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讲§5一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5一2组合体的画法 课题: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2、形体分析法 3、组合体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讲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2、讲解形体分析法 3、讲解组合体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掌握表面连接关系 2、掌握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 3、掌握组合体的画法 教学重点:1、形体分析法 2、组合体的画法 教学难点: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 教具:模型:形体相贴、形体相交、形体相切、支座 教学方法:用模型辅助讲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讲评作业,复习斜二测图荷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组合体可以理解为是把零件进行必要的简化,将零件看作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组成。 所以学习组合体的投影作图为零件图的绘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即形体分析法。学习组合体 的投影作图为零件图莫定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1)叠加 (2)切制
第二十二讲 §5—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5—2 组合体的画法 课 题: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2、形体分析法 3、组合体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讲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2、讲解形体分析法 3、讲解组合体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掌握表面连接关系 2、掌握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 3、掌握组合体的画法 教学重点:1、形体分析法 2、组合体的画法 教学难点: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 教 具:模型:形体相贴、形体相交、形体相切、支座 教学方法:用模型辅助讲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讲评作业,复习斜二测图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组合体可以理解为是把零件进行必要的简化,将零件看作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组成。 所以学习组合体的投影作图为零件图的绘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即形体分析法。学习组合体 的投影作图为零件图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1)叠加 (2)切割
(3)综合是上面两种基本形式的综合。如图5一1所示。 (a)叠加型 (b)切割型 (c)综合型 图5一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1)平齐或不平齐 当两基本体表面平齐时,结合处不画分界线。当两基本体表面不平齐时,结合处应画出 分界线。 举例:如图5-2()所示组合体,上、下两表面平齐,在主视图上不应画分界线。如 图5一2(b)所示组合体,上、下两表面不平齐,在主视图上应画出分界线。 对照模型讲解。 有分界线 表面平究 (a)表面平齐 (b)表面不平齐 图5一2表面平齐和不平齐的画法 (2)相切 当两基本体表面相切时,在相切处不画分界线。 举例:如图5一3()所示组合体,它是由底板和圆柱体组成,底板的侧面与圆柱面相 切,在相切处形成光滑的过渡,因此主视图和左视图中相切处不应画线,此时应注意两个切 点A、B的正面投影a、(b)和侧面投影a”、(b")的位置。图5一3(b)是常见的错误画
(3)综合 是上面两种基本形式的综合。如图 5-1 所示。 (a)叠加型 (b)切割型 (c)综合型 图 5-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1)平齐或不平齐 当两基本体表面平齐时,结合处不画分界线。当两基本体表面不平齐时,结合处应画出 分界线。 举例:如图 5-2(a)所示组合体,上、下两表面平齐,在主视图上不应画分界线。如 图 5-2(b)所示组合体,上、下两表面不平齐,在主视图上应画出分界线。 对照模型讲解。 (a)表面平齐 (b)表面不平齐 图 5-2 表面平齐和不平齐的画法 (2)相切 当两基本体表面相切时,在相切处不画分界线。 举例:如图 5-3(a)所示组合体,它是由底板和圆柱体组成,底板的侧面与圆柱面相 切,在相切处形成光滑的过渡,因此主视图和左视图中相切处不应画线,此时应注意两个切 点 A、B 的正面投影 a′、(b′)和侧面投影 a″、(b″)的位置。图 5-3(b)是常见的错误画
法。 对照模型讲解。 切处无分界线 (a)正确画法 (b)错误画法 图5一3表面相切的画法 (3)相交 当两基本体表面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分界线 举例:如图5一4(a)所示组合体,它也是由底板和圆柱体组成,但本例中底板的侧面 与圆柱面是相交关系,故在主、左视图中相交处应画出交线。图5一4(b)是常见的错误画 法。 对照模型讲解。 目交处要画交线 误 (a)正确画法 (6)错误画法 图5一4表面相交的画法 特别提出让学生体会一下图5一3和图5一4所示相切与相交两种画法的区别。 (二)形体分析法
