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二0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单项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 另涂 4.第Ⅱ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 第1卷(共20分) (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酬和(he)沉湎(mian)龙吟凤哕(hui)吹毛求疵(ch 炽痛(zhi)缄默(jian)咫尺天涯(zhi)花团锦簇(zu) C.顷刻((qing)陨落(yn)长吁短叹(yu)怒不可遏(e) D.狡黠(xiω)狩猎(shou)遍稽群籍(j)汗流浃背(jia)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告罄骇人听闻 泄千里杂乱无章 B.荣膺迫不及待眼花瞭乱粗制滥造 C.蓬蒿迥乎不同在劫难逃明风清 D.倒坍既往不究恻隐之心贪赃枉法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看日出,徒步登山队队员趁着夜色早早爬上泰山山顶。他们登峰造极的精神真让 人钦佩 B.五星花园四周的建筑鳞次栉比,在夜晚灯光的映衬下,尽显城市别样风情。 C.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D.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家长却不以为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头脑的人类为了控制某些不受待见的生物,居然采取了一些污染整个环境的做法 而且这些做法甚至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
南充市二 0 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3.第 1 卷单项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 另涂。 4.第Ⅱ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 O.5 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 第 1 卷 (共 20 分) 一、(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酬和.(hè) 沉湎.(mián) 龙吟凤哕.(huì) 吹毛求疵.(chī) B.炽.痛(zhì) 缄.默(jiān) 咫.尺天涯(zhǐ) 花团锦簇.(zú) C.顷.刻((qǐng) 陨.落(yǔn) 长吁.短叹(yū) 怒不可遏.(è) D.狡黠.(xiá) 狩.猎(shòu) 遍稽.群籍(jī) 汗流浃.背(jiā)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告罄 骇人听闻 一泄千里 杂乱无章 B.荣膺 迫不及待 眼花瞭乱 粗制滥造 C.蓬蒿 迥乎不同 在劫难逃 月明风清 D.倒坍 既往不究 恻隐之心 贪赃枉法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看日出,徒步登山队队员趁着夜色早早爬上泰山山顶。他们登峰造极 ....的精神真让 人钦佩。 B.五星花园四周的建筑鳞次栉比 ....,在夜晚灯光的映衬下,尽显城市别样风情。 C.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 ....,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D.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家长却不以为然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头脑的人类为了控制某些不受待见的生物,居然采取了一些污染整个环境的做法, 而且这些做法甚至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
B.《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的歌词,意境优美,婉转悠扬,深受观众好评。 C.通过5月22日在西安举办的以“伟人故里·灵秀南充”为主题的南充旅游推介会,再 次把南充旅游业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D.上级通知王明同学6月5日前去参加我市“红旗飘飘,伴我成长”演讲活动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 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 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 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人民艺术家”老舍在《骆驼祥子》中,运用肖像描写、心理刻画等表现了主人公 祥子由老实、坚韧、满怀希望到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性格变化,深刻揭露了旧中国“不 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罪恶。 B.18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 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其辛辣的讽刺中包含了对 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隐含了作者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C.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绘了潺潺的流水、青翠的藤蔓、悠闲的游鱼、清幽的竹林 全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愉悦心情 D.写记叙文,可以用人物作为线索,如胡适的《我的母亲》;可以用事件作为线索, 如莫怀戚的《散步》;也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作为线索,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 7.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 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 村景了
B.《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的歌词,意境优美,婉转悠扬,深受观众好评。 C.通过 5 月 22 日在西安举办的以“伟人故里·灵秀南充”为主题的南充旅游推介会,再 一次把南充旅游业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D.上级通知王明同学 6 月 5 日前去参加我市“红旗飘飘,伴我成长”演讲活动。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 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 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 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民艺术家”老舍在《骆驼祥子》中,运用肖像描写、心理刻画等表现了主人公 祥子由老实、坚韧、满怀希望到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性格变化,深刻揭露了旧中国“不 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罪恶。 B.18 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 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其辛辣的讽刺中包含了对 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隐含了作者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 C.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绘了潺潺的流水、青翠的藤蔓、悠闲的游鱼、清幽的竹林。 全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愉悦心情。 D.写记叙文,可以用人物作为线索,如胡适的《我的母亲》;可以用事件作为线索, 如莫怀戚的《散步》;也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作为线索,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 7.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 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 村景了
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 ③①⑥②⑤④B.③⑤②⑥①④c.③⑥①②⑤④ ③②①⑥⑤④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共6分,每小题2分) ①有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花朵,但实则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 ②中世纪数学家比萨的莱奥纳多发现了斐波那契数列,它是这样一组数列:1,1,2,3, 5…即后一数字为前面两个数字之和。那么,数列和花朵有什么关联呢?请耐心点,答案马 上为你揭晓! ③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都是非常符合著名 的斐波那契数列的。在一定条件下,细致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向E1葵的花盘中有2组螺旋 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并且彼此相嵌。虽然不同的向日葵品 种中,这些嘤逆螺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往往不会超出34和55、55和89或者89和144 这三组寂字,这每组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2个数,很有趣吧!这样排列的目的, 是为了让植物最充分地利用阳光和空气,繁育更多的后代。 ④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里还有许多体现。例如,树木的生长。由于新生的枝条,往往需 要一段“休息”时间,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萌发新枝。所以,一株树苗在一段间隔,例如 一年,以后长出一条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旧萌发;此后,老技与“休息”过 一年的枝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次年“休息”。这样,一株树木各个年份的枝桠数,便 构成斐波那契数列。这个规律,就是生物学上著名的“鲁德维格定律”。 ⑤为什么自然界中有如此之多的斐波那契数列巧合呢?这是植物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和 进化的结果,就像盐的晶体必然是立方体的形状一样。当然,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真实 的植物往往没有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 8.选文的说明对象恰当的一项是() A.数学中的斐波那契数列 B.大自然里的斐波那契数列 C.生物学上的“鲁德维格定律”D.斐波那契数列的应用规律 9.下列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④段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树木的生长情况来说明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 的体现 B.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说明顺序 C.“向日葵的花盘中有2组螺旋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 并且彼此相嵌。”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向日葵花盘中螺旋线的特点
