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2019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南充市高 2019 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秘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考试时间:2018年12月18日上午9:00-11:30】 南充市高2019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答题卡規定的位置上,在答题卡规定的位 置上贴好条形码,并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 2.作答时,将答案涂或写在答题卡規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实然性的 存在,这一客观现实正日益清晰地出现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活动中。从空间上看,当人 类实践活动进入到全球范圄,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浪潮推动形成了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人类命运 共同体,而客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呼唤着主观的或精神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 这样,在人类命运共冏体实践的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认识 的结果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的提出。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 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 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影响空前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类 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 随着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 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 的反作用,它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 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我们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当然也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 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就是说,人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人 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把握与确认,人类共同利益是我们提 出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支点,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争取 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 那么,如何有效和顺利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呢?关键是要处理好共同利益和特殊利 益的关系。矛盾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根据同一性与斗 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甚至对立的同 一,这意味着,没有众多的存在着种种差异的国家,就不会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产生;没 有不同国家的特殊利益,就不会形成人类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这意味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业已形成、人类整体利益日益突出的 时代背景下,不能眼里只有自我的特殊利益而无视人类的共同利益,不能以自身特殊利益 来损害人类共同利益。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种情况是,一些强权国家私利膨胀,常常以一些 冠冕堂皇的借口或理由指手画脚,任性妄为,肆意破坏或损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或别的国 家的核心利益。这实际上也是把狭隘的自我利益至上化、绝对化的强权主义的做法 (摘编自邱耕田《哲学视阙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三语文一诊第1页(共8页) blog. sina corn. cri/zingaokaiobo
1.下列对文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实践活动进入到全球范围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下形成的 种意识或思想。 B.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影响空前 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 C.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实践比意识更重要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 争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践和意识的统一体,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和意 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 B.文章认为“没有不同国家的特殊利益,就不会形成人类的共同利益”,说明一个国家 追求自身特殊利益也就是追求人类共同利益 C.在论证方法上,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而有据,论而 有理,论而有力 D.文章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话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 序逐层分析,论证过程十分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客观和主观、实践和意识的统一体,先有客观现实后有主观认识, 先有实践后有意识。 B.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 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 C.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实践是否有效果 D.一些强权国家肆意破坏或损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或别的国家的核心利益,实际上是把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阳光路十七号 王虹莲 (1)新婚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出去打工了。他们山村的男人几乎全出去谋活路,山上的东 西实在是不能养活他们 (2)她在家里,种地、养猪、赡养老人,等待着他从远方寄来的信和钱 (3)每个月,他都会给家里寄来钱,或多或少,她似孩子一样,跑到储蓄所存起来,舍不 得花掉一分钱。他们文化都不高,写封家书还是够用的。他的字丑陋,可是她喜欢,那字里 行间,满是对她的牵挂和惦念。她也回信,羞涩地表达着惦记。正是新婚,她的每一瓣心花 里,全是那个黑黑瘦瘦的男子 (4)他的地址她早就背下来了—一阳光路十七号 (5)阳光路,多好听的名字。在那个繁华的大城市,这条路一定是铺满了金灿灿的阳光。 何况,他在来信中说,阳光路是一条非常漂亮的路,绿阴蔽日,碎石铺就,这里条件相当好, 住的是有露台的那种房子,虽然是打工,可觉得并不苦 (6)于是她的想像就更加完美,问,那阳台上有杜鹃花吗?有水仙花吗?那围墙上青藤爬 满了吗?这种幻想让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感。所以,等待着阳光路十七号的来信成了她 高三语文一诊第2页(共8页) blog. sina corf cri/xingaokalo 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