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小四,宋体)10合计0说明:1.考核方式一栏填写具体的平时成绩评价项目,如作业、考试等。2.评价标准是对具体考核内容制定的不同观测点,不要混清为评分细则。3.表格内字体要求为宋体五号,行间距20磅。八、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加粗,段前0.5行,段后0.5行)序号对应实验项目备注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名称123说明:如无课内实践课程无须填写此部分。九、教材与参考资料(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加粗,段前0.5行,段后0.5行)(一)教材选用(造用纯课堂教学课程)/教材及实训指导书(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段前0.25行,段后0.25行)编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或版本)。编者:实训指导书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或版本)。(二)参考书目(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段前0.25行,段后0.25行)序号编者教材名称(或版本)出版社出版时间XXX《XX》(第X版)XX出版社20XX年XX月12.....o
9 实验 报告 . .(小四, 宋体) . 合计 10 0 说明: 1.考核方式一栏填写具体的平时成绩评价项目,如作业、考试等。 2.评价标准是对具体考核内容制定的不同观测点,不要混淆为评分细则。 3.表格内字体要求为宋体五号,行间距 20 磅。 八、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加粗,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序号 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名称 对应实验项目 备注 1 2 3 . 说明:如无课内实践课程无须填写此部分。 九、教材与参考资料(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加粗,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一)教材选用(适用纯课堂教学课程)/教材及实训指导书(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段 前 0.25 行,段后 0.25 行) 编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或版本)。 编者.实训指导书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或版本)。 (二)参考书目(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段前 0.25 行,段后 0.25 行) 序号 编者 教材名称(或版本)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XXX 《XX》(第 X 版) XX 出版社 20XX 年 XX 月 2
3456要求:列出不少于5本参考书目,建议选用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的权威和经典教材,重要论著或者近3年出版(再版)的国家规划教材。(三)网络资源(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段前0.25行,段后0.25行)(1)****网,网址:http://www.*****(2)****网,网址:http://www.****..(小四,宋体)说明:可列出课程教学网站、教学参考网站。十、其他说明本大纲经课程所属学院制订人、审订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生效,以上内容由课程所属学院负责解释。说明:制订人原则上为该门课程任课教师或课程负责人、审订人原则上为专业负责人,审批人原则上为教学副院长。制订人:XXX审订人:XXX审批人:XXX年月日时间:说明:请各学院认真按上述格式及要求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蓝色或红色标记为编写说明部分,在提交正式文本时,请删除,10
10 3 4 5 6.要求:列出不少于 5 本参考书目,建议选用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的权威和经典教 材,重要论著或者近 3 年出版(再版)的国家规划教材。 (三)网络资源(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段前 0.25 行,段后 0.25 行) (1)****网,网址:http://www.***** (2)****网,网址:http://www.***** .(小四,宋体) 说明:可列出课程教学网站、教学参考网站。 十、其他说明 本大纲经课程所属学院制订人、审订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生效,以上内容由课程 所属学院负责解释。 说明:制订人原则上为该门课程任课教师或课程负责人、审订人原则上为专业负责 人,审批人原则上为教学副院长。 说明:请各学院认真按上述格式及要求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蓝色或红色标记为编写 说明部分,在提交正式文本时,请删除。 制订人:XXX 审订人:XXX 审批人:XXX 时间: 年 月 日
第一部分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11
11 第一部分 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
《工程制图I》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工程制图I课程名称Engineering Drawing I课程类别课程编码11007E0008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考试考核方式课程性质基础必修课程40学分2.0总学时无34先修课程课堂教学学时工程制图II、现代设计方课内实践学时6后续课程法、零部件测绘实训、机械设计软件及应用开课学期第1学期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适用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编写依据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二、课程简介《工程制图I》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它既是联系设计系列和工艺系列课程的纽带,也是联系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的桥梁。该课程学科交叉性强、实践性强,综合应用性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工程制图I》教学目的是使大一新生理解并掌握研究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以及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查阅国家标准的本领,掌握投影理论的原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分析问题能力、空间想象构形能力以及对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识读和绘制常见机械类专业图样的基本技能,具有精益求精、敬业奉献、持续专注的工匠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培训职业实用技能。三、课程目标总目标:学生具有坚实工程制图I的基本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并通过12
