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三、常染色质是(1经常存在的染色质a.b.染色很深的染色质不呈异固缩的染色质呈现异固缩的染色质典型的染色体形态具有着丝粒、次痕、端粒和随体,这种形态只有2往)着得最清楚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所见到的染色体3.灯刷染色体是卵母细胞停留在减数分裂I的(形态。细线期a.b.双线期2.偶线期C.d..终变期3.b
6 1. 常染色质是( )。 a. 经常存在的染色质 b. 染色很深的染色质 c. 不呈异固缩的染色质 d. 呈现异固缩的染色质 2. 典型的染色体形态具有着丝粒、次缢痕、端粒和随体,这种形态只有 在( )看得最清楚。 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 3. 灯刷染色体是卵母细胞停留在减数分裂Ⅰ的( )所见到的染色体 形态。 a. 细线期 b. 双线期 c. 偶线期 d. 终变期 二、选择 1. c 2. b 3. b
二、选择4.下列最能确切描述核定位信号(NLS)的是(a.NLS是一个典型的小分子代谢中间产物b.NLS是位于蛋白N端的一段疏水性氨基酸序列c.NLS是位于蛋白C末端的一段或两段碱性氨基酸序列d.NLS是一个与DNA结合的类固醇5.下列哪项代表了染色体结构中由最低至最高的压缩过程?a.核小体一30nm纤维一超螺旋环一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b.核小体一超螺旋环一30nm纤维一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c.核小体一30nm纤维一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一超螺旋环d.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一30nm纤维一超螺旋环一核小体
7 4. 下列最能确切描述核定位信号(NLS)的是( )。 a. NLS是一个典型的小分子代谢中间产物 b. NLS是位于蛋白N端的一段疏水性氨基酸序列 c. NLS是位于蛋白C末端的一段或两段碱性氨基酸序列 d. NLS是一个与DNA结合的类固醇 5. 下列哪项代表了染色体结构中由最低至最高的压缩过程? a. 核小体—30nm 纤维—超螺旋环—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 b. 核小体—超螺旋环—30nm纤维—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 c. 核小体—30nm纤维—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超螺旋环 d. 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30nm纤维—超螺旋环—核小体 二、选择 4. c 5. a
6.下列有关组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物种间的组蛋白有极大的相似性b.组蛋白中含有许多碱性氨基酸C.组蛋白富含亮氨酸和精氨酸d.每个组蛋白均由单个基因编码7.端粒的作用是(a.它们保护染色体使其免于核酸酶的降解b.它们能防正染色体之间的末端融合c.它们是染色体完全复制所必需的d.以上都正确6.07.d
8 6. 下列有关组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不同物种间的组蛋白有极大的相似性 b. 组蛋白中含有许多碱性氨基酸 c. 组蛋白富含亮氨酸和精氨酸 d. 每个组蛋白均由单个基因编码 7. 端粒的作用是( )。 a. 它们保护染色体使其免于核酸酶的降解 b. 它们能防止染色体之间的末端融合 c. 它们是染色体完全复制所必需的 d. 以上都正确 6. d 7. d
二、选择8.b8.下列不是转录因子特征的是)。a.转录因子有两重旋转对称性9.db.激活转录因子是二聚体c.转录因子富含碱性氨基酸10. cd.转录因子有一个DNA结合基元9.顺式作用元件(a.本身不编码,可单独起作用b.可编码一个蛋白C.可以扩散起调控作用d.提供一个作用位点,并且需同反式作用因子共同起作用10.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的表型总和。a.分裂间期b.分裂前期C.分裂中期d.分裂后期
9 8. 下列不是转录因子特征的是( )。 a .转录因子有两重旋转对称性 b. 激活转录因子是二聚体 c. 转录因子富含碱性氨基酸 d. 转录因子有一个DNA结合基元 9. 顺式作用元件( )。 a. 本身不编码, 可单独起作用 b. 可编码一个蛋白 c. 可以扩散起调控作用 d. 提供一个作用位点, 并且需同反式作用因子共同起作用 10. 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 )的表型总和。 a. 分裂间期 b. 分裂前期 c. 分裂中期 d. 分裂后期 二、选择 8. b 9. d 10. c
三、比较1.结构性(组成型)异染色质与兼性异染色质2.5种组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异同?3.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四、问答题.灯刷染色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何在?2.如何证明染色体骨架的存在?3.根据对核蛋白运输机制的研究及相关蛋白的发现.提出了核蛋白的运输模型(图011-1),请对这一模型作出文字说明(PCCl:Rannucleotide-exchangefactorl)10
10 三、比较 1. 结构性(组成型)异染色质与兼性异染色质 2. 5种组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异同? 3. 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 四、问答题 1. 灯刷染色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何在? 2. 如何证明染色体骨架的存在? 3. 根据对核蛋白运输机制的研究及相关蛋白的发现, 提 出了核蛋白的运输模型(图Q11-1), 请对这一模型作出文 字说明(PCC1:Ran nucleotide-exchange facto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