法。 对照模型讲解。 (a)正确画法 (b)错误画法 图 5-3 表面相切的画法 (3)相交 当两基本体表面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分界线。 举例:如图 5-4(a)所示组合体,它也是由底板和圆柱体组成,但本例中底板的侧面 与圆柱面是相交关系,故在主、左视图中相交处应画出交线。图 5-4(b)是常见的错误画 法。 对照模型讲解。 (a)正确画法 (b)错误画法 图 5-4 表面相交的画法 特别提出让学生体会一下图 5-3 和图 5-4 所示相切与相交两种画法的区别。 (二)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一一假想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基本体,分析各基本体的形状、组合形式和相 对位置,弄清组合体的形体特征,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如图5-5(a)所示的支座可分解成图5-5(b)所示的四个部分(提问学生:每一部 分可看作由几个基本体组成)。 对照模型讲解。 小冥筒 (a)支座 (b)分解图 图5一5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三)组合体的画法 讲课时以图5一5所示的支座为例来进行说明,并对照模型讲解。 1、形体分析 画图前,首先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分析该组合体是由哪些基本体所组成的,了解 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组合形式以及表面间的连接关系及其分界线的特点。 图5一5中的支座由大圆筒、小圆筒、底板、和肋板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圆筒与底 板接合,底板的底面与大圆筒底面共面,底板的侧面与大圆筒的外圆柱面相切:肋板叠加在 底板的上表面上,右侧与大圆筒相交,其表面交线为A、B、C、D,其中D为肋板斜面与 圆柱面相交而产生的椭圆弧:大圆筒与小圆筒的轴线正交,两圆筒相贯连成一体,因此两者 的内外圆柱面相交处都有相贷线。通过对支座进行这样的分析,弄清它的形体特征,对于画 图有很大帮助。 在具体画图时,可以按各个部分的相对位置,逐个画出它们的投影以及它们之间的表面 连接关系,综合起来即得到整个组合体的视图。 2、选择主视图
形体分析法——假想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基本体,分析各基本体的形状、组合形式和相 对位置,弄清组合体的形体特征,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如图 5-5(a)所示的支座可分解成图 5-5(b)所示的四个部分(提问学生:每一部 分可看作由几个基本体组成)。 对照模型讲解。 (a)支座 (b)分解图 图 5-5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三)组合体的画法 讲课时以图 5-5 所示的支座为例来进行说明,并对照模型讲解。 1、形体分析 画图前,首先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分析该组合体是由哪些基本体所组成的,了解 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组合形式以及表面间的连接关系及其分界线的特点。 图 5-5 中的支座由大圆筒、小圆筒、底板、和肋板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圆筒与底 板接合,底板的底面与大圆筒底面共面,底板的侧面与大圆筒的外圆柱面相切;肋板叠加在 底板的上表面上,右侧与大圆筒相交,其表面交线为 A、B、C、D,其中 D 为肋板斜面与 圆柱面相交而产生的椭圆弧;大圆筒与小圆筒的轴线正交,两圆筒相贯连成一体,因此两者 的内外圆柱面相交处都有相贯线。通过对支座进行这样的分析,弄清它的形体特征,对于画 图有很大帮助。 在具体画图时,可以按各个部分的相对位置,逐个画出它们的投影以及它们之间的表面 连接关系,综合起来即得到整个组合体的视图。 2、选择主视图
表达组合体形状的一组视图中,主视图是最主 要的视图。在画三视图时,主视图的投影方向确定 以后,其他视图的投影方向也就被确定了。因此, 主视图的选择是绘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视图的 选择一般根据形体特征原则来考虑,即以最能反映 组合体形体特征的那个视图作为主视图,同时兼顾 其他两个视图表达的清性。选择时还应考虑物体 的安放位置,尽量使其主要平面和轴线与投影面平 行或垂直,以便使投影能得到实形。 如图5一6所示的支座,比较箭头所指的各个投影方向,选择A向投影为主视图较为合 理。 3、确定比例和图幅 视图确定后,要根据物体的复杂程度和尺寸大小,按照标准的规定选择适当的比例与图 幅。选择的图幅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标注尺寸和画标题栏等。 4、布置视图位置 布置视图时,应根据己确定的各视图每个方向的最大尺寸,并考虑到尺寸标注和标题栏 等所需的空间,匀称地将各视图布置在图幅上。 5、绘制底稿 支座的绘图步骤如图5一7所示。边绘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a)布置视图,百主要基准线 (b)画底板和大圆筒外圆柱面
表达组合体形状的一组视图中,主视图是最主 要的视图。在画三视图时,主视图的投影方向确定 以后,其他视图的投影方向也就被确定了。因此, 主视图的选择是绘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视图的 选择一般根据形体特征原则来考虑,即以最能反映 组合体形体特征的那个视图作为主视图,同时兼顾 其他两个视图表达的清晰性。选择时还应考虑物体 的安放位置,尽量使其主要平面和轴线与投影面平 行或垂直,以便使投影能得到实形。 如图 5-6 所示的支座,比较箭头所指的各个投影方向,选择 A 向投影为主视图较为合 理。 3、确定比例和图幅 视图确定后,要根据物体的复杂程度和尺寸大小,按照标准的规定选择适当的比例与图 幅。选择的图幅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标注尺寸和画标题栏等。 4、布置视图位置 布置视图时,应根据已确定的各视图每个方向的最大尺寸,并考虑到尺寸标注和标题栏 等所需的空间,匀称地将各视图布置在图幅上。 5、绘制底稿 支座的绘图步骤如图 5-7 所示。边绘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a)布置视图,画主要基准线 (b)画底板和大圆筒外圆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