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一材料力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DLUT-1002170002 工程力学渐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e/course/ZJU-1206446837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主要老核学生对每意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堂 课后作业(权重13) 握程度:每次作业单独评分 主要考核学生期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平时成绩(30% 期中考试(权雷13) 力,主要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其中 基出知识题约占80%.能力顺约占20%。 出勤及课堂表现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 (权重1/3) 发言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勒情况评分。 主要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和综合分析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60%,能力题约 占40%
13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_大连理工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DLUT-1002170002 工程力学_浙江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ZJU-1206446837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30%) 课后作业(权重1/3)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 握程度;每次作业单独评分。 期中考试(权重1/3) 主要考核学生期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主要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其中 基础知识题约占 80%,能力题约占 20%。 出勤及课堂表现 (权重 1/3)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 发言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况评分。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和综合分析 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60%,能力题约 占 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对应的 主要 音节 内容 教学要求 方法和手段 课程 时 课内 课后 目标 静力学公 在阅读课程 第一 理:约界 通过对静力学公理与约束的学 理论 内容的基品 静力学 力:物体 习,学生能够完成物体受力分 1、2 教学 上完成课 基础 受力分析 析并能熟练给出受力图。 作业 在阅诗课程 第一音 平面力系 通过对力系的简化、平移、合 力系的 简化、合 成,学生能够对平面力系进行 6 理论 内容的基础 教学 上完成课外 1、2 简化 成 分析。 作业: 平面和空 二音 通过平面及空间力系的简化 静力学 间力系的 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的 内容的基础 平衡条 合成、 1、2、3 平衡问 学习,学生能够解决物体的受 6 教学 上完成课外 件、平 题 力平衡问题 作业: 方程 第四章材料力学 过了解材料力学研究对象、研 在阅读课程 材料力 的相关简 内容 学生理解材料力学研 理论 内容的基 1、2 学的甚 要基础知 究中的基本假设,构件的基本 教学 上完成课外 变形形式。 作业: 第五章 杆件的拉 通过学习截面法求解内力的步 在阅读课程 伸、压缩 聚、低碳钢拉压的力学性能 轴向拉 理论 内容的基 煎切和客 应力及变形理论,学生能够完 6 1、2、3 伸与压 教学 上完成课外 压变形的 成拉伸、压缩机前切变形的福 分析 度及刚度校核运算 作业 通过学习截面法求解内力方 扭转变形 在阅读课程 第六音 法、扭转应力推导公式及应用、 的内力、 理》 内容的基 圆轴扣 扭转弯形公式推导及应用,学 应 教学 上完成课外 1、2、3 转 生能够完成扭矩图绘制 正磷 及校核 作业: 对扭转强度及刚度问题分析。 通过学习截面法求解剪力和弯 在阅读课程 变曲内力 学生完成对于剪力和弯 理论 梁的弯 的几种习 方程的描述,能够建立内力和 4 内容的基础 教学 1、2、3 曲(1) 解方法 载荷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该关 上完成课外 作业: 系熟练绘制内力图。 第八章 常见平面 通过学习惯性矩、静矩、惯性 在阅读课程 积公式及平行 移轴 学生 粱的弯 2 理论 内容的基础 图形的几 1、2 能够完成工程上常用平面图形 上完成课外 曲(2) 教学 何性质 几何性质参数的计算。 作业:
14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 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章 静力学 基础 静力学公 理;约束 力;物体 受力分析 图 通过对静力学公理与约束的学 习,学生能够完成物体受力分 析并能熟练给出受力图。 2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作业; 1、2 第二章 力系的 简化 平面力系 简化、合 成 通过对力系的简化、平移、合 成,学生能够对平面力系进行 分析。 6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作业; 1、2 第三章 静力学 平衡问 题 平面和空 间力系的 平衡条 件、平衡 方程 通过平面及空间力系的简化、 合成、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的 学习,学生能够解决物体的受 力平衡问题。 6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作业; 1、2、3 第四章 材料力 学的基 本概念 材料力学 的相关简 要基础知 识 过了解材料力学研究对象、研 究内容,学生理解材料力学研 究中的基本假设,构件的基本 变形形式。 2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作业; 1、2 第五章 轴向拉 伸与压 缩 杆件的拉 伸、压缩、 剪切和挤 压变形的 分析 通过学习截面法求解内力的步 骤、低碳钢拉压的力学性能、 应力及变形理论,学生能够完 成拉伸、压缩机剪切变形的强 度及刚度校核运算。 6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作业; 1、2、3 第六章 圆轴扭 转 扭转变形 的内力、 应力、变 形及校核 通过学习截面法求解内力方 法、扭转应力推导公式及应用、 扭转变形公式推导及应用,学 生能够完成扭矩图绘制,正确 对扭转强度及刚度问题分析。 6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作业; 1、2、3 第七章 梁的弯 曲(1) 弯曲内力 的几种求 解方法 通过学习截面法求解剪力和弯 矩,学生完成对于剪力和弯矩 方程的描述,能够建立内力和 载荷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该关 系熟练绘制内力图。 4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作业; 1、2、3 第八章 梁的弯 曲(2) 常见平面 图形的几 何性质 通过学习惯性矩、静矩、惯性 积公式及平行移轴定理,学生 能够完成工程上常用平面图形 几何性质参数的计算。 2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作业; 1、2
