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见习指号 课程编号:15100012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农村定向发行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见习时数:8学时 学分:1.5学分 见习一眼科检查法 讲授课题:病史采集及眼病主要症状、视功能检查、眼部检查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眼病史的采集、记录,掌握视功能、眼附属器、眼球前后段、眼压测量等检查 方法和临床意义。 (仁)掌握视力表灯、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眼压计等检查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了解眼超声检查、眼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 (四)掌握眼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二、见习方式 (一)实验室: 1、理论讲解结合检查设备示教。 2、互相操作检查。 (二)临床见习:教师讲解后带领同学互相操作检查。 三、临床见习内容 眼科检查 包括病史采集、视功能检查及眼部形态学检查。视功能检查分为主观检测及客观检测。 (一)病史采集及眼病主要症状 1、病史采集:须按下列顺序进行系统的询问和记录 ()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通讯地址、电话等。 (2)主诉:最主要的自觉症状及持续时间
《眼科学》见习指导 课程编号:15100012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农村定向发行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见习时数:8 学时 学 分:1.5 学分 见习一 眼科检查法 讲授课题:病史采集及眼病主要症状、视功能检查、眼部检查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眼病史的采集、记录,掌握视功能、眼附属器、眼球前后段、眼压测量等检查 方法和临床意义。 (二)掌握视力表灯、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眼压计等检查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了解眼超声检查、眼 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 (四)掌握眼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二、见习方式: (一)实验室: 1、理论讲解结合检查设备示教。 2、互相操作检查。 (二)临床见习:教师讲解后带领同学互相操作检查。 三、临床见习内容 眼科检查 包括病史采集、视功能检查及眼部形态学检查。视功能检查分为主观检测及客观检测。 (一)病史采集及眼病主要症状 1、病史采集:须按下列顺序进行系统的询问和记录: ⑴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通讯地址、电话等。 ⑵主诉:最主要的自觉症状及持续时间
(③现病史:包括主要症状的性质、有何伴随症状、病情经过、是否治疗、效果如何。 (4)既往病史:过去是否类似病情、其它眼病或全身病。 (⑤)了解有关的个人生活史或家族史。 (二)眼病症状,有以下三个方面 1、视力障碍 (1)突然失明; (2)突然或逐渐视力下降 (3)视物变形、变小、变色: (4)液盲; (⑤)单眼或双眼复视: (6)视眼野缩小: (7)眼前固定或飘动的黑影。 2、感觉异常:如眼部刺痛、胀痛、痒、异物感、畏光等。眼剧痛、眼红及畏光、流泪, 通称为眼部刺激征。 3、外观异常眼红、分泌物、肿胀、肿块等。 (三)各种类型的视力下降 1、一过性视力丧失:指视力在24h(通常1h)内恢复正常。 (1)常见原因 ①视盘水肿(数秒钟、通常双眼)。 ②一过性缺血发作(数分钟、单眼)。 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体位性低血压,精神刺激性黑朦(双眼)。 ④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癔病,过度疲劳及偏头痛。 (②其它原因:即将发生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血压突然变 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 2、突然视力下降、无眼痛:见于视网膜动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玻璃体出血、视 网膜脱离、视神经炎(通常伴有眼球运动痛)等。 3、逐渐视力下降、无眼痛:见于白内障、屈光不正、开角型青光眼、慢性视网膜疾病 (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慢性角膜疾病)等