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 A.③①⑥②⑤④ B.③⑤②⑥①④ c.③⑥①②⑤④ D.③②①⑥⑤④。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0 题。(共 6 分,每小题 2 分) ①有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花朵,但实则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 ②中世纪数学家比萨的莱奥纳多发现了斐波那契数列,它是这样一组数列:l,1,2,3, 5……即后一数字为前面两个数字之和。那么,数列和花朵有什么关联呢?请耐心点,答案马 上为你揭晓! ③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都是非常符合著名 的斐波那契数列的。在一定条件下,细致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向 El 葵的花盘中有 2 组螺旋 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并且彼此相嵌。虽然不同的向日葵品 种中,这些嘤逆螺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往往不会超出 34 和 55、55 和 89 或者 89 和 144 这三组寂字,这每组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 2 个数,很有趣吧!这样排列的目的, 是为了让植物最充分地利用阳光和空气,繁育更多的后代。 ④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里还有许多体现。例如,树木的生长。由于新生的枝条,往往需 要一段“休息”时间,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萌发新枝。所以,一株树苗在一段间隔,例如 一年,以后长出一条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旧萌发;此后,老技与“休息”过 一年的枝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次年“休息”。这样,一株树木各个年份的枝桠数,便 构成斐波那契数列。这个规律,就是生物学上著名的“鲁德维格定律”。 ⑤为什么自然界中有如此之多的斐波那契数列巧合呢?这是植物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和 进化的结果,就像盐的晶体必然是立方体的形状一样。当然,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真实 的植物往往没有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 8.选文的说明对象恰当的一项是( ) A.数学中的斐波那契数列 B.大自然里的斐波那契数列 C.生物学上的“鲁德维格定律” D.斐波那契数列的应用规律 9.下列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④段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树木的生长情况来说明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 的体现。 B.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说明顺序。 C.“向日葵的花盘中有 2 组螺旋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 并且彼此相嵌。”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向日葵花盘中螺旋线的特点
D.“当然,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真实的植物往往没有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一句中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0.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都是非常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 B.虽然向日葵的顺逆螺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每组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两 个数 C.盐的晶体形状是立方体,也是斐波那契数列在大自然界中的体现。 D.一株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各个年份的枝桠数,构成斐波那契数列,体现了“鲁德维格定 律 第Ⅱ卷(共100分) 三、(共17分) 11.默写填空。(8分,每空1分)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 艾青《我爱这土地》)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里,表现闺中少妇由失望到绝望,从而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5)《过零丁洋》一诗中,诗人借比喻将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句子是 (6)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 ”两句与“星 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相似 12.诗歌鉴赏。(4分)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澳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问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阙描写 (季节)的景色,表现该季节特征的景物有 (2)下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2分)
D.“当然,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真实的植物往往没有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一句中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O.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都是非常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 的。 B.虽然向日葵的顺逆螺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每组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两 个数。 C.盐的晶体形状是立方体,也是斐波那契数列在大自然界中的体现。 D.一株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各个年份的枝桠数,构成斐波那契数列,体现了“鲁德维格定 律”。 第Ⅱ卷 (共 100 分) 三、(共 17 分) 11.默写填空。(8 分,每空 1 分)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 。(艾青《我爱这土地》)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里,表现闺中少妇由失望到绝望,从而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5)《过零丁洋》一诗中,诗人借比喻将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句子是 , (6)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 , ” 两句与“星 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相似。 12.诗歌鉴赏。(4 分)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澳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问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阙描写 (季节)的景色,表现该季节特征的景物有 。(2 分) (2)下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2 分)
13.综合性学习。(5分 初三某班开展“微笑面对生活”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I)活动一:拟写主题。请围绕“微笑面对生活”结合语境,补全下面主题标语。(1分) ,学习有乐总需放歌 (2)活动二:设计形式。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2分) ①办专题板报②写话题作文③ (3)活动三:畅谈感悟。面对挫折.杜牧有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 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2分) 四、阅读理解(33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2分) 倾听草木的呼吸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 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 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 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濙丰厚梅花、杏燕梅花、 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 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 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 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 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 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 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 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13.综合性学习。(5 分) 初三某班开展“微笑面对生活”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I)活动一:拟写主题。请围绕“微笑面对生活”结合语境,补全下面主题标语。(1 分) ,学习有乐总需放歌。 (2)活动二:设计形式。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2 分) ①办专题板报 ②写话题作文 ③ ④ (3)活动三:畅谈感悟。面对挫折.杜牧有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 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2 分) 四、阅读理解(33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 一 17 题。(12 分)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 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 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 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 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 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 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 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 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 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 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 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