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出版了第一卷,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秘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19世纪60年代,当沉寂多年的欧洲工人运动再次兴起的时候,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于1864年9月在英国成立。马克思是协会的灵魂,为协会起草了大量重要文件。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并成立巴黎公社,马克思代表第一国际写出了著名的《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了巴黎工人的伟大创举,科学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该书与几年后他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一起,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1876一1878年,恩格斯写出了《反杜林论》,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长期繁重的工作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但他即使在多病的晚年,也没有停止奋斗。他一边为各国工人运动担当顾问,一边继续写作《资本论》,同时还向新的知识领域进军,阅读了大量人类学和历史学著作并作了数量庞大的笔记。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承担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并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895年8月5日,恩格斯与世长辞。(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西方科学技术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从而出现资本垄断的局面,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组织的迅速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客观上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有利形势。俄国在经济上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以后,资本主义得到了比毫发展同时仍带有封建农奴制的残余,从而成为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无产阶级、农民群众与沙皇专制制度、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相互交织,资本主义与农奴制残余的矛盾、民族矛盾、俄国人民与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以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与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反动堡垒的矛盾等异常尖锐。沙皇的横征暴敛也使俄国成了名族人民的大监狱。在这样的条件下,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与集合点,并因此成为帝国主义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这就为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俄国发生并取得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6
6 并出版了第一卷,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秘密。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19 世纪 60 年代,当沉寂多年的欧洲工人运动再次兴起的时候,国际工人协 会(第一国际)于 1864 年 9 月在英国成立。马克思是协会的灵魂,为协会起草 了大量重要文件。1871 年 3 月,巴黎工人起义并成立巴黎公社,马克思代表第 一国际写出了著名的《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了巴黎工人的伟大创举,科学总 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该书与几年后他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一起,进一步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1876—1878 年,恩格斯写出了《反杜林论》,全面阐 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长期繁重的工作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但他即使在多病的晚年,也没有停止 奋斗。他一边为各国工人运动担当顾问,一边继续写作《资本论》,同时还向新 的知识领域进军,阅读了大量人类学和历史学著作并作了数量庞大的笔记。1883 年 3 月 14 日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承担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并整理出 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 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895 年 8 月 5 日,恩格斯与世长辞。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是西方科学技术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科学 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从而出现资 本垄断的局面,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组织的迅速发展加 剧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 发。战争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客观上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有利形 势。俄国在经济上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以后,资本主义得到了比毫发展 同时仍带有封建农奴制的残余,从而成为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无产阶级、农民群众与沙皇专制 制度、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相互交织,资本主义与农奴制残余的矛盾、 民族矛盾、俄国人民与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以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与俄国 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反动堡垒的矛盾等异常尖锐。沙皇的横征暴敛也使俄国成了各 族人民的大监狱。在这样的条件下,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与集合点, 并因此成为帝国主义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这就为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俄国发生 并取得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曾提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设想。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外,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又一重大矛盾。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论断。1917年,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胜利后,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列宁和俄共(布)又作了有益的探索。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二个新的历史阶段。十月革命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①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在不断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时代性、原创性贡献。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这些特征体现了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7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曾提出过 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设想。马克思、恩格 斯逝世后,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 刻分析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 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 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 矛盾外,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又一重 大矛盾。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 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论断。1917 年,列 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 义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胜利后,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 主义,列宁和俄共(布)又作了有益的探索。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 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 发展到二个新的历史阶段。 十月革命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 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 新考虑自己的问题。”①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 想,并在不断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 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 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 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是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时代性、 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这些特征体现了 ①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71 页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一一参见习近平在纪念马元忠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一)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马克思主义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二)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是完全一致的。只有无产阶级这样的先进阶级,才能领导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而无产阶级也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彻底解放自已。反对私有制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既是无产阶级解放的事业,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人类解放的事业。(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从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作用来说,它不是书斋中的学问,不是一8
8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参见习近平在纪念马元忠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8 年 5 月 4 日) (一)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在 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马克思主义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和理论 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 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 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掌 握客观规律的过程。 (二)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 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群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 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是无产 阶级的世界观,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是完全 一致的。只有无产阶级这样的先进阶级,才能领导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而无 产阶级也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彻底解放自己。反对私有制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 社会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既是无 产阶级解放的事业,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人类解放的事业。 (三)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 断发展的学说。从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作用来说,它不是书斋中的学问,不是一
种纯粹解释世界的学说,而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习近平进一步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②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内容之中。马克思主义具有突出的实践精神,它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始终坚持与社会主义实际运动紧密结合。可以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四)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看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它不断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品格。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为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其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集中地体现为革命性。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应者之义和必然要求。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任何时正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同时要牢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是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追止的吸引力,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0页。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
9 种纯粹解释世界的学说,而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 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 于改变世界。”①习近平进一步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 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②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 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 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内容之中。 马克思主义具有突出的实践精神,它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始终坚持与社 会主义实际运动紧密结合。可以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 (四)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 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 开放的.它不断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在指导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 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成果。马克 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品格。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新 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 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为此必须坚持与 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 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 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如果用 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指导无产阶级 和人民群众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其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集中地体现 为革命性。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实践性和 发展性的应者之义和必然要求。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任何 时正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同时要 牢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是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追止的吸引力,就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140 页。 ②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9 页
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一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计佑(2018年5月4日)(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我们不仅生活在当代中国,也生活在当代世界:中国不仅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需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用更加宏大开阔的视野来观察社会。对我们来说,这种宏阔视野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帮助。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指南,它能够站在科学和时代的制高点上观察事物和现象,从而具有极为广大的视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用这样的胸怀、站位和视野来观察当代世界,我们就能超出自身狭隘的眼界,看到世界多种多样的联系,把握当今世界整体上的真实,为自己确立合理的定位。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世界格局正处在加速演变的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吸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要把握和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学会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原则。习近平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①《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3页。10
10 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 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 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①。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 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 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 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计佑 (2018 年 5 月 4 日) (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我们不仅生活在当代 中国,也生活在当代世界;中国不仅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正日益走近世界 舞台中央。我们需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用更加宏大开阔的视野来观察社会。 对我们来说,这种宏阔视野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帮助。马克 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指南,它能够 站在科学和时代的制高点上观察事物和现象,从而具有极为广大的视野。“不畏 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用这样的胸怀、站位和视野来观察当代世界, 我们就能超出自身狭隘的眼界,看到世界多种多样的联系,把握当今世界整体上 的真实,为自己确立合理的定位。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世界格 局正处在加速演变的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 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要把握和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学会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 问题的方法原则。习近平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 ① 《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8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