⑶现病史:包括主要症状的性质、有何伴随症状、病情经过、是否治疗、效果如何。 ⑷既往病史:过去是否类似病情、其它眼病或全身病。 ⑸了解有关的个人生活史或家族史。 (二)眼病症状,有以下三个方面: 1、视力障碍: ⑴突然失明; ⑵突然或逐渐视力下降; ⑶视物变形、变小、变色; ⑷夜盲; ⑸单眼或双眼复视; ⑹视眼野缩小; ⑺眼前固定或飘动的黑影。 2、感觉异常:如眼部刺痛、胀痛、痒、异物感、畏光等。眼剧痛、眼红及畏光、流泪, 通称为眼部刺激征。 3、外观异常 眼红、分泌物、肿胀、肿块等。 (三)各种类型的视力下降: 1、一过性视力丧失:指视力在 24h(通常 1h)内恢复正常。 ⑴常见原因: ①视盘水肿(数秒钟、通常双眼)。 ②一过性缺血发作(数分钟、单眼)。 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体位性低血压,精神刺激性黑朦(双眼)。 ④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癔病,过度疲劳及偏头痛。 ⑵其它原因:即将发生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血压突然变 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 2、突然视力下降、无眼痛:见于视网膜动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玻璃体出血、视 网膜脱离、视神经炎(通常伴有眼球运动痛)等。 3、逐渐视力下降、无眼痛:见于白内障、屈光不正、开角型青光眼、慢性视网膜疾病 (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慢性角膜疾病)等
4、突然视力下降、并眼痛:见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炎症等。 5、视力下降而外眼及眼底正常:见于球后视神经炎、视锥细胞变性、Stargardt病、中毒 性或肿瘤所致的视神经病变、视杆细胞性全色言、弱视、癔症等。 视功能检查 (一)视功能检查包括视觉心理物理学检查及视觉电生理检查两大类。 1、视力:即视锐度。是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对物体邻近两点的分辨能力。可分为远、近视 力。 2、低视力:矫正视力低于0.3为低视力。 3、盲:矫正视力低于0.05为盲。 (二)视力检查法 1、一般先右后左,先健后患 2、远视力检查的距离为5m,近视力检查为30cm。 3、如果在5m处连最大的视标(01行)也不能识别.则嘱患者逐步向视力表走近,直到 识别视标为止。此时再根据Vd/D的公式计算视力。 4、如受试者视力低于1.0,须加针孔板检查,如患者有眼镜,应检查戴镜的矫正视力。在 眼病诊断中,矫正视力比裸眼视力更有参考价值。 5、如走到视力表1处,仍不能识别最大的视标,则检查指数。检查者伸出不同数目的 手指,嘱受试者说明有几个手指。距离从1m开始,逐渐移近,直到能正确辩认为止,并 记录该距离,如“指数B0cm"。 6、如指数在5cm处仍不能识别.在受试眼前方摆动检查者的手,能识别者记为手动/眼 前。 7、如果眼前手动不能识别,则检查光感。在暗室中用烛光域手电照射受试眼,测试能否 感觉光亮,记录“光感”或“无光感”。并记录看到光亮的距离。一般5m为止。 8、对有光感者还要检查光源定位,嘱患者向前方注视不动,检查者在受试眼1m处, 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变换光源位置,用+”、·-·表示光源定位 的“阳性”、“阴性”。 (三)视野定义:视野是指眼向正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又称周边视力,距注视点 30°以内的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的范围为周边视野。 视野检查的种类: 1、对照法检查者与受试者面对面而坐,距离约1m
