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贡献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标度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了解智能制造的发展历史、发展基于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知识合理分趋势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熟悉析、评价智能制造工程实际问题的目标2与智能制造领域相关行业的技0.36-1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策和法律法规。责任。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智能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制造工程实践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力,能用中文和外语进行有效沟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通和交流,针对智能制造工程实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目标30.310-1际问题,能够以发言陈述、报告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文稿及图表等方式,清晰准确地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表达个人的观点。进行沟通和交流。五、教学方法1.基于广科智课“二平三端+BOPPPS"的混合教学方法(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①视频导入,激发兴趣课堂导人的目的是自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知识链接,明确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通过问题驱动,目标导向,让学生带着基础知识和问题开始新内容的学习;③课堂前测,分析学情为了掌握学生对本节内容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利用广科智课平台的任务发布与在线测试功能发布学习任务,进行在线上小测试,并通过平台反馈的统计结果进行学情分析,归类总结学生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难度与进度,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重点进行点拨强化,做到因材施教;④课堂讨论,参与式学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参与式学习是BOPPPS教学的核心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14
14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课程目 标 贡献 度 毕业要求 6:(工程与社会)能够 基于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知识合理分 析、评价智能制造工程实际问题的 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 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 责任。 6-1 了解智能制造的发展历史、发展 趋势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熟悉 与智能制造领域相关行业的技 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 策和法律法规。 目标 2 0.3 毕业要求 10:(沟通)能够就智能 制造工程实践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 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 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 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 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 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 力,能用中文和外语进行有效沟 通和交流,针对智能制造工程实 际问题,能够以发言陈述、报告 文稿及图表等方式,清晰准确地 表达个人的观点。 目标 3 0.3 五、教学方法 1.基于广科智课“一平三端+BOPPPS”的混合教学方法(支撑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2) ①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导人的目的是自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知识链接,明确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 习方向,通过问题驱动,目标导向,让学生带着基础知识和问题开始新内容的学习; ③课堂前测,分析学情 为了掌握学生对本节内容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利用广科智课平台的任务发布 与在线测试功能发布学习任务,进行在线上小测试,并通过平台反馈的统计结果进行学 情分析,归类总结学生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难度与进度,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重点进行点拨强化,做到因材施教; ④课堂讨论,参与式学习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参与式学习是 BOPPPS 教学的核心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