通过学习弯曲正应力及切应力 第九章 在阅读课程 弯曲正应 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学生能 梁的弯力和切应 完成对干弯曲部件危险点及计 6 理论 内容的基 1、2、3 教学 上完成课外 曲(3) 算危险点应力,律立强度校授 准则及计算步骤 作业: 第十章 在阅读课程 积分法 通过学习积分法和叠加法求取 弯曲刚 叠加法求 梁的弯曲变形问题, 建立刚度 内容的基础 4 上完成课外 1、2、 度 弯曲变形 校核准测及计算步骤。 作业: 通过学习压杆稳定的概念、欧 第十 拉公式推导及应用 ,经验公式 在阁读理积 细长压杆 的应用,学生能够完成压杆类 理论 内容的基 压杆的 的临界压 4 1、2、3 型判别,建立压杆稳定性校核 教学 上完成课外 稳定性 力 准则,确定工程实际提高压杆 作业: 问题 稳定的措施。 合计 48
15 第九章 梁的弯 曲(3) 弯曲正应 力和切应 力 通过学习弯曲正应力及切应力 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学生能够 完成对于弯曲部件危险点及计 算危险点应力,建立强度校核 准则及计算步骤。 6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作业; 1、2、3 第十章 弯曲刚 度 积分法、 叠加法求 弯曲变形 通过学习积分法和叠加法求取 梁的弯曲变形问题,建立刚度 校核准则及计算步骤。 4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作业; 1、2、3 第十三 章 压杆的 稳定性 问题 细长压杆 的临界压 力 通过学习压杆稳定的概念、欧 拉公式推导及应用、经验公式 的应用,学生能够完成压杆类 型判别,建立压杆稳定性校核 准则,确定工程实际提高压杆 稳定的措施。 4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外 作业; 1、2、3 合 计 48 --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Design) 基本信息 课程 B2430115 课程 必修■选修口 代但 性 学分 2.5 总学时 48 理论 32 上机 16 学时 学时 0实验 学时 课程 公共基础口综合素质口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专业基础口 类别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口专业任选口顶峰课程口 先修 高等数学、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理论力学B、材料力学C 课程 开课 话用 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课程 负责人 杨铎 摧写人 杨锋 审核人 李丹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机械设计基础》是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主要 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 初步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 思想,掌握通用零部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综合运用 所学的知识设计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培养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和 查询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 训练:了解机械设计的最新发展,并初步具有机械设计编程和运用计算机进行工 程设计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 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Design is a technical basic course for studying the common problems of machinery.Its task is mainly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of mechanism science and mechanical dynamics,and train students to initially formulate mechanical motion plans,analysis and analysis.The ability to design basic mechanisms,train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design ideas,master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general parts and the general rules of mechanical design,have the ability to comprehensively use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to design transmissions and simple machines:develop the ability to use standards,Specifications,manuals,and the ability to query relevant technical information;Master the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typical mechanical parts obtain basic training in experimental skills;Underst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design;Have preliminary ability of mechanical design programming and engineering design with computer,Enhance students'adap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bility for mechanical technology work
16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Design) 一、基本信息 课程 代码 B2430115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2.5 总学时 48 理论 学时 32 上机 学时 0 实验 学时 16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高等数学、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理论力学 B、材料力学 C 开课 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适用 专业 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课程 负责人 杨铎 撰写人 杨铎 审核人 李丹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机械设计基础》是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主要 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 初步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 思想,掌握通用零部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综合运用 