4、突然视力下降、并眼痛:见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炎症等。 5、视力下降而外眼及眼底正常:见于球后视神经炎、视锥细胞变性、Stargardt 病、中毒 性或肿瘤所致的视神经病变、视杆细胞性全色盲、弱视、癔症等。 视功能检查 (一)视功能检查包括视觉心理物理学检查及视觉电生理检查两大类。 1、视力:即视锐度。是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对物体邻近两点的分辨能力。可分为远、近视 力。 2、低视力:矫正视力低于 0.3 为低视力。 3、盲:矫正视力低于 0.05 为盲。 (二)视力检查法 1、一般先右后左,先健后患。 2、远视力检查的距离为 5m,近视力检查为 30cm。 3、如果在 5m 处连最大的视标(0.1 行)也不能识别,则嘱患者逐步向视力表走近,直到 识别视标为止。此时再根据 V=d/D 的公式计算视力。 4、如受试者视力低于 1.0,须加针孔板检查,如患者有眼镜,应检查戴镜的矫正视力。在 眼病诊断中,矫正视力比裸眼视力更有参考价值。 5、如走到视力表 1m 处,仍不能识别最大的视标,则检查指数。检查者伸出不同数目的 手指,嘱受试者说明有几个手指。距离从 1m 开始,逐渐移近,直到能正确辩认为止,并 记录该距离,如“指数/30cm”。 6、如指数在 5cm 处仍不能识别,在受试眼前方摆动检查者的手,能识别者记为手动/眼 前。 7、如果眼前手动不能识别,则检查光感。在暗室中用烛光或手电照射受试眼,测试能否 感觉光亮,记录“光感”或“无光感”。并记录看到光亮的距离。一般 5m 为止。 8、对有光感者还要检查光源定位,嘱患者向前方注视不动,检查者在受试眼 1m 处, 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变换光源位置,用“+”、“-”表示光源定位 的“阳性”、“阴性”。 (三)视野定义:视野是指眼向正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又称周边视力,距注视点 30°以内的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的范围为周边视野。 视野检查的种类: 1、对照法 检查者与受试者面对面而坐,距离约 1m
2、平面视野计是简单的中心30°动态视野计。 3、Amsler方格表为10cm见方的黑底白线方格表(图32),检查距离为33cm: 4、弧形视野计是简单的动态周边的视野计。 5、Goldmann视野计 6、自动视野计电脑控制的静态定量视野计。对青光眼、黄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殊 检查程序,能自动监控受试者固视的情况,能对多次随诊的视野进行统计学分析,提示视 野缺损是改善还恶化。 (1)自动视野的检查方法有三大类 ①阈上值检查,分别以正常、相对暗点或绝对暗点表示。 ②阈值检查,为最精确的视野定量检查。 ③快速阈值检查,减少了检查步骤,每只眼检查仅需5min。 (②)自动视野的判读的要点: ①视野中央部分正常变异小,周边部分正常变异大,所以中央20以内的暗点(scotoma) 多为病理性的。 ②孤立一点的阈值改变意义不大、相邻几个点的阈值改变才有诊断意义。 ③初次自动视野检查异常可能是受试者未掌握测试要领,应该复查视野。 ④有的视野计有缺损的概率图,可辅助诊断。 (四)正常视野 正常人动态视野的平均值为:上方55°,下方70°鼻侧60°,颗侧90°。生理盲点的中心在 注视点颞侧15.5°,水平中线下1.5°,其垂直径为7.5°±2°,横径5.5°±2°。生理盲点的大 小,及位置可因人而稍差异。 (五)病理性视野:在视野范围内,除生理盲点外,出现其他任何暗点均为病理性暗点。 1、向心性视野缩小一管状视野 2、偏言:以注视点为界,视野的一半缺损称为偏言 (1)同侧偏盲:多为视交叉以后的病变所致。有部分性、完全性和象限性同侧偏盲。 ①上象限性同侧偏盲,见于颞叶或距状裂下唇的病变; ②下象限性同侧偏盲,则为视放线上方纤维束或距状裂上唇病变所引起。 ③同侧偏言的中心注视点完全二等分者,称为黄斑分裂,见于视交叉后视束的病变