学习参与度,打造沉浸式课堂,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启发式教学法,将本阶段的教学设计为四个闯关任务,精心设计任务单,明确具体的任务要求,适时利用广科智课平台提供的投屏、微课、多媒体等信息化互动工具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个任务实施过程,帮助学生达成既定的课堂学习目标:③课堂后测,评估效果通过广科智课平台发布随堂测试,鼓励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大胆猜想、积极讨论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完成后测任务;③课堂总结,内化巩固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综合性评价。学生结合任务主线,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和反思。实施基于广科智课一平三端+BOPPPS"的混合教学方法的过程涵盖讲授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互动讨论式教学法。2.演示教学法、实验法、启发式学法(支撑课程目标3)课内实验,在实验室进行,由教师介绍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教师进行实物直观演示教学,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分组实验,获取数据,分析计算,撰写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利用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等,具备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意识。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对应的教学学教学序思政元素/思政教学目标重难点课程目号时内容案例(简述)方法标重点:《机械制1.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几何作图与工讲授、仪器绘图:图》国家标准的匠精神;英航制图基案例、本知识2.能够熟悉机械制图基本规定。5390号飞机目标 1引导、与技能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难点:圆弧连接前挡风玻璃脱互动并严格遵守。的作图方法落空难事件。15
15 学习参与度,打造沉浸式课堂,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启发式教学法,将本阶段的 教学设计为四个闯关任务,精心设计任务单,明确具体的任务要求,适时利用广科智课 平台提供的投屏、微课、多媒体等信息化互动工具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各个任务实施过程,帮助学生达成既定的课堂学习目标; ⑤课堂后测,评估效果 通过广科智课平台发布随堂测试,鼓励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大胆猜想、积极讨论, 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完成后测任务; ⑥课堂总结,内化巩固 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 出综合性评价。学生结合任务主线,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和反思。实施基于广科智课“一平三端+BOPPPS”的混合教学方法的过程涵盖讲授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互动讨论式教学法。 2.演示教学法、实验法、启发式学法(支撑课程目标 3) 课内实验,在实验室进行,由教师介绍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教师进行实物直观演示教学,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分组实验,获取数据,分析计算, 撰写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利用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解决 工程实际问题。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实 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等,具备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意识。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 序 号 教学 内容 教学目标 学 时 重难点 思政元素/思政 案例(简述) 教学 方法 对应的 课程目 标 1 制图基 本知识 与技能 1.能够正确使用绘图 仪器绘图; 2.能够熟悉机械制图 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并严格遵守。 2 重点:《机械制 图》国家标准的 基本规定。 难点:圆弧连接 的作图方法 几何作图与工 匠精神; 英航 5390 号飞机 前挡风玻璃脱 落空难事件。 讲授、 案例、 引导、 互动 目标 1
对应的序教学学思政元素/思政教学教学目标重难点课程目号内容时方法案例(简述)标重点:三视图投影规律:直线平讲投影法时,引入1.能够正确理解正投名言,让学生养成面的三面投影。影法的投影特性;讲授、观察的良好习惯,点、直难点:点的投影2.能够绘制简单体的案例、线、平面2具有从不同角度、目标1三视图:特性:判断直线引导、的投影不同方向观察事3.完成点、线、面的空互动AB、平面ABC物本质的思想与间位置的判定。与投影面的相对方法。位置关系。重点:简单体的分享大国工匠人三视图。1.能够正确绘制简单物事迹,培养学生讲授、难点:平面立体体的三视图:立体的战胜困难的决心案例、3目标1的投影、表面取投影2.完成截交线和相贯引导、和勇气,具备成就R点方法及回转体线的绘制。互动事业的信心和能的投影、表面取力。点方法。组合体是由很多形体组成的,这就1.能够利用形体分析重点:掌握标注像个人与集体的法、线面分析法画组组合体的尺寸的关系,密不可分,讲授、合体视图的方法;方法个人离不开集体,案例、组合体2.完成组合体视图的目标 1难点:尺寸标注集体也依赖个人。引导、读图方法;形成化繁为简、模互动的完整性、清晰3.完成组合体的尺寸性、准确性。块切割、各个突破标注。的能力和思维方式。16