12 《工程制图 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工程制图 I Engineering Drawing I 课程编码 11007E0008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基础必修课程 考核方式 考试 总学时 40 学分 2.0 课堂教学学时 34 先修课程 无 课内实践学时 6 后续课程 工程制图 II、现代设计方 法、零部件测绘实训、机 械设计软件及应用 开课学期 第 1 学期 开课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编写依据 2024 级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简介 《工程制图 I》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它既是联系设计系列和 工艺系列课程的纽带,也是联系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的桥梁。该课程学科交叉 性强、实践性强,综合应用性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 很大的影响。 《工程制图 I》教学目的是使大一新生理解并掌握研究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以及绘 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查阅国家标准的本领, 掌握投影理论的原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分析问题能力、空间想象构形能力以及对 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识读和绘制常见机械类专业图样的基本技能, 具有精益求精、敬业奉献、持续专注的工匠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本课程 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毕业后 就业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培训职业实用技能。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学生具有坚实工程制图 I 的基本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并通过
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成为具备职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的专业人才。分目标:达成途径课程学习目标课程目标-1.明确工程制图的研究对象、性质和学习任务,掌握工程图样表达的基本要求和国采用授课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学法。家标准有关制图的规定,掌握多面正投影基本课前自主学习、课堂讲授与讨论、课后练习、原理及画法、正等轴测投影的基本原理及画法、课堂测验、答疑、期中考试、与学生交流等机械零件的综合表达方案的对比选择及全面表,环节,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达,将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应用方案,以支撑目标1的达成。1于机械系统设计中,并进行表达方案比较课程目标-2.了解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和装贯彻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采用授课教学配图等相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通法、案例教学法。课前自主学习、查阅文献,过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技能,达到包括问题与案例研习、课堂测验、交流等环理解零件和装配体的初步表达方案、进行零件节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案,以的结构、尺寸及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分析支撑目标2的达成。课程目标-3.能够综合考虑设计、工艺、技术条件、经济、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的构型设计.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采用演示教学法、实验法、启发式学法。课意识和表达沟通能力,能够就相对简单、工程前自主学习、查阅文献,包括实验操作研习、上比较常见的机件给出正确的表达方案,并能交流等环节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就相关问题清晰表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方案,以支撑目标3的达成。力、工程实践能力、空间构型能力、创业创新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目贡献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标度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应用)能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智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制造工程的基本理论,对智能制0.4目标11-3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智能制造工程中造工程问题建立的工程模型进的实际问题。行逻辑推理和判断。13
13 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成为具备职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的专业人才。 分目标: 课程学习目标 达成途径 课程目标-1. 明确工程制图的研究对象、性质和 学习任务,掌握工程图样表达的基本要求和国 家标准有关制图的规定,掌握多面正投影基本 原理及画法、正等轴测投影的基本原理及画法、 机械零件的综合表达方案的对比选择及全面表 达,将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应用 于机械系统设计中,并进行表达方案比较. 采用授课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学法。 课前自主学习、课堂讲授与讨论、课后练习、 课堂测验、答疑、期中考试、与学生交流等 环节,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 方案,以支撑目标 1 的达成。 课程目标-2. 了解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和装 配图等相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通 过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技能,达到 理解零件和装配体的初步表达方案、进行零件 的结构、尺寸及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分析. 贯彻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采用授课教学 法、案例教学法。课前自主学习、查阅文献, 包括问题与案例研习、课堂测验、交流等环 节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案,以 支撑目标 2 的达成。 课程目标-3. 能够综合考虑设计、工艺、技术条 件、经济、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中等复杂程 度的机械零件的构型设计.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 意识和表达沟通能力,能够就相对简单、工程 上比较常见的机件给出正确的表达方案,并能 就相关问题清晰表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 力、工程实践能力、空间构型能力、创业创新 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采用演示教学法、实验法、启发式学法。课 前自主学习、查阅文献,包括实验操作研习、 交流等环节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 方案,以支撑目标 3 的达成。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课程目 标 贡献 度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应用)能 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 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智能制造工程中 的实际问题。 1-3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智能 制造工程的基本理论,对智能制 造工程问题建立的工程模型进 行逻辑推理和判断。 目标 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