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科智课活广科智课活广科智课活广科智课活广科智课活动:选人、抢动:选人、抢动:选人、抢动:选人、抢动:选人、考核课堂答、问卷、随答、问卷、随答、问卷、随答、问卷、随抢答、问卷、5点1活动堂练习堂练习堂练习(79-70堂练习随堂练习课程分)(100-90分)(89-80分)(69-60分)(59-0分)目标广科智课作1考核广科智课作广科智课作广科智课作广科智课作作业业(100-9015点2业(89-80分)业(79-70分)业(69-60分)业(59-0分)分)考试得分考试得分考核考试得分考试得分考试得分考试20点3(100-90分)(89-80分)(79-70分)(69-60分)(59-0分)广科智课活广科智课活广科智课活广科智课活广科智课活动:选人、抢动:选人、抢动:选人、抢动:选人、抢动:选人、考核课堂答、问卷、随答、问卷、随答、问卷、随答、问卷、随抢答、问卷、5点1活动堂练习堂练习堂练习(79-70堂练习随堂练习课程分)(100-90分)(89-80分)(69-60 分)(59-0分)目标广科智课作2广科智课作广科智课作考核广科智课作广科智课作作业业(100-9010点2业(89-80分)业(59-0分)业(79-70分)业(69-60分)分)考核考试得分考试得分考试得分考试得分考试得分考试15点3(89-80分)(69-60分)(59-0分)((100-90分)(79-70分)广科智课活广科智课活广科智课活广科智课活广科智课活动:选人、抢动:选人、抢动:选人、抢动:选人、抢动:选人、考核课堂答、问卷、随答、问卷、随答、问卷、随答、问卷、随抢答、问卷、5点1活动课程堂练习堂练习堂练习(79-70堂练习随堂练习分)(100-90分)(89-80分)(69-60 分)(59-0分)目标3广科智课作考核广科智课作广科智课作广科智课作广科智课作作业5业(100-90点2业(89-80分)业(69-60分)业(59-0分)业(79-70分)分)19
19 课程 目标 1 考核 点 1 课堂 活动 5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抢 答、问卷、随 堂练习 (100-90 分)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抢 答、问卷、随 堂练习 (89-80 分)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抢 答、问卷、随 堂练习(79-70 分)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抢 答、问卷、随 堂练习 (69-60 分)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 抢答、问卷、 随堂练习 (59-0 分) 考核 点 2 作业 15 广科智课作 业(100-90 分) 广科智课作 业(89-80 分) 广科智课作 业(79-70 分) 广科智课作 业(69-60 分) 广科智课作 业(59-0 分) 考核 点 3 考试 20 考试得分 (100-90 分) 考试得分 (89-80 分) 考试得分 (79-70 分) 考试得分 (69-60 分) 考试得分 (59-0 分) 课程 目标 2 考核 点 1 课堂 活动 5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抢 答、问卷、随 堂练习 (100-90 分)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抢 答、问卷、随 堂练习 (89-80 分)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抢 答、问卷、随 堂练习(79-70 分)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抢 答、问卷、随 堂练习 (69-60 分)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 抢答、问卷、 随堂练习 (59-0 分) 考核 点 2 作业 10 广科智课作 业(100-90 分) 广科智课作 业(89-80 分) 广科智课作 业(79-70 分) 广科智课作 业(69-60 分) 广科智课作 业(59-0 分) 考核 点 3 考试 15 考试得分 (100-90 分) 考试得分 (89-80 分) 考试得分 (79-70 分) 考试得分 (69-60 分) 考试得分 (59-0 分) 课程 目标 3 考核 点 1 课堂 活动 5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抢 答、问卷、随 堂练习 (100-90 分)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抢 答、问卷、随 堂练习 (89-80 分)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抢 答、问卷、随 堂练习(79-70 分)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抢 答、问卷、随 堂练习 (69-60 分) 广科智课活 动:选人、 抢答、问卷、 随堂练习 (59-0 分) 考核 点 2 作业 5 广科智课作 业(100-90 分) 广科智课作 业(89-80 分) 广科智课作 业(79-70 分) 广科智课作 业(69-60 分) 广科智课作 业(59-0 分)
实验报告基实验报告完实验报告完实验报告完本完整、规实验报告不整、规范,有整、规范,数整、规范,数范,有瑕疵。完整、规范,考核小瑕疵。数据实验5据可信、处理据可信、处理数据可信、处数据可信、点3可信、处理正正确(100-90正确。有小瑕理基本正确。处理错误确。有小瑕疵分)有瑕疵(59-0分)疵(89-80分)(79-70分)(69-60分)课程考核考试得分考试得分考试得分考试得分考试得分目标考试15点4(100-90分)(89-80分)(79-70分)(69-60分)(59-0分)3合计100八、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序号备注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名称对应实验项目-绘图桌椅、绘图板、丁字尺、绘图工具组合体立体图画三视图2绘图桌椅、绘图板、丁字尺、绘图工具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3绘图桌椅、绘图板、丁字尺、绘图工具绘制零件图九、教材与参考资料(一)教材选用/教材及实训指导书曾萍,任仲伟:工程制图(双色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年01月。广东科技学院自编,工程制图1实验指导书,2024年3月。(二)参考书目序号编者教材名称(或版本)出版社出版时间1赵彩虹工程制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08月2冯开平2023年06月工程制图(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3徐绍军工程制图(第6版)2021年0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4张彤工程制图(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07月5周鹏翔工程制图(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04月(三)网络资源20