16 序 号 教学 内容 教学目标 学 时 重难点 思政元素/思政 案例(简述) 教学 方法 对应的 课程目 标 2 点、直 线、平面 的投影 1.能够正确理解正投 影法的投影特性; 2.能够绘制简单体的 三视图; 3.完成点、线、面的空 间位置的判定。 6 重点:三视图投 影规律;直线平 面的三面投影。 难点:点的投影 特性;判断直线 AB、平 面 ABC 与投影面的相对 位置关系。 讲投影法时,引入 名言,让学生养成 观察的良好习惯, 具有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向观察事 物本质的思想与 方法。 讲授、 案例、 引导、 互动 目标 1 3 立体的 投影 1.能够正确绘制简单 体的三视图; 2.完成截交线和相贯 线的绘制。 4 重点:简单体的 三视图。 难点:平面立体 的投影、表面取 点方法及回转体 的投影、表面取 点方法。 分享大国工匠人 物事迹,培养学生 战胜困难的决心 和勇气,具备成就 事业的信心和能 力。 讲授、 案例、 引导、 互动 目标 1 4 组合体 1.能够利用形体分析 法、线面分析法画组 合体视图的方法; 2.完成组合体视图的 读图方法; 3.完成组合体的尺寸 标注。 4 重点:掌握标注 组合体的尺寸的 方法 难点:尺寸标注 的完整性、清晰 性、准确性 。 组合体是由很多 形体组成的,这就 像个人与集体的 关系,密不可分, 个人离不开集体, 集体也依赖个人。 形成化繁为简、模 块切割、各个突破 的能力和思维方 式。 讲授、 案例、 引导、 互动 目标 1
对应的学序教学思政元素/思政教学教学目标重难点课程目时号内容方法案例(简述)标认识表达事物方法的多样性,提出重点:剖视图的1.能够熟练绘制各种换位思考,帮助学视图(基本视图、剖画法及标注:断生学会理解和包讲授、视图、断面图、局部机件常面图的标注。容,正确合理的表案例、用的表放大图)并完成标注:S目标1难点:运用机件引导、达个人意见,维护达方法2.能够合理选择较复互动社会秩序:形成根常用表达方法绘杂机件的表达方案并据实际问题,提出绘制。制机件图样。针对性解决方案的能力。重点:螺纹连接1.能够正确绘制标准的画法;螺纹的件和进行正确的标过国产标准件的讲授、目标2标准件记;分享,增强学生的案例、标注。与常用6目标32.能够根据标记进行引导、国家自豪感,提升件难点:内、外螺查阅标准件和识读标互动爱国意识。纹连接画法;螺准件。纹的标注。1.完成尺寸公差、几重点:零件的技认识到机械图样何公差的标注;讲授、目标2术要求。2.能够识读和正确绘案例、对企业的重要性,7零件图2目标3制各类典型零件的零难点:零件图的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件图并进行尺寸标道德观。互动尺寸标注。注。重点:装配图的1.完成装配图视图的零件和部件或机表达方法。选择和装配结构的合讲授、器之间的关系,如目标2难点:装配图的理性要求:案例、8装配图同个人与集体的目标32.能够正确识读装配表达方法:读、引导、关系,形成个人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互动画装配图的方法从集体的整体观。件图。和步骤。34总计17
17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时 重难点 思政元素/思政 案例(简述) 教学方法 对应的 课程目 标 5 机件常 用的表 达方法 1.能够熟练绘制各种 视图(基本视图、剖 视图、断面图、局部 放大图)并完成标注; 2.能够合理选择较复 杂机件的表达方案并 绘制。 5 重点:剖视图的 画法及标注;断 面图的标注。 难点:运用机件 常用表达方法绘 制机件图样。 认识表达事物方 法的多样性,提出 换位思考,帮助学 生学会理解和包 容,正确合理的表 达个人意见,维护 社会秩序;形成根 据实际问题,提出 针对性解决方案 的能力。 讲授、 案例、 引导、 互动 目标 1 6 标准件 与常用件 1.能够正确绘制标准 件和进行正确的标 记;2.能够根据标记进行 查阅标准件和识读标 准件。 4 重点:螺纹连接 的画法;螺纹的 标注。 难点:内、外螺 纹连接画法;螺 纹的标注。 过国产标准件的 分享,增强学生的 国家自豪感,提升 爱国意识。 讲授、 案例、 引导、 互动 目标 2 目标 3 7 零件图 1.完成尺寸公差、 几 何公差的标注; 2.能够识读和正确绘 制各类典型零件的零 件图并进行尺寸标 注。 5 重点:零件的技 术要求。 难点:零件图的 尺寸标注。 认识到机械图样 对企业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职业 道德观。 讲授、 案例、 引导、 互动 目标 2 目标 3 8 装配图 1.完成装配图视图的 选择和装配结构的合 理性要求; 2.能够正确识读装配 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 件图。 4 重点:装配图的 表达方法。 难点:装配图的 表达方法;读、 画装配图的方法 和步骤。 零件和部件或机 器之间的关系,如 同个人与集体的 关系,形成个人服 从集体的整体观。 讲授、 案例、 引导、 互动 目标 2 目标 3 总计 34 ——
(二)课内实践项目内容及安排实验(实践)类型对应的课序(演示、实验(实践)学时教学方法实验(实践)内容号项目验证、综程目标合、设计研究等)组合体立演示教学①绘图工具及仪器的使用:验证2法、实验法、目标3体图画三②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启发式学法视图演示教学表达方法的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将所给物验证法、实验法、目标322综合运用体表达清楚。启发式学法绘制所给零件的零件图,标演示教学绘制零件3验证目标32法、实验法、注尺寸技术要求,填写标题图启发式学栏。合计6七、考核形式与成绩评定(一)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及比例(%)课程目标成绩比例(%)课堂活动作业实验期末考试课程目标15015204050课程目标2101530课程目标35551530合计5153050100(二)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课程考核考核分良好中等优秀及格不及格目标点方式值(90-100分)(80-89分)(70-79分)(60-69分)(0-59 分)18
18 (二)课内实践项目内容及安排 序 号 实验(实践) 项目 实验(实践)内容 学时 实验(实 践)类型 (演示、 验证、综 合、设计 研究等) 教学方法 对应的课 程目标 1 组合体立 体图画三 视图 ①绘图工具及仪器的使用; ②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 2 验证 演示教学 法、实验法、 启发式学法 目标 3 2 表达方法的 综合运用 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将所给物 体表达清楚。 2 验证 演 示 教 学 法、实验法、 启发式学法 目标 3 3 绘制零件 图 绘制所给零件的零件图,标 注尺寸技术要求, 填写标题 栏。 2 验证 演 示 教 学 法、实验法、 启发式学 目标 3 合计 6 —— 七、考核形式与成绩评定 (一)评价方式 (二)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评价方式及比例(%) 成绩比例(%) 课堂活动 作业 实验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1 5 15 0 20 40 课程目标 2 5 10 0 15 30 课程目标 3 5 5 5 15 30 合计 15 30 5 50 100 课程 目标 考核 点 考核 方式 分 值 评价标准 优秀 (90-100 分) 良好 (80-89 分) 中等 (70-79 分) 及格 (60-69 分) 不及格 (0-5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