2、平面视野计是简单的中心 30°动态视野计。 3、Amsler 方格表 为 10cm 见方的黑底白线方格表(图 3-2),检查距离为 33cm。 4、弧形视野计 是简单的动态周边的视野计。 5、Goldmann 视野计 6、自动视野计 电脑控制的静态定量视野计。对青光眼、黄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殊 检查程序,能自动监控受试者固视的情况,能对多次随诊的视野进行统计学分析,提示视 野缺损是改善还恶化。 ⑴自动视野的检查方法有三大类: ①阈上值检查,分别以正常、相对暗点或绝对暗点表示。 ②阈值检查,为最精确的视野定量检查。 ③快速阈值检查,减少了检查步骤,每只眼检查仅需 5min。 ⑵自动视野的判读的要点: ①视野中央部分正常变异小,周边部分正常变异大,所以中央 20°以内的暗点(scotoma) 多为病理性的。 ②孤立一点的阈值改变意义不大、相邻几个点的阈值改变才有诊断意义。 ③初次自动视野检查异常可能是受试者未掌握测试要领,应该复查视野。 ④有的视野计有缺损的概率图,可辅助诊断。 (四)正常视野 正常人动态视野的平均值为:上方 55°,下方 70°鼻侧 60°,颞侧 90°。生理盲点的中心在 注视点颞侧 15.5°,水平中线下1.5°,其垂直径为 7.5°±2°,横径 5.5°±2°。生理盲点的大 小,及位置可因人而稍差异。 (五)病理性视野:在视野范围内,除生理盲点外,出现其他任何暗点均为病理性暗点。 1、向心性视野缩小——管状视野 2、偏盲:以注视点为界,视野的一半缺损称为偏盲 ⑴同侧偏盲:多为视交叉以后的病变所致。有部分性、完全性和象限性同侧偏盲。 ①上象限性同侧偏盲,见于颞叶或距状裂下唇的病变; ②下象限性同侧偏盲,则为视放线上方纤维束或距状裂上唇病变所引起。 ③同侧偏盲的中心注视点完全二等分者,称为黄斑分裂,见于视交叉后视束的病变
④偏盲时注视点不受影响者称为黄斑回避,见于脑皮质疾患。 (2)颞侧偏盲:为视交叉病变所引起,程度可不等,从轻度颞上方视野缺损到双颞侧全盲。 3、扇形视野缺损: ①扇形尖端位于生理盲点,为中央动脉分支阻塞或缺血性视盘病变 ②扇形尖端位于中心注视点为视路疾患】 ③象限盲。为视放射的前部损伤: ④鼻侧阶梯状缺损。为青光眼的早期视野缺损。 4、暗点: ①中心暗点:位于中心注视点常见于黄斑部病变、球后视神经炎、中毒性或家族性视神经 萎缩等; ②弓形暗点:多为视神经纤维束的损伤,神经纤维、视盘的先天性缺损、视盘玻璃疣、缺 血性视神经的病变等; ③环形暗点:见于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等; ④生理言点扩大:见于视盘水肿、视盘缺损、有髓神经纤维、高度近视眼等。 (五)、色觉定义:色觉是视锥体细胞辨别颜色的能力,色觉障碍表明视锥体细胞功能有 缺陷,是一种性连锁遗传的先天异常,称先天性色盲。也可继发于某些视神经、视网膜疾 病。称为获得性色盲。 色盲有红色盲、绿色盲、全色盲等,最常见者为红绿色盲。 色觉检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假同色图也称色盲本。 2、FM-100色彩试验及D-15色盘试验 3、色觉镜检查。 (六)、暗适应 定义:暗适应是判定视杆细胞暗光下辨别物体的能力。当从强光下进入暗处时,起初一无 所见,随后渐能看清暗处的物体,眼的这种对光敏感程度逐渐增加、并达到最佳状态的过 程为暗适应。暗适应检查可对夜盲进行量化评价。 (七)、立体视觉 定义:立体视觉也称深度觉,是感知物体立体形状及不同物体相互远近关系的能力,立体 视觉一般须以双眼单视为基础
④偏盲时注视点不受影响者称为黄斑回避,见于脑皮质疾患。 ⑵颞侧偏盲:为视交叉病变所引起,程度可不等,从轻度颞上方视野缺损到双颞侧全盲。 3、扇形视野缺损: ①扇形尖端位于生理盲点,为中央动脉分支阻塞或缺血性视盘病变; ②扇形尖端位于中心注视点为视路疾患; ③象限盲,为视放射的前部损伤; ④鼻侧阶梯状缺损,为青光眼的早期视野缺损。 4、暗点: ①中心暗点:位于中心注视点常见于黄斑部病变、球后视神经炎、中毒性或家族性视神经 萎缩等; ②弓形暗点:多为视神经纤维束的损伤,神经纤维、视盘的先天性缺损、视盘玻璃疣、缺 血性视神经的病变等; ③环形暗点:见于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等; ④生理盲点扩大:见于视盘水肿、视盘缺损、有髓神经纤维、高度近视眼等。 (五)、色觉定义:色觉是视锥体细胞辨别颜色的能力,色觉障碍表明视锥体细胞功能有 缺陷,是一种性连锁遗传的先天异常,称先天性色盲。也可继发于某些视神经、视网膜疾 病,称为获得性色盲。 色盲有红色盲、绿色盲、全色盲等,最常见者为红绿色盲。 色觉检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假同色图也称色盲本。 2、FM-100 色彩试验及 D-15 色盘试验 3、色觉镜检查。 (六)、暗适应 定义:暗适应是判定视杆细胞暗光下辨别物体的能力。当从强光下进入暗处时,起初一无 所见,随后渐能看清暗处的物体,眼的这种对光敏感程度逐渐增加、并达到最佳状态的过 程为暗适应。暗适应检查可对夜盲进行量化评价。 (七)、立体视觉 定义:立体视觉也称深度觉,是感知物体立体形状及不同物体相互远近关系的能力,立体 视觉一般须以双眼单视为基础