20 八、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序号 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名称 对应实验项目 备注 1 绘图桌椅、绘图板、丁字尺、绘图工具 组合体立体图画三视图 2 绘图桌椅、绘图板、丁字尺、绘图工具 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 3 绘图桌椅、绘图板、丁字尺、绘图工具 绘制零件图 九、教材与参考资料 (一)教材选用/教材及实训指导书 曾萍,任仲伟.工程制图(双色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 年 01 月。 广东科技学院自编.工程制图 I 实验指导书.2024 年 3 月。 (二)参考书目 序号 编者 教材名称(或版本)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赵彩虹 工程制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08 月 2 冯开平 工程制图(第 4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3 年 06 月 3 徐绍军 工程制图(第 6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 年 07 月 4 张彤 工程制图(第 3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年 07 月 5 周鹏翔 工程制图(第 5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4 年 04 月 (三)网络资源 考核 点 3 实验 5 实验报告完 整、规范,数 据可信、处理 正确(100-90 分) 实验报告完 整、规范,数 据可信、处理 正确。有小瑕 疵(89-80 分) 实验报告完 整、规范,有 小瑕疵。数据 可信、处理正 确。有小瑕疵 (79-70 分) 实验报告基 本完整、规 范,有瑕疵。 数据可信、处 理基本正确。 有瑕疵 (69-60 分) 实验报告不 完整、规范, 数据可信、 处理错误 (59-0 分) 课程 目标 3 考核 点 4 考试 15 考试得分 (100-90 分) 考试得分 (89-80 分) 考试得分 (79-70 分) 考试得分 (69-60 分) 考试得分 (59-0 分) 合计 100
(1)广科智课,网址:https://mooc1.chaoxing.com/mooc-ans/course/214896170.html;(2)大学慕课,网址: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QU-1002835007?from=searchPage&outVendor=zw_mooc_pcssjg_。十、其他说明本大纲经课程所属学院制订人、审订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生效,以上内容由课程所属学院负责解释。制订人:王娇娇审订人:李真真审批人:严其艳时间:2024年06月28日21
21 (1)广科智课,网址:https://mooc1.chaoxing.com/mooc-ans/course/214896170.html; (2)大学慕课,网址: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QU-1002835007?from=searchPage&outVendor=z w_mooc_pcssjg_。 十、其他说明 本大纲经课程所属学院制订人、审订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生效,以上内容由课程 所属学院负责解释。 制订人:王娇娇 审订人:李真真 审批人:严其艳 时间:2024 年 06 月 28 日
《工程制图II》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工程制图ⅡI课程名称EngineeringDrawingII课程类别课程编码11007E0016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考试考核方式课程性质基础必修课程30学分总学时1.526先修课程课堂教学学时工程制图I现代设计方法、零部件测绘实4课内实践学时后续课程训、机械设计软件及应用第2学期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开课学期适用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编写依据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二、课程简介《工程制图II》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它既是联系设计系列和工艺系列课程的纽带,也是联系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的桥梁。该课程学科交叉性强、实践性强,综合应用性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工程制图IⅡI》主要解决机械设计中的精度设计问题,包含公差设计与误差检测两部分,培养学生结合职业规范、技术标准、经济成本、加工工艺、检测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零部件的精度设计、正确理解设计图纸的精度要求、合理设计产品质量检测方案和分析处理测量数据的能力。三、课程目标总目标:学生具有坚实工程制图I的基本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成为具备职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的专业人才。分目标:22
22 《工程制图 I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工程制图 II Engineering Drawing II 课程编码 11007E0016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基础必修课程 考核方式 考试 总学时 30 学分 1.5 课堂教学学时 26 先修课程 工程制图 I 课内实践学时 4 后续课程 现代设计方法、零部件测绘实 训、机械设计软件及应用 开课学期 第 2 学期 开课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编写依据 2024 级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简介 《工程制图 II》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它既是联系设计系列和 工艺系列课程的纽带,也是联系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的桥梁。该课程学科交叉 性强、实践性强,综合应用性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 很大的影响。 《工程制图 II》主要解决机械设计中的精度设计问题,包含公差设计与误差检测两 部分,培养学生结合职业规范、技术标准、经济成本、加工工艺、检测水平等因素,综 合分析零部件的精度设计、正确理解设计图纸的精度要求、合理设计产品质量检测方案 和分析处理测量数据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学生具有坚实工程制图 II 的基本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并通过 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成为具备职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的专业人才。 分目标:
课程学习目标达成途径采用授课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学法。课程目标1-理解互换性的含义,掌握有关精度课前自主学习、课堂讲授与讨论、课后练习、设计的国家标准,具备查阅应用国家标准进行课堂测验、答疑、期中考试、与学生交流等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的能力。环节,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案,以支撑目标1的达成。贯彻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采用授课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前自主学习、查阅文献,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应用互换性进行精度设包括问题与案例研习、课堂测验、交流等环计的能力,能够满足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条件。节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案,以支撑目标2的达成。课程目标-3.能应用互换性和测量技术的基本采用演示教学法、实验法、启发式学法。课知识,实施零件精度检测的相关实验,获得准前自主学习、查阅文献,包括实验操作研习、确的实验数据,同时掌握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交流等环节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领域的相关标准,能够合理分析并及时跟踪其方案,以支撑目标3的达成。发展趋势。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目贡献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标度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智能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应用:能够造工程的基本理论,对智能制造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目标 10.41-3程问题建立的工程模型进行逻辑业知识用于解决智能制造工程中的理和判断。实际问题。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了解智能制造的发展历史、发展于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知识合理分趋势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熟悉析、评价智能制造工程实际问题的0.3与智能制造领域相关行业的技目标26-1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策和法律法规。责任。23
23 课程学习目标 达成途径 课程目标 1-理解互换性的含义,掌握有关精度 设计的国家标准,具备查阅应用国家标准进行 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的能力。 采用授课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学法。 课前自主学习、课堂讲授与讨论、课后练习、 课堂测验、答疑、期中考试、与学生交流等 环节,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 方案,以支撑目标 1 的达成。 课程目标-2. 培养学生应用互换性进行精度设 计的能力,能够满足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条件。 贯彻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采用授课教学 法、案例教学法。课前自主学习、查阅文献, 包括问题与案例研习、课堂测验、交流等环 节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案,以 支撑目标 2 的达成。 课程目标-3. 能应用互换性和测量技术的基本 知识,实施零件精度检测的相关实验,获得准 确的实验数据,同时掌握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 领域的相关标准,能够合理分析并及时跟踪其 发展趋势。 采用演示教学法、实验法、启发式学法。课 前自主学习、查阅文献,包括实验操作研习、 交流等环节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 方案,以支撑目标 3 的达成。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课程目 标 贡献 度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应用:能够 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 业知识用于解决智能制造工程中的 实际问题。 1-3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智能制 造工程的基本理论,对智能制造工 程问题建立的工程模型进行逻辑推 理和判断。 目标 1 0.4 毕业要求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 于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知识合理分 析、评价智能制造工程实际问题的 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 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 责任。 6-1 了解智能制造的发展历史、发展 趋势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熟悉 与智能制造领域相关行业的技 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 策和法律法规。 目标 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