所学的知识设计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培养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和 查询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 训练;了解机械设计的最新发展,并初步具有机械设计编程和运用计算机进行工 程设计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 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Design is a technical basic course for studying the common problems of machinery. Its task is mainly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of mechanism science and mechanical dynamics, and train students to initially formulate mechanical motion plans, analysis and analysis. The ability to design basic mechanisms; train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design ideas, master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general parts and the general rules of mechanical design, have the ability to comprehensively use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to design transmissions and simple machines; develop the ability to use standards , Specifications, manuals, and the ability to query relevant technical information; Master the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typical mechanical parts, obtain basic training in experimental skills; Underst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design; Have preliminary ability of mechanical design programming and engineering design with computer; Enhance students' adap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bility for mechanical technology work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其特点,掌握 通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 点,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具有对机构分析设计和零件计算问题的运算、制 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技能,设计简单机械 和简单传动装置的能力:具有通过实验和观察去识别常用机构组成、工作特性和 通用机械零件结构特点的能力。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 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2 3 毕业要求3:具有人文情怀与艺术感悟素养,能够对设计作品、 工业产品、生活产品等,从审美、审艺、关怀、可持续的角度作出 罩价 毕业要求4具有从事工业设计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 科学知识,解中国与世界产品创新的相关技术和发展趋势。 毕业要求6掌握现代工业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法和表达手段,主要 包括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调研方法、人机工程学测量与 计算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以及手绘设计表达、多媒体和 外语应用等能力。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第 四版) 李育锡、苏华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18.5 机械设计基础 郑树琴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1 机械设计基础(第 陈秀宁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3 四版) 参考书目 机械设计基础(第 杨可桢、程光范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13.8 六版) 机械设计手册(第 六版) 成大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4
17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其特点,掌握 通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 点,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具有对机构分析设计和零件计算问题的运算、制 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技能,设计简单机械 和简单传动装置的能力;具有通过实验和观察去识别常用机构组成、工作特性和 通用机械零件结构特点的能力。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 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标 1 2 3 毕业要求 3:具有人文情怀与艺术感悟素养,能够对设计作品、 工业产品、生活产品等,从审美、审艺、关怀、可持续的角度作出 评价。 √ 毕业要求 4:具有从事工业设计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 科学知识,解中国 与世界产品创新的相关技术和发展趋势。 √ √ 毕业要求 6:掌握现代工业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法和表达手段,主要 包括产品设计程序 与方法、设计调研方法、人机工程学测量与 计算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以及手绘设 计表达、多媒体和 外语应用等能力。 √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第 四版) 李育锡、苏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5 参考书目 机械设计基础 郑树琴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1 机械设计基础(第 四版) 陈秀宁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3 机械设计基础(第 六版) 杨可桢、程光蕴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8 机械设计手册(第 六版) 成大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