工作起来总是兴致勃勃的。一旦出了成果,成了哪一门的专家,他的学术方向或写作方式 仍随时可有变化,不受外力约束。在这种时候,他反倒能够做出多种多样的成绩来,也能够 尽情地发挥他多方面的才华。所以,只有“趣味的写作”才可能是真正使人“尽才"的。 趣味并不是一种平静不变的东西,它是活着的,是不停流动的,它在人身上的存在,本 身就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它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有变化,不可重复,不可在
C.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预计 5 年后建成,“嫦娥三号”有望在 2013 年落月探测 90 天, 落月点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广寒宫”。 D.三峡工程实现 175 米蓄水后,可最大限度地满足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和 城市居民供水,促进沿岸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四书”“五经”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B.宋代散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欧阳修的《伶官传序》、韩愈的《师说》、荀洵的《六 国论》、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都是宋代优秀散文的代表。 C.世界文学名著《堂吉诃德》《高老头》《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依次 是塞万提斯、巴尔扎克、雨果、狄更斯。 D.《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随想录》。巴金的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 《电》,“激流三部典”——《家》《春》《秋》。 二、(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功利的写作”所注重的,是外在的效果,即外界的需要。这当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写 作的时效性,使之大致不落空。并且,外在的效果又能呼应内里的写作心态,刺激起进一步 努力的欲望。所以,这种写作是较能引出实际的成果来的。但反过来,它也能限制你进一步 获得成果。比如,你是研究明史的,一旦成了明史专家,当你的研究告一段落,或学术兴趣 业已转移,你却常常不得不屈从于外界的需要和压力,继续负着你这专家的头衔在老路上走 下去。所以,“功利的写作”往往能使人“尽责”或“尽职”,却很难使人“尽才”。 相反,“趣味的写作”所注重的是作者自己内心的释放,是自己的兴味和意趣。他不必照 顾太多的外在的命令,而只顺从自己内心的命令。这样,他写作就往往是“乘兴而起,败兴 而止”,有时不会引人注目,有时又难免半途而废,但他始终不会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 他工作起来总是兴致勃勃的。一旦出了成果,成了哪一门的专家,他的学术方向或写作方式 仍随时可有变化,不受外力约束。在这种时候,他反倒能够做出多种多样的成绩来,也能够 尽情地发挥他多方面的才华。所以,只有“趣味的写作”才可能是真正使人“尽才”的。 趣味并不是一种平静不变的东西,它是活着的,是不停流动的,它在人身上的存在,本 身就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它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有变化,不可重复,不可在
同一个平面上含糊度日,不然,这趣味很快就会变得"没趣"极了。由于这一规律的指引,所 以凡注重趣味者,随着岁月的推移,他们的目光就日益尖锐和深刻,他们所注意的事物也就 愈艰深不凡了。其实,人对于音乐、美术、书法等等的兴趣,无不是如此的。最初的兴趣很 可能只在浅层次上,只喜欢那些甜腻流俗的作品,但只要这种兴趣长久地存在着,它就必然 有所发展,渐渐地,兴趣就会向深处转化,天长日久,很可能就成了一个能欣赏高层次作品 的专家 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过去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作家或诗人,到中年以后,竟会不约 而同地沉入到一些较为遥远而艰深的学术课题中去,并且常有人是沉入到国学中去了。 6.下列关于“功利的写作”和“趣味的写作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功利的写作”时效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保证,“趣味的写作”有时保证不了时效性。 B.“功利的写作”注重外界的需要,“趣味的写作”注重作者自己内心的释放。 C.“功利的写作”往往能使人“尽职”,“趣味的写作”能使人发挥多方面才华。 D.“功利的写作”通常较能引出实际的成果来,“趣味的写作”一旦出了成果就会改变创 作的方向。 7.下列对“趣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趣味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有一些变化,如果它一直停留在同一个平面上, 就会变得“没趣”。 B.趣味并不是一种平静不变的东西,它是活着的,不停地流动的,它的存在是一个复 杂而有趣的过程 C.趣味有深层次和浅层次,最初的兴趣很可能是浅层次上,只喜欢那些甜腻流俗的作 品,但只要这种兴趣长久地存在着,它就必然有所发展 D.趣味对人具有引导作用,引导人们关注艰深的事物,凡注重趣味者,他们的目光会 日益尖锐和深刻。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趣味的写作”才可能真正使作家或诗人“尽责”、“尽职”和“尽才”,也才能尽情地 展示和发挥作家或诗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境地。 B.注重“趣味写作”的作者,始终不会去做不感兴趣的事,他们的写作方式随时可有变 化,不受外力约束,因而能做出多种多样的成绩来 C.有的作家或诗人,中年后会沉入到某些学术课题中去,是因为这些作家或诗人的目 光日益尖锐和深刻,他们所注意的事物也愈益艰深不凡。 D.“功利的写作”常常会限制作家进一步获得成果,因为即使他们的兴趣发生了转移 却又不得不屈从于外界的压力,为“需要”而写作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同一个平面上含糊度日,不然,这趣味很快就会变得“没趣”极了。由于这一规律的指引,所 以凡注重趣味者,随着岁月的推移,他们的目光就日益尖锐和深刻,他们所注意的事物也就 愈艰深不凡了。其实,人对于音乐、美术、书法等等的兴趣,无不是如此的。最初的兴趣很 可能只在浅层次上,只喜欢那些甜腻流俗的作品,但只要这种兴趣长久地存在着,它就必然 有所发展,渐渐地,兴趣就会向深处转化,天长日久,很可能就成了一个能欣赏高层次作品 的专家。 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过去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作家或诗人,到中年以后,竟会不约 而同地沉入到一些较为遥远而艰深的学术课题中去,并且常有人是沉入到“国学”中去了。 6.下列关于“功利的写作”和“趣味的写作”的比较,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功利的写作”时效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保证,“趣味的写作”有时保证不了时效性。 B.“功利的写作”注重外界的需要,“趣味的写作”注重作者自己内心的释放。 C.“功利的写作”往往能使人“尽职”,“趣味的写作”能使人发挥多方面才华。 D.“功利的写作”通常较能引出实际的成果来,“趣味的写作”一旦出了成果就会改变创 作的方向。 7.下列对“趣味”的理解,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趣味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有一些变化,如果它一直停留在同一个平面上, 就会变得“没趣”。 B.趣味并不是一种平静不变的东西,它是活着的,不停地流动的,它的存在是一个复 杂而有趣的过程。 C.趣味有深层次和浅层次,最初的兴趣很可能是浅层次上,只喜欢那些甜腻流俗的作 品,但只要这种兴趣长久地存在着,它就必然有所发展。 D.趣味对人具有引导作用,引导人们关注艰深的事物,凡注重趣味者,他们的目光会 日益尖锐和深刻。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只有“趣味的写作”才可能真正使作家或诗人“尽责”、“尽职”和“尽才”,也才能尽情地 展示和发挥作家或诗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境地。 B.注重“趣味写作”的作者,始终不会去做不感兴趣的事,他们的写作方式随时可有变 化,不受外力约束,因而能做出多种多样的成绩来。 C.有的作家或诗人,中年后会沉入到某些学术课题中去,是因为这些作家或诗人的目 光日益尖锐和深刻,他们所注意的事物也愈益艰深不凡。 D.“功利的写作”常常会限制作家进一步获得成果,因为即使他们的兴趣发生了转移, 却又不得不屈从于外界的压力,为“需要”而写作。 三、(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 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 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 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 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 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 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 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 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占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 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 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 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 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 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 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 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燃火叫"燧。在这 里泛指军队的警戒工作。 ②斥堠:古代用来嘹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放哨、嘹望。 ③袒裼:tanx,脱去上衣露出身体。 ④乌获:古代大力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瞬:正视 B.邓艾缒兵于蜀中 缒:系在绳子上放下去 C.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支:应付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 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 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①,严斥堠②, 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 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 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 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 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 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 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 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 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 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 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尺 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③而 案剑.则乌获④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 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燃火叫“燧”。在这 里泛指军队的警戒工作。 ②斥堠:古代用来嘹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放哨、嘹望。 ③袒裼:tǎnxī,脱去上衣露出身体。 ④乌获:古代大力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瞬:正视 B.邓艾缒.兵于蜀中 缒:系在绳子上放下去 C.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支:应付
D.使之狎而堕其中 狎:轻视,忽视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夫惟义可以怒士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怒不尽则有余勇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知理而后可以举兵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D.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阐述“养士”的用兵之术的一组是 ①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②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③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④小胜益急,小挫益厉。 ⑤用人不尽其所欲为 ⑥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A.①③⑤ C.③④⑤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蕴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作者认为“凡兵上义”,正义的战 争,才能激发士气,才能百战不殆;逐“利”的战争,即使一时不为所害,但从长远看, 会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B.作者认为,“兵有长短,敌我一也”,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为将者要避实击虚,用 我方的长处,与敌人对抗,将我方的短处,隐蔽起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 C.文章结尾,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物质准备的重要性:手中有武器,遇到猛虎也 敢斗:手中无武器,见了壁虎之类的小虫,也会吓得脸青眼黑,唯恐避之不及。 D.文章以“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为全篇纲领,先后提出多条用兵意见。全文层次分明 言简意赅,文笔洗练,又多用排比与对偶,增强了气势:而战例和设喻的插入,又增强 了形象感和说服力。 第Ⅱ卷(114分 注意事项 1.Ⅱ卷使用答题卡的区县的考生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 在非规定位置及试卷上无效;第Ⅱ卷没使用答题卡的区县考生答在试卷上。 2.本卷共13小题,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3分) (2)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2分) (3)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3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淇上送赵仙舟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什么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
D.使之狎.而堕其中 狎:轻视,忽视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夫惟义可以.怒士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怒不尽则.有余勇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知理而.后可以举兵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D.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阐述“养士”的用兵之术的一组是 ①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②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③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④小胜益急,小挫益厉。 ⑤用人不尽其所欲为。 ⑥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文章蕴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作者认为“凡兵上义”,正义的战 争,才能激发士气,才能百战不殆;逐“利”的战争,即使一时不为所害,但从长远看, 会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B.作者认为,“兵有长短,敌我一也”,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为将者要避实击虚,用 我方的长处,与敌人对抗,将我方的短处,隐蔽起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 C.文章结尾,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物质准备的重要性:手中有武器,遇到猛虎也 敢斗;手中无武器,见了壁虎之类的小虫,也会吓得脸青眼黑,唯恐避之不及。 D.文章以“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为全篇纲领,先后提出多条用兵意见。全文层次分明, 言简意赅,文笔洗练,又多用排比与对偶,增强了气势;而战例和设喻的插入,又增强 了形象感和说服力。 第Ⅱ卷(114 分) 注意事项: 1.Ⅱ卷使用答题卡的区县的考生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 在非规定位置及试卷上无效;第Ⅱ卷没使用答题卡的区县考生答在试卷上。 2.本卷共 13 小题,共 114 分。 四、(21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3 分) (2)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2 分) (3)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3 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什么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